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策略研究.doc
《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策略研究.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策略研究目 录1、 概述31.1 项目背景31.2 项目目标31.3 项目内容41.4 项目实施方法41.5 项目成果42、 业务平台现状52.1 业务平台概况52.2 业务平台面临问题73、 云计算基本介绍93.1 云计算概述93.1.1 云计算的定义93.1.2 云计算的分类103.2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123.3 平台即服务PaaS133.4 软件即服务SaaS153.5 虚拟桌面163.6 云计算面临的问题173.7 引入云计算总体分析173.8 云计算现场试验194、 整体引入策略224.1 引入思路224.2 引入原则224.3 整体策略235、 引入云计算的
2、步骤245.1 引入规划245.1.1 价值分析255.1.2 风险评估265.1.3 负载分析265.1.3.1业务特性275.1.3.2平台特点275.1.3.3平台定位275.1.3.4集成商因素285.1.3.5已有平台评估模型285.2 IaaS引入规划295.2.1 资源池选址295.2.2 计算和存储资源池建设295.2.3 管理平台建设305.2.4 业务平台迁移315.2.5 演进建议325.2.6 业务平台云的业务部署325.2.7 风险与回退335.3 IaaS云的目标技术架构345.4 IaaS重要组件的技术要求355.4.1 技术评估建议355.4.2 服务器虚拟化软
3、件355.4.3 服务器365.4.4 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第三方软件375.4.5 网络375.4.6 存储375.4.7 管理平台385.4.8 安全体系395.5 IaaS云建设的评估指标405.6 PaaS引入规划425.6.1 PaaS平台发展思路435.6.2 PaaS平台建设原则435.6.3 PaaS平台建设要求445.6.3.1系统架构445.6.3.2与周边网元的集成465.6.3.3安全要求465.6.4 PaaS平台演进思路475.6.4.1技术演进475.6.4.2平台部署485.6.4.3推广思路485.7 SaaS引入规划495.7.1 SaaS平台发展思路495.
4、7.2 SaaS平台建设原则495.8 桌面云引入方法506、 小结521、 概述1.1 项目背景云计算是信息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低成本海量数据存储和大规模并行计算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出现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型IT服务提供架构,将集群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向内外部用户提供服务的新业务形式。 目前,云计算的服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IaaS、PaaS和SaaS。业界国外主流提供商如GOOGLE、AMAZON、MICROSOFT、IBM、CISCO、BT等在三个类型都有相关商用产品,而国内厂家如世纪互联、百度、阿里巴巴、华为也都在积极推进相关应用。国内外电信运营商也已经开展了尝试引入云计算技术。中国移动目
5、前正在实施“BigCloud大云”,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Hadoop开源平台进行定制化开发,在数据挖掘BI、云存储、大容量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方面试验,应用于其内部支撑系统优化,同时致力于作为国内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XXXX在四个试点城市进行了现场试验,并明确了XXXX云计算的发展要以业务需求为驱动:对外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对内以满足业务需求、提升系统性能和降低投资运营成本为目标。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颠覆传统IT商业模式, IT、互联网、电信业将互相交织,产业链面临着重新洗牌。云计算将是继PC、互联网后的第三次变革。云计算技术及理念的引入可使企业节能减排,将业务快速推向市场,同时随着
6、产业链的多元化,也将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产品。业务平台是电信运营商引入云计算技术的其中一个切入点。引入云计算技术有利于快速部署业务,提高业务平台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但由于云计算技术是新型技术,而业务平台涉及众多用户,因此需要对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技术的策略进行研究。1.2 项目目标本项目通过对云计算技术进行研究,结合XXXX业务网络的实际情况,对XXXX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技术的引入策略和演进思路进行研究,并对业务平台建设引入云计算技术提出指导性意见。项目成果将为XXXX集团公司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技术的策略提供指导意见,并为集团公司业务平台工程项目建设需求提出、立项、建设管理等部门和人员提供参考,
7、为工程建设中是否引入云计算技术、如何引入云计算技术提出参考意见。1.3 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l XXXX业务平台云计算技术引入策略及演进思路:结合XXXX业务网络实际,从集团角度出发,对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技术的总体思路提出建议。l 业务平台工程建设引入云计算技术的判断依据和分析方法:提出选择引入云计算技术的平台的考虑因素和分析方法。l 云计算技术架构、组件选型建议:研究云计算技术,提出XXXX的云计算技术架构,并对架构中的组件提出选型建议;对业务平台中引入云计算技术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指导意见。项目的研究时间为2010年7月到2010年11月。1.4 项目实施方法本项目的实施方法如下:
8、 l 技术交流:与IBM、HP、Dell、VMware、Cisco、EMC、华为、中兴业界知名厂商做技术交流,了解云计算技术发展现状及业内应用情况。l 现状调研:走访业务负责人,通过调研表格,现场调研等形式,采用面谈、邮件、电话等方式,获取业务平台现状及云计算方面的需求和发展思路。l 策略制定,各支撑单位通过邮件交流、集中讨论等形式,对方案策略进行讨论和确定。1.5 项目成果根据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形成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策略研究报告以及在业务平台和IDC建设中引入云计算技术的指导意见。后者作为XXXXIDC和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的指导意见,将为集团、基地和各省的IDC、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相关技术提
9、供指导。2、 业务平台现状2.1 业务平台概况传统的业务网络架构是纵向烟囱式的架构,各类业务的接入、管理相互独立。随着电信业务发展,CP/SP需要多种业务能力,传统架构逐渐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要转变为横向架构的业务网络,如图表1所示。同时有一些业务相对独立,在一定时期内仍保持纵向架构。图表 1 横向架构和纵向架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XXXX业务网络正逐步形成以横向业务网络架构为主,辅以部分纵向业务平台的目标网络体系架构,如图表2所示。图表 2 XXXX业务网络目标架构其中,横向业务网络由管理平台、能力平台、应用平台三部分构成,如图表3所示。l 管理平台:集中业务平台的公共管理功能,包括认证、鉴权
10、、订购、计费等主要功能,如统一认证平台(UDB),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M/W,ISMP-B);l 能力平台:提供各种基本业务能力和适配功能,逐步构建语音及消息类、视频及互联网类、资源类等能力集合;l 应用平台:主要包括各种具体应用逻辑、业务执行环境和呈现门户,并实现应用相关的个性化管理功能,如天翼视讯、189邮箱、爱音乐等。应用平台应由能力平台提供标准能力,由管理平台提供认证、鉴权、订购、计费等功能;图表 3 横向平台分类另一方面,纵向业务平台的管理、能力、应用紧耦合,提供服务和应用平台体系。对于部分相对封闭独立的、业务类型单一,不涉及向第三方能力开放的业务平台,可保持现有的纵向业务平
11、台架构,如智能网/软交换/IMS等的语音相关业务平台、声讯、会议电话、协同通信、天翼Live等。图表 4 纵向架构平台示例在业务平台的部署方式方面,纵向架构平台可以部署在集团层面和省层面。横向架构的各类平台部署原则如下:l 管理平台:按全国/省二级架构设置,全国级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全国业务发布和管理,同时也承担对省级管理平台的管理职能;l 能力平台:主要按一级架构设置,根据应用范围,全国集中部署或分省部署;l 应用(产品)平台:按一级架构设置,根据产品运营策略,全国集中部署或分省部署;因此,XXXX的业务平台实际上分为集团平台、省级平台和基地平台。集团平台是指由集团规划、建设、运营的平台,集团平
12、台面向全网用户;省级平台是指由各省规划、建设、运营的平台,省级平台主要面向本省用户;基地平台是指由集团规划,委托所在省建设、运营的平台,通常面向全网用户。图表 5 业务平台层面2.2 业务平台面临问题目前,XXXX业务平台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l 建设周期过长:目前,工程建设从立项、可研、采购至实施完成需要大量时间,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无法满足新业务新产品快速上线的要求;对于业务量高速增长的业务平台,也往往因为建设周期过长无法及时扩容,无法支撑业务进一步开展;l 资源利用率较低。目前业务平台的建设一般按照业务峰值进行平台设计和资源采购,导致平台容量规划过大。在绝大多数时间,平台的实际利用率
13、较低,服务器等设备空转,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l 孤立建设:目前大量业务平台孤立建设,难以实现业务平台之间的资源互补与共享。各平台资源需求和实际利用率差异较大,在目前的环境下,无法调配空闲平台的资源给其他平台使用。l 能力开放及聚合度不高:近年来,XXXX通过ISAG等平台初步尝试了向SP开放电信能力,但目前业务平台能力开放及聚合度不高。进一步开放网络能力和业务能力,将有助于聚集电信业务开发商和终端用户,聚合产业链价值。因此,需要对业务平台的建设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以解决目前业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方面的问题。3、 云计算基本介绍3.1 云计算概述3.1.1 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传统 I
14、T 领域和通信领域不断交融、技术进步、需求推动和商业模式转换共同促进的结果。它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普遍认为,云计算是并行处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的发展,是由规模经济推动的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模式。它通过虚拟化、分布式处理、在线软件等技术将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 IT 基础设施,以及其上的开发平台、软件等信息服务抽象成可运营、可管理的 IT 资源,然后通过互联网动态提供给用户,用户按实际使用数量进行付费。可以看出,云计算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点:1)由规模经济推动;2)是一种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模式;3)通过虚拟化实现数据中心
15、硬件资源的统计复用;4)能为用户提供包括软硬件设施在内的不同级别的IT资源服务; 5)可对云服务进行动态配置,按需供给,按量计费。就像电力、煤气一样,云计算希望把计算、存储等 IT 资源,通过互联网这个管道输送给每个用户,使得用户拧开开关,就能获得所需的服务。图表 6云计算的理念目前,业界对云计算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沿用XXXX科技委员会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将集群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向内外部用户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新业务,是传统IT、互联网和通信领域技术进步、需求推动和商业模式变化共同促进的结果。它有如下特征: l 以网络为中心,云计算的整体架构建立在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硬件设备组成的网络环境中 。l
16、 以服务为提供方式,以按需服务的方式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出多层次的服务。l 高扩展高可靠性, 基于网络构建的云计算可以快速灵活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通过各种机制实现高扩展高可靠性。l 资源池化与透明化,底层资源(计算/存储/网络/逻辑资源等)对用户透明,用户无需了解资源具体实现和地理分布等,对提供者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池化资源。与其说云计算是一种新技术,更确切的说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云计算代表信息产业由硬件转向软件、软件转向服务、分散服务转向集中服务的发展趋势。3.1.2 云计算的分类云计算的分类有很多种,主要的分类方式有根据所提供的服务类型进行分类和根据云服务对象进行分类两种。1)
17、根据云服务提供对象分类根据所提供云服务提供对象的不同,云计算服务可以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大类: 私有云指企业自己搭建云计算基础架构,面向内部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企业拥有基础架构的自主权,并且可以基于自己的需求改进服务,进行自主创新。私有云能大大加速企业内部创新的速度,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私有云的典型例子包括开发测试云、数据中心云、内部存储云等。 公有云指企业通过自己的基础设施直接向外部用户提供服务。外部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并不拥有云计算资源。公有云能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务给最终用户,创造新的业务价值,公有云作为一个支撑平台,还能整合上游的
18、服务提供者和下游最终用户,打造新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公有云的典型例子包括搜索云、企业办公云、互联网数据中心云、个人存储云等。 混合云实际上是前两者的混合,如果同一片资源既向内提供业务,也向外提供业务,则称为混合云。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IDC引入云计算技术,从对外出租机架、带宽转变成出租虚拟计算资源、虚拟存储资源,这样的业务属于对外提供公有云业务,公有云业务应对数据安全、用户隔离等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业务平台引入云计算技术,采用IaaS技术搭建业务平台,采用PaaS理念建立能力开放平台等方式,属于利用云计算技术推动内部应用,属于私有云范畴。私有云更多关注数据隔离和建设成本等问题。2) 根据所提供服
19、务分类根据所提供服务类型,云计算服务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平台即服务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 软件即服务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三类: IaaS大多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和管理工具在内的虚拟数据中心,可以帮助企业削减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 PaaS 面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简化的分布式软件开发、测试和部署环境,它屏蔽了分布式软件开发底层复杂的操作, 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开发出基于云平台的高性能、高可扩展的 Web 服务
20、。 SaaS 面向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在线软件服务。 图表 7云计算服务架构层次不同层次的云计算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服务间具有一定的层级关系,但没有绝对的继承关系。 在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设施之上,IaaS 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出虚拟资源池,PaaS 可在 IaaS 虚拟资源池上进一步封装分布式开发所需的软件栈, SaaS可在PaaS上开发并最终运行在IaaS资源池上。另一方面,PaaS可以直接部署在物理机上,SaaS业务也可以直接部署在物理服务器上。3.2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指通过虚拟化等技术,创建虚拟
21、的计算、存储中心,使得其能够把计算单元、存储器、I/O设备、带宽等计算机基础设施,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来对外提供服务。通过IaaS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众多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池化,能够作为弹性资源对外提供,用户通过互联网,自助完成服务器配置的需求提交,弹性资源平台能够自动、快速生成虚拟机来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根据其使用的资源和时间进行付费,形成快速提供计算资源、满足用户突发资源需求、用户按需付费的业务模式。IaaS的交付特点如下:1) 提供从计算到存储的统一资源基础架构。尽管实际构成资源池的物理服务器有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只需要提出自己的需求,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目前资源情
22、况来分配相关给用户。资源调配是根据资源调度原则自动完成的。2) 完整的系统级接入,按需布置安全域,负载均衡。服务提供商在构建资源池的时候需要提供完整的系统级接入功能,有安全级别不同的几个区域,并能提供给负载均衡能力。3) 按需付费,按容量控制。用户使用资源必须是有记录的,并且能够通过记录来进行计费,在用户订购容量配额未耗尽时允许使用资源,在配额耗尽的时候不允许使用业务。4) 自由的应用环境。用户不能对物理硬件进行操作和管理,但能对自己的虚拟机进行操作系统配置、存取文件、部署应用,也可以选择网络组件,这些组件可能是虚拟的网络组件。IaaS 是最容易实现的云计算服务方式,也是目前云计算最普遍的形式
23、。IaaS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IaaS通过资源池提供资源,不需要额外购买硬件, 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业务;IaaS服务有利于保护现有投资,对已有闲置硬件进行重新利用;IaaS也能提供新商机,如IDC业务,可以从原有的出租机架发展成出租虚拟机等业务。IaaS涉及到虚拟化技术、IT自动化部署技术、Web门户技术、工作流管理等技术,各种技术的作用和目前的成熟度评价见下表。在IaaS所采用的技术中,虚拟化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技术。需要指出的是虚拟化技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等方面。服务器虚拟化也不局限于x86架构的服务器(PC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Unix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业务 平台 引入 计算 策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