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周 济 广东省、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这是我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重要行动。我作一个发言,与同志们交流认识和体会。 一、以服务为宗旨,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实践表明,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实践服务这个宗旨,必须把握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我们能不能突破制约瓶颈,赢得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和人才。我们体会,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从广东来看,它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正在进一步加快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大家到广东各地看看,就可以感受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需求正前所未有地高涨。广东如此,全国都是这样。因此,高校能否培养出善于创新的高质量人才,能否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这个服务的要求、这个服务的方向,将对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始终是服务对象的发展和变革所推动的。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工业化、现代化服务的。17世纪,现代大学制度在英国兴起,引领英国成为持续三百年的世界强国。19世纪的洪堡改革推动德国迅速崛起。20世纪美国东部和西部两个世界一流大学群的相继形成,支撑美国近百年来世界超级强国的
4、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始终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紧紧相连。另一方面,服务的宗旨不变,但服务的要求在变,这是高等教育变革的源泉。无论中外,高等教育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所推动的。高等学校的功能逐步从培养人才扩展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根本的原因,就是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支撑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因为这样,产学研结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越来越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 2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当前,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21世纪
5、,哪个国家拥有最强大的人才资源,哪个国家拥有最具活力的创新体系,哪个国家就能赢得科学技术的比较优势,进而保持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战略主动地位。观察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不把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的创新潜力,作为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性措施。如何充分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当然就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产、学、研都是
6、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优势,必须实现紧密结合。高校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当代科技创新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多学科人才汇聚特别是年轻人才源源不断的优势,高校间形成的知识信息网络的优势等等。因此,技术创新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特别是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还比较薄弱,中小企业众多,在这种情况下,把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优势结合起来,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创新的力量才能爆发出来。只有产学研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要素优化配置、富有创新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劲发动机。这一点,正在广东的实践中得到验证。 3现代化建
7、设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也应是多方位、多层次的。 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在我国这样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既有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大片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企业,也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和作坊式的小企业。产学研结合需求的多样性是建设国家尤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给高等学校提出了挑战,也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开拓了服务的空间。从宏观上来看,一是根据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高校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知识产权攻关的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积极推动高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的制定;二是根据建设区域创新体
8、系的需要,积极参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产学研结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东的省部全面合作、浙江大学全面服务于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江苏发展论坛”、中关村科技园区和遍布全国的大学科技园等等,都是不同层面区域合作的探索;三是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与产业的战略合作,通过参与产业技术标准和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根据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五是根据农村、基层和中小企业的需要,使高校成为发展通用技术、推广适用技术的中心和纽带。 目前,在一个省,由科技部、教育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广东是第一家。167所高校已经
9、参与其中,其中有国家重点建设高校70多所,70余所高校来自广东省外。根据广东省的统计,2006年,全省实施的产学研结合项目3200多项,实现年总产值1500多亿元,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新增利税230多亿元。这个试验显示了旺盛的生机、强大的活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比如,拿出行政编制建立了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拿出财政经费支持产学研结合项目,去年已投入1亿元,今年增加到2亿元。 2006年广东地市、县、区、镇各级政府投入10亿元,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165亿元以上。在“引智”上进行如此巨大的投入,这是具有战略远见的,充分说明了广东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
10、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此,我代表教育部,代表各高等学校,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东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投身产学研结合,在贡献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和改革的形势越来越好。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道路怎么走?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必须跳出高等教育的圈子,站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进行战略思考。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人类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力量。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一个改革开放的大
11、舞台,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将会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我们很多产业的规模都已经是世界第一,许许多多大工程的建设也都是举世罕见。我国现代化建设大潮势不可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迫切的客观要求。必须认识到,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前所未有、今后也很难再有的发展机遇期。只要高等学校真正投入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就好像站在大潮的前头,需求的力量就一定会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可以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机遇、最大的特色。谁抓住了这个机遇,谁就会有跨越式的发展;谁错过了这个机遇,谁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在这样的机遇面前,高等学校比的是真本事,比的是解决中国发展过程当中提出的重大课题和
12、产业、企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2顶天立地创一流,高水平大学要在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中发展。 “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立地”,就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首先要“立地”,根深才能叶茂。我国农林大学的同志们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要有更多的写在大地上、写在工地上、写在车间里的论文,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村、为企业、为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扎扎实实的服务。高校科研工作要切实戒除浮躁之风,形成脚踏实地的学术风
13、气。第二,“顶天”是方向。全球化时代的竞争是国际竞争,没有国内一流,只有国际一流、国际首创。理论创新、核心技术、关键知识产权和重要技术标准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第三,“顶天”“立地”辩证统一,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解决经济社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往往也就在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反过来,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袁隆平院士一生扎根田间地头,头顶蓝天,脚踏实地,甘作“泥巴腿子院士”,最终做出最顶尖的科技贡献。最近,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从我国信息产业的迫切需求出发,和国内十家顶尖企业形成了产业联盟,在数字电视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国
14、际领先水平,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形成了我国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对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大量的产学研合作成果充分说明,随着我国一些企业的技术水平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企业提出的问题,是“立地”的问题,同时也往往是“顶天”的问题。高校的“顶天”与“立地”应当统一于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践之中。高校只有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解决好第一流的问题,做得出第一流的贡献,才能真正成为第一流的大学。 3在贡献中发展,这是时代对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的要求。 斯坦福大学校长有一句名言,“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但我还要说另外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
15、的斯坦福。”这就是贡献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资源,如果今天的高校仍然坚持关起门来办学,向上要增加拨款,向下要提高收费,发展的道路必然会越走越窄。然而,只要我们转变思路,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让发展的视野超越校园的围墙,向农田、企业、社区延伸,就能够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大空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更重要的是,产学研结合推动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推进,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就会不断增长,进一步带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都走人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们在
16、广东的实践正在并且还将继续证明这一发展思路的正确性。许多高校支持了广东的建设,也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对广东的贡献越大,对学校的反哺也越大。清华大学从2005年起与广东省的横向科技合作经费每年接近1亿元;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与广东省企业合作,获得各类科研开发项目200余项,与东莞市共建研究院,得到市政府投入12亿元;“十五”以来,华南理工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科研经费达14亿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成功的事例和感人的事迹很多很多。学校不仅从产学研合作获得了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把学校的科技创新推进到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广
17、东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推动下,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一批高校在广东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将人才培养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了广东的企业、工厂一线,众多广东企业专门在部属高校设立了奖学金,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各国的有识之士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越是发达的经济越需要产学研合作;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需要产学研合作。广东的同志们说得更好:“产学研结合是道,不是术”。伴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产学研结合工作也必将进一步全面推进。我相信,高等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只要牢记宗旨,明确方向,坚持下去,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中国高等教育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贡
18、献就一定能够而且必将越来越大。 三、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走产学研结合的宽广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我提几点要求: 1要切实提高对产学研结合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学校要站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各高等学校都要把产学研结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摆上学校工作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书记、校长要亲自抓,要以产学研结合为战略抓手,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高等学校的发展
19、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要求。我们还要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是发挥我国高等学校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的关键举措,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产学研结合为切人点,大力推动高等学校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形成我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竞争力。高等学校的广大师生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身产学研结合。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把推动产学研结合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 2不断创新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反复的探索,已经出现了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一些成功的模式。如,广东省部产
20、学研结合模式,在省级行政区域内,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吸引全国高水平大学与全省的企业和地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浙江大学模式,学校同省内各地市县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把浙江大学的发展与浙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上海三区联动模式,对杨浦的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实行统筹规划、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河北太行山模式,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引导和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扎根农村,建立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学科技园模式,引进企业和科研院所同高校的人才和知识优势相结合,形成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平台。应该说,我们很多学校都形
21、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造。一是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院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带有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单科性高等学校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二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是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这次参加广东省部合作的高校,都把他们最好、最强的学科拿到广东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这些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建设,引领学校的学科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是要坚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要把学校的发展同当地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做出当地人民看得到
22、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3进一步完善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 从去年在浙江大学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以来,我们提出要实现产学研结合工作和参与地方建设工作的“四大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向自发与组织相结合、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进一步实现这四个转变,形成高质量的、有组织的、注重长期性和战略性、注重引领性和导向性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要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争取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和引领,提高高校科研
23、和产学研结合的集成化、组织化程度,以大事业留住人、吸引入、培养人;二是要形成大团队,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人才汇聚的优势,形成高校创新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要构筑大平台,进一步整合学校创新资源,推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拳头,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坚实基础;四是要建立官产学研战略性合作,在政府的领导、统筹和支持下,促进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具有伙伴性、联盟性和全面性的合作关系。 4形成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 推进产学研结合要充分发挥高校和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机制
24、,这要作为当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要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由用人部门来评价,基础研究的评价要引入国际通行的办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要多听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意见。其次,要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一些高校实行的“技术推广系列”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是一个好的探索。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来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不仅要鼓励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更要鼓励在大地上、在车间里产生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鼓励教师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更要鼓励教师把新鲜、有用的
25、知识带回到课堂,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要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在质量工程建设、教学评估、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形成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进一步加大对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支持力度。 教育部将继续支持全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各直属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来,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贡献力量。进一步完善与科技部和广东省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省部产学研结合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我们要认真总结高校参与广东和其他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经验,向全国的其他地区、其他高校推广,动员全国高校投入到
26、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
27、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
28、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
29、、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
30、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
31、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7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