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doc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 欢迎到访我的主页: 罗斯托起飞理论述评 【作 者】罗时法 【作者简介】罗时法黔南师专政史系都匀558000 摘要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为蓝本设计出来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这一理论的某些内容,但不可能一用就灵。在当今国际条件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重重障碍,起飞更为艰难。发展中国家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起飞资本积累主导部门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 middot;W middot;Rostow)的经济增长阶段论是较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罗斯托认
2、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过一系列依次递进的不同阶段:在超越了长久的传统社会之后,经过准备阶段,实现经济起飞,达到成熟阶段,然后进入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一发展序列中,起飞是关键和核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阶段。欠发达国家只有通过经济起飞阶段,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尤其是其中的经济起飞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经济起飞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制订经济发展计划时追求的目标之一;起飞,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这一理论也遭到来自多方面的责难和批评。有的学者批评阶段论是一种单向历史观,将复杂的发展过程过份简单化了,将特定的发展阶
3、段序列过分普遍化了。其实,客观地说,在罗斯托的理论本身和对它的各种批评中,都存在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当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作出恰当的评价和判断,吸取其合理的部分,用于指导各国的经济发展。 一、起飞和起飞的临界水平 按照罗斯托的阐述,经济起飞是指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20 30年),突破了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生产方法以致整个经济活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渐进的量变过程,而是一种质变,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过渡时期。他非常强调起飞的临界性,反复指出经济起飞阶段产生了一些能够导致社会和经济大规模进步的结构上的变化,生产性经济的活跃程度达到了临界水平。这个临界水平指以下两
4、种情况: 一是摆脱了纳克斯(R middot;Nurkse)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收入低下,形成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导致低储蓄和资本短缺,进而导致低生产率,并必然造成收入低下;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购买力低,市场不旺,从而投资引诱不强,投入生产的资本少,因而生产率低,必然导致收入不高。这两个循环相互影响,使经济无法好转,发展十分艰难。结果是贫穷造成贫穷,引起恶性循环。 二是摆脱莱宾斯坦(H middot;Leibenstein)所说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莱宾斯坦认为,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任何导致人均收入上升的刺激,都必然会促使人口增长,最终使人均
5、收入降至仅能糊口的水平,即回到低水平均衡。 在罗斯托看来,一旦发展中国家超越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这个临界水平,他们的不发达经济就可以像飞机摆脱地球引力,冲破空气阻力那样,突破长期停滞状态,实现起飞,也就是经济的发展产生一种剧烈的突变或质变,跨出传统社会,进入经济大规模持续增长阶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向前演进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时期变化演进的不同原因和形式,因而显示出不同的阶段性。罗斯托的阶段论既不是循环论,也不是跳跃式的,而是沿着其进程依次递进的。他从社会经济成长发展的一系列阶段中概括出现代经济历史范畴,即传统社会、起飞准备、起飞、成熟、高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6、。看得出来,罗斯托的阶段论有明显的历史学派痕迹,它是以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史为蓝本制造出来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 在罗斯托的阶段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这一理论的核心 起飞问题的论述:经过一个准备时期,达到某种临界水平,突破停滞状态,实现起飞,进入经济高速、迅猛增长阶段。在此以后,经济活动趋于成熟,并进入更高阶段。起飞理论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无疑是富于启发性的。 罗斯托说,经济起飞是能够导致社会和经济大规模进步的结构上的变化,这一变化最好被看作质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程度的变化。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的变化。因此,罗斯托强调的临界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发展中国家确
7、实需要使自己的经济发展达到这样一个临界水平。问题在于这一临界水平的含义和内容。罗斯托认为是要跳出贫困恶性循环,越过低水平均衡陷阱,其实就是要发展中国家摆脱收入低、资本投入少的困境。因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和莱宾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都是说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收入低,资本少,最终导致生产率不高,收入低下,所不同的是后者加进了人口增长因素,从人均收入角度分析而已。收入低,资本短缺,这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也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罗斯托当然看得见,但无论是他还是纳克斯和莱宾斯坦,都回避了或不愿意多谈造成发展中国家收入低、资本短缺的真正原因,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这是罗斯托经济
8、起飞理论的一个致命弱点。 二、起飞的条件 罗斯托不仅指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时期是起飞阶段,阐明了经济起飞的临界水平,而且详细分析了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是他的经济起飞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采的部分。 罗斯托认为实现经济起飞应该具备的主要条件是: 第一,增长必须以利润不断重新投资为条件,要实现经济起飞,资本积累率必须达到10%以上。显然,这是罗斯托把哈罗德 多马(R middot;Harrod-E middot;Domar)模型套在发展中国家所得出的结论。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简单公式是: 这一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储蓄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因而这里的储蓄率可以理解为资本积累率或国民收入的净投资
9、率。在上述公式中,增长率与储蓄率(积累率、投资率)成正比,而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发展中国家在起飞准备时期,人口增长率较高,为了抵消人口增长的压力,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可是在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通常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定,因而资本产出比较高(即增加1单位产出需要增加较多的资本投入)。根据上述公式,在资本产出比较高的条件下,要保持比人口增长率高的经济增长率,就必须有较高的积累率。假定人口增长率为1%,要使经济增长率不低于3%,在资本产出比为3.5的条件下,就必须使积累率保持在10.5%以上。如果在更高的资本产出比情况下要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则要求积累率更高。 第二,必须建立起若干高速发展的主导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罗斯 经济 起飞 理论 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