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doc
《物流管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 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 张 磊1,王 娜1,谭向勇2( 1. 鲁东大学 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2.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37)摘要 文章认为农产品流通效率,特指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效率,是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流通产出与流通成本的比值。农产品流通效率无法用单一指标进行衡量。文章认为,可以用市场整和度、市场集中度、技术效率、消费者满意度、流通差价、交易费用、流通时间七大指标来综合评价流通效率的高低,通过计算分析各衡量指标的大小,探寻各指标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效率; 评
2、价指标 经过 30 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大流通。从理论上讲,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但中国的农产品流通由于发展时间短,仍存在诸如流通主体规模小、流通交易方式单一、流通设施和技术落后、流通费用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不但给农产品各相关流通主体造成福利上的损失,而且也影响了国家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问题进行更全面的研究。那么,农产品流通效率是什么,如何衡量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是哪些因素影
3、响了流通效率的高低,如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及评价指标进行论述,以期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研究作一个铺垫。 一、流通效率的研究回顾及概念界定( 一) 效率与流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重”是人们对效率概念的最初理解。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即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物的比率。 流通是搭建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要经过流通这一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流通是一个体系,是由不同的流通主体履行不同的流通职能来共同完成某一类商品买卖活动的系统。对于整个流通体系来讲,它是由商品流通直接引起或与商品流通直接有
4、关、直接由其派生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和或总称1。 ( 二) 关于流通效率的观点综述 由于流通和效率内涵广泛,所以学界对流通效率的界定与评价尚无定论。日本学者福井清一 ( 1995)2认为,由于流通效率这个概念内涵不清,对流通效率进行严格的定义并对其进行严格评价是困难的。 就国 外 学 者 对 流 通 效 率 的 研 究 来 看,Fred E Clark( 1990)3认为研究市场流通效率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进行,一个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一个是从社会公众的角度; 从企业角度来看,获取利润的高低或经营成本的大小是评价市场流通效率的一个主要标准; 而从社会公众角度来看,评价市场
5、流通效率的高低,一方面要考虑流通服务的水平; 另一方面要考虑提供这些服务所需要的成本,如果服务质量高,但成本或价格很高,就不能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同样,服务价格很便宜,但服务质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不能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日本学者福井清一 ( 1995)2认为,“对于流通效率,通过对流通结构进行分析是可能的。”于是他在对比分析菲律宾的马尼拉首都圈和泰国曼谷蔬菜市场的流通效率时,考虑了各流通环节的购入与卖出的价格比、流通差价的结构、市场加入的限制和市场信息传递等因素。孟加拉国的 Shahiduzzaman M Elias 等 ( 2000)4在分析该国蔬菜流通效率时,考虑了中间商的运销差价和
6、运销成本,并认为“生产价格与零售价格的差距是评价流通效率的另一种措施”。印度尼西亚的 Delima A Darmawan 等 ( 2000)4用流通差价率和市场一体化程度来评价流通效率。菲律宾的 Aida RLibrero 等 ( 2000)4用运销成本与消费者价格之比、运销差价与消费者价格之比、运销成本与运销差价之比这三个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评价流通效率。 从国 内 学 者 的 对 流 通 效 率 的 研 究 来 看,姚 力 鸣( 1992)5从流通生产率、流通毛利率、库存率三个指标对日本和欧美的流通效率进行了对比,认为日本和欧美的流通效率没有明显差距。李辉华、何曙 ( 2001) 从影响商
7、品流通效率的诸因素中抽象出流通中实现的价值总量及实现这些价值量所经历的流通时间这样两个因素,以单位流通时间内实现的价值量来衡量商品流通效率。张巧云 ( 2002)4通过流通时间、流通成本和流通差价对北京市的蔬菜流通效率进行了分析。宋则 ( 2006)6认为流通效率是指流通业的整体运行节奏,是判断流通业竞争力强弱的核心指标。流通效率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流通速度、库存率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重三个指标体现出来。寇荣 ( 2008)7认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立场指标,它们是社会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生产者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流通者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消费者关注的流通效
8、率指标,从不同立场关注的流通效率指标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指标,它们是综合效率指标、时间效率指标、成本效率指标和质量安全效率指标。 从以上的流通效率研究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对流通效率的界定仍没有统一。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流通效率的理解是不一致的。由于对流通效率的理解不同,对流通效率的评价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很多学者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设计评价指标,专门针对某种特定商品的流通效率的评价研究还不多见。这对改善某类具体商品的流通效率就缺乏直接的理论依据。 ( 三) 流通效率的界定 本文的流通效率,特指流通体系的效率,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流通产出与流通成本的比值。我们所谓的 “流通是有效率的”是指以
9、最小的流通成本获得即定的流通产出,或以即定的流通成本获得最大的流通产出。仅以其中的某一项来衡量流通效率是不全面的,二者要综合考虑。一般来讲,流通产出的增加,必然要求流通成本也要增加,不要仅仅看到流通成本的增加,就认为整个流通过程是低效率的,要以二者最终的比值大小来决定流通是高效还是低效。 然而,关于流通效率中的流通产出和流通成本,在概念的界定和测算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颇多。 1 流通产出的衡量和测算问题 流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一种使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服务。测量这种服务的数量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先制定一些表示各种流通服务水平的指标,然后直接加以测量。巴克林 ( Bucklin) 1
10、978 年提出了 4 项测量流通部门产出的指标,分别是: “买主购入的单位数量”、 “发送时间”、“市场分散化程度”、“商品品种齐全的程度”。二是考虑到流通所提供的服务都与商品的实体为载体,可以用交易额作为间接测量流通服务的指标4。第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办到,只能是一种理论上论证的工具。第二种方法根据流通部门的 “附加价值”来统计流通部门的产出,这更具有操作性。采用这一方法,从流通业者的销售额中除去商品进货价和中间投入的价值来代表流通业者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即流通部门的产出水平。但是,对于那些流通链条比较长的商品,如农产品,由于流通主体众多,加上官方统计资料的缺失,使流通部门 “附加价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管理 农产品 流通 效率 概念 界定 评价 指标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