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股市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转换.doc
《谈我国股市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转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我国股市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转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我国股市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转换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股票市场面临的许多问题与政府在股票市场中的角色、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定位密切相关,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随着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导致的负面作用日益突出,因此政府应当调整其在股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减少对股票市场过度直接干预,实现政府角色的合理转换,从而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词:股票市场 政府过度直接干预 角色转换 自1990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张。但是, 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困扰着我国股票市场的成长和走向成熟。部分学者认为产权、政府行为和转型等方面的缺陷是导致
2、股票市场诸多问题的制度根源。 我国股票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 1985年后由于拨改贷,财政拨款停止,国有企业融资来源只有依靠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于我国国企而言,债务融资一般指银行贷款。银行完全由国家控制,这使得通过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金融资源成为可能;政府拥有强大的控制力,行政性分配金融资源,保证了体制内经济的平稳增长。但由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及行政干预,银行主导下的金融支持政策致使我国的国有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累积了巨大的风险,同时,过于依赖银行使得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过高。政府转而关注通过资本市场渠道来实现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股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密切相关。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3、,股权融资终极控制人类型“优势”远较债务融资突出,不仅无需偿还利息,本金也无需偿还,资金作为一种稀缺的要素,在这里成为“免费的午餐”。在政府的控制和主导下,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由国有企业组成。表1列出了2003年上市公司控股特征。由表1可知,即使将乡、镇政府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列入非政府控股类型,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在2003年仍有76。2000年以前这一比例更高。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以配合国有企业改革为前提而产生和发展的,股票市场的战略定位是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服务,政府是以牺牲和扭曲股票市场的本性和功能为代价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维护社会及经济的平稳转型,这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积极
4、的意义。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股票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股票市场原有定位的局限性日益突出,股票市场的核心功能资源配置功能被严重削弱,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主导和扭曲所造成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昂。在股票市场中,政府作为监管者要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又是特殊利益主体,存在强烈的自利性倾向,二者存在尖锐的角色冲突。因此应当重新审视和思考政府的在股票市场中的角色及股票市场的定位。股票市场定位不应再仅仅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附属物,仅仅被视为免费或廉价资金的供给机器;从股票市场中承担的角色而言,政府的视野应更宽广,不应仅仅从国有上市公司的视角,更应从包括各类企业和公众、投资者在内
5、的全方位的角度看待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中的政府干预及角色转换 我国股票市场的诸多问题源于政府的过度控制与干预,其更深刻涵义则是政府与市场的冲突,而股票市场正是冲突的焦点。在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实质是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是政府干预经济最典型的形式。当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的证券市场包含过多的国有企业时也必然意味者证券市场的混乱。一方面,国有企业是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和附属物,政府与国有企业天然是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优先服从的是政府的行政秩序。另一方面,股票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市场中的主体服从市场秩序。这样一来,股票市场中存在两种相互排斥的秩序,即行政秩序和市场秩序,两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股市 发展 中的 政府 角色 转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