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oc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摘要:民营银行是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切入点,民营银行的开放是大势所趋。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之下,面对垄断的市场竞争环境,民营银行自身应该采取何种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管理框架、营销原理、产业发展规律,探讨了中国民营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采用何种进入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拓展模式、风险控制模式,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 民营银行;进入模式;管理结构;经营战略建议改为三个:民间资本;民营银行;发展模式Research on the d标题中实词的第一个字母都应该大写evelopment mode of the private banks Chin
2、eseAbstract: Private banking is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Chinese,privatebanks openisrepresent the general trend. Under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monopoly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private banks should take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mod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uses the princ
3、iple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framework and the law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discuss the private banks China should use what kind of entry mode, management mode, marketing mode, mode, risk control mod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to
4、 grow.Key words: private bank;Entry mode;Management structure;Business strategy目录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金融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来说就好比是心脏,资金就是血液,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心脏是无法产生强大的脉搏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金融业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体有点牵强,可以不要。制改革。金融业的开放是金融中国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而民营银行的放开则是金融业开放的切入点,是打破金融市场的垄断结构、弥补现有金融市场供给不足,发挥市场高效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随着国内民营银行发展理论的激烈探讨,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加上逐步完善
5、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为民营银行的出场营造了成熟的发展契机。一、民营银行定义两行之间空一行民营银行的具体定义在国内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解是由巴曙松、徐滇庆等著名学者从三方面概括的,定义概括为三类其中巴曙松、徐滇庆等著名学者从三方面进行的概括比较有代表性:第一类从产权界定方面出发,认为只要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金融机构就是民营银行。第二类从资产结构方面出发,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第三类从经营权界定方面出发,认为民营银行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运作管理(徐滇庆.农村金融改革与民营银行J.当代财经,2004(9):27-31)有两种标注,一是右上角插入“1”,后面参考文献
6、放在第一;二是改为“(徐滇庆,2004)”,用黑色字。本文对民营银行的定义是:由民资主要控股和经营,产权分离,市场机制运作,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制金融机构。用对立法定义:只要不是由国家主要控股和管理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是民营银行。然而删除民营银行可以分为典型民营银行和复合型民营银行,典型民营银行是纯粹的民营银行,由民资100%控股,由民资自主经营决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复合型民营银行是由民资主要控股,国家或外资少部分控股,由市场机制来管理决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管是哪类民营银行,经营权和决策权都在民资手中。二、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的提出两行之间空一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走
7、向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自由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管控还是十分严格,使得金融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节奏。截止2012年底,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3928家,其中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337家农村商业银行、147家农村合作银行、1927家农村信用社、181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摘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用黑色字。其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可以由绝对集中度指标CRn (Concentration Ratio)来简单测定(周琴,刘彩.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J.分析时代经贸2008
8、,6(2):201-202)。CRn表示银行业中排列在前n家银行的测定数值在整个银行业中的比重,记作: 表2-2 序号?中国银行业历年资产CR5指数年份资产CR52008年0.512009年0.5092010年0.4872011年0.4732012年0.44932013年0.4334 (2-1) 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表2-2序号?的数据由公式2-1计算得出,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业的集中垄断程度在逐年减弱,但是还是维持在40%以上水平,说明银行业还是处于一个偏向于寡头垄断的垄断竞争市场,国有股份制银行仍然在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这种集中以及国家绝对控股导致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创新能
9、力不足,进而无法高效推动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2013年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探索设立民营银行”, 7月5日,中国政府网相继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从7月5日至10月30日,22家民营银行名称注册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9月1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两会精神补充进来)。从上述可以看出民营银行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然而站在民营银行的角度,研究自身在垄断竞
10、争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就尤其重要。三、中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一)深化金融内部机制改革现有的国有银行占据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地位,在高度集中垄断的市场中,国有银行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内部机制固化、服务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降低成本动力等问题。引入竞争十分必要。1、突破产权局限在市场经济中,银行的属性本应该是企业性质,其经营与发展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而由国家的行政指令进行运作,将原本应该市场化的主体完全行政化。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都是行政体制的一套,没有淘汰机制和足够的激励机制。国有股份制银行其股东为广大的人民,这种所有权极度分散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高层管理者不必为股东权益着想,没有降
11、低成本的动力,银行运行效率低下。对于国有银行的普通职工都是行政编制,他们不会因为自身效率而被解雇的危机感,即使有能力的职工也很少有机会往上提拔,这种制度极大地打消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民营银行完全突破产权的障碍,完全在公司制度下运行,同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其效率一定会高于国有银行。2、构建市场体系国有股份制银行在银行业一直处在垄断地位,这种垄断是由国家的管控导致的。如今银行业的服务性能要求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垄断的导致国有银行控制市场利率,但由于利率由国家管控,期间会导致利益寻租,滋生腐败风气。如果能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国家就没有必要管控市场利率,让利率由市场竞争决定,从而可以通过市场利
12、率自发调节市场资源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这种垄断的打破,使得国有银行的管理层和职工都会有危机感,国有银行会自发的修正和强化自己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各个银行在竞争中逐渐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整个银行业的服务和技术水平会大大的提高。3、应对国际竞争金融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兴衰,自从国家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对强大的国际金融机构竞争的威胁。国家必须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前放开国内银行业,准入民营银行,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胜劣汰,建立健全的银行业市场机制和法制体系,淘汰不适应当今经济发展潮流的机构和体制。逐步深化金融改
13、革,提高我们银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得国家的银行业在能够抵御外来入侵的同时,能够走向世界。(二)引导金融供求平衡银行作为匹配货币储蓄供给和货币贷款需求的中介机构,对于储户来说,银行是货币的需求方;对于贷款者来说,银行就是货币的供给方(黄超.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2:39-40)。通过构建货币贷款需求和储蓄供给模型来分析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图3-1 货币贷款需求和储蓄供给模型L1L2L3P2P1Q2Q1利率货币量图3-1中有三条线L1、L2、L3分别代表银行贷款供给、货币储蓄供给、货币贷款需求。出于国家对存款准备金和贷款成本收益的考虑,银行不会
14、把所有的储蓄用于贷款。P1为国家管控的存款利率,相应的储蓄货币供给和银行贷款供给分别为Q1、Q2。相对应的贷款利率为P2。存贷利差=P2-P1(超额利润),存款准备金率(Q1-Q2)/Q11。由于国有股份制银行垄断银行业,虽然无法控制存款利率,但是通过控制货币贷款供给抬高贷款利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银行控制贷款供给,贷款供给线就会左移,放款额减少,贷款利率上升。现国有银行控制贷款,主要是针“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主要服务于优质的国有大中性企业。从而必须引入民营银行弥补国有股份制银行的供给不足。1、降低资金负债风险(杨海英. 试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J. 知识经济, 2010(18):41
15、)不是原话可以不标注,只要后面参考文献里有就可以。中国的居民储蓄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其储蓄供给资金几乎全部集中于现有股份制银行,使得现国有股份制银行的负债额越来越高,同时其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通过民营银行的引入,部分储蓄流向众多的民营银行,分散了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由于储蓄供给资金的分流,使得国有银行把储蓄供给的资金用于高效的服务于大中型企业,不会为多余的储蓄资金另寻出路。最近几年就是银行的资金过多的流向房地产就是由于多余的储蓄供给资金没有更好投资出路的结果。从而民营银行分流储蓄资金可以很好的制抑制房泡沫。从而减小房地产泡沫破灭给国有银行带来的经营风险。2、引导资金正确供给据200
16、1年中国统计年鉴得知:非国有经济对国家GDP的贡献为63%,但从银行得到的信贷金额只占不到30%,信贷资金匹配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需要由与中小企业相对应的民营银行来弥补解决其信贷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引用熊继洲.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3):23-29)原话应该引起来。不是原话可以不标注,只要后面参考文献里有就可以。民营银行的特性决定了它自身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灵活、很贴近的服务于中小企业。从经济贡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国有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中小企业是经济爆发活力的重要动力。同时由于贷款资金供给的增加,使得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降低,极
17、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渠道获得信贷资金,可以极大地抑制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和抑制地下金融的猖獗,促进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叶陈凤. 浙江发展民营银行的优势和制度设计研究D.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 2006)。同上。3、满足资金投资需求伴随民营银行的开放,个人和机构资金可以进入民营银行,作为民营银行的股东,享有公司所有权以及分得股份红利的权利。对于银行的盈利水平还是高于其他行业,投资民营银行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使得部分储蓄资金变为投资资金,激活了资金存量,同时也提高了银行业整体的资本金充足率。另一方面,市场利率自由化的前提是充分竞争,只有引入民营银行才能真正实现,从而
18、当市场利率自由化,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存款利率必将上浮,因为民营银行吸引存款必将抬高存款利率,使得储蓄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式,进而民营银行可以将资金更好的输送给中小企业。四、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理论探讨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最关键的是如何发展民营银行,同时应该以何种发展模式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企业发展模式即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竞争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民营银行的性质也是民营企业,然而删除探讨民营银行发展模式即为探讨民营银行应该采取何种经营和管理方式,其发展模式就应该是以相关管理和经营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民营银行采取何种方式去建立、发展、壮大。然而删除本文根
19、据企业发展的逻辑顺序从进入模式、内部建设、经营战略、规模拓展、风险控制方面探讨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这五个方面是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入模式决定自身属性,内部构建决定管理效率,经营战略决定生存空间,规模拓展决定发展壮大,风险控制渗透于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进入模式即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领域的方式。企业进入某一个新领域所采取的方式一般包括:集资组建新企业、投资入股新领域的企业。本文把进入民营银行所采用的进入模式归结为增量新设和股权收购两种方式,并分析其优劣之处,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进入模式。文晖(2013)曾在民营银行的构建模式与发展方向一文中指出民营银行的构建模式
20、为: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中小商业银行的民营化改造、全新的基础上设立民营银行。其核心也为投资入股(收购)和集资新设两种构建方式。内部构建主要是指企业的股东层建设、管理层建设、员工层建设。从内部控制理论的角度考虑,内部构建的目的就是实现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的作用是有效实现企业目标。COSO委员会曾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建立股东、管理者、员工之间合理的制度环境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前提,也是实现企业高效和安全运行的前提。
21、经营战略构建是指企业在市场为求得当下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市场营销学(2012)中指出:教科书上的是公认的理论,不用标注。企业进驻一个新领域,首先要对所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市场定位,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再制定出企业的经营战略。根据这一经营战略制定过程作为理论基础,本文详细的阐述了作为民营银行如何制定自身经营战略,实现民营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民营银行拓展路径是指民营银行长远发展的战略方向。市场营销学(2012)中指出:企业的成长战略包括密集型成长、一体化成长、多角化成长。而本文主要分析了民营银行的一体化成长的水平一体化和多角化成长的同心多角化。水平一体化是指将性质相同的企业合并成
22、为专业化的公司,水平一体化可扩大企业规模和实力,或取长补短、共同谋求发展机会。同心多角化是指面对新市场、新顾客,以原有技术、特长和经验为基础增加新业务,这种多元化的拓展为企业赢得更多盈利点,降低经营风险。 关于风险的描述在西方经济学(2010)中指出: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经营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是无法事先预知的,这些事件将对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面临的风险分为可控的非系统风险和不可控的系统风险,民营银行要做的就是控制非系统分析的发生的同时,规避系统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五、民营银行进入模式 伴随着国家放开民营银行
23、政策的落实,对于民资来说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小的风险的方式进入民营银行的行列十分关键。进入民营银行主要可以采用增量新设模式和股权收购模式。以下分析两种模式的优劣之处以及对于民资来说如何更好的选择。(一)增量新设模式 民营银行进入的新设增量模式就是完全由民资发起组建的全新股份制银行机构(王迪.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选择及其创新J. 金融经济, 2006(1):18-19),形成典型民营银行。在社会和国家的监督下,严格按照企业制度安排构建,产权结构明晰,其运作经营几乎不受行政干预,实现自我经营治理,自负盈亏。这完全形成了按市场经济规律独立运行的经济主体,虽然作为公众企业,但在宏观制度的约束下,也是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民营 银行 发展 模式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