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环境推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改善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环境推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环境推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善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环境推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支付结算作为连接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纽带,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加快发展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业务,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对于疏通农村地区、城乡之间的资金往来通道,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民生活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支付结算体系,促进农村地区消费,满足农村多层次、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现状(一)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实现辽宁省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间通存通兑综合业务系统上线,结束了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几十年单机操作,实现了实现了全省联网,通存通兑。
2、作为生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的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的上线,数据的大集中无疑是让落后的农村信用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综合业务系统的全线开通,为农村信用社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了汇路不通、结算不畅、服务手段落后等制约发展的问题。(二)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实现跨行业务实时到账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以“辽宁省信用联社”为直接参与者,辖内各市、县级联社以间接参与者加入中国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从而真正实现了财务核算的统一,异地跨行支付业务的实时到账。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资金结算环境,丰富和完善了资金结算的服务功能。支付结算效率的提高,也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
3、支付结算环境,满足了广大客户对金融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大小额支付系统突破了以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无法实现资金实时跨行跨省转汇的瓶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跨越。(三)加入农信银清算系统,实现了个人账户全国通存通兑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加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填补了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办理银行汇票和个人账户通存通兑等项业务空白,使农村信用社在办理跨省、市、自治区异地支付结算业务方面,达到了全国性商业银行同等水平。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成员机构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的开通运行,不仅为农信银机构广大客户提供了便捷的个人结算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城乡间资金流动速度,极大的方便了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存取款业务的办理,较
4、好地满足了农村地区客户的支付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账户“城乡通”。(四)结算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潜力和机构效能农村信用社结算业务共设立录入、复核、授权三个岗位,分别指定三个人操作,其中每个基层社营业网点配备3名结算人员,主要处理县辖和省辖往来结算业务;县联社清算中心配备4名结算人员,主要处理跨行、跨省、市结算业务。各岗位人员能基本履行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的结算制度,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潜力和机构效能。二、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系统应用取得的成效自2008年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后,在拓展支付清算途径、健全支付清算模式、夯实支付清算管理
5、基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支付清算系统应用提高,结算业务量不断提升,支付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大大增强。(一)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支付清算系统的应用空间1.综合业务系统上线、联网实现了支付清算系统清算路径质的飞跃。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遍布城乡,为支付清算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实现异地、跨行业务实时到账,农信银清算系统的开通为实时电子汇总、个人账户通存通兑提供了保障。2.完善设施,提高支付清算系统的应用系数和服务能力。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加大营业网点的改造,改善服务环境,增加窗口,实行柜员制,布放ATM机和POS机等自助服务设备,服务效率大幅度提高。3.加大宣传力度,提
6、高支付清算系统影响力近几年,建平联社不断采取电视广告、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与人民银行联合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加大支付清算系统宣传,提高支付清算系统影响力,服务辖内种类经济实体。(二)非现金支付工具拓展了支付清算系统的应用1.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开发的 “金信卡”, 加入银联后,积极拉动各县级行社ATM机和POS机布放的力度,推动了支付清算系统的广泛应用,ATM机功能、POS机消费、代理业务、转账业务和农信银通存通兑等服务功能得到了极致地发挥,银行卡柜面跨行转汇业务的应用,为广大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带来了诸多方便,扩大了支付清算系统的影响力和应用力。2.综合业务系统新业务的开发丰富了支付清算
7、系统的应用一是农村信用社所有网点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民工一卡在手可以就近一家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柜台办理取款、查询等业务。二是开通了“电话银行”业务,通过“电话银行”可以办理余额查询和挂失业务,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汇业务时,可以通过客户预留电话进行短信通知。三、农村地区推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存在的问题(一)农村信用社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相对落后在农村地区真正具有点多面广优势的是农村信用社,就建平联社所辖33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1个信用分社、10个储蓄所,45个营业网点,只布放了14台ATM机和18台POS机,相对于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每个营业网点都安放了一台ATM机而言,现代化支付系统
8、建设相对落后,科技投入明显不足,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滞后。(二)收费制度制约了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目前,各金融机构对非现金结算普遍实行收费制度,转账手续费、跨行交易手续费、结算账户银行卡年费以及其他费用,收费种类多且各机构标准不一。我国对包括现金存取在内的现金结算一直采取免费,而非现金结算却是有偿的,并且农村地区对非现金支付工具掌握、了解又甚少,因此,广大农民更愿意使用现金交易,既直观又简便,而不愿使用其他支付结算工具。(三)支付清算系统部分业务尚未开通,影响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一是农村信用社银行汇票的签发、解付权限未开放,给客户带来不便。二是农村信用社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小额支付系统银行本票业
9、务尚未开通,转账业务依然在同城范围内使用,同城范围内“现金搬家”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农村信用社虽然已经发行自主品牌的银行卡,但是其网上银行系统功能单一。(四)农村信用社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不普及,现金支付依然占主导地位农村支付服务机构匮乏,农业银行集约经营,撤并机构,邮政储蓄银行正处于开拓农村市场阶段,形成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也使得农村地区支付清算业务缺乏竞争,发展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支付品种的动力不足,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表现在:一是农村老百姓对于现金以外的支付结算工具、方式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未接触或使用过票据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对于转账、刷卡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结
10、算方式,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缺乏必要的认知,支付结算票据化程度低,尤其在边远地区的贫困乡镇,思想意识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现金结算仍占据主导,农村地区现金结算率在90%以上。二是票据结算单调,农村地区支付工具主要使用银行卡、支票和汇兑,基本上没有开办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使用过票据、网上银行以及银行卡柜面异地转账、自助服务终端转账业务的大多是乡镇企事业单位、农民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在实际运用中,结算种类和结算方式都过于单一,特别缺少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让农民满意、受农民欢迎的支付工具。(五)宣传、培训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支付清算系统的资源浪费支付清算系统的应用在相当程度上分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善 农村信用社 支付 结算 环境 推行 现金 工具 存在 问题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8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