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 目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者学院商学院专业经济学学号指导教师二九年六月五日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更有效地理顺利率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具体国情,基于资金的利率配置机制、投资的利率约束机制、储蓄的利率动员机制、消费的利率引导机制、通货膨胀的诱发机制和借贷双方的激励机制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两个博弈模型加强投资的利率约束机制和借贷双方激励机制的论证,从理论上论证了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理顺我国利率与经济增长间的传导机制
2、,使政府能够通过引导市场基准利率,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调控,从而有利于我国长久稳定的经济增长。在收集整理了我国1981年至2007年的宏观数据基础上,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逐一分析了利率与储蓄、消费、投资的变化趋势,并对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率做了平稳性、协整关系检验。实证分析验证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在长期内有助于理顺利率与经济间的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观点。文章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经济增长;金融深化;利率软约束ABSTRACTWith deeply promoting economic reform, marke
3、t-oriented interest rate becomes one of priorities of financial reform. Whether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can rationalize the rate mechanism and promote the growth of economy becomes an issue worthy to study. This article, with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of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 bases
4、 on the funding allocat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the investment constraint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savings mobilizat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consumption guidance mechanisms of interest rate, inflation-induced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both lenders and borrowers of interest r
5、ate, and makes analysis of impact, which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may effect the growth of economic of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 game models strengthens demonstration of the investment constraint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both lenders and borrowers of interest rat
6、e. The article proves that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is good to rationalize the mechanism between our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enables the government to guide the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to realiz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which is favorable for long-term and stable growth of our economic
7、. After collecting the macro-economic data from 1981 to 2007, the article makes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ual interest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hanging trend of interest rate and saving,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then makes tests of data stationa
8、bility and cointegration of actual rate and economy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verifies the view that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is good to rationalize the mechanism between our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So that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promote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Finally, the
9、 article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Economic Growth; Financial Deepening; Soft Constraints of Interest Rate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文献综述11.3 研究方法21.4 本文特点2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42.1 利率市场化概念的界定42.2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5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83.1 资金的利率配置机制83.2 投资
10、的利率约束机制103.3 储蓄的利率动员机制153.4 消费的利率引导机制173.5 通货膨胀的诱发机制183.6 借贷双方的激励机制18第四章 利率市场化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224.1 数据的收集整理、相关解释以及直观分析224.2 实际利率与储蓄、消费、投资的趋势分析234.3 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间的协整关系检验26第五章 经济增长要求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295.1 减少行政干预和民间资金融通限制295.2 努力形成我国有效的市场基准利率295.3 理顺利率与经济增长间的传导机制295.4 利率市场化导致通货膨胀风险防范305.5 改变经营方式提高银行业整体素质30第六章 总
11、结31参考文献32致 谢33第一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利率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最核心的宏观变量之一,它可以迅速地传递市场信息,通过调节资金的流动来调控资源分配。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大多数的经济信息与利率相关。相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利率更容易调控,因而许多发达国家放弃了货币供给量而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市场运行是正确的,最近美国由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同样在告诉人们要加强对金融领域的政府监管,但政府监管并不意味着必须要加强利率管制,政府过分加强对金融的监管会产生金融抑制。经济增长是政府的政策目标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
12、社会进步的表现。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源就是研究一国的财富是如何产生和增长的,实质是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始终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在世界范围内,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利率自由化改革是一种热潮和趋势。美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了利率自由化,日本经过二十多年的由市场自发促使的改革于1994年也实现了利率自由化。但也有很多国家在改革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许多国家在放松利率管制之后出现经济衰退,阿根廷、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甚至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部分国家如土耳其和韩国曾反复尝试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政策1。因此,利率市场化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并不可一概而论。自1978年以来,我国
13、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经济尚未完全实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资源配置核心的资金配置也仍然受到政府管制和行政性干预的影响。直到1996年6月1日全面放开拆借市场利率,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中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更有效的理顺利率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2 文献综述我国很多学者对利率市场化问题进行过研究。宾国强(1999)分析了中国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对19781996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
14、出实际利率每提高1%,金融深化程度将提高0.874%,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879%3。蒋硕杰(1999)主张利率市场化,他认为人为压低利率将导致私人储蓄降低,而且银行利率的提高会排除许多低收益的项目,缩小正规市场和非正规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降低金融市场分割的程度,从而使投资资金的分配更有效率4。韩汉君(2003)分析利率的决定和利率的传导机制后逐一分析了利率和储蓄、投资的关系,并研究了开放经济中的利率和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5。邵伏军(2005)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改革的必经之途径,他侧重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和对风险的控制2。王文平(2005)对利率政策
15、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系统的总结,对利率政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应用进行了剖析,并对中国的利率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利率政策是有效的6。宋芳秀(2007)从资金配置机制角度分析得出了现行的政府主导的资金配置机制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而需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1。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其它学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沈坤荣、汪建(2000)的计量分析表明1989年以前的10年里中国的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此后提高实际利率无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7。彭兴韵(2002)认为20世纪实际利率的提高无助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融资结构的不平衡和不完全的消
16、费信贷市场8。文远华(2004)着重分析了我国信贷配给问题,认为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信贷配给机制解决9。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缺乏深入的理论对比分析;在研究方法上,较少用到博弈的方法,较少使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进行计量分析,部分学者对利率市场化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存在不同的评价。1.3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下述研究方法:首先,本文从资金的利率配置机制,投资的利率约束机制,储蓄的利率动员机制,消费的利率引导机制,通货膨胀的诱发机制和借贷双方的激励机制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建立了利率市场化提高投资质量和总收
17、益的博弈模型和银企激励机制扭曲导致不良贷款的博弈模型;最后,本文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检验。1.4 本文特点第一,从多个机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在长期内理顺利率机制,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二,建立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在我国相关宏观数据的支持下,论证出利率市场化会提高全社会的投资质量和投资总收益,加强了文章的理论论证。第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收集整理了相关的宏观数据,对我国实际利率与储蓄、消费、投资、经济增长等经济变量之间
18、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再次论证文章的观点。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2.1 利率市场化概念的界定宋芳秀(2007)对利率市场化给出如下定义: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逐步放松对利率水平的直接管制并取消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行政措施,以形成一个在国家间接调控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利率体系,并最终实现利率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利率形成机制为市场主导型,即金融交易主体有根据资金供求决定利率的权利;在利率体系方面,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形成;在利率的调控和管理体制方面,金融机构拥有相当充分的自主权,但
19、政府或中央银行也可以影响利率水平,只不过其间接调控和宏观管理取代了直接调控和行政干预;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成为市场利率的指针1。对利率市场化概念的理解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经济自由化 利率市场化要求减少政府对资金配置的行政性分配和直接干预,但并不是完全放任经济。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国家间接调控的基准利率,其基础是国家的间接调控。由于金融市场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运行,必须要有政府一定程度的监管。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利。利率市场化要求市场利率成为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主体,但该利率必须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指针,必须能由中央银行间接控制,成为货
20、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利率市场化改革涵盖的范围 宋芳秀(2007)认为很多学者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涵盖的范围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部分学者通常将利率市场化定义为放松对利率水平的直接管制,如取消利率上限、逐步放宽对利率浮动范围的限制等。实际上,从广义而言,政府为减少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行政手段而采取的努力,如政府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以及减少利息补贴、债转股、优惠信贷等政策的使用等,也应属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范畴。这方面的改革有利于利率约束的“硬化”和资金的有效配置1。(3)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部分学者只是将利率市场化简单地理解为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认为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就是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对利率市场化目
21、标认识的偏差通常导致人们忽略我国转型经济中金融结构存在的某些问题,如二元金融结构(即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存在会使非国有企业的融资受到很大限制,银行存贷款市场的垄断也会阻碍竞争性市场利率的形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使政府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放宽利率的浮动幅度,也无法完全实现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由此可见,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只是利率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利率市场化的最重要和最终目的应是实现利率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2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2.2.1 凯恩斯的利率与经济增长理论凯恩斯强调利率与现实经济增长的反向变动关系。凯恩斯认为实物投资的效益体现为“资
22、本的边际效率”,投资成本为利率水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性质决定了利率水平必须相应下调,才能保证实物投资的利润,否则会出现投资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衰退。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采取以降低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2.2.2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分别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首次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这一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的理论基础。麦金农和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当局实行存贷款利率上限控制,导致实际利率
23、很低甚至为负值。低利率抑制了储蓄供给,刺激了贷款需求,从而产生严重的资金供求不平衡现象;低水平储蓄还限制了投资和经济增长。第二,实行差别利率待遇,用配给方式解决资金供求不相等的问题。很多经济效益差的项目也可能获得贷款,造成社会投资质量低下。第三,正规银行业的存款和贷款不足,政府又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所扶持的大企业中。大量的借款人被排斥在正规信贷市场之外,他们只能主要依靠非正规信贷市场,并要承受高得多的利率。第四,实行外汇管制政策,导致外汇汇率扭曲1。麦金农和肖认为金融抑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妨碍了储蓄、投资的形成,从而抑制了投资和经济的增长。他们认为,金融深化或金融自由化政策能够消除金融抑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毕业论文 利率 市场化 我国经济 增长 影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