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441.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1.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 届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班 级:工商管理 学 号:姓 名: 指导教师: 2010年4月目 录一、 美国金融危机5(一)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51、美国的消费习惯62、经济管理思想6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64、美国的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6(二)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7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7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8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8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9(一)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9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92、金融危机严重地冲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93、金融危
2、机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9(二)金融危机给国际贸易带来更大的风险101、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贸易摩擦102、金融危机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103、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订单的转移11三、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11(一)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111、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有效地规避风险122、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有效地防范风险123、企业苦练内功,不断地自主创新,有效地抵御风险13(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141、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42、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予以信贷融资政策上的支持153、提供更好更完备的政策支持16参考文献17致 谢 18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
3、 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出现于2006年春季,并由此掀起了金融风暴,冲击着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几乎波及到了各个行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由此引起了我国政府的更大关注。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形成过程及对全球金融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分析和讨论,以期找到突破口,冲破困境,为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自从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外贸易经济在我国的经济总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美国金融危机暴发时,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也跟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外贸企业一起分析探讨其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共
4、渡难关,促进我国外贸经济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金融危机;对外贸易;经济;影响及对策一、美国金融危机(一)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最初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开始影响我国外贸行业,由于美国是我国第一大国贸易出口国,美国经济不景气, 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将直接影响对外需求。此次危机愈演愈烈,蔓延全球,影响深度也在一步步扩大,并且在向实体经济延伸,中国经济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影响在于可能导致出口的负增长、投资增
5、长的放缓以及外汇资产的贬值或损失。由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已经高达60%,我国GDP的40%左右是由出口拉动的,因此,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将受到最大冲击, 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受到冲击的程度不同。因此,要想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继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如何及时妥善地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是我们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犹如一场不期而来的海啸,几乎波及各行各业,特别是对外做进出口生意的对外贸易行业所产生的影响更是巨大。对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总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此次金融海啸生成的原因,以及它给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的影
6、响都有待我们去分析探讨,以期找到出路,突破困境,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主要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行业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特点及优劣势,并进一步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出口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外贸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作深入研究,并对我国外贸行业的未来进行展望。1、美国的消费习惯。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原因:收入轨道模式。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
7、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储蓄模式。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负数。2、经济管理思想。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消减联邦基准利率
8、,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
9、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4、美国的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在美国,个人贷款者不是直接向银行而是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以转移风险。同时,投资银行会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在个人贷款者拖欠换贷的情况下,必须回购抵押贷款。投资银行为进一步分散风险,会向保险公司购买一种对抗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的“保险”,即购买一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这样,信用链条被拉长,潜在的风险也被加大。在美国,信用评级不同的人借款利率是不同的。评级高的人,可以享受优惠利率,而评级
10、低的人,就要被迫接受高利率。在房贷市场中,这种相对较高的利率被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利率。它高出优惠利率一般为2-3个百分点。由于前几年美国房市向好推动了强烈的投机气氛,风险意识会被大大削弱;信用监管不力,若干年只还利息的抵押贷款、零首付抵押贷款等纷纷出笼,促使信用评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敢冒风险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获取房价持续上升带来的收益。但世界没有永远的牛市,随着2005年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飞涨,通胀压力加大。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推出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其中美国连续加息17次,从最低的1%升到5.25%。高利率加重了购房者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者的还款负担。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次级抵押贷款者成为
11、第一批倒下的,接着便是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由于信用链条利益的特殊整体性,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连遭打击,终于导致了金融危机,并迫使美国联合他国整体救市。(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
12、,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
13、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
14、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
15、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
16、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
17、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一)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
18、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
19、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据统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我国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了12.7%;对欧盟出口1月7月累计增速27.1%,8月份增长22%,9月份增长20.8%。 2、金融危机严重地冲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由于受到经营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鞋类出口增长1
20、5.1%,玩具出口增长3.7%,服装出口增长1.8%,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3.1%、16.3%。和21.2%。例如在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大大削弱了购买力,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在,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金融危机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下滑,无疑给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带来了“重创”。 3、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
21、生存环境恶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生存状况变得更加恶化。今年上半年,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中小企业倒闭,主要集中在玩具和纺织服装行业,且多数是私营企业。究其原因,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放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提高了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中国的出口商仍将迎接来自海外的新一轮打击。(二)金融危机给国际贸易带来更大的风险1、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失业率上升,必将会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41. 金融危机 我国 外贸企业 影响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