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及答案(1119修订版).doc
《《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及答案(1119修订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题及答案(1119修订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个别题目答案较长,懒得码字,所以注明了答案所在页码,开卷考试记得带书。论述题无标准答案,同学们自行掂量是否采用。计算题现学现卖,哪位内行看看是否正确。一、简答题1、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2、何谓“格雷欣法则”?答: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法律上低估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收藏,溶化或输出国外,而法律上高估的货币(劣币)会独占市场,会违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3、债券与股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见书33页第7行。4、简述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 答:(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3)
2、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5、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持续下跌;(2)货币供应量的相对下降;(3)货币流通速度趋缓;(4)经济增长乏力。6、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 答:(1)期限性;(2)流动性;(3)风险性;(4)收益性。7、简述利率的作用。 答:(1)聚集资金,动员社会闲置金融资源;(2)利率有利于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使资源配置合理化;(3)利率已成为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4)利率已成为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符号。8、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平均利润率;(2)银行
3、成本;(3)中央银行政策;(4)借贷资金供求状况;(5)政府预算赤字;(6)国际利率水平。9、简述货币市场的功能。 答:(1)融通短期资金;(2)优化经济主体的资产结构;(3)创造准货币;(4)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平台和传导途径。10、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答:(1)周期性不平衡;(2)货币性不平衡;(3)结构性不平衡;(4)收入性不平衡;(5)过度债务不平衡。11、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答:(1)金融市场主体;(2)金融市场客体;(3)金融市场媒体;(4)金融市场价格;(5)金融市场监管者。12、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答:(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中介职能;(3)
4、调节媒介职能;(4)金融服务职能;(5)信用创造职能。13、简述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 答:(1)统一货币发型的需要;(2)商业银行之间清算的需要。;(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4)金融管理的需要。14、按主体划分,信用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费信用。15、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1)转化储蓄为投资的功能;(2)改善社会福利的功能;(3)提供多种金融工具并加速流动,使中短期资金凝结为长期资金的功能;(4)提高经济金融体系竞争性和效率的功能;(5)引导资金流向的功能。16、与传统的定期存单相比,大额可转让存单具有哪些特点? 答:(1)不记名
5、的,可流通转让;(2)面额固定;(3)利率分为固定和浮动两种,且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高;(4)不可提前支取,只可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转手变现。17、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哪些? 答:(1)贴现与放款;(2)证劵业务;(3)黄金外汇储备;(4)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等。18、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答:(1)平衡国际收支;(2)稳定外汇汇率;(3)增强本国货币的信誉;(4)保证本国的国际信用。19、证券投资基金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证劵投资基金是由专家运作、管理并专门投资于证劵市场的基金;(2)证劵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劵投资方式;(3)证劵投资基金具有投资小、费用低的优点;(4
6、)证劵投资基金具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好处。20、简述金融风险的宏观经济效应。 答:(1)导致社会投资水平下降,致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2)不利于动员国内外储蓄,容易造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扭曲;(3)破坏经济运行基础,造成产业结构畸形发展;(4)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危及国家经济安全。21、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答:见书16页倒数第4行。二、辨析题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提前支取。 答:错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可提前支取,只可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转手变现。2、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答:错的。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
7、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3、在商业银行的各类资产中,信贷资产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答:错的。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中最具流动性的部分。4、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表明: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答:错的,一定时期的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需要量与社会总商品总量及其平均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该时期的货币流通平均速度成反比。5、金融工具就是信用工具。 答:错的。金融工具并不是和信用工具完全一致,金融工具中的所有权凭证-股票,并不具备信用的还本付息的特征,因而股票不属于信用工具的范畴。6、中央银行的产生比商业银行要早得多。
8、 答:错的。商业银行出现之后,过了相当长的时期才出现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建立有其客观必然性。7、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信息不对称必然产生道德风险。这里所讲的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发生前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答:错的。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发生后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8、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答:错的。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题目所述为间接标价法。9、 一般说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成正比,即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越好。 答:错的。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率较低。10、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
9、,我国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15亿元人民币,同时还规定资本占资产比率不低于6%。 答:错的。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我国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规定资本占资产比率不低于8%。11、凯恩斯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并把它们归结为保值动机、贮藏动机和投机动机。 答:错的,凯恩斯把他们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12、货币政策目标追求物价稳定,也就是将物价维持在一个绝对不变的水平。 答:错的。物价稳定并不是将物价维持在一个绝对不变的水平上。13、吸收公众存款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形成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答:错的。中央银行并不对社会上的个人,企业等公众办理存款
10、,中央银行的资本形成主要来自政府、国有机构、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14、金融发展,是指在金融体系规模和金融工具数量不断扩张的过程。 答:错的。金融发展,是指在金融体系规模和金融工具数量不断扩张、金融结构合理优化的基础上,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1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答:错的。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16、商业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也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答:错的。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17、信用工具就是金融工具。 答:错的。金融工具并不是和信用工具完全一致,金融工具中的所有权凭证-股票,并不具备信用的还本付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 理论 实践 复习题 答案 1119 修订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