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方案.doc
《紧急避险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急避险方案.doc(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1第一章矿井生产概况5第一节 井田概况5第二节 矿井生产概况12第三节 矿井“五条线”等系统概况14第二章 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方案18第一节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总体要求18第二节 紧急避险设施设置地点及类型19第三节 紧急避险硐室规格及结构21第三章 井下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25第一节 避难硐室建设要求26第二节 结构特点27第三节 供氧系统28第四节 过滤降温除湿系统35第五节 气幕洗气系统39第六节 井下避难硐室环境监测装置41第七节 井下避难硐室供电系统52第八节 救灾通信系统58第九节 个体防护装备67第十节 辅助设施69第十一节 进入避难硐室的避灾路线71
2、第四章 可移动救生舱生命保障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72第一节 系统简介72第二节 认证资质73第三节 结构特点73第四节 可移动分体式救生舱主要技术参数76第五节 可移动救生舱避灾路线77第五章 避难硐室(救生舱)救援应急管理措施77第六章 建设工期79第七章 施工组织设计79第八章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企业简介90第九章 特 别 说 明96第十章 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97第十一章 售后服务保证措施99第十二章 投资概算102附:沈阳研究院产品优势分析 救生舱(避难硐室)业绩表沈阳研究院相关资质前 言一、项目背景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科兴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证照齐全的合
3、法生产矿井,生产能力90万ta,批准开采3号15号煤层,现生产煤层为15号煤,证载生产能力为900Kt/a,为低瓦斯矿井。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游仙山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应于2011年底前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于2012年6月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4、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受山西高平科兴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编制了山西高平科兴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紧急避险设施工程实施方案。二、编制设计的主要依据1、游仙山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委托书。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3、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5、国家现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规
5、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矿山救护规程、已颁布实施的AQ标准。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井下可移动分体避难所配置系统鉴定材料。7、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生产系统技术资料、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等基础性资料。三、设计指导思想分析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严格按照“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施,确保在井下发生瓦斯等重大事故灾害后,为不能按照井下预定避灾路线安全撤出的作业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就近躲进有生存保障的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内,等待救援人员安全施救。本次方案设计是按照矿方所提出的游仙山矿开采15号煤层时的基本情况所
6、做,其他煤层暂未考虑。四、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外部条件概述1、配置自救器游仙山矿使用的自救器型号为OSR-40为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数量300个。2、“五条线”系统1)游仙山矿现使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生产的型号为KJ90NA,该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制造。2)游仙山矿采用KJ151煤矿人员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四川天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3)游仙山矿压风自救系统设计在地面工业广场布置空压机房,安设两台地面压风机,通过无缝钢管向井下供风。4)游仙山供水施救系统每个采掘面均布置饮用水管路。5)游仙山矿通信联络系统行政通信和生产调度通信
7、。五、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原则1、采掘面1000m范围内必须设移动救生舱2、采区必须设永久避难硐室,并尽可能建在采区风井的井底附近,或者从地面打钻孔,直接从地面接管线引入硐室。六、设计主要技术特点和内容1、回采工作面:现有15106回采工作面,设置型号为KJYF-10/96的移动救生舱,救生舱容积15m3,可容纳人数为10人(该产品生产制造时已安装1.1备用系数考虑)。15106回采工作面共设置2台,分别在15106运输顺槽和15106回风顺槽距回采煤壁1000m范围内。2、掘进工作面:游仙山现有掘进工作面15105运输顺槽和15105回风顺槽,设置型号为KJYF-10/96的移动救生舱,救生
8、舱容积15m3,可容纳人数为10人(该产品生产制造时已安装1.1备用系数考虑)。每个掘进工作面均设置1台,布置在距离掘进碛头1000m范围内。3、生产采区:一采区,在井下布置1个容纳10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以服务于一采区现有采掘面以外的其他作业人员,其布置在一采区轨道巷。4、其他零散作业区域:游仙山矿作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一采区,为在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及大巷辅助工作人员,采掘面巷道中的救生舱和采区避难硐室已经考虑到所有井下工作人员的避难需求,且其他零散作业区域人数较少,离井底安全出口较近,因此暂不设置紧急避险设施。5、建设工期:可移动救生舱:2011年10月-2012年5月;井下永久避难硐室:20
9、11年10月-2012年5月;验收:2012年6月。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游仙山矿紧急避险设施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可移动救生舱设备投资1000万元,永久避难硐室设备投资1000万元。七、存在问题及建议对于游仙山矿紧急避险设施建设,永久避难硐室的选址是紧急避险设施建设的关键和难点。通过综合分析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及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永久避难硐室,并对避难硐室的支护进行严格设计,保证避难硐室的支护强度,使大巷作业人员及附近辅助人员能够及时进入避难硐室,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第一章 矿井生产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范围、交通高平科兴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高平市陈区镇张家庄
10、村西侧游仙山脚下,行政区划属高平市陈区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9481130235,北纬:355027355241。根据2009年10月1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的C1400002009111220043332号采矿许可证,批采3-15号煤层。井田东西长4.20km,南北宽3.82km,面积8.9601km2,开采深度由980m到750m标高,生产规模为90万t/a,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井田范围由以下拐点坐标圈定:表1-1-1 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井田范围坐标一览表西安80坐标系(6)西安80坐标系(6)序号XY序号XY13973571.17419684451.551123
11、970661.12219680331.49523972451.15819684451.553133970661.12319680931.50433972451.15419683131.531143971851.14119680931.50243972651.15419683131.531153971851.14219681344.50853972651.15419682931.531163973631.16919681344.50463972851.15419682931.531173973631.17219682731.52573972851.15419682300.000183973951
12、.17619682731.521483972000.00019682300.000193973951.17719683231.53293972000.00019682931.531203973771.17519683231.532103969751.11419682931.536213973771.17619683661.539113969751.10819680331.497223973771.17319683661.539高平科兴游仙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高平市区西北,南距沁(水)辉(县)二级公路1.5km,西距太(原)焦(作)铁路米山集运站10km,距长晋二级公路(207国道)15km,交通
13、极为方便。二、地形地貌及河流井田地处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端,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沟谷发育,基岩大面积出露,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南西部的山顶,标高1153.0m,最低点为东南边界处的岳南沟沟谷,标高930.0m,最大相对高差233.0m。本区属黄河流域丹河水系,在井田内南部牛家庄附近有一小型水库,井田内无较大河流分布,沟谷流水多为季节性,水量不大,尤其旱季水量甚微,甚至干枯。三、气象与地震(1)气象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春干旱多风,夏季温湿多雨,秋季云高气爽。据高平市历年观测资料,年降水量为295.9-1010.4mm,平均643.1mm
14、,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为1480.9-2428.3mm,平均1764.9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3倍。年平均气温为10.9。一般7-8月份气温最高,日最高气温为36.1,12月至次年1月间气温最低,日最低气温为-15.7。(2)地震根据GB500112001中国抗震设防地区划分,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和0.45g。四、煤层开采条件1、开采煤层井田位于太行山南段复式背斜西翼,晋获褶断带东侧,为阳城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部分南端及马蹄形盾地北侧。区域性的褶曲呈雁行排列。井田东距晋获褶断带高平正断层约1300m,受此影响井田总体构造为一轴向近SN的向斜
15、,该向斜两翼基本对称,倾角2-4,走向北北东北东向,货币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310。受区域构造影响,局部有次级波状起伏。据地表出露情况和该矿井下巷道揭露资料,井田北西部发育5条小断层,断层规模均不大,井田范围内发育陷落柱共6个,长轴60-240m,短轴30-180m。据井下情况透水微弱,对生产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陷壁角一般80左右。井田内未见岩浆岩侵入。综上所述,井田内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井田内3、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现分述如下: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煤层厚度4.82-4.90m,平均4.86m,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16、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平矸。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或中砂岩,伪顶为炭质泥岩,底板为黑色泥岩,3号煤层现已大部采空;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底部,K2灰岩为其直接顶板,上距9号煤层约36m。煤层厚度3.25-4.40m,平均3.87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含0-1层夹矸,夹矸厚度0.25-0.65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顶板为K2灰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细粒砂岩。表1-1-2 可 采 煤 层 一 览 表含煤地层煤层号厚度最大-最小平均(m)间距最大-最小平均(m)煤层结构稳定性可采性顶板岩性底板岩性山西组34.82-4.904.860稳定全井田可采砂质泥岩中粒砂岩泥岩77.55-96.5687.57太原
17、组153.25-4.403.87简单(0-1)稳定全井田可采石灰岩泥岩细砂岩2、瓦斯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72030号文关于年度年产30万吨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期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该矿3号煤层瓦期相对涌出量为6.27m3/t,绝对涌出量为3.96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68m3/t,绝对涌出量为1.06m3/min,属低瓦斯矿井。3、煤尘、自燃倾向性、突出危险性、地温、地压情况。根据地质勘探中的钻孔取样成果,2009年12月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为该矿提交的3、15号煤层检验报告。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煤尘爆炸性测试结果见下表:表1-1-3 煤尘爆炸性测
18、试成果表 采样位置煤层号火焰长度(mm)岩粉用量C%)有无爆炸性取样编号3307采煤工作面300无5号钻孔3525有EX-5-3-115525有EX-5-15-1520有EX-5-15-2520有EX-5-15-3从以上成果可知,3、15号煤层煤尘均有爆炸性。根据地质勘探中的钻孔取样成果,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于2009年12月为该矿3、1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见下表:表1-1-4 煤层自燃倾向性测试成果表采样位置煤层号吸氧量(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结论取样编号3307采煤工作面31.02不易自燃5号钻孔31.10不易自燃EX-5-3-1151.10不易自燃EX-5-15-
19、11.01不易自燃EX-5-15-21.02容易自燃EX-5-15-33号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15号煤层为不易自燃容易自燃煤层,本次设计15号煤层按容易自燃煤层管理。据该矿及邻矿开采情况,井下未发现有地温地压异常现象,本区属地温、地压正常区。4、水文地质条件井田内没有较大的地表水体。在井田内南部牛家庄附近有一小型水库,现已干涸,沟谷水流多为季节性,水量不大,尤其旱季水量甚微,甚至干枯。本区属黄河流域丹河水第,丹河发源于高平市的丹朱岭,汛期最大洪峰高达460m3/s,一般250m3/s,但数日内即可降至10m3/s以下,枯水期水量更小,常在南王庄村南断流,由北向南流经晋城向东汇入沁河,在河南境内
20、入黄河。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下二叠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冲积含水层,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和河流,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本井田地下水的流向与区域相一致,为北南西向,水力坡度1.2-10/1000,沁河切割区成为排泄场所。本井田构造形式主要以单斜为主,虽有小的断层存在,由于落差小,自传又短,导水性较差。各含水层之间又有良好的泥岩、铝土质泥岩、粉砂岩隔水层存在。因此地下水在垂直方向无水力联系。3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怀较弱。3号煤层底板标高为880-980m,奥灰水位标高为615m,远低于3号煤
21、层最低底板标高,15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为790m,高于奥灰水位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问题,由此综合分析,3、15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5、顶、底板情况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K2灰岩为其直接顶板,上距3号煤层约99m。煤层厚度3.40-4.90m,平均3.97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含0-2层夹矸,夹矸厚度0.20-1.00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顶板为K2灰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细粒砂岩。6、矿井主要危险源及重大灾害评价地质报告对该井田的基本地质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叙述,阐明了本井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对地质和煤质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也作了说明。1)该煤矿属低瓦斯矿井,但在开采过程中要持续进行瓦
22、斯监测工作,要有预防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指导煤矿合理开采。2)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矿井15号煤层涌水量预测,采用该矿东南部约15km的掌石沟煤矿相关数据作为参照。要求矿方加强水文地质工作,收集整理分析矿井水文资料,真实预测矿井涌水量数据,以指导矿井建设生产。总之,矿方今后应加强地质观察与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探放水原则,确保矿井安全。3)地质报告分析井田内15号煤层为不易自燃容易自燃煤层,本次矿井初步设计按容易自燃煤层对待。要求矿方在今后建设生产中要及时封闭采空区及废弃巷道,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条款规定管理,确保安全生产。4)井田内
23、15号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建设开采过程中应按规定设置隔爆装置和设施,并注意洒水防尘,以杜绝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5)在15号煤层建设开采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3号煤层采空区、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调查,预防采空区积水、积气涌入15号煤层井巷,影响安全生产。6)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需加强矿井自然灾害的预测工作和部分技术资料的补测工作,以求做到稳中求生存。第二节 矿井生产概况一、井筒及安全出口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游仙山煤矿现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井筒,各井筒用途如下:主斜井:主斜井井筒内一侧装备带宽1000mm的带式输送机担负井下原煤提升任务。井筒另一侧内铺设轨距600mm、22kg/m的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紧急 避险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