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环境风险评价.doc
《第十章 环境风险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环境风险评价.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 环境风险评价10.1 扩建项目风险识别所谓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的概率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倘若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极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化工、石化行业生产所用的原料及产品大多数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多处于高温、高压或低温、负压等苛刻条件下,潜在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化学原料突发泄漏事故,往往与爆炸、火灾相互引发,且发展迅猛,致使有毒化学品大量外泄;或多点诱发,从点源到面源,逸散到大气中。化工、石化工业一旦出现事故,则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有毒化学品类型多、行为复杂等特点。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
2、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根据GB182110-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单位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扩建项目边缘距离小于500m,因此,将扩建项目所在厂区作为一个重大危险源评估单位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一、 无知危险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全厂工程生产、加工、运输、使
3、用或贮存中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包括液氯、液碱、次氯酸钠、三氯化铝等。各危险品毒性及理化性质见表10-1-2至表10-1-5。根据表中的各物质理化性质毒性可知,扩建工程投产后,全厂风险物质主要是有毒气体氯气、强腐蚀品氢氧化钠、次氯酸钠。二、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辨识根据本项目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及涉及的物料性质,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关于印发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08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4、2.2-2007)等相关标注、文件的规定,对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结果及分布情况见表10-1-1。表10-1-1 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表单元分类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腐蚀伤害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灼烫淹溺粉尘噪声高低温生产装置IVIVIIIIIIIIIIIII-II-IIIIII储运设施IVIVIIIIIIIIIIIIIIIII-IIII-公用工程IV-IIIIIIII-IIII-IIII表10-2-2三氯化铝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三氯化铝无水;氯化铝危险货物编号:81045英文名:Aluminium trichlorideUN编号:1726
5、分子式:AlCl3分子量:133.35CAS号:7446-70-0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盐酸气味。工业品呈淡黄色。熔点()190相对密度(水=1)2.44相对密度(空气=1)/沸点()/饱和蒸气压(kPa)0.13/100溶解性易溶于水、醇、氯仿、四氯化碳,微溶于苯。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LD50:3730mg/kg(大鼠经口)LC50: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氯化铝可刺激上呼吸道产生支气管炎,并且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粘膜坏死。慢性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
6、痛等症状。急救方法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物氯化物、氧化铝。闪点()/爆炸上限(v%)/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危险特性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建规火险分级戊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碱类、水、醇类。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
7、、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如果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燥砂土。禁止用水。表
8、10-2-3氯气危险特性识别表品名氯气化学品类别剧毒危化品分子式Cl2英文名称Chlorine危险废物编号23002分子量70.9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相对密度液氯1.47、氯气2.48临界压力7.71 MPa临界温度144临界压力7.71MPa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熔点、沸点熔点-101,沸点-34.5饱和蒸汽压506.62 kPa(10.3)主要用途用于漂白,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危险性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
9、性肺气肿、昏迷或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氕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急性毒性LC50:850mg/m3,1小时(大鼠吸入)燃爆危险助燃、高毒,具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逃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消防措
10、施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进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11、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或烧碱液中。漏气容易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醇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
12、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易(可)燃物、醇类、使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接触控制防护职业接触限值MAC:1mg/m3监测方法甲基橙比色法,甲基橙分光光度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
13、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3002UN编号1017包装标志有毒气体包装类别052包装方法钢制气瓶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废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实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
14、止溜放。表10-1-3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品名次氯酸钠别名漂白水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化学品类别无机物次氯酸盐钠盐危险废物编号83501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有极强的氯臭,其溶液为黄绿色半透明液体熔点()-6相对密度(水=1)1.10分子式Na(ClO)2溶解性溶于水危险性危险性类别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经常接触后,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有致敏作用,放出的氯气可引起中毒。危险特性与有机物或还原剂相混易爆炸;水溶液碱性,并缓慢分解为NaCl、 NaClO2,强氧化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15、急性毒性LD50:8500 mg/kg(小鼠经口)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防护措施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
16、可能切断泄漏源。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少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表10-1-4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品名氢氧化钠化学品类别无机强碱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危险废物编号8022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熔点/沸点318.4/390相对密度(水=1)2.12饱和蒸气压(kPa)0.13/739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危险性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
17、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接触限值中国MAC:0.5mg/m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
18、的醋或柠檬汁,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防腐材料制作工作服。手防护:戴橡皮手套。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三、 储运过程危险辨识1、 运输过程风险分析扩建项目建成后,生产所需原辅材料、成品大多需经公路进行运输。各类危险品装卸、运输中可能由于碰撞、震动、挤压等,同时由于操作不当、重装重卸、容器多次回收利用,强
19、度下降,垫圈失落没用拧紧等,均易造成物品泄漏,甚至引起火灾、爆炸或污染环境等事故。同时在运输途中,由于意外各种原因,可能发生汽车翻车等,造成危险品抛至水体、大气,造成较大事故,因此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2、 贮存过程风险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厂区内都需要贮存量,以便生产。危险化学品包括了有毒、可燃、爆炸危险和腐蚀性物质,因此潜在的事故原因为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破损、裂缝而造成的泄露,潜在事故主要是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泄露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四、 危险工艺识别本项目氯化工艺属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68号)中明确的危险工艺。氯化工艺的危险性
20、如下:(1) 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烈,速度快,放热量较大;(2) 所用原料大多具有燃爆危险性;(3) 常用氯化剂氯气本身为剧毒化学品,氧化性强,储存压力较高,多数氯化工艺采用液氯生产是先汽化再氯化,一旦泄漏危险性较大;(4) 氯气中的杂质,如水、氢气、氧气、三氯化氮等,在使用中易发生危险,特别是三氯化氮积累后,容易引发爆炸危险;(5) 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遇水后腐蚀性强;(6) 氯化反应尾气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五、 重大危险源识别1、 辨识依据根据GB182110-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章 环境风险评价 第十 环境 风险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