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doc
《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毕业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目 录引论1第一章、流动性过剩概述1(一)流动性过剩涵义1(二)流动性的度量4 1.价格差异法4 2.货币供应量差异法4第二章、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及影响5(一)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状况5(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6 1.货币供应量过多6 2.银行体系资金过多7 3.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7(三)流动性过剩的影响8 1.导致资产价格泡沫8 2.流动性过剩还将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9第三章、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9(一)内部失衡导致外部失衡13(二)国际产业的转移13(三)劳动力成本低廉14(四)汇率因素15(五)政策因素15第四章、对解决流动性
2、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16(一)国际上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一般做法16(1)设立石油稳定基金16(2)加强预测和调控16(3)发行央行票据对冲过剩流动性16 4.加强财政债券和央行票据联合干预17 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17 6.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管制17 7.建立外汇投资公司18 8.拍卖中央银行资产和债务18(二)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18 1.努力扩大内需,着力促进消费的较快增长19 2.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19 3.调整各项相关外贸政策,努力减少贸易顺差20 4.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外汇储备的多渠道使用20 5.加大对农业领域和中小企业的支持21结 语21
3、主要参考文献18附 录19附录一 测算狭义流动性过剩的正确思路19后 记20引 论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就这一现象形成原因借助大量文献和笔者自己的看法做出一一评述。以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出发,结合资料与数据看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及其带来的影响。再从中分析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再给出关于怎样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些建议与治理方法。第一章、流动性过剩概述(一)流动性过剩的内涵阐释流动性过剩必须首先说明什么是流动性,因为不能正确说明流动性,就不可能科学阐释流动性过剩。较早提出流动性概念的是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他在就业、利息与货
4、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陷阱”概念。在通论中,凯恩斯所提到的流动性都是指货币或现金。其中,他所说的“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喜欢持有货币或现金的意愿和需要;而他所说的“流动性陷阱”,则是指由于人们对货币或现金的偏爱,导致利息不可能无限降低,从而造成货币政策失灵的经济现象。前美联储副主席Roger Ferguson 却认为流动性不是个精确的概念,狭义可以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广义可以指政策利率水平:IMF在2000年制定颁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给流动性的定义是“金融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短时间内以全部或接近市场的价格出售” 苏多永 张祖国。 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20
5、00-2007年数据的研究 北方经济:综合版 2008年第11期。也就是说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济分析中,上面定义当中的基准商品仅仅被当作货币,因为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而货币
6、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替社会发行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信用货币表明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而流通纸币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债券。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表明,持有货币的债权人希望尽快把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实现自己的债权。由于所有的债权人都希望用货币换回其他商品,货币就出现了贬值的压力。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货币贬值压力越大。这时,如果货币持有人手中的债券无法得到等值的偿还,就会发生抢购风潮,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因此,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
7、。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流动性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理论上看,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化为货币如现金、支票等支付手段的难易程度。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快,股票、债券、期权、期指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和原油、有色金属、房地产、艺术品等准金融资产可以很快变现为购买力,充当部分货币职能,因此流动性突破了传统的现金与支票的概念范畴,逐渐涵盖了各类可变现资产。流动性内涵的转变和外延的不断扩大,造成国际上对流动性的认识并不一致。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归纳总结了各种代表性观点,指出流动性是一种非
8、常复杂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深受金融制度和实践的影响。当前,对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定义。一是从资产交割期的角度进行定义。这种方法假设债券、股票、期货乃至货币都是具有一定交割期的资产,并将货币看成是交割期为零的资产。这样,在一个给定的时刻,越多的资产接近交割期,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就越高,那么经济中的流动性就越多。例如,美国将6个月以下的国债和公司债划为货币范畴。二是从中介支付难易程度的角度进行定义。这种方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资产分为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两类。货币资产通常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等;非货币资产则包括贵重金属、房屋、土地、各类资源等,非货币资产只有通过变现才能履行支付功能。这种方法用货币资产与
9、实际产出的比例来表示流动性状况,这个比例越高,各种非货币资产越容易变现,经济中的流动性也越多。三是从流动性创造能力的角度进行定义。这种方法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改变其自身的资产组合,就能够保持需要的流动性,如将持有的债券、期权、土地、专利等资产变现。因此,金融市场越发达,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越大,持有的各类资产就越多,经济中的流动性也越多杨洋, 吴宪, 刘金枝. 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剖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3)。值得重视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金融市场创造流动性的能力越来越强,其所创造的流动性比重越来越高,流动性在国际间的转移不断增多加快。(二)流动性的度量
10、准确测定经济中的流动性状况,是制定科学货币政策的前提。世界各国始终在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度量方法。总的看,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价格差异法,另一类是货币供应量差异法。1.价格差异法这种方法将短期消费价格总水平高于长期均衡消费价格总水平的状况界定为流动性过剩,反之则流动性不足。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公式,即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总产出和物价水平的乘积。这种方法假定总产出和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消费价格总水平没有影响,这样就建立起价格水平波动与流动性变化之间稳定而直接的关系,即物价水平的变动只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有关:货币供应量过多,则物价总水平上升;货币供应量不足,则物价总水
11、平下降。2.货币供应量差异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货币数量公式,将实际货币供应量多于均衡货币供应量的状态界定为流动性过剩,反之则流动性不足。其中,所谓均衡货币供应量是指根据长期消费价格趋势和潜在产出水平推测出来的货币供应量。尽管这种方法被很多发达国家使用,但是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内涵有所区别。例如,日本的货币供应量是M2+CD,而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内涵更加宽泛,这是因为两国的总产出和消费价格水平所对应的稳定货币供应量范围不同。实践表明,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产品市场越发达,货币供应量涵盖的范围越大。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市场化水平不高,经济金融发展快,难以准确确定与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相对应的稳定货币供
12、应量范围,因此,在度量流动性状况时,通常运用市场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资产价格水平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最终消费品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健全、传导速度慢,流动性状况的变化不仅反映在消费物价变化上,还反映在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变化上。第二章、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及影响(一)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状况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表现为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货币发行过多、供应量过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充沛。现阶段我国流动性过剩有三大标志:一是货币供给超常增长。2001年以来,我国M2 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17
13、.6%和16.9%,2007年4月达到17.1%。且从2006年12月开始,出现M1增长持续超过M2,使得资金出现活期化现象,短期资金流通量迅速增加。二是外汇储备急剧增长。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为1655.7亿美元,2006年为10663.4亿美元,年均增长36.4%,2007年3月达到12020亿美元。由于我国外汇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在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外汇人民币占款大幅度增加。截至2004年底,外汇占款52592.6亿元,2005年为71211亿元,2006年为98980亿元,2007年第一季度达到107747.8亿元。三是人民币储蓄增长远快于贷款增长。2000年各项人民币储蓄
14、存款12.38万亿元,贷款9.937万亿元,存贷差2.443万亿元;2006年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33.55万亿元,贷款22.53万亿元,存贷差11.01万亿元。截至2007年3月,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达到35.43万亿元,贷款为23.96万亿元,存贷差进一步扩大为11.47万亿元。存款量的增加是居民、财政机关团体三大支柱共同作用的结果。2000年三者储蓄存款分别为6.43万亿元、4.41万亿元和0.57万亿元,2006年分别为16.16万亿、11.32万亿元和2.6万亿元,截至2007年3月,分别为17.25万亿元、11.55万亿元和2.6万亿元 马晓河 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政策建议 改革2
15、007年 第06期 王登科.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 法制与社会, 2008,(8)。(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经济现象。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度既表现为近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相对实体经济较多。首先,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2000年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进一步加快,3月末M0、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9.8%、17.3%。其次,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除20
16、04年外,2000年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对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1.36上升为2006年的1.65。表1 2000年2006年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及M2与GDP的比值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M2增长率(%)12.317.616.819.614.717.616.9M1增长率(%)16.012.716.818.713.611.817.5M0增长率(%)8.97.110.114.38.711.912.7GDP名义增长率()10.610.5
17、9.712.917.714.514.4M2/GDP1.3571.4441.5371.6291.5891.6321.650(数据来源:20002006各层次货币调查增长率)2.银行体系资金过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2000年2006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增速的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3月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1.46万亿元。这表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间市场。表2 2000年2006年人民币存款、贷款增速及存贷差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3月末存款增速(%)
18、13.816.019.021.716.018.916.815.9贷款增速(%)6.013.016.921.112.19.315.716.3存贷差(亿元)244333130239623490606322792479110149114600(数据来源:人民币存款、贷款银行数据)3.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的流动性,但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2006年,央行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仅上升了0.01个百分点。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1.74
19、% 张雪芳, 王妙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07,(12)。表3 银行间资金拆借年平均利率()指标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2.4852.6902.2762.4422.8032.2602.2701.74(数据来源:年度拆借利率是根据全国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30天加权平均利率计算。2007年3月数据为该月全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三)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发展,必然表现为货币的泛滥,一旦出现过于流向某一领域,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击,把握不好,还可能由局部
20、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表现出了一些苗头。1.导致资产价格泡沫2000年2006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相比之下,由于资金量较大,对房屋的需求表现得更为旺盛,造成房屋销售价格也快速上涨,2000年2006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了39.8。其中部分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偏高,2000年2005年,宁波、上海、青岛和杭州房屋销售价格累计涨幅分别达到85.9、68.7、68和54.3。尽管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但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2007年1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为5.6%,其中北海、深圳、
21、北京、广州的涨幅分别高达15.1%、10.3%、9.8%和9%。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呈现持续大幅度上扬的态势,上证综合指数由1161.1点上升至2675.5点,上涨了130.4;深证综合指数由278.8点上升至550.6点,上涨了97.5。2007年,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截至4月底,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比年初上涨了41.4、92.3。13月,股票筹资额累计达到864.6亿元。股票市场的持续旺盛,除与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市场制度逐步规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有关外,流动性过剩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扬,容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 毕业论文 我国 流动性 过剩 及其 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