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智慧公安行业解决方案.doc
《智慧城市智慧公安行业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智慧公安行业解决方案.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公安行业解决方案目 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概述11.1 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11.2 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1.3 GIS技术在智慧公安行业中的作用3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42.1 建设目标42.2 建设规划52.2.1总体建设要求52.2.2 建设内容52.3 建设要求72.3.1 数据要求72.3.2 接口建设要求82.3.3 技术指标要求92.4 总体设计原则102.5 方案建设思路112.5.1建设原则112.5.2 基于“云计算”的公安数据中心设计132.5.3方案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合理性162.6 智慧公安总体框架182.6.1 总体结构图182.6.2 数据服务与整合层202
2、.6.3 GIS运行数据中心202.6.4 运行支撑平台202.6.5 服务与搭建平台202.6.6 服务组装与发布应用层212.6.7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212.6.8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在公安信息化中的定位222.7 遵循的标准规范222.8 环境部署方案232.8.1硬件/网络环境232.8.2 软件环境25第三章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273.1 平台概述273.2 功能模块设计303.2.1 110指挥中心协同作战303.2.2大情报研判应用平台343.2.3数字社区警务管理363.2.4专题数据采集系统403.2.5预案智能管理433.2.6消防指挥调度453.
3、2.7移动GIS473.2.8三维可视化应用子系统483.2.9安全管理493.2.10应用集成493.2.11全局集中角色与权限管理49第四章 方案特色50第五章 应用案例515.1 寿光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515.1.1基础功能515.1.2接处警系统515.1.3业务信息系统525.2 六盘水市公安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警用地理信息系统535.2.1电子地图基础功能535.2.2指挥中心接处警管理系统545.2.3视频监控管理系统545.2.4 GPS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545.2.5移动警员GIS545.2.6重点场所管理545.2.7方预案管理与应用系统545.3 兰州市公安局警用地理信息系
4、统555.3.1派出所信息555.3.2人口信息555.3.3地址信息查询555.3.4案件信息555.3.5案件关联查询555.3.6单位地址查询565.3.7单位信息查询565.3.8统计信息565.4 公安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GIS系统565.4.1警务指挥调度应用565.4.2警用基础业务数据的管理595.4.3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605.4.4警用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更新平台615.4.5全局集中角色与权限管理61第一章 项目建设概述1.1 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随着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与此同时,我国的公共安全领域也面临着日益严峻
5、的挑战,各种犯罪越来越多,犯罪形式各式各样,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大部分地区已形成 “智慧城市”建设越发达,社会公共安全隐患越大的状况。因此,公安部门正在努力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打造更先进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实现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有效地调度与指挥现有警力,提高对犯罪的打击力度。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科技强警”的口号,并且提出在近几年内建成覆盖全国的“金盾工程”。即以公安信息网络为先导,以各项公安工作信息化为主要内容,以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机制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即“金盾工程”建设,并将城市公
6、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正式列入“金盾工程”23个一类项目中,成为“金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多媒体技术、空间技术、虚拟实景、数学测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维图形芯片及宽带光纤通信技术的突破进展,使得地理信息技术能从多领域、多功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要。在警务工作中,大部分警务信息都与空间地理有关:如人口分布、单位场所、警卫预案、巡逻路线、警力部署、公安基础设施、接处警、道路交通等。地理信息可将警务信息和基础地图进行地理叠加
7、和分层管理,最终成为警务信息的底层基础支撑软件平台。与普通而枯燥的表数据相比,地理信息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形显示效果。实际上,地理信息作为警务工作的基础软件平台,是将所有信息进行综合的容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可视化表现能力可以把各种分析结果以适当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在图上,使分析人员对各个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统筹安排,提高了决策效率,减少了片面性,大大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1.2 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地理信息技术,但是总体应用水平比较低。在“金盾工程”一期中,公安部组织开展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部机关、北京、昆明、杭州、南京、青岛等从实战出发开展了
8、公安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成效显著。同时,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委员会先后编制颁布了11个警用地理信息技术标准,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标准宣贯会,对公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随着“金盾工程”的正式启动,公安信息化水平相对于以往的单一指挥调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我们国内现阶段所开展的GIS应用大多还只是浅层次的,整体应用水平还比较低。GIS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应用范围也不广,在日常警务管理、犯罪分析与预防、指挥决策等警务实战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仍有限;其二,各警种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应用系统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较低
9、;其三,在数据共享和交换、公安基础应用服务等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其四,面对多警种业务应用,缺乏通用的公安地理信息基础平台软件;其五,与日常警务管理、犯罪分析与预防、指挥决策等警务实战结合不足;最后,未形成有效的数据采集更新机制,整体发展和应用水平尚低。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统一软件、统一平台的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即统一标准的公安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结构,统一基础GIS软件,统一基础应用服务和工具(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各级业务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实际灵活开发应用,避免各地公安基础地理数据库不统一,互联互通困难,重复投资、重复开发,影响发范围公安地理信息应用整体效果,顺利
10、实现部、省、市三级公安机关的联网运行。1.3 GIS技术在智慧公安行业中的作用 我国自80年代开始,在各个行业部门运用GIS技术,建立了大量的应用系统,公安系统也不例外,由于公安信息化所使用的大量业务数据都与空间位置有关系,所以包括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等各级公安部门都进行了一些尝试,针对不同业务建立了各种各样的GIS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证明,公安部门应用GIS系统可以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1. 迅速辨别事故发生地点,指挥中心根据语音系统、电话号码或者移动电话等快速在地图上标绘事故地点;2. 进行快速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根据数据库和出事地点信息快速查询事故发生地附近的警情、警力、社保、安防信息以及
11、交通和建筑分布状况;3. 帮助制定战术方案,根据事故蔓延趋势进行影响范围分析和区域划定,从数据库中提取各种有用的信息,方便地进行分析和制图输出;4. 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如:定位,定期维护,查询统计,制定巡视计划等,需要时可以迅速查询事故发生地附近的所需相关设备(如:消防设施等)和快速获取途径;5. 绘制疏散路线,指挥受难者迅速撤离。定位紧急避难所,根据避难所的接受能力、距离和到达时间分配受难者,并进行紧急救援物资的合理配给;6. 将救援计划和战术布置以图形和文字等多种方式迅速传达到每一支救援/警备力量,从而迅速准确地执行紧急任务;7. 使警力的布置和作战指挥更加直观、准确;8. 随时查询并
12、进行基于各种目标的专题分析。如:人口分布,犯罪发生地点,人口年龄分布,火灾多发区,火灾多发季等;9. 详细了解犯罪区域分布情况,更有助于警力的规划和分布,通过对犯罪高发区的地形、街区和道路分析,战略性地设置路障和关卡;10. 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到达出事地点是关键因素。通过路径分析和模拟,用图形方式精确而直观地表示出在多种交通状态下,多个出警方案到达出事地点的时间;11. 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犯罪活动的统计分析,得出犯罪趋势分析结果,有助于制定战略性计划和决策;12. 对火灾救援、犯罪追踪等进行预案模拟、预案查询、网络模拟训练;13. 帮助制定社区保安系统和应急服务措施。公安部已经将警用地理
13、信息基础应用平台建设列入“金盾工程”二期项目重点项目之一。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就是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公安宽带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标,实现公安基础信息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提高在指挥决策、快速反映、反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治安管理、警力部署、巡逻布控、安全警卫等公安业务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从整个公安行业信息化和公安部大力推行“金盾工程”建设的角度看,建立公安综合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系统十分必要,是公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2.1 建设目标在分析公安对GIS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构建持续动态更新维护
14、的公安地理数据库和公安地理信息基础平台软件,对全市提供共享服务,并实现省级和其他平台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选择若干典型业务,基于平台开发相应的业务GIS应用系统。1. 搭建公安综合地理信息网络共享与发布平台,实现公安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发布,实现全市多级电子地图体系管理。2. 建立公安地理基础数据库,公安地理公共信息数据库,公安信息地理关联数据库,直观再现全市地形情况、交通状况、公安机关布控堵截卡点和公安机关、警力的分布状况等。3. 建立全市统一的警务专用数据采集平台,实现数据统一采集入库,保持数据持续动态更新。4. 在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利用所提供的开发接口建立全市公安行业所需
15、的相关业务应用。5. 建立全市典型的公安综合地理信息应用,实现实时警力、实时视频、综合查询等应用。2.2 建设规划 2.2.1总体建设要求1.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依托公安专网进行地理信息传输和浏览。2. 在全市公安局信息中心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各节点可根据权限上报相关地理信息并访问该数据库中的信息。3. 和全球定位系统、平安城市、110指挥协同作战平台等业务系统相关联,为应急指挥、重大事件处理提供支持。4. 软件系统的功能要达到操作程序简单方便、用户界面友好、系统便于维护扩充和数据整理方便可靠的要求。5. 采用SOA结构化系统设计技术,使平台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对有不同需求的用户,
16、可以自行实现要求。6. 容错性能强,业务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安全可靠。7. 安全保密性好,与外系统有安全、合理、可靠的接口,数据的管理使用有可靠的权限控制。 2.2.2 建设内容基于上述总体建设要求,智慧公安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具体如下:2.2.2.1 建立公安地理信息综合数据库 实现对购买、制作的电子地图和卫星影像的数据处理,采集重要的公安公共地理信息和业务专用地理信息,完成公安业务信息上图,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安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公安公共地理数据库、公安业务专用地理数据库、标准地址编码库、遥感影像数据库、业务信息地理关联数据库、方预案库、实时和历史动态信息数据库、图形符号库等
17、。2.2.2.2 建设公安地理信息平台公安地理信息平台是基于地理、面向各警种、集成众多业务系统为一体的协同作战平台。公安地理信息平台能够与警务综合系统、请求服务平台、大情报系统等进行无缝集成,还可根据公安业务需求在公安地理信息平台之上利用SOA建设公安各类业务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联动和信息共享、跨部门的异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进行综合决策分析。通过公安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完善公安专题数据,为公安各部门提供专题数据共享服务,并为其他系统功能提供重要的地址匹配数据支持。2.2.2.3 建设公安数据中心公安地理信息中心是存储和管理公安地理数据和公安业务数据的工具,通过数据中心将公安数据
18、进行分类和分专题以及分年度和分粒度进行数据管理;同时采用分布式技术,通过权限进行数据的使用和调度,实现公安行业数据的真正共享;数据中心是根据需求通过全组件技术搭建的,降低了开发难度,更容易操作。2.2.2.4 实现基于平台的公共地理信息应用建立基于GIS的业务信息研判系统,实现对现有MIS中的信息通过地址关联实现基于地址的关联、地图可视化展示、时空分析和综合研判,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基于GIS的业务信息研判手段。2.2.2.5 实现基于平台的主要公安业务GIS应用系统利用公安地理信息基础软件平台提供的地理信息和功能服务接口,构建主要公安业务单位的专题GIS应用,如数字警务GIS应用系统、11
19、0指挥中心协同作战、平安城市等GIS应用系统。实现全市公安局所关注的业务在电子地图上的展现、查询和分析。2.3 建设要求2.3.1 数据要求系统对图层分层、属性分类要求符合国家和公安相关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公安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总体规划,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安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更新规范,保证全市公安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统一、持续更新和维护。2.3.1.1 建设公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对已有电子地图信息资源进行补充、完善与整合,建立一套可供全市使用的公安电子地图基础空间数据(体系),为各单位有关地理信息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服务,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 2.3.1.2 建设公安业务地
20、理关联数据库业务地理关联库的数据来源于业务系统或者业务单位采集。业务地理关联库中仅保存本级业务数据的业务标识码、地址和基础信息。通过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可在地图上查询、定位和分析业务信息,也可以在业务系统中实现地图定位。数据示例:常口: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唯一编码+户籍地址+所属派出所+空间位置视频点:视频唯一编码+视频所属道路+所属派出所+视频类型+空间位置2.3.1.3 建设标准地址数据库标准地址库主要指城市所有建筑物的门牌地址描述的集合。规范化门牌地址描述与其地址组成是建库的前提,最终目标是实现业务数据上图和以图管房,并形成统一的标准地址字典表,供所有系统使用。关键项包含:门牌地址
21、标识(单位名称)、门牌地址组成要素 、XY坐标信息 、地址编码。2.3.2 接口建设要求 应用系统开发模式为基于应用服务接口进行二次开发,能够提供B/S、C/S的应用服务接口,并保证B/S、C/S为显示效果一致、高品质的地图,B/S应用服务接口服务器段采用WebService,前端需封装为JavaScript函数,C/S接口应为COM接口。2.3.2.1手机报警定位接口手机拨打特服号时,需中国移动或者中国联通开通定位服务保证所有拨打特服号的手机自动获得其基站定位地理坐标。将报警的手机电话传递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定位网关,返回手机号码、定位地理坐标,将结果传递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直接
22、定位到地图上,并画出精度范围。2.3.2.2与图像监控系统之间的接口图像监控系统提供控制指令和图像监控软件,在电子地图上将所有监控点标注,并录入其唯一编码和名称,当在地图上点取监控点时,将视频监控控制信息和唯一编码传递到图像监控系统,图像监控系统自动切换到相应的视频。2.3.2.3与无线GPS定位系统之间的接口将各种需要配备有GPS装备的重点车辆、巡逻车、警员等的实时定位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递到后台并接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通过实时信息通信服务分发到GIS系统。2.3.2.4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接口由于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库非常大,不可能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生成一个专题图层,同时,考虑到现有业务系统正常运
23、行,不可能修改原有系统的数据结构。因此需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关联接口,能够在地图上查找相应的业务信息,业务信息也能够定位到地图上。2.3.3 技术指标要求2.3.3.1 性能指标为满足工作中实时性的要求,提高动态反映最新的业务信息,地理信息系统至少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要求:1. 指挥中心地图显示响应时间2秒,报警定位显示响应时间2秒,查询分析响应时间5秒。2. B/S地图浏览300个用户并发获取地图请求时,每个地图请求的显示响应时间2秒。3. 地址匹配响应时间25个用户并发获取地址信息时,每个地址匹配请求响应时间1秒。4. GPS移动目标响应时间100个移动目标并发获取实时信息时,每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城市 公安 行业 解决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