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经验看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doc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美国经验看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美国经验看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 内容提要美国股市经验表明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中国股市亦存在财富效应,但其影响面受到了股市规模的大小、股市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股市挤占效应等因素的制约,而股市持续下跌也制约消费。要发挥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有待于扩大股市规模,改善其发展的基础,创建一个较长时期内持续繁荣、稳定的证券市场,通过股市推行“富民政策”。 关键词:财富效应不确定性挤占效应消费 一、分析的背景:财富效应备受关注 1、90年代美国股市与经济1的互动关系,显示了成熟市场财富效应的重要性。 股市与消费的相关性,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一些专家将股市扩大消费的效应称为财富效应。
2、这里的财富效应2,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股价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中,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之为正的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为负的财富效应。一般认为,以美国市场为例,股市财富每增长1美元,会使相应的消费支出增长0.04美元,即正财富效应的MPC约为0.04。 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大幅涨升,其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对于9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Zandi(1999),GaleandSabelhaus(1999),andParker(1999)等在这方面进行
3、了大量的研究,虽然他们对财富效应影响经济的程度上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但都肯定了财富效应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 1999年3月,在道琼斯指数突破万点之际,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认为美国股市对个人财富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指出,美国经济自90年代初以来的超常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股市的持续上涨。国内一些学者则将股市效应称之为美国经济增长中的动力(谭雅玲,1999)。据估计,自1994年以来,股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均在1个百分点以上3。 财富效应也得到了美国官方的认可。Greenspan(2001a)宣称,“由于股市上涨产生的财富效应,造成美国消费者支出更多”,推动了90年代的经济增长。 但2000
4、年4月以来,美国股市进入调整时期,NASDAQ从上年3月的最高点5048点算起,最大下跌幅度超过70%,道.琼斯到2001年10月底,其跌幅也超过了21%。受股市大幅度下跌的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度走低,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Greenspan(2001a)认为,股票收益在过去一年来大降,导致了消费开支增长的放缓。 整体上看,对于美国这样成熟的市场而言,财富效应对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成为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4。 2、中国股市存在财富效应。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股市的财富效应逐渐体现出来。这首先表现在股市与消费增长率的相
5、关性。有市场人士计算,19962000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沪深指数的正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173和0.63835。刘红忠教授的研究表明,1999年以来,我国股市的变化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变动的轨迹非常相似6。从实际数据看,1999年5.19行情以来,我国股市的牛市一直持续到2001年6月底。而我国1999年和2000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分别为6.8%和9.7%,2001年上半年为10.3%,但随着股市的暴跌,7月份以来的增长率逐月下降,7月份为9.8%,8月份为9.6%。1-8月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仅比上年同期增长5.3%,要比2000年的增速低3个百分点,专家认为,股市下跌引
6、起的财富效应是居民MPC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7。 其次表现在股市与消费信心的相关性。国家统计局10月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监测报告指出,在股市持续下跌的8、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受到了影响,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8月份的97.5点下降0.2点,而消费者预期指数也比8月份的97.9点下降了0.1点。根据深圳华鼎市场调查公司10月对全国省会城市的3720名投资者的实地调查显示,已有48.11%的投资者因股市亏损从而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8。 再次,表现在股市与居民储蓄波动的相关性。股价波动,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预期,从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股市下跌,原来在消费方面显得保守的中国百姓宁愿把钱存
7、在银行里去获得低利率的年收益,而不愿在股票上扩大投资份额。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9992000年股市大幅度上涨,居民储蓄年增加额分别为6253.0亿和4976.7亿元。而2001年上半年股市高位整理,涨幅小,7月开始,我国股市大幅度调整,至10月底,股市最大跌幅达33%,股市总市值累计减少近1万亿。与此对应,而2001年110月,居民储蓄额的增加值达7514亿元,增长13.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3个百分点,比上年底高5.9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1995年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单位;亿元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10月底年底余额29662.338
8、520.84628053407.55962264382.471800年增加额8143.58858.57759.07615.46253.04976.77514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证券报2001年111月有关资料整理。总体来看,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正逐渐体现出来。但与美国成熟市场比较,中国股市无疑有较大差距,诸如股市规模较小,参与面较窄,股市“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力。 二、制约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因素 1、股市规模是制约财富效应大小的基础。 这里的股市规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股市的总市值,主要用市值占GDP的比例来衡量,一是指股市的参与群体,即持有股票财富的家庭
9、占社会总家庭的比重。 F.Modighani(1986)等人提出来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个人是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从而把储蓄看成是主要源于个人想为他们年老时消费做准备的愿望的结果。其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Ca.WR+b.YL0其中WR为实际财富(或称非劳动收入,包括储蓄、股票、债券、遗产等),a为财富的MPC(在0.03-0.07之间,一般为0.04),YL为劳动收入,b为劳动收入(通过当前工作取得的收入,不是诸如租金、利润这样的收入)的MPC。根据这一理论,当证券市场繁荣时,公众的财富增多,即WR增长,从而会增
10、加消费;反之,将减少消费。 该消费函数式表明,设股市变动对WR的影响为∆WR,则股市财富效应大小与∆WR紧密相关,∆WR越大,对消费的影响也越大。若股市规模有限,∆WR变动较小,股市变动对社会消费的影响也有限。 美国股市之所以对消费的影响较为直接,是因为股市市值大,2000年年底市场近17万亿美元(目前亦接近13万亿美元),与GDP的比例达到150%,52%的家庭均直接或间接拥有股票财富,家庭中股票财富所占比重接近40%。而且,20世纪90年代末期,家庭财富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股市。格林斯潘认为(1999b),90年代股市及互惠基金带来的资本收益,是
11、房屋收益的两至四倍。JamesM.Poterba(2000)通过统计估算,整个90年代美国家庭净增加的财富,60%以上是由于家庭股票资产的价值上升。 反观我国股市,短短10年以来,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股市市值占GDP的比率由1996年的14%扩大到2000年底的54%,已超过七国集团1981年33%的水平,韩国1993年42%的水平,而1991年国际金融公司关注的9个最大新兴股市与GDP的比率也仅32%。 但我国股市近2/3为非流通股,流通股市值到2000年底仅1.8万亿元,与GDP的比例仅为28%。在1年以内,即使股市在此基础上再上涨20%,增加的流通市值也仅为3600亿元,即使增值部分2
12、0%被消费掉,不过720亿元,与2000年GDP比率不到0.1%,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有限。 从投资者的参与程度分析,目前深沪市场的开户总人数超过6500万户,由于深沪开户数是累计计算的,考虑到重复开户情况,缩减到3000多万户,扣除50%左右的未持股户头和消户、死户数,持股数缩减到1500万户。不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5%9。显然,利用股市刺激消费需求的基础尚不具备,即使股市上涨,其带来的财富的影响面有限,对消费的影响亦有限。 另一方面,股市财富在不同家庭中的集中程度也制约了其消费作用的发挥。 2、股市投资不确定性的天然属性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影响程度。 消费函数式(1)中a的大小是制约
13、财富效应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不确定性10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是证券投资的天然属性,从而投资者在股市中的收益也是不确定的,直接影响到a的不确定性。如果股市引起的∆WR的增加量是暂时的,MiltonFriedman认为,这将只会对消费者的暂时收入产生影响,不会对持久的、长期的收入产生影响。因此,股市变动引起的∆WR的增加量对消费的影响也是暂时的。 一般来说,在股市趋势不明朗的情形下,股市中的收入最多只能是暂时性收入,它将不与持久性消费发生固定比率,对消费的影响也仅是暂时的。如果股市波动幅度大,或者投资者趋向于短期投资,其影响将更多的表现为财富的结构调整,而不是总量的增加,股
14、市促进消费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 股市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希望股市长期或者说永远上涨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在相对持续繁荣11的股市的影响下,情况就不同了。它在增加投资者持久性收入预期的同时,还将增强经济中的信心,强化市场对未来的确定性预期。 以美国为例,自1982年开始,道指即持续上涨(1987年的大幅度的调整,时间很短),到1999底,年均涨幅达17%,尤其是1994-2000年,股市持续攀升,道指年均涨幅超过24%,即使调整,其调整的最大幅度亦没有超过20%。加之美国投资者绝大部分进行的是长期投资,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形成了对未来股市的良性预期,从而增加持久消费。 而我国股市1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显
15、示其一大特征:波动幅度很大,显示不出明显的上涨或下降趋势。19921999年8年中,上海振幅平均达113.26%,深圳市场平均振幅达110.41%。虽然从整体上看,从1992年至2000年,沪市平均年涨幅达28.03%,是较为可观的(见表2)。问题是我国股市换手率高,股市中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期限有限,难以长期分享股市上涨的收益。1999年“5.19”以来,我国股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上海股市1999年年涨幅达19.17%,2000年涨幅高达52.80%。这一时期,股市对市场信心、消费的影响是明显的。陈淮(2000)认为,证券市场的交易量大增意味着,人们已普遍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但可惜的是,
16、2001年没能维系这一趋势,自7月以来,股市大幅度下跌,最大跌幅超过了30%,总市值缩水达1万亿元,流通市场缩小4300多亿。表2 1992年以来我国深沪A股市场涨幅与震幅情况表 单位:%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10沪市综指振幅269.40107.75223.777.10134.3270.1731.8261.7751.7335.20涨幅164.368.4-22.62-14.2965.1430.21-3.9619.1741.09-18.53深市成指振幅89.4076.5150.456.8364.2696.9633.9180.5241.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国 经验 中国 股市 财富 效应 制约 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