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毕业论文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doc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毕业论文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摘 要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我国规模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面临巨大风险,外汇储备管理尤其是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已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发布外汇储备余额的数据,但外汇储备的就具体构成却是没有披露的。本文以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为指导,利用影响外汇储备相关因素的分析,合理探究我国目前外汇币种构建情况。最后,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局势和中国外汇储备现状,提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调整思路,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应适当降低美元持有比例,保持日元现有持有水平,并适当增持欧元资产。 关键词 HellerKnight模型 Dooley模型 外
2、汇储备 币种结构 2006年2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总体规模达8527亿美元。截止至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增长速度高达43.3%。巨额的外汇储备规模及惊人的增长速度,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尤其是外汇币种结构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但从2007年7月起,至2008年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由88.73点跌至83.61点,8个月的贬值幅度为5.77。与此同时,欧元却持续升值。历史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里,欧元兑美元升值17%,兑日元升值20.4%。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明显变
3、化,如何合理安排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HellerKnight模型和 Dooley模型为基础,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对模型做出适当修正,引入相关数据,试图从影响外汇储备的相关因素出发,探究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币种构建情况。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历史发展情况 国际货币储备体系的演变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变化。在金本位时期,黄金充当世界货币,加上英国的经济实力,形成了黄金英镑的国际储备体系。199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黄金国际储备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货币当局逐渐改变货币品种单一的货币结构,储备货币走向
4、多元化,此时,美元仍然是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的中心,只是其比重有所下降。相应地,其他诸如德国马克、英镑、日元等货币的地位有所上升。1999年欧元的诞生,又对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地位构成了新的威胁。如今,世界已形成以美元、日元和欧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我国也顺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要求,建立了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中国外汇储备1993年仅有201. 38亿美元, 自1994年外汇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1996年11 月突破1000亿美元, 2000年开始突飞猛进,至2006年, 成为世界头号储备国,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也比1999年的15%翻了一番多。我国在199
5、7年时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为美元占59%,日元占12%,马克与欧洲货币单位分别占16%与12%。随着1999年欧元的启动,我国将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转换为欧元,形成了美元占55%,日元占27%,欧洲货币占6%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2001年8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为美元储备。高额的外汇储备和浮动汇率制下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必然使我国对过去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做出了调整,构建出新的适应国际局势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二、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确立 传统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理论主要有:资产组合理论、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本文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经济 毕业论文 中国 外汇储备 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