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1.doc
《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1.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生论文 论文题目: 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考生姓名: 专 业: 工商管理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日 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目 录摘要.3第一章 开放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基本概定一、济运行的趋同性和经济利益的差异性.5二、生产国际化条件下的经济控制权问题.5第二章 民族工业与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发展民族经济是后进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挑战.6二、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后进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依托.6三、民族工业的成长是后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7第三章 外商投资推动我国民族产业发展一、外商投资推动民族产业规模扩张.8二、外商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8三、外商投
2、资推动民族产业升级.9四、民族产业在利用外资中成长.9五、外商投资增进民族产业安全.10第四章 深化开放和我国民族工业的成长.11总结.12参考文献.12摘要当今时代总的趋势是经济生活日益走向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愈来愈广泛和深刻。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在相对地扩大。现实生活中这种全球化和差异化并存的局面,说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民族性或国家性问题并没有消失,对外开放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大力发展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就忽视民族工业发展,在新时代中,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3、,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对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也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工业也随着对外开放而进入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但经济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二者之间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经济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关键词:全球化;对外开放;民族工业;经济发展;Abstractnowadays is general trend of economy life increasingly
4、 globalization, between the country economically interdependent degree is more and more wide and profound.At the same time,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competition is intense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and did not narrow but in relatively ex
5、panded.This kind of globalization in real life and differences coexist, described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or national problem and did not disappear, under the open condition of nat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still a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Vigorously develop the opening
6、 does not mean we ignore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e two must b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Eleven of the party 3 in since plenary meeting, we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a long-term basic national policy and accelerat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trategic measures, remarkable
7、 result was obtained in practi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importence and the necessity of understanding is also greatly improved.At the same time, our national industry with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ent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but economi
8、c structure undertakes adjustment ceaselessly, between the two also appeared inevitable problem,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better and fas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opening to the outs
9、ide world is ceaseless and thorough,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dustry is worth us to think seriously.Keywords : globalization;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national industry ; economic development; 第一章 开放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基本概定一、济运行的趋同性和经济利益的差异性 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可以观察到,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明显的趋势,即经济运
10、行的趋同性和经济利益的差异性。前者是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不同国家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愈来愈接近。这是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既使得现代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在国家之间广泛传播,也使得不同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后者则是在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不同国家总是作为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而存在,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国家之间的经济总量和国民福利差距也在相对地扩大,即经济生活的民族性或国家性并没有削弱。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上述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的趋势,在可以预见到的时期内这种局面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因此,尽管世界各国日益广泛地实行对外开放,然而民族工业并没有失去其存在
11、的意义。国际贸易尤其是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但它所改变的只是各国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环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各国经济发展方面客观存在的利益独立性,这就如同在国内经济生活的市场化不会消除个人利益的独立性一样。确切地讲,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建立起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目的是为了增进本国公民的经济福利,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一国的经济发展如何,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看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事实上,当今发达国家之所在经济上发达,基本的标志在于它们本国的企业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不是依靠外国的投资者来在本国经济生活中唱主角。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过靠依赖外部力量而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例。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空前地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一点在各国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更加明显。然而,不管分工和交换关系多么复杂,人们在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方面是从来不模糊的。国内经济的市场化没有消除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界线,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也不可能使民族经济失去存在的独立性,所能改变的只能是表现的形式。无疑,在生产国际化已经相当普遍的今天,企业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资金、技术、投入品和市场等往往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来进行考虑,然而这一切都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来进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应当是没有国界的,但企业的所有者则无疑有明确的国籍。比如,跨国公司总有一个母国,母公司对子公司总保
13、持着强有力的控制。具体经济运行过程控制权不可能处于真空状态,是否属于民族工业不难区分清楚。二、 生产国际化条件下的经济控制权问题 生产国际化条件下的经济控制权问题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资本的所有权;二是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三是产品的商标权。现实生活中造成人们对民族工业不易作出判断的重要因素是跨国投资企业的大量出现,但如果从上述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我们应当还是比较容易作出明确结论的。比如,在合资企业中基本的决定因素是各方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比例的大小,它是企业经营权利分配的基础,对技术的采用和产品商标的使用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在资本股权比例方面占有较大份额,就可以获得对企业的控制
14、权,第一个方面应当是主要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对技术的垄断或对商标的使用来取得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许多场合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正是从后两个方面开始的。在市场经济中,没有自身的技术知识产权和商标权,企业迟早会被别人所控制。因此,把上述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作为民族工业的判断标准是较为合理的,也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民族工业这个概念在开放条件下具有特定的含义,它不能够也不应当用国内工业的概念来替代。所谓国内工业,是在一国境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工业,它为部分不赞同民族工业这一提法的学术界人士所肯定和使用,意思是说民族工业讲不清了,政府应关心和鼓励的是国内工业的发展,而国内工业则是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事情果真
15、是这样的吗?这里单纯从学术上对事物进行合理概定的角度来考虑,国内工业这一概念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跨国企业进行的生产经营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东道国政府的控制,把它们一律称之为国内工业未免有些牵强,把它们同民族企业等同起来更只是主观的想法。二是,如果本国企业到国外去开展经营,应不应当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明显不合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必须要对这一概念作出修改。而只要对民族工业的概念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问题就都不会存在。 其实,关于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要不要坚持经济的民族性问题,是经济理论研究中一个古老的话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鼓吹自由贸易政策时,就
16、极力主张各国应当最大限度地实行国际分工,以尽可能地提高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总量并从中分享到最大的消费福利。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则敏锐地指出,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所主张的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它否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实际上只是适合于处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国家或民族。今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步子日益加快的条件下,某些西方经济学家更是大讲特讲经济运行过程的全球性,有意或无意地不谈经济利益的民族性和差异性,所带来的结果客观上只是有利于发达国家,对此决不可盲目地全盘接受。还应当看到,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平等互利,更不是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充分保障。毫无疑问,后进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有效
17、地推动本身的经济发展,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必然会形成经济上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局面,并且也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形成一定的制约。第二章 民族工业与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一、 发展民族经济是后进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挑战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实行对外开放,发展中国家由于本身的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往往不强,因而在形成本身具有控制能力的产业时通常面临严重的外部压力。发达国家并不是没有或不需要本民族的工业,而是其民族工业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因而不需要特别当作一个问题来考虑。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着重解决的还是实现本国的工业化问题,开放的动机也往往
18、来源于加快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自然应当是后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幼稚产业保护论指当一国需要发展的某种产业在国外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状态时,政府就应当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来加以扶持。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对幼稚产业投资往往上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效益,而保护实质上是将社会效益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幼稚产业只能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保护的期间也不宜过长。显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民族工业决不局限于幼稚产业的范围内,也不能只是一种短期性的方针或措施。后进国家需要通过发展民族经济来支撑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这里不仅仅是建立一些原来国内没有的新产业,而更重要的应当是在主导产业领
19、域保持本国的控制能力。二、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后进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依托在当代日益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非常频繁,这的确为后进国家加快本身的经济成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选择。其实,如果把经济增长率分解为外部因素引致的增长率和内部因素推动的增长率,则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后者必然大大高于前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成长过程也能证明这一点。应当指出,民族经济不仅从数量上看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主体构成部分,更重要的发挥着一些外部经济成分所没有的重要作用,对于启动和维持一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民族工业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稳定性比较高。现实生活中,外部投
20、资是依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决定是否和如何进入一国市场,外部拥有控制权的企业这一方面的行为特征相当明显。因此,它们往往是选择进入特定的行业,并且具有高度的国际流动性。而民族工业则往往会采取全方位发展的策略,更为重视长期的发展,是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础。比如,当一些工业部门的发展对经济成长具有重大作用但在短期内不能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时,外商通常不可能作为主体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这方面所能依靠只能是民族工业。许多民族工业的投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为自身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却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创造出必要的条件。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没有一个国家只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需要维持
21、其文化方面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特别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民族工业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另一方面,民族工业的发展又能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具有深刻文化内含的经济才能具有长久的活力。三、 民族工业的成长是后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等价交换,国际经济大循环同样不是单向的援助或赠送。一个国家能否在开放过程中真正形成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或者说能否在当代相互依赖的世界上具有立足点,关键要看民族经济的发展程度。实际上,开放也往往是相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而言的,比如开放度实际上就是在一国经济总量中民族经济所占有的比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影响对
22、外开放进程的重要现实经济因素,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来说明:(一) 民族工业的发展制约市场的有效需求。后进国家在经济上的实际开放程度一方面是取决于开放的决心,另一方面则要取决于实际的市场吸引力。比如,外商进入发展中国家投资是典型地以市场为导向的。没有民族工业的发展,公众就不能形成相应的购买支付力,社会就缺乏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力,怎么可能有效地吸引利用外部的资源呢。这也就是说,从有效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吸引外部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重要条件。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从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来分析,影响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比如,外资是否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外开放 民族工业 发展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