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目 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和主要法规、政策41、行业主管部门42、行业管理体制43、行业主要法规和政策5(1)行政法规5(2)部门规章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5(3)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5二、行业发展背景6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6(1)证券市场繁荣发展6(2)多层次、多市场的资本市场格局基本形成7(3)金融产品与服务多样化7(4)市场关联度不断提升82、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况8(1)互联网用户规模8(2)互联网基础资源9(3)互联网商务应用9(4)手机网络应用10三、行业发展现状101、行业发展历程102、行业规模113、行业经营模式12(1)金融信息
2、终端类12(2)财经网站类134、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14四、行业发展趋势141、规模扩大化152、产品丰富化153、技术复杂化154、用户成熟化165、行业集中化166、业务国际化167、媒介多元化17五、行业进入壁垒171、行政许可准入壁垒172、品牌壁垒183、技术壁垒184、用户规模与用户使用习惯的壁垒19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91、宏观经济整体向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19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投资意愿不断增强203、政府产业政策支持204、互联网用户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技术不断进步205、资本市场结构更趋复杂,市场间关联性增大21七、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211、
3、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周期性波动212、专业人才相对缺乏223、行业内主要企业相比国际知名企业存在差距22八、行业技术水平23九、行业利润水平23十、行业竞争格局和主要企业情况241、国际企业24(1)汤森路透24(2)彭博资讯252、国内企业25(1)金融界25(2)同花顺25(3)指南针26(4)东方财富26(5)乾隆科技26(6)大智慧26一、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和主要法规、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所处行业为信息技术业,该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工信部、各地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通信管理局。工信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制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产业发展的相
4、关政策建议,拟定具体政策、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信管理局等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履行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2、行业管理体制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实施监督管理。新闻、出版、教育、卫生、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国家安全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互联网信息内容实施监督管理。3、行业主要法规和政策目前涉及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主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如下:(1)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5、(国务院令第291 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 号);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39 号)。(2)部门规章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关于重新调整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通告(信部电【2003】73号);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联产【2000】968号);软件产品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9号);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产部令第56号)。(3)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 号);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 号);信息产
6、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二、行业发展背景金融业的产生与发展催生了金融信息服务业。伴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投资者对于金融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广泛性和专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和I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投资者的上述要求提供了条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得以产生和发展。资本市场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基础与重要依托。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证券市场繁荣发展根据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截至 2009 年末,沪深两市股票账户数超过1.4亿户,有效账户数超过1.2 亿户,基金账户数超过3,000
7、 万户,登记存管证券(包括A 股、B 股、权证、国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分离式可转债、封闭式基金、ETF、LOF 和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包括开放式基金和债券回购)总数量为2,240 个,总市值高达252,134 亿元。(2)多层次、多市场的资本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多层次、多市场的资本市场结构,从而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综观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形成了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等多层次的证券市场格局;除证券市场外,还形成了产权交易所、商品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多市场的局面。(3)金融产品与服务多样化股票、基金、债券、期货、大宗商品、
8、外汇、理财产品等多样化的金融投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投资选择,有利于增加金融市场投资活跃度。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使得市场投融资活动更为便利和高效,促成了投资者金融投资意愿的增强。(4)市场关联度不断提升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各市场、各板块、各产品的完善,各金融工具之间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各个市场的相互影响日益明显。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主要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日益显现,境内外各金融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升。2、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历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
9、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1)互联网用户规模截至2010 年6 月末,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4.2 亿人,较2009 年末增长9.38%,互联网用户数量继续居于世界第一。同时,互联网用户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从2009 年末的28.9%提升到了2010 年6 月末的31.8%,互联网使用普及率稳步上升。(2)互联网基础资源各项指标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的数量大幅增长,为互联网的大规模使用提供了基础。(3)互联网商务应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是我国互联网商务类应用高速发展的一年,在全部网络应用类型中,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发展速度最快,显示出我国的网络应用正从娱乐型向消费商务型拓展。2009
10、年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中,网络证券投资行为的使用率为14.8%,网络用户数量5,678万人,较2008年的用户数量增长67%,增幅位居所有网络应用的前三位。2010年上半年,网络证券投资行为的使用率进一步增至15%。(4)手机网络应用截至 2010 年6 月末,中国手机网络用户规模达到2.77 亿人,手机互联网用户数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在3G 技术的推进、手机上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推广以及用户人群的相互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下,手机网络应用成为网络使用的新增长点。三、行业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成型,发展状况良好
11、。1、行业发展历程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起始于上世纪90 年代,至2005 年之前属于行业初创与市场培育期。由于受到资本市场规模、金融交易品种以及企业自身资本规模、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一时期行业内的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股票行情软件和简单资讯为主,种类较为单一,各企业的产品和经营模式高度同质化。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至今,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内,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日益成熟,网络带宽不断增加,网络传输速度大幅提高。在资本市场繁荣发展和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
12、服务业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成型,业内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企业。2、行业规模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总销售额由 2004 年的3.3 亿元大幅增至2009 年的21.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9%。尽管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相对于中国庞大的证券投资者规模和巨额的中国金融业产值,行业的市场规模仍然偏小,未来发展潜力巨大。3、行业经营模式按照经营模式划分,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企业主要分为金融信息终端类和财经网站类两种类型。除发行人外,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有金融界、同花顺、东方财富、指南针及乾隆科技
13、等。(1)金融信息终端类金融信息终端类产品和服务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中销售规模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类型。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09 年中国金融信息终端产品的总销售额为13.7 亿元,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总销售额中的比重为62.9%。金融信息终端服务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金融资讯及数据 PC 终端服务该类服务的主要商业模式:服务提供商依托于互联网,以PC 终端软件为载体为用户提供金融资讯和专业数据的查询及分析等服务。主要盈利模式: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收取信息终端使用费。 金融资讯及数据移动终端服务该类服务的主要商业模式:服务提供商依托于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以移动终端软件为载体为
14、用户提供金融资讯查询及委托交易等服务。主要盈利模式: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收取信息终端使用费。 面向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该类服务的主要商业模式:服务提供商依托于互联网,以软件终端为载体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证券行情及资讯查询、委托交易及客户资源管理等综合服务。主要盈利模式:服务提供商向金融机构收取软件终端定制、使用及维护费用。(2)财经网站类财经网站类服务主要是通过财经网站或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为网站浏览者提供财经新闻浏览、金融资讯查询或金融资料下载等服务,主要盈利模式是收取广告费和资料查询、下载费。4、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从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产业链结构看,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是各类基础信
15、息提供商,包括各交易所的专属信息发布机构和其他专业研究、咨询机构,将自有或编辑、整理的数据、资讯或报告提供给信息使用机构。位于产业链中游的是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一般通过自行组建研发团队或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发出互联网金融信息产品。产业链的下游是金融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用户,包括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四、行业发展趋势尽管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仍然持续向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行业未来将呈现规模扩大化、产品丰富化、技术复杂化、用户成熟化、行业集中化、业务国际化及媒介多元化等发展趋势。1、规模扩大化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中
16、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从无到有,目前行业规模已迅速扩大,但是与国内金融市场的总体规模仍不匹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加、全民理财观念的广泛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世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产品丰富化初期的互联网金融信息产品仅仅是基础的股票行情软件和少数几个涉及财经内容的网站,产品的内容和形式高度同质化。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内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专门提供互联网金融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开发出的产品在形式上包括PC 终端、手机终端、财经网站及网络数据库等众多类型,在内容上包括了多个金融市场及
17、多种金融投资产品的信息。随着3G 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推行,未来行业内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型产品,产品丰富化是行业的发展趋势。3、技术复杂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市场关联性的不断增强,用户对金融信息量具有了更大的需求。因此,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商需要不断完善数据交换和压缩技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同时不断提升数据分析与存储技术,以满足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的需要。此外,为了将庞大的数据更为及时、准确地推送到用户终端,服务提供商还需要不断完善数据传输技术。总体而言,未来行业发展所需的各项技术将会更趋复杂,综合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4、用户成熟化随着金融产品种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金融 信息 服务行业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