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doc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必要性1二、个人所得税的内涵1(一) 充分发挥调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基本取向。1(二) 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兼顾提高国民纳税意识和培育中等收入阶层。1三、个税改革的基本目标与原则1(一)、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模式。2(二)、有差别的个人宽免制度。2(三)、宽税基、低税负、超额累进。2(四)、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2四、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2(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31、公民纳税意识淡薄。32、税源隐蔽难监控。33、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34、税率设定不合理。35、征管手段较落后。36、税制模式
2、不完善。4五、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4(一)、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纳税意识,鼓励自行申报。4(二)、 建立收入监控机制。4(三)、 建立科学的费用扣除制度。4(四)、 科学设置所得税率。5(五)、 强化税收征管手段。5(六)、建立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模式。5六、个税改革今后的方向5摘要:我国自1980 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增长,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相比却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背景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税种必然成为我国税收中的重要支柱,改革
3、和完善这一所得税制就尤为迫切。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问题,改革,完善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必要性目前许多纳税人已从过去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采取各种方法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发展为积极地通过纳税筹划来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纳税筹划在某些人的观念意识中往往和投机取巧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背景下,正确引导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对我国纳税人及税收经济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个人所得税的内涵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
4、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取向,是通过这一税种的调节而抑制和调减收入悬殊,其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使之在这种不可或缺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方面不辱使命。 1贾康,梁季.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兼论“起征点”问题合理解决的思路J财政研究, 2010, (04) .(一) 充分发挥调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基本取向。任何国家的税收体系都要承担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的任务,但对于每个税种来说,其内在特征和属性决定其功能定位有不同的侧重。对于个人所得税,在许多国家被同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收
5、入分配的主税种。而具体到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需更侧重于调减收入分配差距。(二) 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兼顾提高国民纳税意识和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对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来说,除承担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之外,还应在提高民众纳税意识以及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促进中产阶级社会形成方面发挥作用。个人所得税直接对居民征税,因而对民众的影响最大,纳税人感受最深切。只有个人所得税直观地影响其可支配收入, 并且如有偷漏税,居民个人还可能会遭遇税务局的稽查,因此,个人所得税是提高国民纳税意识的有效方式。我国个人所得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有利于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和促进中产阶级社会形成,这就要求相应收入水
6、平区间内的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决不可以过重,而应适当低平。三、个税改革的基本目标与原则了解了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基本取向后,个税改革的目标和原则随之提出。既然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定位于调减收入分配差距,兼顾培养纳税意识和促进中产阶级的形成,那么个人所得税改革基本目标和相关原则可以引申为如下四大方面: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实行有差别的个人宽免制度;宽税基、低税负、超额累进;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 1贾康,梁季.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兼论“起征点”问题合理解决的思路J财政研究, 2010, (04) .(一)、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模式。个人所得税发挥调节功能的重要前提是根据纳税人
7、的纳税能力征税,其中综合模式最能对应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 但其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人口多、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一个历史时期中有必要适当鼓励资本形成与创业行为的国情,同时也能满足其调节功能,因而是我国今后比较可行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将其它所有收入均纳入综合模式,统一计税。(二)、有差别的个人宽免制度。个人差别宽免制度也是按能力纳税的一种重要体现。我国个人支出负担情况的如实、细致统计与认定,工作上比较复杂,这给实行有差别的个人宽免制度带来困难,但这毕竟代表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基本原则是将目前有效信息可获取、可量化的某些个人
8、支出纳入宽免之内。在初期,可设想在标准宽免额的基础上,考虑将个人的家庭赡养系数、消费信贷利息支出情况,适当叠加在标准扣除额上。(三)、宽税基、低税负、超额累进。宽税基旨在将较多居民纳入征税范围,以培养其纳税意识。同时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顺应扩大消费、促进中等收入阶层形成以及提高税率有效性、减少偷逃税风险等几方面因素,应设计为平均税率不太高、税率档次不太多的超额累进模式。(四)、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一方面可保证个人所得税足额及时入库,避免税款流失,另一方面通过纳税人自行申报,培养居民纳税意识和降低征管成本。四、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目前,我国高低收入群
9、体的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个人所得税制度不健全,在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不明显,需要我们对个人所得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使其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的个税制度是一种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即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采取“分别征收、各个清缴”的征管方式取得个税收入。这种个税制度在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问题。个税制度也没有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的轻重、家庭支出多少的问题。同时,对个税扣除标准缺乏动态管理,没有与物价指数、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实行挂钩,导致提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呼声时有发出。 改革个人所得税不能单独进行
10、,还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如我国个人征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而要想中国个税制度完善,征信制度首先需要大力改进,让有关部门把个人收入情况了如指掌。(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建立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套税制明显跟不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步伐,其弊端和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纳税意识淡薄。直接增加了个人所得税征税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政府机关关系的融洽。由于对自行申报缺乏约束,自行申报者寥寥无几,偷逃税行为在发现后的处罚力度过轻,纳税宣传不力等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导致公民自觉申
11、报、自觉纳税意识淡薄。公民纳税意识淡薄主要是受长时间封建社会的影响。不知遵守法律“纳税光荣”一直是人民提倡的口号。个人所得税是普遍税,所有的受益者是纳税人。应纳税人没有明确的权利个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在你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2、税源隐蔽难监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由单一向多元化、公开向隐蔽化、相对集中向分散化发展,这种个人所得的“三化”现象还在逐渐扩大,使得个人收入来源渠道越来越多,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有显著提高,收入结构日趋复杂。除税法上列举的内容外,还有许多隐蔽性收入及灰色收入等税务机关无法实施监控,即使在相当窄的课税范围内还规定了一些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个人所得税 改革 完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