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中心接入技术方案.doc
《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中心接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中心接入技术方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公积金中心接入技术方案修改记录编号日期描述版本作者审核发布日期012014-04-22首次创建V1.0022014-04-23讨论修订V2.0032014-04-24讨论修订V3.0042014-04-25讨论修订V4.0目录1. 引言11.1. 目的11.2. 背景11.3. 概念与术语22. 总体目标63. 公积金中心接入应用系统方案73.1. 总体架构图73.1.1. 接口直联模式73.1.2. 代理平台模式83.2. 系统设计93.2.1. 接口设计93.2.2. 交易线设计93.2.3. 数据线设计153.2.4. 公积金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设计163.
2、2.5. 公积金中心数据贯标检查304. 部署策略344.1. 直连接口部署344.2. 代理平台部署341. 引言1.1. 目的为了让业务提出部门、项目设计人员、实施人员、测试人员对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设计、开发、测试工作的基础,特编写本文档。 1.2. 背景为了实现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通过统一支付结算通道与各受托商业银行进行电子支付结算,提升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效率,提高公积金中心对广大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的服务水平,避免各地分散重复建设,住建部于2012年建设了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实现了公积金中心与受托银行间的电子支付结算。如
3、下图所示:迄今为止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已经完成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商业银行的接入,并在江苏省淮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试点运行成功。 公积金中心接入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主要有两种模式:接口直联接入模式、代理平台模式。1.3. 概念与术语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BSDAS):是搭建在公积金中心和受托银行之间用于实现直联支付结算以及银行结算数据应用功能的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系统(MIS):是公积金中心正在使用的日常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以下简称“MIS”。代理平台(AP):是部署在中心
4、端的用于数据转换、数据同步、结算转发、结算管理、交易匹配的应用组件之总称,包含数据迁移代理(DMA)、银行结算代理(BSA)、结算管理客户端(SMC)、交易匹配客户端(TMC)、MIS数据准备区(MISDPA)、标准化数据准备区(SDPA)六个组件。前置系统(FS):由统一结算通道和数据同步代理系统组成,主要负责数据通讯的安全管理、流量控制、报文转发等功能。银行结算处理系统(BSS):是全国各受托商业银行的直联支付结算系统,提供资金结算功能,通过银行结算接口(BSI)与统一结算通道(USC)对接。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MISDB):是指公积金中心业务系统以及会计核算系统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5、准备区(MISDPA):是部署在公积金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个与公积金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MISDB)同质的数据库。它包含增量主数据视图(IMDV)、待结算业务视图(SBTV)、非结算业务视图(NBTV)、业务处理规则视图(BPRV)、结算完成处理程序(SCPP)和匹配撤销处理程序(MRPP)。标准化数据准备区(SDPA):是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标准化的中间场所,在代理模式接入时也是住房公积金联网结算的中间场所。数据迁移代理(DMA):是一个服务组件,它启用多线程并发处理多个数据抽取、转换、加载、报文加密、报文转发任务。银行结算代理(BSA):是一个服务组件,它通过标准结算数
6、据报文的组织、加密、转发与解密,与结算数据应用系统的统一结算通道(USC)对接,实现住房公积金各类结算业务类型的银行结算。结算管理客户端(SMC):是一个人机联作应用组件,实现公积金中心发起联网结算业务的集中管理,包括结算规则的设定、资金划转申请、审核、审批、执行与授权,也包括各类托收业务的执行。交易匹配客户端(TMC):是一个人机联作应用组件,实现银行发起的结算业务流水与公积金中心业务流水基于交易对手户名、发生额、交易摘要以及手边住房公积金业务单据的人机联作匹配,支持匹配的条件撤销。统一结算通道(USC):是应用系统的核心组件,与应用系统一并部署,它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公积金中心与各受托银
7、行之间的实时支付结算。部级数据中心(MDC):是集中存放全国住房公积金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由各城市公积金中心通过代理平台的数据迁移代理(DMA)以及前置系统的数据同步代理(DSA)实现报送。省级数据中心(PDC):是集中存放全省住房公积金数据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标准化基础数据来自部级数据中心(MDC)的分发,省市个性的数据来自代理平台数据迁移代理(DMA)的报送。四个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住房公积金数据直接存放到部级数据中心(MDC)。增量主数据视图(IMDV):MISDB中单位信息、个人信息、公积金单位账户、公积金个人账户、公积金贷款账户等主数据的增量变动信息,如新增、修改
8、变动。待结算业务视图(SBTV):MIS中已经发生但尚未经过银行结算的业务流水信息。非结算业务视图(NBTV):MIS中发生的不涉及银行结算的业务流水信息。业务处理规则视图(BPRV):限制业务发生额范围的各种业务类型的规则信息。结算完成处理程序(SCPP):待结算业务流水结算或匹配完成后触发MIS作相应处理取代人为操作的数据库存储过程。匹配撤销处理程序(MRPP):待结算业务流水匹配完成后又被撤销时触发MIS作相应回滚处理的数据库存储过程。2. 总体目标结合公积金中心的业务、系统现状,分析公积金中心系统接入应用系统可采用的不同接入方案,确定公积金中心接入应用系统方式,达到快速实施、快速接入的
9、目的。公积金中心采用接入模式规则如下:l 公积金中心现有系统满足直联接入条件、计划进行大的系统升级或新建系统的,应采用接口直联模式接入;l 公积金中心现有系统不准备进行较大改造,应采用代理平台模式接入。3. 公积金中心接入应用系统方案3.1. 总体架构图3.1.1. 接口直联模式接口直联模式接入主要特点:l 公积金中心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按照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与中心公共接口标准V1.1.11的标准要求新建支付结算中心端标准接口,公积金中心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与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端到端的连接;l 支付结算与公积金中心业务高度契合,支付结算与业务记账同步完成。3.1.2. 代理
10、平台模式 代理平台模式接入主要特点:l 基本不改变公积金中心原有管理信息系统;l 中心业务记账与支付结算异步完成,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业务记账后,由代理平台将业务流水转换成资金支付结算流水完成支付;l 在代理平台中按照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与中心公共接口标准V1.1.11的标准要求新建支付结算公积金中心端标准接口,代理平台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与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端到端的连接。3.2. 系统设计 3.2.1. 接口设计公积金中心无论采用接口直联模式还是代理平台模式接入,都需要按照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公积金中心接口标准V1.1.12的要求开发标准接口实现接入。相关设计标准参见附件
11、: 3.2.2. 交易线设计 根据业务应用场景以及不同交易的处理模式交易线主要分为两类:l 单笔交易;l 批量交易。3.2.2.1. 接口直联模式3.2.2.1.1. 单笔交易线由公积金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直接驱动发起单笔直联交易请求,应用系统接受请求后联机向银行发起支付请求,银行返回支付结果,应用系统实时将交易结果返回给公积金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并对交易进行登记;银行结算后推送到账通知给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确认接收结果并对到账通知进行登记,登记完成后推送到账通知到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确认接收到账通知结果。3.2.2.1.2. 批量交易线由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直接驱动发起批量直联交易请求,应用系统
12、接受请求后,返回接收应答并对批量交易进行登记后,向银行发起支付请求,银行返回接收应答,应用系统登记发送结果;支付成功后,银行推送到账通知给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确认接收结果并进行登记,应用系统将登记的到账通知发送给中心业务系统,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确认推送结果并进行登记,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主动发起批量交易的处理结果查询,应用系统接收到请求后联机向银行发起批量处理结果查询交易,并将银行返回的处理结果实时返回给中心管理信息系统。3.2.2.2. 代理平台模式 3.2.2.2.1. 单笔交易线代理平台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准备区中抽取单笔交易结算数据,并经过数据迁移代理迁移到标准化数据准备区,通过结算管理客户端实
13、现中心发起单笔结算业务,应用系统接受请求后联机向银行发起支付请求,银行返回支付结果,应用系统实时将交易结果返回给结算管理客户端并对交易进行登记,结算管理客户端对交易结果进行登记并修改中心业务系统数据库相应付款状态;银行结算后推送到账通知给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确认接收结果并对到账通知进行登记,登记完成后推送到账通知到交易匹配客户端,交易匹配客户端确认接收到账通知结果,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记账。3.2.2.2.2. 批量交易线 代理平台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准备区抽取批量交易结算数据,并经过数据迁移代理迁移到标准化数据准备区,通过结算管理客户端实现中心发起批量结算业务,应用系统接受请求后,返回接收应
14、答并对批量交易进行登记后,向银行发起支付请求,银行返回接收应答,应用系统登记发送结果;支付成功后,银行推送到账通知给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确认接收结果并进行登记,应用系统将登记的到账通知发送给交易匹配客户端,交易匹配客户端确认推送结果并进行登记,交易匹配客户端主动发起批量交易的处理结果查询,应用系统接收到请求后联机向银行发起批量处理结果查询交易,并将银行返回的处理结果实时返回给交易匹配客户端,交易匹配客户端确认接收到账通知结果并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批量业务记账。3.2.3. 数据线设计3.2.3.1. 接口直联模式由公积金中心标准数据准备区(SDPA)导出标准数据文件,将标准数据文件上传到应用系统
15、前置,应用系统前置将数据文件同步到应用系统,应用系统进行数据装载和数据合规性校验,并将校验报表提供中心下载,以便更改错误数据。3.2.3.2. 代理平台模式 由代理平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准备区(MISDPA)抽取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和财务数据,并经过数据迁移代理(DMA)迁移到标准化数据准备区(SDPA),导出标准数据文件,将标准数据文件上传到应用系统前置,应用系统前置将数据文件同步到应用系统,应用系统进行数据装载和数据合规性校验,并将校验报表提供中心下载,以便更改错误数据。3.2.4. 公积金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设计3.2.4.1. 接口直联模式配套设计整个系统架构中配套接口直联模式公积金中心
16、端的组件主要有标准化数据准备区(SDPA)、数据迁移代理(DMA)以及交易匹配客户端(TMC),未来可扩充内部审计稽核客户端(IAC)、决策支持客户端(DSC)两个应用组件。各组件分别说明如下:3.2.4.1.1. 标准化数据准备区(SDPA)标准化数据准备区(Standardization Data Preparing Area)是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标准化的中间场所。DMA根据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的要求,将中心各类账户基础数据以及非结算类住房公积金业务流水通过DMA加载到SDPA;最后将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规定标准数据表,通过DMA上传至住建部数据中心(MDC)。SDPA包含住房公积
17、金基础数据标准规定的29张标准数据表。SDPA部署于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3.2.4.1.2. 数据迁移代理(DMA)数据迁移代理(DMA)是一个服务组件,它启用多线程并发处理多个数据抽取、转换、加载任务。数据迁移采用增量机制,将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要求的标准数据以文件传输的形式,发送到数据同步代理(DSA),实现向部级数据中心(MDC)的标准化数据推送。3.2.4.1.3. 交易匹配1. 收款交易匹配本功能用于根据应用系统推送的资金变动通知,对单位汇缴、贷款回收等收款类业务进行交易匹配。2. 付款交易匹配本功能用于根据应用系统推送的资金变动通知,对采用非电子结算方式结算的付款类结算业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房公积金 银行 结算 数据 应用 系统 中心 接入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