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e[经济学]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十次作业.doc
《c8e[经济学]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十次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8e[经济学]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十次作业.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教材试题材料1:理论界通常有三种菲利普斯曲线。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
2、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材料2:近年国内有学者主张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指导,治理我国失业与通胀。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命题是:通货膨胀率(
3、即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两大经济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变动关系。其政策主张,是以高通胀换取低失业率,或以高失业率来降低通胀率。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通胀已受多种因素影响:非货币工资增长单一因素推动,与近年的失业率无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因而不宜套用该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通胀与失业。摘自周念林文章“传统菲利普斯曲线难以应对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材料3:从菲利普斯曲线来看,通胀升高,失业率降低,但从该曲线出现以后,所有的经济学家犯了以下几个误区。首先,就是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事实上,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失业率增加,通胀降低这一对孪生兄弟,不是因为失业率增加导致的通胀降
4、低,也不是因为失业率降低导致的通胀,更不是因为通胀提升可以降低失业率,通胀下降会提高失业率,由于错误的认识,菲利普斯曲线成了决策者的依据,可悲的结果就在所难免了,国家为了降低失业率,就会想办法催生通胀,这样运作的结果,不但没有降低失业率,反而会出现通胀水平升高,甚至出现恶性通胀,但失业率依然增加,经济出现衰退,就是所谓的滞胀,面对滞胀,一切的货币政策失灵,财政政策失灵!其次,把菲利普斯曲线当成经典的经济现象,其实不然,滞胀的情况,就推倒的固有的结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曾经出现了失业率下降,通胀也下降的情形,这二种情况告诉我们,菲利普斯只发现了经济的一方面,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5、但很多国家却拿来当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着实可悲.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呈正相关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要求: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和教材相关章节,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前景”为主要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分析思路:1、说明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最好引用经典的经济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2、简要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演变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论述;3、结合实际进行阐述,试分析我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吗?并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4、试对菲利
6、普斯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前景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最初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ips)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的一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后经萨缪尔森、索洛和奥肯等学者的不断深入探索研究,现今人们一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三种指标的两种相互关系:一是通货膨胀率(INF)和失业率(UNE)之间此消彼长,二是GDP增长率和失业率(UNE)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是个绝对的真理,其对现实中很多经济事实解释无力,存在着菲利普斯曲线失灵。西方学者对菲利
7、普斯曲线失灵的第一次深刻体验就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即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交织在一起,这与上述菲利普斯曲线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而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即“高经济增长、高通胀压力和低就业矛盾”。因此,结合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在保证经济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前提下,进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政策重点。1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中国实证检验1.1失灵的初步检验从1998年至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但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调控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等诸多因
8、素,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也日渐沉重,菲利普斯曲线失灵日益凸显。根据表1中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绘制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图1)和产出失业菲利普斯曲线(图2)。我们发现19982006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呈异状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且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并不符合INF与UNE(用UUR代表)、GDP与UNE之间均呈相互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规律。这就意味着在这几年间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失灵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我国目前所真正面临的失灵程度是有差距的,实际上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程度远甚于此。这是因为我们以上分析利用的城镇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c8e 金融 理论 前沿 新材料 第十 作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