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doc
《【word】 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2009年第9期总第250期缮南张HAINANFINANCEN0.9.2009SerialNo.250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分新与对策建议廖廷悟,金为华,陈亚楠(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海口570105)摘要: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场流通中破旧币仍然很多,尤其是辅币破旧率更高,这不仅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而且有损人民币的信誉.为了解决票币流通中残损币增多的问题.更好地保障人民币的流通与维护人民币的信誉,本文通过调查海南省的相关金融机构,对海南省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国内相关资料,总结出当前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再结合海南省实情,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
2、残损人民币;兑换;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9008504一,引言人民币的整洁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货币的尊严和声誉,保持人民币的整洁,净化流通市场对于维护国家货币的信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场流通中破旧币仍然很多,尤其是辅币破旧率更高,这不仅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而且有损人民币的信誉.对此,本文结合海南省的实际情况,就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成因及对策浅谈一些认识.二,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分析(一)公民对人民币相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1.公民对人民币的相关常识缺乏了解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28%的农民不知道残缺量
3、较大的纸币还可以兑换.仅7%的人能真正清楚全额残币的兑换标准已经由”票面残损不超过五分之一”改为”不超过四分之一”.”公民有爱护人民币的义务”,但这个义务仅仅是停留在了法律层面,突显了公民爱护人民币法律意识淡薄_l_,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违法行为.有的人为了T作与生活上的方便在人民币上收稿日期:20090410作者简介:廖延悟(1982一),男,福建长汀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全为华(1982一),男,浙江武艾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陈亚楠(1982一),男,河南鹿邑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记事,记名做标记,记电话号码等.二是拒收崭
4、新的人民币,宁愿持有残损券.目前公民重视真假人民币的辨别,而识别真假人民币的能力又不强,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崭新的人民币,宁可持残损券.三是不清楚任意撕毁人民币是违法行为.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公民情急气愤时将手中人民币撕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地破坏了人民币,致使流通中残损币数量增多.2.公民兑换残币积极性不高.由于对人民币的相关常识缺乏了解,造成一般居民个人较少去金融机构兑换残损币,认为钱损坏一点没有关系,可以使用就行了,或者购买商品时给出去,没有必要专门去银行兑换,除非是被火烧,鼠咬而无法使用了才去兑换.有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也没有整理钱币的意识,认为这些都是金融机构要做的事情,所以好钱
5、,烂钱是杂乱无章地交到银行.3.公民偏爱纸辅币.纸辅币的携带优势深受人们喜欢,造成市场中低面值纸币难以回收.由于海南省社会公共事业不发达,方便硬币使用的设施明显不足,人们觉得硬币携带不方便且易丢失,宁愿持残损纸辅币,甚至公然拒绝硬辅币的局面,使得市场中的残损纸辅币还在继续流通.影响了残损人民币的正常回笼.4.用卡代替支付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近年来银行卡等非现金结算工具在海南省发展迅速.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加上现金结算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的天然优势,长期以来我国公民都有用现金结算支付的习惯.并且近年来银行卡的相关犯罪案例增多.群众对现代高科技知识又缺乏了解,所以宁愿使用纸币,对使用
6、现代化支付工具I2l,如储值卡,信用卡,支票等结算方式.持不支持或参与不热情态度,导致推行用卡支付特别困难.同时,由于存在支付结算网络不畅通的现象,而现金携带方便,使用便利,造成流通中人民币反复使用,增加了流通中残损人民币的回收工作量.(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相关的思想问题1.柜台员工对残损人民币工作潜在的指导思想不对.由于法律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必须无偿提供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因而各金融机构在办理人民币业务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尽到残损币兑换的义务.但各金融机构没有从提高人民币整洁度,维护人民信誉的社会责任角度,考虑如何做好不宜流通人民币回笼工作,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也没有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社会效应
7、的重要性,更没有把这项职责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建立一套对不宜流通人民币回笼及向公众进行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2.柜台人员工作上有顾虑.一是怕担责任.提供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如果出现差错,造成损失,通常情况下是由柜面经办人自己赔偿.由于临柜人员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还要对其所兑换的残损币承担相应的责任.很多临柜人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能推则推,服务热情不高.二是怕惹麻烦.残损币兑换业务的操作比较烦琐.由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人员少,业务繁忙时.面对残损人民币清点整理工作,柜面人员大多积极性也不高.特别是对那些持有较多数量残损币的群众.个别银行工作人员不是耐心指导顾客整
8、理残损币并按规定予以兑换,而是将顾客拒之门外,出现”踢皮球”现象.3.金融机构重利益轻义务的理念影响了残损币回收工作.金融机构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在日常经营中实施一切为了经济效益的策略.对于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等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事情.则采取应付的态度.在营业网点比较少按人民银行要求设置残损币兑换牌,要么兑换牌就悬挂在综合业务处,以应付人民银行检查.(三)管理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1.制度规定不健全.影响残损币的回笼数量.为了加强人民币质量的管理,强化一线出纳人员的责任意识,人民银行依据上级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狠刹了商业银行残损币整点中发生重大差错的歪
9、风,降低了差错率.但是,由于管理办法规定人民银行发行部门对金融机构缴回人民银行发行库的钱捆南德2009年第9期质量要进行重点考核.对违反管理办法的直接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据调查有95%以上的金融机构网点怕出现差错受处罚而不愿或不积极把残损币上缴人民银行发行库,从而致使残损币在市场上继续流通,阻碍了残损币的回收,也影响了人民币的整洁度翻.2.金融机构回收积极性不高,导致残损币回收难.一是一线出纳人员工作压力增大直接影响残损人民币回笼的数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金收付量也不断增加,形成了人员和业务比例相对失衡,工作人员时常忙于应付过多的业务工作,回笼的现金来不及挑剔又直接付了出
10、去.二是对不宜流通人民币的挑剔回笼,多与少和好与坏国家无激励措施,致使回笼乏力.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回笼缺乏量化细化的考核办法.三是兑换残损人民币的“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残损币整点所需要的设备,商业银行也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影响了残损人民币的正常兑换.金融机构上级行对基层行营业网点也没有挑剔回笼的硬性要求,挑剔不宜流通人民币是一项很脏,很麻烦的工作,光增加工作量,不增加工作”成绩”.四是对承担残损币鉴定责任的积极性不高.残损币兑换工作既需要过硬的业务技术和判断力.也需要高度的责任心3.金融机构对外支付不宜流通的人民币较为普遍.一是兑换标准掌握不严.部分基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在挑剔过程中,对不
11、宜流通人民币兑换标准把握不准,不到位,应该收缴的不宜流通人民币没有及时上缴.二是”应急”现象突出.偏远的山区营业网点由于交通不便,车辆人员相对紧张,取送款时间间隔较长等原因.一旦现金供应紧张,不得不使用收回的不宜流通人民币以应急,造成“坐支不宜流通人民币”的现象.三是商业银行压低现金库存限额,对外支付完整券无保障.库存现金是不增值资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不断压低现金库存,超库存上级行要处罚.当库存现金与回笼完整券之和小于现金投放时,对外支付现金的质量就没有保障.而为了能及时清分,整点现金,不超库存限额,工作人员刻意不动用成捆,成扎的完整券而以当天的未加清分支付客户,大量未清分的回笼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ord 【word】 残损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残损 人民币 回收 原因 分析 对策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