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就是我要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就是我要的).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黔江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 增强教育合力研究结题报告黔江区濯水镇蒲花小学课题组 李祖锦(执笔) 【摘要】“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育人方法”近年来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各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探索和尝试研究。三年来,我们通过对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的实践,探索了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的育人方法,构建了一种由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构成的“三位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建立了“15”的理论:即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教好一个学生,影响一家三代五口人,进而影响全社会。学校、家庭、社区三者教育的有机联系和发挥的综合功能,使学生德育教育形成正向合力,为社区
2、家长构筑了一个交流学习和经验共享的操作平台,并通过开展三者之间多形式的联动活动,实施以活动为主线的工作策略,开展了五大活动:即服务性活动、开放性活动、参与性活动、教育性活动和研究性活动,使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增强了教育合力。【关键词】学校 社区 家庭 三位一体 增强 合力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三者之间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理念合拍、方法相容、经常沟通、形成合力。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它的功能在于促进,并
3、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社区与家庭合作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并逐步完善,学校本身及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要求学校应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家长。而现行的学校制度所产生的体制性越位、错位和缺位已经成为中小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依附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主要障碍。突出表现在学校办学中与家庭、社会环境互动不够,由此导致学校管理中缺少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要
4、求,学校要努力将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框架之中,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机制。我们学校地处黔江区濯水古镇,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学生200多人,6个教学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周边地区的农村家庭。近年来,由于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渝湘高速路和渝怀铁路的修建以及蒲花河农业观光园区的建设,有不少的土地被征用,本地区的很多家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为了生活,一些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队伍逐渐壮大,这就导致了学生家庭教育及监管的缺失。此外,随着濯水古镇的开发与建设,大量外来务工人口的涌入,也造成了社区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
5、更加有效地进行“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进而推动学校发展,已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三者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功能发挥的运作机制,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依据(一)以政策方针为指导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都能够受
6、到更好的教育,也是自然的。我们的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部门,都要注意做工作,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李岚清同志在谈到家庭教育时指出:“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转变家长必须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现代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2002年5月20日,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分期要求、实施措施、检查评估办法。22004年5月10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7、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指出: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强化社区和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责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发展先进文化,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认真实施净化工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教育部长周济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着重强调:要密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
8、育的联系充分发挥其优势,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二)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提出:“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发结婚证。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科学训练的父母,正如一个没领驾驶执照的司机一样,如果匆匆上路,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又说: “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教育学理论指出,教育是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孩子自我教育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综合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作
9、用。环境和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物质环境为教育提供保证,精神环境则影响教育的程度,教育不是去改变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然程序,是要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为他们不断地创造适应每个阶段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环境刺激,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相互作用,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如果光靠学校是完成不了教育目标的。因此,只有发挥社区、家庭、学校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让学生聪明、健康地成长。(三)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家长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辅助作用,但是只有通过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才能实现自我教育,才能取得进步
10、。三、核心概念界定“学校”指的是黔江区濯水镇蒲花完全小学;“社区”指的是蒲花社区;“家庭”指的是蒲花小学在校生的学生家庭。“学校、社区 、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 指学校施教区范围内,以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家庭为基础,全社会齐抓共管,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相互合作,协同构建整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欧美发达国家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在美国,学校除了与所在学区的有关单位挂钩,争取单位工作人员的帮助和社区中知名人士、家长代表联合组成教育委员会外,
11、还由家长选举成立家长工作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构成了增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合力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德国许多学者在研究了当代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变化及对学校的影响后提出了许多改进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建立了种种学校、家庭、社区互相合作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国内许多学校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学校与家庭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成功经验。比如深圳百花小学创办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的实践证明:家长学校是“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教育网络横向联系的纽带。家长学校可以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步调、教育内容协调一致,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育人合力。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条纽带加
12、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联系,增强了育人合力,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实践证明,办好家长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与家庭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能推进素质教育。百花小学探索出了办好家长学校的有效途径:明确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优化教育队伍,落实教育责任。丰富教育内容,讲求教育形式。强化科学管理,开展教育研究。这些有效途径对我们实施“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实验很有借鉴作用。五、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由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构成的“三位一体化”现代大教育体系,建构“15”的理论:只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好一个学生,至少可以影响一家三代五口人,进而影响全
13、社会。扩大学校的功能,强化学校为家长和社区服务的功能。重组学校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启动“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程,使学校教育成为全社会所推崇的实际行动,使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开启教育的大门,以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3通过探索“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开展“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模式的教育活动,促进全社会对农村小学生教育的关心和重视。逐渐完善学校行政管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使学校教育一体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从而逐步形成政府重视,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各方关心、支持
14、学校教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育者将拓宽了的儿童学生教育理念尽快转化为操作行为,并产生对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的内动力。运用各种途径对教职工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壮大。提高家庭对儿童学生的培育技巧,教会年轻家长科学育人的培育方法。提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六、研究的内容1.关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现状调查研究。2.学校、社区、家庭教育合力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家校关系、教育方法及家校教育合力研究;(2)社区、学校教育手段,方法及教育合力研究;3.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力量有机结合,三位一体化形成教育合力研究。七、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对象:
15、研究对象是濯水镇蒲花小学的200余名在校小学生及家庭。重点研究我校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学生。研究范围:是指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德育教育的模式,以增强教育合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八、研究的方法及步骤1.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统计法、个案跟踪以及文献法等。2.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理论学习。制订研究计划,确定工作策略。成立领导小组,进行社会调查,与社区建立沟通渠道。开辟活动场地,做好人力、物力准备。教师研究方法培训及工作任务落实
16、。做好实施前其他准备工作。(2)实施阶段:(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定研究对象,策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及时反馈、调整,总结讨论、修改研究方案。组织课题实验小组共同研讨,并定期向学校展示汇报研究的实况。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收集各种研究资料。做好后期调查工作。(3)总结评估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做好统计与分析、整理工作。课题有关成员总结分析研究情况,撰写科研论文。撰写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论证验收。九、研究的设计与过程(一)“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构建1模式设计的依据:“学校、社区、家庭
17、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设计我们依据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一是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是自然的、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支离破碎的。它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而成为一个有序的开放体系。二是多种影响的渗透性:学校、家庭、社区构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不是一种机械的外在的纯组织性联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通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的正面合力,达到教育效果。三是运行机制的内在性:调动各方教育力量,调动各自内在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志同道合,行动一致,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正确实施上达成共识,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相互评价。四是形成合力的多态性:在社
18、区开展了以小学生为主的智能开发与卫生保健、早期干预、健康教育等项目活动,形成了一个由街道、居委会、社区、教育、卫生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家教工作网络站,使学校、家庭、社区互相联动以形成多态的教育模式。2模式研究与构建的保障机制:(1)学校领导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几位常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有多篇论文成果。(2)学校教导处、总务处支持教研工作。领导重视,积极参与,肯于投入,为我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3)地方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视为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政策性保护,使课题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开展。3模式的基本图式及活动工作表:“
19、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基本图式一从图中可以看出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所构建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学校承担着主要的组织指导与研究的任务,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才能构成互动,使“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及运行机制健康地操作与运行。“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基本图示二:模式图二可以看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在操作与运行中将各种活动交互进行,循环往复,以达到全面的联动作用,使三者一体化以形成正向合力。表1“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运行活动工作表活动类型活 动 形 式服务性活动教育咨询 社会实践 图书阅
20、览室 媒体宣传 送教上门(家访) 家长志愿者 成长推荐开放性活动教育沙龙 亲子俱乐部 参观观摩 参与性活动家长开放日 嘉宾有约 家校同乐 家长委员会 建议箱教育性活动德育基地 学生征文 教学观摩 专题讲座 家校联系 家长会 家长学校 成长记录研究性活动教育案例 经验交流 家长校访 家长论坛 深度访谈 成果推广 家长辩论(二)“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运行“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运行的基本特点是突出活动,整个过程贯穿了五大活动,即服务性活动、开放性活动、参与性活动、教育性活动和研究性活动。具体地说:1服务性活动:它是指学校、家庭、社区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相互提供服务的活
21、动,包括教育咨询、图书阅览室、媒体宣传、送教上门(家访)、家长志愿者、成长必备推荐等。教育咨询:学校定期向社区开放,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全面育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举办家教咨询和个性测量等活动,解决家长在家教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要求。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图书阅览室:在学校开辟一个活动室,陈列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料及各类理论书籍等,供家长、社区居民翻阅、观看、借读,同时欢迎他们积极捐赠家教资料和设备,形成家校互通,双向交流。媒体宣传:学校利用校刊三潮水文化、宣传栏或报刊、
22、社区宣传园地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送教上门(家访):针对农村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和学生居住相对分散的状况,对学生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使其接受学校教育,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围绕事先确定的目标主动走访家长,真实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各种表现,与家长沟通,密切感情。家长志愿者:学校吸收一部分家长和社区支援者,让他们定期参加一些服务性活动或教育性活动,并承担一些为学校、为家长、为孩子的服务工作。成长推荐:向家长推荐经专家审定的符合孩子年龄特征和目前发展水平,具有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智力开发作用的科普读物,提供示范、咨询服务。服务性活动举例:教育实践活动和家访送教活动2011年6月6日,学
23、校本着服务于社区的意向,面向社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少先队的组织下为本社区敬老院老人送去温暖和祝福。学校组织了学生到社区德育基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了学生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关心人、帮助人,从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校同时还组织班主任每学期对全班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的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平时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帮
24、扶更多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2010年12月,李安斌、李奎、刘永素等人通过家访,上门辅导等教学形式,指导社区的家长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教学与教育相互动,促使孩子健康成长。2开放性活动:它是指学校对外开放,即提供场地,也提供设施,营造温暖、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吸引家长关心教育,它包括教育沙龙、亲子俱乐部、参观观摩等。教育沙龙:学校或社区组织并提供场所,确定时间,家长自愿参加,开展各类漫谈、娱乐及聚会等活动。向家长提供各类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知识和方法。亲子俱乐部:是专门向学生家庭开放的活动场所,为儿童提供各种适宜发展的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消除代沟,
25、使少年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参观观摩:学校组织一些活动,向家长、社区居民开放,邀请他们前来观摩参与,或与他们一起合作外出参观等。如教学活动开放日,小学生亲子运动会等。开放性活动举例:阳光体育“亲子”运动会2010年12月8日,蒲花小学阳光体育亲子运动会拉开序幕。运动会上,不少运动项目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意在促进亲子关系,让学生和家长有良好的沟通,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当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加了跳绳、踢毽等“亲子”体育锻炼活动,活动中不仅促进了家长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了交流的平台。3参与性活动:家长被视为学校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有效积极的社会教育资源而加以利用,
26、使家长逐渐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贡献者,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学校的教育过程与活动。把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从学校推及家庭和社区。它包括开放日、嘉宾有约、家校同乐、家长委员会、建议箱等。开放日:学校定期向家长、社区开放,邀请家长或社会人士参观、观摩、参与学校活动,一方面使在校学生的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另一方面让社会人士对学校教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学校与家庭建立起互动的桥梁。嘉宾有约:邀请各行各业有才能和特长的家长,到学校来当“老师”给学生组织教学活动。这既发挥了家长的特长,充分利用了潜在的教育资源,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家校同
27、乐:学校不定期地邀请家长参与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六一庆祝活动、清明扫墓活动等。家长委员会:由家长民主推选或由学校与家长协商产生,由各班各类型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协助、监督学校工作,促进家校进一步沟通。建议箱:在校内、社区内设立建议箱,请家长参与、监督、评价学校及社区教育机构的日常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参与性活动举例:“传承火炬 快乐成长”六一庆祝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2011年5月30日,蒲花小学举行了“传承火炬 快乐成长”六一庆祝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本社区学生及家长90多人参加了活动。蒲花社区党支部钟仕勇书记和濯水镇中心校白海川校长、张如胜主任、王嵩主任及学生家长代表等一行莅临我校看望、
28、慰问了孩子们,与孩子们共度六一,观看了孩子们自己编排的节目,并送来了节日慰问品和学习用具,带来了对少年儿童的殷殷关爱之情。丰富、健康的活动增进了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掀起一朵浪花。4教育性活动: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办学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德育基地、学生征文、教学观摩、专题讲座、家校联系、家长学校等。德育基地:德育基地建设是学校德育的延伸,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围绕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结合当地地实情,建设全方位、系统化的学校德育基地,坚持不懈地开展基地教育,可以有效克服小学德育工作中单一化的弊端,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同
29、时也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全社会的育人意识,密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造就全社会主动积极、持之以恒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的大德育氛围。学生征文比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学校教育成效。教学观摩: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教师旁听其他教师的课程,从别人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吸取有关教育教学的经验及技巧。专题讲座: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或社区讲座,向家长及社区成员宣传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卫生知识、学校及家庭教育知识以及生理心理知识等,纠正家长在教育子女中的错误观点和方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会:学校可在务工人员集中返
30、乡的节假日召开家长会,通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品德、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呼吁家长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留守孩子以更多关爱,利用电话、书信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使孩子感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心里是牵挂着他们的。希望家长多打电话或短信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以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家校联系:在每个班级开辟家校联系栏,通过填写家校联系记录表,定期向家长介绍班级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家长学校:由学校组织举办系列讲座,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三结合打好基础。小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学
31、校对本社区16年级小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袋,进行统一管理,以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性活动举例:德育基地祭扫活动、家长会、学生征文比赛2010年4月4日,我们以白贞瑞烈士墓作为德育基地,在清明节举行了祭扫活动。通过聆听烈士事迹和瞻仰烈士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进了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动力。2010年5月13日,蒲花小学召开了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主题的家长会。社区100余名学生家长参加了这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会上交流了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促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
32、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会后家长们坦诚地与班主任交流,带来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6月,为进一步真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了解新时期留守儿童及家长的真实需求,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征文活动,以留守儿童给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封信为主题,针对外出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在讲述父母不在身边的酸甜苦辣以及憧憬未来的同时,真切感受家长养育的艰辛,并把这种思念转化为学习、进取的动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活动中五(一)班的汤俊杰获得了一等奖,刘永素等多名语文教师获得了优秀指导奖。5研究性活动:针对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家
33、长、班主任进行研讨。实现在争论思辩中达成共识,在良好互动中获得教育信息和教育方法。它包括教育案例分析、家长校访、经验交流、家长论坛、家长辩论、成果推广等。案例分析:学校和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围绕专题收集材料,撰写德育教育案例,以教师撰写的教育案例为主题,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信息交流和不同观点的碰撞,从而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帮助教师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形成共识。同时结合研讨的问题,引导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不断进行实践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素质,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家长校访:家长校访,是早就存在的一种家校联系方式。家长校访的目的与班主任家访的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34、提倡家长校访给了家长更多的教育主动权,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任课老师也可参与接待,效果是比较好的。经验交流:定期组织家长或者班主任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成功经验,提高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素质。家长论坛:围绕一个主题,家长发表自己各自不同的教育观、教育经验及教训等,共同分享教育的酸甜苦辣。家长辩论:围绕一个主题,形成正反双方教育观点对立,开展激烈的辩论。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是否应采取体罚、上网的利弊等辩题。深度访谈:研究者与教师、家长及其他社区成员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访谈,使研究更深入,此活动适应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人。
35、成果推广:通过校刊、宣传栏、家校联系、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把学校取得的教育经验、优秀成果介绍给家长,并取得家长的支持。研究性活动举例:班主任经验交流会2011年4月8日,学校在办公室举行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钟仕君校长对班主任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会上有2名班主任获得了奖励,有6名优秀班主任做了经验交流,有5名班主任的经验文章在重庆市2010年第七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中获奖。(三)处理好“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活动之间的各种关系“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的“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每个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各个活动之间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1互动关系:所谓
36、互动,一是指五种活动之间的互动,二是指学校、家长、社区之间人力、物力、信息之间的互动。如:有的家长从事村级卫生保健工作,就聘请他替家长、社区居民做有关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这就是人力资源的互动。有些家长愿意提供自己家里的器具、场地、材料等,以便活动时相互交换使用,这就是物力资源的互动。此外,家长在各种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中获得的各种信息,可以在活动中得到交流和互动。2渗透关系: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家长需求,模式设立了服务性活动、开放性活动、参与性活动、教育性活动、研究性活动等形式,这里面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各个活动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二是每个活动的内部也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3递进关系:
37、由于整个社会及家长的利益、兴趣、需要和动机不同,为满足社区各种家长的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立各种层次不同的活动,我们的五种活动就是逐步递进、层层推进;二是社区及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体现了递进的关系,即家长在参与活动中随着自身水平的提高,逐步由知情参与协助决策。如:家长可以通过开放性活动对学校、家庭教育的情况有些大致的了解,然后参与到学校的一些活动中,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协助学校做好管理、教学工作,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个别事务的决策工作。十、研究成果与分析(一)建构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且学校教育单靠学校的力
38、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让家庭、社区参与到学校教育过程中来,这是势所必然。我们开展了以学校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家庭积极参与的多形式联动活动,构建了”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建立了“15”的“理论”。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构建“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 “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是可行的,只要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位一体化,教好一个学生,至少可以影响一家三代五口人,进而影响全社会。首先它积极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充分挖掘了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增加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其次可以促使家庭、社区、学校共同承担起培养优秀下一代的重任;第三为学校、家庭、社区
39、教育形成正向合力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二)探索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的运作机制通过开展实验校内部、实验校与中心校之间的研讨活动和实验校与社区之间的各类联动活动,并运用以服务性活动、开放性活动、参与性活动、教育性活动和研究性活动五大活动为主线的工作策略,探索出了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的有机联系和发挥综合功能的运作机制,使学校教育形成正向合力,为社区家长构筑一个交流学习和经验共享的操作平台,使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推进学校教育。在研究过程中,课题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协作,为全镇学校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对小学生教育不断深入地研究,我镇
40、学校教育正快速健康地发展。(三)满足了社会对小学生教育的需求1使学校的发展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唤小学生教育更加广泛和多样,让所有的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学校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建构“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推进了对“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这一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的发展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以社区为依托,服务于社会,为今后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的发展探明了道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满足了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时期是人生中发育最快的时期,可以为人的一生多方面的能力打
41、下基础。当前由于独生子女多,单亲家庭多,留守学生多,造成很多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霸道等不良品质,这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尝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改变这种现象,为孩子创设一个能相互交往,独立面对的环境,从小注重社会性品质的培养。我们建立的亲子俱乐部,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发展、认知发展、动手动脑、生活自立能力、社会性发展等五大方面来设计活动,并且定期向家长发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订的活动计划,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活动深受家长的喜爱,满足了家长缺乏学校教育知识又迫切希望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积极愿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
42、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要将小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各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一批小学生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各级小学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或相应机构,加强对小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统筹和协调。”我们的研究虽然还只是一种尝试,但是我们试图探索一种全新的合作型的教育模式,为学校和家长、家长与家长、学校与社区之间构筑一个交流
43、学习和经验共享的平台,共同促进小学生教育的发展。通过课题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加关心社区、热爱社区。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在各个德育基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地育人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对有关调查结果及观察分析表明,本实验研究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情况如下:附表2:学生参加教育活动自身变化情况对照表:学生品行的转化项目研究前项目研究后人数%人数%能主动自觉的学习8140%13867%自觉参加公益劳动12460%18992%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58
44、28%8843%品行考核优良率12761%20399%自觉接受教师、家长批评教育12360%20097%被评为文明学生10249%15073%有12项特长爱好的学生6833%19796%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13968%17585%有远大理想、志向14771%20399%学习成绩各科优良率9245%14772%分析:经过近三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校风学风的好转,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做好人好事500多人次,为保护母亲河和患病教师爱心捐款2000余元,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自觉主动学习的人数增多,广泛具有12项特长爱好,多数学生能积极参加兴趣活动。从2008到2011年度,课题组
45、参研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市区级组织的各种读书、征文、演讲、绘画大赛,有六十多人次分别获区县级以上奖励多项。涌现出大批特长生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四)促进了各级领导组织及家长对小学生教育的高度重视本课题从计划、实施到结题历时三年间,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课题负责人白海川校长把“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2009年8月,重庆市黔江区教育委员会高峰主任在黔江区“铸师魂、建中心、创高地”教师暑期集中学习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为充分发挥教育合力,优化发展教育环境指明了方向。2009年11月,黔江区教育委员会印发了黔江区教育系统开展校园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1
46、年6月,黔江区教育委员会印发了黔江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为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2011年6月,黔江区教委督导室“三人督查组”一行人来学校调研,总结了该课题大量的经验与实践知识,同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各级组织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相互联动、加快实施“三位一体化”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家长及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五)提高了家长和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课题研究中通过家校互动,满足了众多家长“让自己孩子能受到科学的教育”的愿望,使学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家庭和社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升,让更多的家长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
47、这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改善了教育的环境,还提高了社区成员的总体素质。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对有关调查结果及观察分析表明,本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能较好地调动并合理运用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力量,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体情况如下:附表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变化情况对比表:家长教育水平变化项目研究前项目研究后人数%人数%自觉参加家教理论知识的学习4321%7537%家庭教育环境明显改善14872%19997%主动与学校、班级取得联系5024%9144%主动为校、班、社区办好事、办实事的2814%5929%既管孩子物质生活,又管孩子精神生活8742%13867%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明显提高的12058%16279%对孩子未来充满信心,有明确培养目标8441%17384%家教理论知识优良6532%12762%要求孩子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务11054%18490%注重学生品德发展,能力培养13565%19896%分析:通过该项实验研究,一是家长素质明显提高,教育子女的意识和自觉性不断增强,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