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成都两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结构差异及其解析【毕业论文】.doc
《杭州成都两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结构差异及其解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成都两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结构差异及其解析【毕业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 届)毕业论文 题 目: 杭州成都两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结构差异及其解析 姓名: 学 院: 商学院 专业: 经济学 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导师学科: 导师职称: 教 务 处 制2011年5月20日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 权 声 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
2、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杭州和成都两城市分别荣获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第一、二名。这两座城市,一个地处华东一个位于西南,虽然都是省会城市,但是这样两个经济、教育、医疗、交通以及人文风俗都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城市,为什么在幸福感上却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的结构性差异到底是在哪里。本文基于以上原因,寻求两城市的幸福指数的结构性差异。通过对两座城市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对比,来分析研究他们在经济结构、收入消费、社会保障、传统习惯以
3、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导致杭州和成都这两个城市幸福指数相似的原因,并最终得出他们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 关键词:幸福感,幸福指数,结构,差异ABSTRACT The ultimate goal of economic growth is making peoples lives happier.More and more people also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happiness index in in the indicator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blind
4、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or increased income does not make the happiness index is sustained growth. In this article ,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the happiness index of the similarity of the two cities: Chengdu and Hangzhou, analysis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the two different cities, through the a
5、nalysis of factors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ities of Chengdu and Hangzhou, the happiness index similar reasons, and eventually come to some differences. Key words:Happiness, happiness index, structure, differences目 录摘要Abstract引言 1一、两城市幸福指数的总体差异 2二、两城市幸福指数的结构性差异 2(一)两城市幸福指数的经济因素差异 2
6、 1、经济结构的差异2 2、居民收入的差异4 3、消费结构和物价指标的差异4 4、人力资源结构的差异6(二)两城市幸福指数的社会因素差异 7 1、教育程度的差异7 2、医疗环境的差异7(三)两城市幸福指数的文化因素差异 8(四)两城市幸福指数的心理因素差异 8三、两城市幸福指数结构差异的解析 10(一)两城市经济因素差异的解析 10 1、经济结构对幸福指数的影响10 2、收入对幸福指数的影响11 3、消费结构对幸福指数的影响12 (1)房价对幸福指数的影响 13 (2)车价对幸福指数的影响 13 4、就业对幸福指数的影响14 (1)就业机会对幸福指数的影响 14 (2)就业质量对幸福指数的影响
7、 14(二)两城市社会因素差异的解析 15 1、医疗条件对幸福指数的影响15 2、教育环境对幸福指数的影响15(三) 两城市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差异的解析 16(四)两城市幸福指数的纵向变化 16四、结论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1引 言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我们应该全面的、客观的、有效的来看待个个不同城市地区的幸福指数结构性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指标以外的因素越来越被民众所关注。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必然会特别注重民生问题的均衡发展。要么是对教育资源的丰富,要么是提升城市品质,亦或者是城市的品牌效应;而那些中度发达城市由于其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压力较小,也颇受
8、青睐。另外,一些能够拥有独特风景资源的城市也通常得分较高。以上的种种表现都说明,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品质。如何理解幸福,古今中外的圣哲先贤均有他们精辟论述。中国的尚书中有五福之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可是对于幸福的评价计算方式却是在近代才出现的。最早的提出者当属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效用越大,欲望越小就越幸福。他列出了影响效用各个因素:物质财富、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社会公平、人们的尊严以及自由的实现;而影响欲望的因素为:人的个性、人生观、忍耐力、内在修
9、养等。 最早使“幸福指数”这一概念量化成为指标体系的是一个南亚小国不丹,20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提出实践国民幸福总值的指标并付诸实践。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之下,不丹政府创造性地提出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国民幸福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人民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美满。但经济发展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万能钥匙。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的问题就都不是经济发展能够从根
10、本解决的。经济条件是一个影响人们幸福程度的基础因素,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许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健康、婚姻、人际关系等等,对人们的幸福程度的影响力就远不会弱于收入、财产等经济因素。 一、两城市幸福指数的总体差异 被评为2009年的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有20个,其中包括10个副省级/地级城市和10个县级市。其中10个副省级/地级城市分别是杭州、成都、宁波、西安、昆明、长沙、南京、银川、南昌、长春。而这其中杭州、成都分列第一第二名,两城市领跑了中国2009年的最具幸福感城市。 主要构成幸福指数的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六个方面。这六大类分别对应到生活满意程度、生活
11、质量满意度、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和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三大类指标中。 在2009年的评选当中,杭州的幸福指数得分为85.17,各指标的数值分别是:1、身心健康幸福指数98.86,2、家庭幸福指数83.29,3、工作幸福指数66.94,4、社会幸福指数93.24,5、人际关系幸福指数83.53。 同年成都的幸福指数为83.54。个指标的数值分别是:1、身心健康幸福指数82.72,2、家庭幸福指数77.81,3、工作幸福指数78.40,4、社会幸福指数88.24,5、人际关系幸福指数91.531。 杭州与成都这两座城市,一个位于西南一个位于华东,这样的两个在经济、地缘政治、人文风俗以及交通、
12、医疗、教育都处在不同梯次的城市为什么会在幸福感上处在近乎相同的位置上。东部地区的经济等实力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但是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分属于东西部的这两个城市却又有着相似的幸福指数。他们幸福指数到底是差异在哪里,经济与幸福指数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不禁要让我们对他们中的结构性差异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 两城市幸福指数的结构性差异 (一)两城市幸福指数的经济因素差异 1、经济结构的差异杭州的经济发展幸福度相对于成都要高很多,首先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国家以及国际环境下成都与杭州两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都很快。本文选取从2000年开始的数据,从数据上表明杭州在GDP总量上
13、大于成都,各年份两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上升,增长速率相当。2009年,成都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502.6亿元,杭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是5087.6亿元,成都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杭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8.5%。表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户籍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成都杭州成都杭州成都杭州20001313.01382.61302022342475.9515.4920011492.01568.01467625074582.2630.9720021663.21780.01627728150702.2769.3520031870.92099.8
14、1805232819863.01006.7420042185.72543.218856392931085.21202.2220052371.02942.719627448531451.61386.6820062750.53441.524332518781899.61460.7420073324.44100.226527612582394.71684.120083901.04781.230855708322993.91980.520094502.65087.635215747614012.52291.7注:资料来源:成都统计年鉴、杭州统计年鉴成都与杭州的人口规模相差较多,成都人口是杭州的1.58
15、倍,从人均GDP的数量来看,成都远少于杭州。虽然如此,但是两城市的人均GDP与GDP还是保持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表1的人居GDP显示,杭州的人均GDP高于成都,两市的人均GDP直线上升,增长速率杭州远快于成都。以2009年来看,成都的人均GDP为35215元杭州的人均GDP为74761元,以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6.82来计算,成都的人均GDP为5163.5和杭州的人均GDP为10962.2美元。两市均达到并超过了中等发展水平,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产业结构发展状况的比较。从成都与杭州一、二、三大产业的构成情况来看,两城市之间的差别最大的是第一产业。2009年成都市三大产业间的结构比为
16、5.9:44.5:49.6,而杭州市为3.7:46.9:49.4,二者的产业结构虽有部分相似,但是明显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成都市占的比例大于杭州。从两城市产业结构历史数据不难看到,虽然在比例方面有差异,但是他们的发展变动过程,还是遵循了大致相同的轨迹。从固定资产投资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和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很快,两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比较大,杭州在2002年以前,固定资产的投资速率较快,要快于成都,2000年到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还是成都小于杭州,到2005年之后,成都投资额则大于杭州。 2、居民收入的差异 成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正在不断增加,收入满意度指数:从2008年的2.91
17、上升到2.97。其中有34.2%的被访问者对目前的收入感到满意,而32.8%的被访问者表示不满意;2009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35元,增长了11.7%;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8205元,增长了15.1%。而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071亿元,增长了19.8%。同时2009年,杭州市的居民收入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据杭州市抽样调查显示,来自市区的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30338元,比2008年增长了12.2%;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64元,增长了11.5%。增幅分别提高了1.7和0.4个百分点,而可支配收入在剔除价格下降因素后实际增长了13.1%。
18、表2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年)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成都7049812889729641103941135912789148491694318659杭州9668108961177812898145651660119027216892410426864数据来源:成都统计年鉴、杭州统计年鉴 从表2中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两城市的生产总值相对应,成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杭州。2009年,成都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8659元,而杭州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864元,成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杭州国内生产总值的88.50%
19、。从10年来的年均增长速率来看,成都为12.3%,杭州为13.0%,成都依旧小于杭州,说明成都和杭州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成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小于杭州。 3、消费结构和物价指标的差异表3 成都与杭州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成都40.038.939.138.335.435.333.939.138.337.2杭州39.339.040.239.339.434.833.337.135.837.5数据来源:根据成都统计年鉴、杭州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整理而得 从表3中的数值上来看,两城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整体上是先下
20、降后又渐渐升高的波动中。一方面,说明各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当前的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成都的恩格尔系数相比杭州要更显的稳定。体别是在2004、2005这两年中都在35。6左右。然而在2007年到2009年这三年间,成都杭州两城市的恩格尔系数都发生了较大的波动。 从国民生产总值进入全面小康来看,2000年到2009年这十年间,两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介于33%40 %之间,都属于富裕阶段。而且虽然中间多有波动,但是整体都没有冲出30%40%这一范围。 从下降的幅度来看,成都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相差4.7个百分点,杭州则相差6.9个百分点,大致相当。 20
21、09年,成都市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18659,比上年增加9.8%。同年年,杭州市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18595元,比上年增长了11.2%,增幅比2008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这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人均为5141元,增长了6.6%,比上年回落了12.8个百分点。图1 杭州成都2005到2009物价指数成都市2009年全年的居民物价总水平比2008年上涨了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3.1%,医疗保健以及个人用品上涨了0.3%,而烟酒及用品上涨了3.0%,衣着下降了5.6%,交通与通信类下降了2.0%,居住类的价格下降了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以及服务类下降了0.1%,家庭设备用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杭州 成都 居民 幸福 指数 结构 差异 及其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