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架构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oc
《博弈架构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弈架构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博弈架构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界定了商品真假(食品是否安全)的一般内涵,分别对单商家、双商家、多商家商品出售进行了博弈分析,表明在无相关约束机制下,商家出售假货(问题食品)是博弈的必然结果,会使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提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路径:需引入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改变原有的博弈结构,食品安全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另外,道德机制的引入,使全社会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补充措施。关键词食品安全;博弈论;博弈逻辑(逻辑学论文);内在成因;解决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1,从激素、面粉添加剂、漂白剂、陈化粮、苏丹红、瘦肉精,到乳制品
2、中的三聚氰胺、养殖业中的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直到近几年广受争议的转基因食品,以及“牛肉膏”、塑化剂、农药残渣盐等,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对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民族生存已经构成严重的威胁。“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直以来,党和国家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极为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笔者首先给出真货、假货的新定义,将存在安全问题的产品(食品)称为假货,把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产品称为真货,在博弈论的架构下分析商
3、家出售真货或假货的必然性,指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机制。1商品真假的一般内涵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产品都被纳入到技术的标准下进行衡量。在某一具体指标下,合格产品不外乎是如下3种之一:(1)该产品的相关衡量标准不得超过某个值。(2)该产品的相关衡量标准不得低于某个值。(3)该产品的相关衡量标准必须在值与之间。一般而言,对产品的考察是施以一套指标体系的,满足某一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值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其特殊性,合格食品一般是指满足(3)的食用产品。相应地,根据(3),就某一考察指标而言,某种食品必定为如下3种情况之一:(4)该食品的该种指标小于。(5)
4、该食品的该种指标大于。(6)该食品的该种指标值在与之间。如果考察某种食品的标准是一组指标的指标体系,那么根据综合评判,对该种食品考察的最终结果也会是(4)、(5)、(6)3种情况之一。相应地,符合(6)的食品都是合格食品,是安全的。否则不是合格食品,而是安全问题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称与(4)相关的食品为低标食品,与(5)相关的为超标食品。超标食品因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某些化学(化学论文)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低标食品,会存在这样一种误区:低标食品似乎因某些物质添加不足,对人们不构成危害,而不应该列入问题食品。实际上,低标食品也经常存在安全问题。如果食补的某些食品中某些
5、元素或化学物质不足,可能达不到相应的食补效果,进而会对进补者构成某种危害。所以,低标食品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称合格食品(产品)为真货,超标食品(产品)或低标食品(产品)为假货。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指标体系会发生变化,真货、假货的外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以看出,真货与名牌产品之间不具有必然的等价关系,假货与非名牌产品之间也不具有内在的等价关联。另外,仿冒、伪冒产品并不必然是假货。2商家商品出售的博弈分析无论是否存在约束机制,市场中的商家会面临出售真货或假货的选择。由于出售真货或假货也会影响到其他商家的选择,设a为假货,b为真货,u为商家的效用函数,分别就该市场只有1个商家、2个商家、n
6、个商家的情形,根据博弈论进行无约束机制的相关分析。21单商家商品出售博弈这种博弈结构下,在某一特定市场中出售商品的商家只有1个。此时商家出售真货或假货的选择,可化归为优化问题(或者可看作是与自然的博弈)。基本图示见图1。无论从价格优势导致的利润总量,或从同样价格获取的利润来讲,u(a)u(b)。所以,如果某一市场中只有1个商家,那么商家出售假货是必然的。尽管出售真货不存在利益的瓜分者,但出售假货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而理性的商家是不会无视改进利益的选择的。22双商家商品出售博弈当市场中存在2个商家时,其博弈图示见图2。c为收益转移量,在市场中,出售假货的商家会因价格优势把出售真货商家的部分顾客吸引
7、过来,从而增加收益;或者从成本优势上增加收益。这一点与单商家博弈是不同的,在单商家博弈中,商家可以以低于真货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也可以以等同于真货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在双商家博弈中,价格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2个商家都出售真货或假货时,整体上来讲,不发生收益上的转移,他们的收益是各自的效用函数值。在这种选择情景下,商家1通过如下分析做出选择:商家2只有2种选择:出售真货或假货。如果商家2出售真货,那么商家1出售真货的收益为u1(b),出售假货的收益为u1(a)+c,由于u1(a)u1(b),所以u1(a)+cu1(b),此时,出售假货应该是我的选择;而如果商家2出售假货,那么商家1出售真货的
8、收益为u1(b)c,出售假货的收益为u1(a),由于u1(a)u1(b),所以u1(a)u1(b)c,此时,商家1的选择应该是出售假货。总之,无论商家2出售真货还是假货,商家1的选择都应该是出售假货。商家2与商家1面临同样的选择,所以,对于商家2来讲,无论商家1出售真货还是出售假货,他的选择也都应该是出售假货。(出售假货,出售假货)是此博弈结构的纳什均衡,且该均衡是唯一的。所以在双商家市场中,出售假货是一种必然。23多商家商品出售博弈当市场中存在多个商家时,在理论上是能够进行分析的,但却不能够以得益矩阵的形式表示。为使分析直观明晰,以3个商家的博弈为例进行,多于3个商家的情形可以转化为3个商家
9、的博弈结构,3商家商品出售博弈图示见图3。在这一博弈情景中,为了更符合实际,假定了收益上的一个转移,这个转移是有商家出售假货时,出售真货商家的损益量。为分析方便起见,对转移量在出售假货的商家间进行了平分。在该博弈结构下,商家1的分析如下:商家3的选择有2种:要么出售真,要么出售假货。如果商家3出售真货,那么商家2面临的选择也有2种:出售真货或假货。如果商家2出售真货,那么商家1出售真货的收益为u1(b),出售假货的收益为u1(a)+c。由于u1(a)u1(b),所以u1(a)+cu1(b),此时,出售假货应该是商家1的选择;如果商家2出售假货,那么商家1出售真货的收益为u1(b)c/2,出售假
10、货的收益为u1(a)+c/2。由于u1(a)u1(b),所以u1(a)+c/2u1(b)c/2,此时,商家1的选择应该是出售假货。总之,出售假货是占优策略。如果商家3出售假货,那么商家2依旧存在2种选择:出售真货、出售假货。如果商家2出售真货,那么商家1出售真货的收益为u1(b)c/2,出售假货的收益为u1(a)+c/2。由于u1(a)u1(b),所以u1(a)+c/2u1(b)c/2,此时,商家1的选择应该是出售假货。如果商家2出售假货,那么商家1出售真货的收益为u1(b)c,出售假货的收益为u1(a),由于u1(a)u1(b),所以,u1(a)u1(b)c,此时,商家1应该出售假货。出售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博弈 架构 我国 食品安全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