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政策课题.doc
《日元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政策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元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政策课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元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政策课题 所谓日元国际化,实质上就是日元的国际通货化,即日元不仅是日本的货币,而且在国外也要被广泛地保有和运用,从而成为一种在国际上广泛流通的国际货币。鉴于日元国际化是日本经济国际化特别是金融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经济国际化、金融国际化也将面临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课题,所以,研究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日元国际化的发展 1.日元国际化的起步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通货体制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以来,因日元升值,对外贸易按美元结算就使日本企业产生了汇率风险的问题。特别是船舶和机械设备出口,由于出口信贷的比重很大,在回收债权中就不可避免地蒙受
2、了相当的损失。所以,把出口贸易由美元结算改为日元结算,就成了日元国际化的最初动因。1970-1980年,在日本的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由0.9%和0.3%,提高到了29.4%和2.4%。 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和美元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了日元需求。其具体表现,一是境外居民日元存款和购买日本债券、股票的数量开始增加;二是由于日本利率低,世界各国对日元外债和日元贷款的利用也开始增加了。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由2.0%提高到4.5%。1982年,在欧洲金融资本市场的通货构成中,日元占1.6%;在国际债券发行额中,日元债券占5.6%;在各国银
3、行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占3.7%。 面临日元国际化的发展,1978年12月,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并采取了“大幅度缓和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和“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政策措施。 2.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 尽管日元国际化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但它正式成为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或日本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却是在80年代中期前后。而其契机,则是在日元美元委员会的谈判中美国强烈要日元国际化。为此,根据1984年5月发表的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大藏省发表了题为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的政策报告,正式拉
4、开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其后,日本政府在推进日元国际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986年12月正式建立了东京离岸市场;1988年1月和12月先后向国外开放了日元CP市场和外汇CP市场;1989年5月向国内开放了中长期欧洲日元贷款,6月对欧洲日元债和居民的海外存款实行了自由化。 80年代后期,由于平成景气的经济繁荣有力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国际化,日元国际化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1990年,在日本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为37.5%和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8.0%,虽然仍大大低于美国的50.6%,也低于德国马克的
5、16.8%,但却超过了英镑3.0%的1倍以上。1989年4月,在全世界外汇交易中,日元的比重为13.5%,与德国马克持平,仅次于美国的45.0%,高于英镑的7.5%和瑞士法郎的5.0%。由于在日元国际地位上升的过程中美元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所以,世界就出现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开始发展的趋势。 3.日元国际化的停滞和倒退 90年代以后,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长期经济停滞的影响,在日本经济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遭受挫折的情况下,日元国际化也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1)对外贸易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下降。1993年,日本出口贸易按日元结算的比重虽然提高到了42.8%,但其后又转
6、为了下降,2000年1月只为36.1%,退回到了80年代中期前后的水平。从进口方面看,1995年3月按日元结算的比重虽然提高到了24.3%,但其后也转为了下降,2000年1月也只回升为23.5%。 (2)各国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下降。1991年以来,日元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一直是下降的趋势,1999年末已下降为5.1%,这不仅低于1991年末最高的8.5%,而且也低于1985年末的7.3%。 (3)银行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的比重下降。90年代,在日本各银行的对外贷款中,日元贷款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0%左右。2000年9月末,在发达国家银行的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的比重只为8.7%,大大低于1
7、985年末的14.1%。 (4)国际债券中日元债的比重下降。在全世界的国际债券余额中,日元债的比重自1995年末达到17.3%以后,就一直是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00年末已下降为8.6%,只相当于1995年的一半。 二、日元国际化的再次提出及其背景 1998年5月,在加拿大举行的APEC财政部长会议上,前大藏大臣松永在发言中提出了“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促进日元国际性运用”问题;同年10月,大藏省又提出了关于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以此为契机,日元国际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课题。日元国际化再次提出的背景是: 1.日元国际化的落后 由于90年代日元国际化的停滞和倒退,日元国际化已处于了明显落后
8、的状态。主要表现在: (1)日元的国际地位与日本经济的国际地位不相称。1999年,日本、美国和欧盟的GDP各占世界的14.5%、28.8%和27.4%,日本的比重已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一半以上。然而,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只占5.1%,与美元的66.2%和欧元、英镑合计的16.5%相比,只分别相当于其7.7%和30.9%;在全世界的国际债券余额中,日元债券只占10.5%,与美元债券的47.1%和欧元圈通货债券、英镑债券合计的36.5%相比,只分别相当于其22.3%和28.8%;在各国银行的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只占9.0%,与美元资产的39.5%和欧元圈通货资产、英镑资产合计的31.9%相比
9、,只分别相当于其22.8%和28.2%。上述比重与日本世界第一贸易和经常收支黑字大国、资本输出大国、海外纯资产大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2)对外贸易按日元结算的比重依然很低。1998年,日本出、进口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为36%和22%,大大低于德国的75%和52%,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的水平。从总体情况看,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只为5%,不仅大大低于美元的48%和欧洲通货的31%,而且也低于日本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的7%。 (3)日元国际通货化的进展落后。从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日元储备、国际债券中的日元债券和银行对外资产中的日元资产等方面看,日元在国际金融通货化方面的进展已明显
10、地落后于德国马克和欧元。至于日元在国际媒介通货化方面的落后,则更为明显。1998年4月,在伦敦和纽约外汇市场的现货交易中,以德国马克为价格的交易已分别占22.9%和19.4%,而以包括日元在内的其他通货为价格的交易只分别占1.3%和0.7%。即使在东京外汇市场,以日元为价格的交易也只占9.6%。从全世界的情况看,以日元为价格的外汇交易额只相当于以德国马克为价格的外汇交易额的6.5%。这表明,与德国马克已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国际媒介通货的机能相比,日元国际媒介通货的机能还是很微弱的。另外,在一些国家的外汇制度改革中,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等已经与美元一起,被作为了货币篮子中被盯住的一揽子货币之一,这意
11、味着,德国马克等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准基轴通货的机能。欧元诞生后,也具备了区域内基轴通货的机能。相比之下,目前日元的国际基轴通货化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4)日元圈已明显地落后于欧元圈。以欧元的诞生为标志,从1999年1月起,西欧各国不仅实现了经济方面的统一和联合,而且在货币方面也实现了统一和联合,由此,欧元圈就正式形成了。相比之下,在东亚,不仅在经济方面没有形成区域内的统一和联合,而且在货币方面也只是刚刚开始议论亚元,所谓日元圈还只不过是一种设想。这样,在“三极通货体制”或“三大货币圈”中,日元或日元圈就处在了最落后的地位。 2.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外汇制度的动向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
12、危机,不仅导致了东亚各国的经济危机,而且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是,多年来,亚洲各国货币的汇率大都是盯住美元随美元浮动的,这样做曾经很安全。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等方面的差异,其风险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为此,在金融危机中,一部分国家在外汇制度方面已开始放弃盯住美元随美元浮动的做法,转向了浮动汇率制。金融危机平息下来以后,为了使外汇制度能够更好地反映和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资本交易的新形势、新变化,各国又都在摸索新的通货体系,并有可能选择盯住货币篮子随一揽子货币汇率浮动的办法。在货币篮子制度下,由于亚洲各国货币的汇率将随美元、德国马克和
13、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一起浮动,从而就为日元发挥基轴货币的机能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所以,抓住这一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日元国际化,与东亚各国共同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制度和亚洲通货体系,就成了日本时不我待的政策选择。 3.欧元诞生的影响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通货体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元所受到的最大冲击。鉴于欧盟在经济规模方面已与美国不相上下,在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则都大大超过了美国,所以,在欧盟与中欧、东欧以及非洲和亚洲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大趋势下,欧元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比肩抗衡的基轴通货。以欧元的国际通货化为契机,从美元一极中
14、心的时代向多极化通货体制时代的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了。与此同时,国际商品交易和金融、资本交易中所使用通货的多样化,也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样,日元国际化就既面临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日本金融改革的进展 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日本金融危机的严重局面,1996年11月,桥本政府提出了标新立异的“金融大爆炸”,意在彻底改革金融。1998年4月,以修改外汇法为首,按桥本首相“自由、公正、全球化”的改革三原则,日本政府全面推进了金融改革,其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金融保护行政,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来改善金融机构的经营,提高整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元 国际化 发展 及其 政策 课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