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oc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一、引言 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三大决策之一,它决定了流向投资者和留存在公司以图再投资的资金数量,还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股利政策主要包括股利政策类型的选择、股利支付率以及股利支付方式的制定等基本内容。由于我国一直存在股权分置造成的“价格分置”和“利益分置”,使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短期行为严重,主观随意性较大,忽视股利政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006年底我国股权分置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法规。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上市公司2006年的股利政策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了以
2、下几个特征。 二、股权分置改革后股利政策特征分析 1股利分配形式以现金股利为主股利分配形式主要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在西方各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仅有送股这种形式,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除了送股外还有转增。在2000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主要以股票股利为主,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所占比例非常小。自2000年来现金分红的上市企业比例大幅上升,并一直保持在50左右。(见图1) 2006年股利分配形式中现金股利仍居主导地位。在统计的140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73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股利分配方案(如表1), 占统计总数的518l,比2005年增长了487。其中共有686家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含同时发
3、放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占所有股利分配公司的94,其中,仅分配现金股利的为551家,占所有股利分酉己公司的755,比2005年增加了565;同时分配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有135家,占所有股利分配公司的185。仅采取股票股利的共有44家,占所有股利分配公司的6。其中,仅送红股为14家,送红股并转增的3家,仅转增的27家。 2上市公司整体派现水平没有随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幅提高而大幅提高2006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的带动下,上市公司的业绩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2006平均每股盈余017元,比2005年的005提高了2倍多,但2006年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现金分红并没有随之大幅增加,从
4、平均每股股利来看,2006年平均每股股利为0075,比2005年(0o66)仅提高了19(见表2)。 这一比例同上市公司平均经营现金流量的增幅是相同的。2006年上市公司的平均经营现金流量为04元,比2005年的036提高了19。这说明现金股利是现金的直接流出,其不仅取决于公司盈利能力,也取决于公司现金流量。虽然上市公司总体利润大幅增加,但现金分红能力并没有随之大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市公司分红水平的提高。 3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公司分红率高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行新老划断,即股改后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其股份不再区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所有股份实行有条件全流通。在统计样本中,共有70家是股改
5、后新上市的公司,当中有65家提出了股利分配方案,占到了9286,其中有62家上市公司支付了现金股利,平均每股股利014元,高出总体平均水平(0075)近2倍(见表3、表4)。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当公司首次宣告股利(初始股利支付)或提高股利时,二级市场会作出正面反应;当公司降低股利或取消股利时,市场作出负面反应。在我国股利宣告的市场效应也非常明显,如陈晓,陈小悦和倪凡(1998)选取1995年以前上市的86家首次支付股利的公司样本。发现首次支付股利公告能导致大于0的超额收益;魏刚(1998)的检验结果则显示,在公告前后5个交易日内,分配股利的公司平均超额报酬率显著高于不分配的公司,对于分配预案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股权 改革 上市公司 股利 政策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