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农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前言 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克服外部环境极为复杂多变、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等不利条件,国民经济取得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价格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加大。“三农”和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一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民生加速改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持。2010年是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
2、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港两地成功上市,完成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大型公众持股银行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本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顺利“收官”。一年来,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服务“三农”的基本要求,积极发挥农村金融骨干和支柱作用,始终将服务“三农”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努力加大信贷投放,不断深化三农金融部改革,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初步探索出多渠道、广覆盖、全功能、可持续服务“三农”的“农行模式”。截至2010年末,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48万亿元,比上年净增2700多亿元,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县域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54.4%,连续第三年超过50%,总体上做到了
3、县域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一、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现代金融服务。2010年,农业银行进一步加大了惠农卡和农户贷款的推广力度,全年新增发卡2849.7万张,惠农卡发卡总量突破6100万张,总体农户覆盖面已达27%。通过惠农卡向580多万农户提供授信,新增授信700多亿元,授信总额1600多亿元,农户小额贷款余额989亿元。全口径农户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元,是2007年底的近3倍。不断丰富和拓展惠农卡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小额贷款、代理财政补贴发放、新农合和新农保资金归集、管理和发放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2010年,农业银行有478家
4、县支行获得新农保代理资格,有313家县支行获得新农合代理资格。农行福建泉州分行推出了全国首张金穗惠农-社会保障卡;山东分行与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合作,联手推出了全国第一张应用于蔬菜市场的惠农卡“联名卡”,实现了园内商户“无币化交易”。以惠农卡为载体,农行在农户小额贷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新农村民居贷款、个人渔船抵押贷款、西藏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努力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农行还与各级团组织合作,创新推广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共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24亿元,支持农村创业青年64968人。为“米袋子”、“菜篮子”提供金融支持。在2010年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
5、较快、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农业银行大力支持粮食、蔬菜等重点农产品生产,积极为稳定总体物价水平做贡献。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农行推进“丰收计划”,积极支持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粮食生产。截至2010年末,在全国453个产粮大县贷款余额达到5500亿元。在支持“菜篮子”工程方面,各级农行积极创新政策制度和产品服务,因地制宜规划,分类指导管理,创新出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有力支持了蔬菜生产。农行河北分行出台关于金融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累计投放涉蔬菜贷款近20亿元,支持91家涉蔬菜生产企业扩大生产,帮助11万户农民扩产增收。山东寿光农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
6、发建基地,采取“基地+农行+农户”服务模式,为2.4万蔬菜种养户投放贷款5.9亿元。积极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一直是农业银行支持服务的重点。2010年,农行推进“龙腾计划”、“虎跃计划”,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与农业部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优质产业化项目为载体,为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式金融服务。在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农业银行制定了县域中小企业产业链融资服务指引、小额贷款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等多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7、以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供应链融资贷款等拳头产品为主打,支持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旺盛、生产经营稳定的县域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10年底,农业银行设立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857个,为县域3.24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7354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同时,为增强对县域高端企业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农业银行在合肥举办了首届县域高端客户上市推介会,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证券交易所和中介机构专家,以及60余家达到或接近境内外上市融资条件的企业参会,有16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加大对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顺应近年来城镇化发展提速的趋势,农行推进“千城计划”,加大对
8、城乡统筹和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密切跟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全国百强县、千强镇为重点,支持县域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路、水、电、气、暖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企业入驻率高、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省级以上(含)工业、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调整县域房地产信贷政策,加大“绿色家园”贷款服务品牌推广力度,积极介入有科学规划、有产业支撑、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建设。福建、浙江、河南等地农行通过创新新农村民居建设贷款、新市镇新农村建设配套贷款等产品,大力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县域城镇化发展。开办县域医院、学校贷款,以列入卫生部重点扶持计划的县医院、县中医院和省级重点高中、示范高中等为重点支持对象,
9、积极支持县域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发展。二、积极拓展“三农”金融服务渠道,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为了让更多的县域和农村居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农业银行积极加大“三农”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力度,努力为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力优化物理网点渠道。2010年,农业银行加大县域网点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县域网点改造进度。通过改建、迁建、扩建网点,不断优化县域网点布局。目前,农业银行拥有县域网点1.27万个,超过工、中、建、交四大行县域网点的总和,县域网点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不断增强。不断加大电子服务渠道建设力度。农业银行通过在乡镇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布设POS机、转账电话、电话银行、
10、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着力完善乡镇、村一级地区的支付结算网络。目前,农行累计向县域投放自助银行5060个,POS机13.7万台,现金类自助设备2万台,转账电话94.7万台,县域自助设备投放位列四大行之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根据银监会有关监管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2010年,农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分别在陕西安塞、安徽绩溪设立2家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的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农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数量已达4家,且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农业银行还出台了村镇银行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夯实村镇银行管理基础。试点开办转账电话助农取款服务。为了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
11、满足农民小额取现需求,农业银行积极探索利用POS机和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开展小额取现服务。2010年,在当地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现代化的移动信息技术手段和“万村千乡”工程龙头企业,农业银行在重庆、福建、湖北、陕西等地试点开办转账电话助农取款服务,积极改善农民用卡环境,缓解农村取现难题,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人不出村”就能享受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农行山西分行推行农村小额支付“村村通”工程,在14个县试点开展农村小额支付服务,基本实现试点县转账电话到村、惠农卡到户“两个全覆盖”,惠及约310万农民;农行浙江分行创新研发出“三农移动服务包”、“金益农惠农通”、“三农理财室”等特色服务,进一步丰
12、富了金融服务渠道。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在12家分行开展了银行卡助农取款试点工作。同时,还在部分地区开展ATM配置零钞试点工作,满足农民对小面额钞票的取现需求。三、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为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农业银行对“三农”和县域业务实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在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整体优势的同时,又立足“三农”实际,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2010年,农业银行选择甘肃、重庆、福建、广西、山东、四川、湖北、吉林等8省(区、市),开展以完善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确保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制度、专门的资源,专注于
13、“三农”金融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事业部管理体制。梳理三农金融部的业务边界,完善事业部组织架构体系。自上而下理顺各级行以及各内设部门的职责定位,建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级督导”,县支行“一级经营”的事业部管理体制。事业部总部统筹全行“三农”业务的政策规划和改革推进工作;省、市级分部在抓好总部政策制度贯彻落实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手段和模式;县支行作为事业部基本经营单元,明确其一级经营主体地位,扩大对其差异化授权,实现大部分业务就地决策。深化试点县域支行机构和人力资源改革,精简内设机构,充实一线人员。进一步做实“六个单独”运行机制。在单独的资本管理方面,制定下发三农金融部资
14、本管理办法,单独核定事业部营运资本和经济资本,建立相对独立的“三农”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产扩张。在单独的信贷管理方面,制定了五项“三农”信贷业务综合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政策指引,进一步下沉经营重心,优化流程,有效提高“三农”办贷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在总行和试点分行增设三农信贷管理部,向县域支行派驻了信贷独立审批人,搭建起专门的“三农”信贷业务审查审批通道。在单独的会计核算方面,制定了公允的单独核算分摊规则,上线了新核算与报告系统(IFAR),实现了三农金融部财务报表的归集、分摊、汇总、分析全过程的自动完成,按照外部信息披露要求编制三农金融部财务分报告。在单独
15、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方面,制定下发三农金融部贷款减值准备管理办法和三农金融部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明确贷款减值测试模型和风险拨备计提标准,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的核销条件,简化核销手续,确保事业部贷款减值拨备足额提取、呆账及时核销。在单独的资金管理方面,制定下发三农金融部资金管理办法,赋予事业部相对独立的资金平衡自主权,对事业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全额资金管理。依据基准利率和市场收益率曲线,合理确定“三农”资金转移价格,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在单独的考评激励方面,制定了三农金融部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了县域支行等级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的县域支行员工激励机制,调动事业部各层级服务“三农”积极性。进一
16、步加大事业部资源投入力度。农业银行对事业部实行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确保服务“三农”投入持续加大。单独安排事业部的信贷计划和经济资本计划。明确规定县域组织的资金总体上要用于县域,事业部贷款增速要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010年,在国家宏观调控、银行信贷规模紧张的背景下,农业银行安排“三农”信贷计划2600亿元。单独安排事业部的固定资产投入计划和费用计划。明确规定事业部固定资产投入和费用增长率不得低于全行平均水平,资源投入要优先用于服务“三农”一线。单独安排事业部用工计划。明确今后全行40%的新增用工计划用于县域支行,县域支行自然减员名额留存用于县域支行。2010年,农业银行定向为县域支行招聘大学
17、生5299人,大学生村官371人。加强事业部资源投入管理。明确规定各分行分解下达县支行的资金、资本、固定资产和费用计划不得少于总行下达总量;城市业务资源可调剂用于“三农”,但“三农”业务资源不得挤占挪用到城市,确保政策效果逐级增强。进一步提升县支行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出台关于进一步搞活县支行的若干意见,加强县支行“三农”服务能力建设。在信贷审批方面,通过搭建单独“三农”信贷评审通道,制定有别于城市行的“三农”信贷制度和“三农”客户准入标准,大大缩短了信贷业务流程,基本实现了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有效提高了“三农”办贷效率。在差异化授权方面,通过向信贷业务量较大的县域支行派驻了独立
18、审批人,扩大县支行审批权限,实现就地决策。在精细核算方面,通过对涉农信贷产品的财务量本利分析,测算农户小额贷款、农村生产经营贷款等不同产品、不同业务的盈亏平衡点,为“三农”客户筛选和贷款定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改革创新,试点地区涌现出了寿光模式、定西模式、公安模式等一大批服务“三农”典型模式。四、提高“三农”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 为了真正实现服务“三农”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目标,农业银行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风险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三农”业务风险。构建专门的“三农”风险管理体系。在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内,农业银行出台了专门的“三农”业务贷款信用等级评定、风险分类等办法,
19、实现“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的全面、专业管理。在垂直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上,向县域支行派驻风险合规经理,自上而下构建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管控的独立性。完善“三农”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多渠道了解和掌握客户信息,做好客户的筛选和风险识别,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建立并落实三农信贷产品停复牌管理制度。制定了“三农”信贷产品停复牌管理办法,对主要“三农”信贷产品实施停复牌管理。对全部县支行的农户小额贷款等7类三农零售信贷产品实施穿透式风险监测,对超出风险控制目标的县支行按照分行进行风险提示,督促分行严格执行停复牌管理制度。据初步统计,共有20家分行对100多家县支行的9类三农零售信贷产品、4家二级分行的
20、3类非零售信贷产品,分别采取了上收权限或停办业务等停牌管理措施,防控产品风险的效果也正在显现。做好三农业务风险监控。建立重点县支行信贷风险监控制度,定期监测、报告三农金融部县域贷款和涉农贷款的风险状况,及时通报全行三农业务风险状况。建立操作风险报告系统,制定基层机构关键操作风险点监控操作指引,探索建立针对基层机构的点面结合的监控体系。加大风险排查和案件查处力度,从严惩戒,有效防控“三农”业务风险隐患。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严格规范县域投融资平台贷款;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房地产贷款的调控力度,对县域房地产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针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
21、剩行业,通过限额配置等手段,控制行业贷款总量,优化客户结构;落实集团客户在县域的经营管理主体,加强对相关贷款的管理。在全行开展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专项治理,全面排查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中的风险隐患。针对农户贷款特色产品多、额度小、贷款方式复杂多样、风险程度高的特点,出台了农户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精细管控农户贷款风险。针对2010年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密切关注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引起的信贷风险,综合采取多种举措主动化解灾害风险,努力降低灾害损失。五、积极履行公共金融服务职能,担当服务“三农”社会责任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减免“三农”金融服务相关费用。针对农户金融服务成本高的现状,
22、农业银行对“三农”金融服务采取多项措施,减免相关费用。如对惠农卡减免年费、免征制卡工本费、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同时,以惠农卡为依托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定价上浮幅度低于县域金融同业,让利广大农户。履行偏远地区县域金融服务职能。长期以来,农业银行积极履行在部分落后、偏远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金融服务职能。据银监会统计,在全国有370个县及县级行政区划,农行是五大行中惟一在当地设有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在全国有100个县及县级行政区划,农业银行是当地惟一的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农业银行十分注重对“三农”和县域客户信用意识的培养。在全国范围内,与政府广泛合
23、作,开展信用乡镇建设,对信用乡镇实行提高贷款额度,简化审批手续等政策,有效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农行在河北承德等地区开展“三农”金融课堂,为潜在“三农”客户讲解国家金融政策、农行金融产品,以点带面,提高“三农”客户的金融知识水平,有效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消除金融空白乡镇贡献力量。为解决部分地区金融服务空白问题,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为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贡献力量。宁夏分行建立乡镇网点客户经理“包片”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客户经理,对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定期定时开展巡回服务;陕西分行在铜川、延安两市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设立惠农服务站,推出“支付通+代理人”小额取款服
24、务模式,目前已设立惠农服务站2000余个,累计为4万多人次提供小额取款服务;浙江分行顺利完成在该省32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全部设立非全日制固定机构网点的任务,使浙江省彻底解决了乡镇金融机构空白问题,提前半年实现全省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继续支持扶贫事业发展。农行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合作,对其完成2亿元的特别授信,积极落实与河北易县扶贫社、河南南召县扶贫社、贵州兴仁县农村发展协会和青海同仁县乡村发展协会等四家扶贫小额信贷组织的批发贷款合作协议。与中央统战部、国家林业局加强沟通合作,对其提供的40个光彩事业扶贫贷款项目、1231个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在控制风险
25、的前提下择优介入。 积极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农行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和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先后参与抗击部分地区雨雪冰冻灾害、西南五省大面积干旱和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010年3月,面对不断发展的旱情,农行云南分行将当月剩余的11亿元贷款规模全部用于支持抗旱,同时开设抗旱救灾信贷“绿色通道”,以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满足抗旱救灾的资金需求。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当地农行克服房屋倒塌、通讯中断、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不利条件,通过搭建帐篷银行的形式迅速恢复营业,为震后救灾提供了及时的金融支持和服务。甘肃舟曲农行在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36个小时内即恢复正常营业,成为当地首家恢复营业的金融机构,当日即为灾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115笔,金额27.2万元。结束语农业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努力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10年,农业银行获得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金融产品十佳奖”、“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奖”、“中国最佳农村金融银行”等多个奖项,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精神”,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银行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再接再厉,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