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
《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 务 书 题 目 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 学 院 商 学 院 专 业 会 计 学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在商学院规定的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内,根据师生共同商定的毕业论文选题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篇幅不少于8000字的毕业论文。希望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够对排污权的交易的会计确认、计量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其存在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对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有所完善。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排污权交易下的排污权应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这是目前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明确排污权所属无形资产下的二级科目。(2)对于排污权交易下的排污权计量问题,比较几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3)通过对比国际上对于排污权交易的处理,指出他们的可取之处,对我国的启示和经验。(4)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总结中国过去十多年的排污权交易发展历程,对其特征作分析,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提出了如何构建中国的排污权交易体系。(二)基本要求 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及老师所提供的主要中英文参考书目(文献
3、),检索相关中文文献的数量要求不得少于20篇,外文翻译的外文文献不得少于2篇,每篇外文文献的单词个数不得少于2000个;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撰写进度和计划,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开题报告的撰写、外文文献的收集和翻译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项工作。开题报告应反映该课题的最新发展成果与研究动态,力求层次清晰、格式规范。外文文献应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应忠实原文、语言流畅。毕业论文应结构完整、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思维严密、内容充实、格式规范,力求有所创新。三、计划进度 2010.11.05?2010.11.22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2010.11.23?2011.01.10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2011
4、.02.21?2011.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 2011.03.12?2011.05.03 毕业实习,修改论文 2011.05.04?2011.05.12 毕业论文定稿 2011.05.23?2011.06.03 毕业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 王璐、李毅.我国企业排污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研究J.绿色财会,2008,(10):88.2 周一虹.排污权交易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J.环境保护,2005,(3):58-60.3 袁细寿.排污权交易的会计问题初探J.商业时代,2006,(18):87-88.4 刘萍.排污费向排污权交易发展的相关会计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
5、:68-69.5 周志方;李晓青.关于国外排污权会计的最新发展进程述评与借鉴J.经济经纬,2009,(5):84-85.6 王小军.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5):144-145.7 ADAMS,林云华.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06:188.8 林云华;郭晓玲.我国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384-385.9 张艳;刘光军.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9):330.10 何燕.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湘潭大学学报.2007(5):137-139.11 Volker H
6、Hoffmann;Thomas Trautmann .Three types of impact from the Europea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direct cost, indirect cost and uncertaintyJ.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limate Change.2008,Part II:111-123.12 Skjaerseth;Jon Birger.EU emissions trading: Legitimacy and stringencyJ. Environmental Policy & Go
7、vernance.20105:295-30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 献 综 述 题 目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在现有的理论和会计准则基础上对排污权交易会计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可行的会计处理方法,为涉及排污权交易的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参与者提供参考。(二)相关概念 1、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则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及其所代表的污染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等经济主体和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污染权。 2、无形资产: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
8、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3、现实市场法:是用市场价格来计量环境污染加重的环境资源损耗成本。 4、人力资本法: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来估计环境造成的损失。 5、间接市场法:它能利用现实市场无法利用的信息。(三)综述范围 本文参考了2006-2010年间发表于会计之友、绿色财会、商业时代、经济经纬、商场现代化、财会月刊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云南财经学院学报等大学学报文章及部分硕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对排污权的确认和计量以及我国对于排污权交易会计处理存在的不足进行总体把握(四)相关主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与
9、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逐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环境规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期遏制环境污染及其恶化问题。排污权交易就是一种为各国日益认同的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规制手段。但是对于排污权的确认和计量没有一定的标准,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对排污权的确认和计量进行研究。二、主体部分 自排污权交易产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排污权的交易的会计问题的研究是数不胜数,从各种角度出发对于排污权交易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对于学者们的观点,本人对其中的一些类同观点加以归纳。(一)关于排污权交易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研究成果及动态 1、关于排污权交易的会计确认的探讨 排污权交
10、易的会计问题初探(袁细寿,2006主张将排污权最为一项无形资产来确认,具体做法是在现行“无形资产”的内容中增加一项“排污权明细”项目,以反映企业取得排污权的价值。 排污权交易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周一虹,2006)写道:2003年5月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对参与政府减少温室效应计划的企业提出了如下的建议:公司应对政府发放的排污许可证排污权进行披露,排污许可证是一项无形资产,以初始的公允价值入账。根据IAS38有关无形资产的要求,该项资产需要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当政府分配排污许可证给参与者时,如果收费少于许可证的公允价值,参与公司应将其差异确认为政府补贴,有关政府补贴的会计处理参照I
11、AS20执行。当参与者进行污染排放时,应计提未来交还许可证这项义务的准备,或者未来支付的一项相应处罚根据IAS37有关准备金;或有负责和或有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及其未来发展讨论(程宇,2005)指出可以把排污权作为衍生金融产品来看待。 在我国企业排污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研究(王璐、李毅,2008)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分析排污权的性质及特点,以及企业在排污交易中可通过转让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取得经济收益,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故作者认为排污权可确认为一项资产,并且排污权的无实体性使其在资产定义的基础上再次符合食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关于无形资产定义中的
12、可辨认标准,因此在我国,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污权同样可界定为无形资产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确认。 新会计准则下排污权会计核算(甘翠、朱学义,2008)认为,排污权属于企业的一项资产,并且是一项无形资产,在确认时,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在一级科目“无形资产”下设置二级科目“排污权”。 美国学者Jacob R.Wambsganss和B Rent.Sanford1996针对USofA对免费分配的排污权会计处理的缺失,分析了排污权分别作为存货、无形资产、交易证券和受赠资产四种类别的优劣。指出应将免费分配的排污权作为受赠资产处理,按市场价格计量,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受赠资产按持有意图分别计入存货或其他投资。有效地
13、解决了免费分配排污权的会计处理。在美国会计实务中还有一处理方法:无形资产模式,该模式将排污权列为无形资产,并在排污权机制规定期间内按合适的方法如产量法摊销,期间需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WAMBSGANSS和SANFORO(1996)认为应被确认为存货,SANDOR和WALSH认为应被确认为有价证券,他们甚至认为可交易的排污权可以被划分为期权,随着交易市场的出现,未来的排污权认证有必要当作期货处理。 2、关于排污权交易的会计计量探讨 排污权交易的会计问题初探(袁细寿,2006认为排污权的交易主体有买方和卖方,对于买方,应按取得该项排污权所支付的全部合理的必要的费用作为入账价值记入“无形资产一
14、排污权”的借方,对于卖方,当卖方将可供交易的排污权出售时,其出售损益贷记“营业外收入一出售排污权收益”或借记“营业外支出一出售排污权损失”账户。而对于政府免费发放的其转让收益应作为政府补贴收入处理。 排污权交易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周一虹,2006)将排污权的计量分为三个方面:1、有关排污权资产项目,排污权作为资产以初始公允价值入账。无论排污权是分得或购得,均应确认,使得资产负债表真实反映企业所有可控资源。同时,IFRIC认为排污权的剩余价值应与成本一致,即不予摊销。在对排污权以公允价值列示时,应按照公众价值上涨时确认为权益,而当排污权市值低于成本时,资产应予减值,同时先冲销原确认的
15、权益,超过原确认的权益部分列示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损失。2、有关排污权负债项目,在分配排污权这一时点,没有负债发生,只有当实际排污发生时,这项义务对应的负债才真正发生,在计量负债时,应估计出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履行现时义务所需的支出。由于过去期间的排放污染,而要在将来提交排污权或支付罚款,所以,负债的确认价值应该是与实际排污量相对应的排污权在资产负债表日现实市场价值。有时,过去发生的排污权要以支付罚金的形式而不是交还排污权。这时罚金可作为计量义务的依据,而不单独确认为一项负债。3、有关排污权的收入费用项目,在分配排污权这一时点,没有负债发生,但是如果分得的排污权低于它的市场价值,就会有政府补贴发生
16、,政府免费发放的排污权最初可确认为递延收入,在排污权有效期间内进行摊销,确认为收入。 我国企业排污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研究(王璐、李毅,2008)中从经济和环境的角度来看,应重视现行市场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现行市场价值反映持有资产的机会成本?利用包含在下一个最优方案中的排污权获得的资本利得。显然,这些机会成本与管理当局的决策相关,只有运用现行市场价值,才能使污染预防的边际成本与持有排污权的、气前边际机会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排污权是从市场购买的,购买成本将于排污权出售时被费用化,同时应对排污权市场价值在报表口的变动进行调整。 新会计准则下排污权会计核算初探(甘翠、朱学义,2008)认为排污权的
17、会计初始计量如下:1在初始分配时政府无偿划拨取得的排污权,可以视为政府补贴,应当在实际取得并办妥相关受让手续后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 2从政府或二级交易市场购买取得的排污权,应将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排污权的初始入账价值。借记“无形资产?排污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3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排污权,若该非货币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按照排污权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排污权的初始入账价值。若该非货币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按以下公式计算排污权的初始入账价值:排污权的初始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一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
18、4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排污权,将其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价值;后续计量为:排污权应按工作量法进行分期摊销,在实际排放污染物时,按工作量法将其对应的成本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排污费向排污权交易发展的相关会计问题(刘萍,2006)认为排污权应归属为无形资产,排污权的价值是实际支付的价款,参与者发生排放时,应将交付等于已发生排放量的配额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该负债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履行现时义务所要求支付的最佳估计对其进行计量,通常就是截至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排放量的所需配额数量的现行市价。应注意的是,排污权配额的取得并不产生净资产或净负债。(二)我国尚且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措施 1、我国排污权制度存在的不足
19、关于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体系的构想(郭廷忠、王丹、宁晓伟,2009)写道: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应用,自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博士首次将排污权交易概念引入中国以来,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应用中存在的如下问题:市场条件的局限 环境政策的不完善、交易成本过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排污总量的确定成为难题。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对策(林云华、郭晓玲2009)指出我国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如下障碍:1、政策和法律滞后2、交易过程难以准确监测3、交易市场不规范。 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李寿德、程少川、柯大钢2000)指出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特点和困难: 1.市场条件的局限2.粗放型经济增长难以进
20、行污染总量控制3.交易费用过高有可能会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无效4.我国企业的特点与变化态势。 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王小军,2009)指出我国的排污权制度的不足之处:1、排污交易的活跃程度并不令人满意2、交易使污染物的排放在某些地区过于集中。 排污费向排污权交易发展的相关会计问题(刘萍,2006)指出我国现有的排污费会计处理的缺陷,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还只是在“管理费用”中的明细项目“排污费核算企业交纳的排污费。这种做法的缺陷是:第一,由于政府收取排污费,是根据“谁污染,谁交费”的原则,这样的收费政策不能有效激励企业积极治理污染,减少排放,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
21、,由于环境容纳污染的能力有限,以及向自然排放污染物的权力的稀缺性,企业实际拥有的排污权利应当作为企业的资源在会计报表上反映,不应作为费用归集。第二,从可交易排污权在世界范围的实行来看,有些企业己经加入到分项目或分地区的特定排污权交易计划中,现实中对于排污权及其交易的会计规范相对滞后及较差操作性,给企业对交易事项进行必要的反映和控制带来困难,并影响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2、解决我国排污权障碍的措施 关于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体系的构想(郭廷忠、王丹、宁晓伟,2009)中指出关于完善排污权交易体系的构想:1、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2、 依法确立排污权交易的内容和程序3、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4、强化排
22、污权交易过程和交易后的追踪管理。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障碍与对策(林云华、郭晓玲,2009)指出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应作好如下几项工作是当务之急:1.完善排污权交易立法 2.实现排污权所有权多元化 3.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 4.加强分区试点工作 5.加强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情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对美国实施的排污权交易计划进行改造,及时发现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实旌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使其适合中国的现状,更好地与中国的法规和现实相结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李寿德、程少川、柯大钢,2000)中认为组建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需认真研究的问题: 1.排污
23、权的初始分配问题2.排污权交易的激励问题3.政府在排污权交易中的作用问题。 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王小军,2009)解决中国排污权制度的不足之处具体举措为:1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为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可参考的活跃市场。2积极在我国目前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地区和行业总结排污权交易会计的经验,加强有关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统一的排放额度测算与确认标、准,以减少企业自由处理排污权的选择余地,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三、总结部分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排污权交易的排污权计量的确认和计量以及我国目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不足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基于排污权交易规则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