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八轮)人才紧缺指数研究报告分析.doc
《宁波市(第八轮)人才紧缺指数研究报告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第八轮)人才紧缺指数研究报告分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度宁波市(第八轮)人才紧缺指数研究报告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4年9月今年是我市连续第八轮发布“宁波人才紧缺指数”,本轮指数研究围绕我市“改革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和阶段特征,调整优化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比照历年人才紧缺指数相关数据和结论,向全市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准确的人才信息和开发导向。一、调研重点领域和信息搜集过程(一)重点调研领域的确定本轮指数研究,保持调研产业(领域)的整体稳定性,并对重点产业、调研对象做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保留了2013年度指数报告中的21个我市重点发展的领域,分别是“4+4”战
2、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5个传统优势产业、4个重点现代服务业产业、2个社会服务领域,以及建筑与工程、现代农业等重点民生产业,并参考宁波市优化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意见(甬政发201381号)的相关内容,将电子商务产业从商业与贸易产业中分离出来,单独分析。表 12014年度人才紧缺指数调研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及社会发展领域新材料生命健康化工商务与贸易建筑与工程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新装备制造海洋高技术纺织服装会展与旅游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与创意电工电器现代物流教育机械制造与模具医疗卫生(二)信息收集与指数计算本轮人才紧缺指数调研环节,延续了历
3、年“座谈+走访+问卷”的调查方法,并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1、2014年度共回收人才紧缺指数样本企业(含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问卷711份,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兼顾中小企业;各领域企业样本数量保持均衡,约在40-50份;地域分布主要考虑各县(市)区的产业特征和产业政策导向。2、调研信息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分三个来源:一是由各县(市)区、相关职能局(委)、办等部门统一向重点产业企业发放和回收问卷;二是宁波市及部分县(市)区人才市场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企业需求信息;三是宁波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中介机构的相关资料。3、本年度调研加大了企业座谈和走访规模,在全市范围内举办3场座谈会,深入走访了全市80余家重
4、点企业。本年度人才紧缺指数计算过程和发布内容等环节,变化不大。1、沿用2011年(第五轮)修正的指数计算方法,权重设置。2、沿用2012年(第六轮)修正的最终成果发布方式。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结构、岗位、趋势、障碍及政策需求进行重点分析。4、控制岗位发布数量,主要发布综合指数在0.6以上的紧缺岗位。二、人才紧缺指数体系统计与分析(一)各领域人才紧缺综合指数1、五大领域人才持续紧张,区域高层次人才竞争激烈。历年跟踪统计结果表明,紧缺程度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保持一种均衡,产业综合紧缺程度位于0.5左右较为理想,指数过高说明该产业人才需求旺盛,市场供应不足,过低则说明产业发展
5、乏力,人才需求不足。从各领域综合指数来看(详见图1),我市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状况整体稳定,22个重点研究领域中,并没有出现综合紧缺指数在0.6以上的产业,与上年相比,8个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上升0.02以上,4个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下降0.02以上,9个产业综合指数与上年度持平,变动幅度在0.02以下。综合紧缺指数在0.55-0.6)区间的有8个领域,占总量的36%,依次是节能环保(0.5879)、机械制造与模具(0.5739)、建筑与工程(0.5701)、汽车及零部件(0.5698)、生命健康及制药(0.5663)、交通与物流(0.5596)、金融(0.5572)和商务与贸易(0.5546)。
6、综合紧缺指数在 0.5-0.55)区间的有等8个领域,占总量的36%,包括化工(0.5495)、电子信息(0.5493)、新装备(0.5444)、教育(0.5416)、新材料(0.5377)、电子商务(0.5313)、医疗卫生(0.5281)和现代农业(0.5214)。综合紧缺指数在0.45-0.5)区间的有等6个领域,占总量的27%,包括文化与创意设计(0.4909)、电工电器(0.4825)、纺织服装(0.4764)、海洋高技术(0.4570)、会展与旅游(0.4411)和新能源(0.4350)。图 1 2014年度各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综合指数数据对比来看,汽车及零部件和金融服务两个领域,综
7、合紧缺指数连续3年超过0.55,生命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紧缺综合指数也连续2年在0.53以上,人才紧缺程度较高,供求矛盾较为持久,需要重点关注。从与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四地的比较来看,区域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市人才紧缺程度较高的一些领域,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文化创意,以及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旅游等产业,各地均以紧缺人才开发目录的形式,明确人才开发导向。表 2 与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地人才开发导向的比较产业类别上海杭州苏州无锡节能环保机械制造与模具(机械制造)建筑与工程汽车及零部件(新能
8、源汽车、汽车电子单列)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生物医药)(生物医药)交通与物流(交通)金融商务与贸易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信息软件)(新型平板显示单列)(物联网与云计算单列)新装备制造(智能装备、航空装备)教育新材料电子商务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文化与创意(工业设计)电工电器纺织服装(纺织)(纺织)海洋高技术(海洋工程)会展与旅游(旅游休闲)(旅游)(旅游)新能源(风、光、核能及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单列)2、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指数整体上升,人才需求层次略有差异。2014年,我市重点支持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新材料
9、和新装备制造产业人才紧缺程度较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两个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相对较低。数据如图2所示。图 2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紧缺指数(1)新材料。去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新材料科技城的战略部署,以“人才特区”建设为抓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及合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领域已经聚集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在人才需求方面,除上述相关领域外,主要集中于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无机纳米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技术,以及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聚氨酯材料产业链、高性能纤维产业链、石墨烯产业链、海洋新材料产业链等方
10、面,具有较高影响力、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人才需求数量不多,但对人才素质要求高,培养和引进难度大,导致整个行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较高。(2)新装备制造。在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撑和引领下,我市新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注塑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备及高端基础件等产业已经形成特色和优势,产业人才也相对集中,随着我市工业企业“机器换人”工程的推进,用于替代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自动化生产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装备需求增长较快,装备制造及其配套的控制器、电机、机械臂、仪器仪表等部件企业产能及人员规模扩张明显,多个企业提出高端海外技术人才岗位需求,人才需求层次和数量均维
11、持在高位。(3)新能源。随着政府和企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新定位,我市新能源产业逐步由单一的设备制造,向设备制造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综合发展,新能源产业进入谷底后正面临新的市场机遇,但新能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集中于专业技术人才和技师人才,高层次人才需求有限,产业整体人才紧缺综合指数不高。(4)新一代信息技术。宁波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特色明显,已经形成了液晶光电、集成电路、音视频产品、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业,也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但从产品种类和企业规模来看,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产品偏重电子元器件和显示设备,系统集成、新一代通讯技术、物联网、高端元器件等领域企业较少,目前来看,企
12、业人才需求的数量虽然很大,但层次普遍不高,随着我市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企业在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面投入的不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将出现新一轮的快速增长。3、四大新兴产业人才综合指数差别较大,走势出现分化。四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大幅提高,生命健康连续两年保持高位,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两个产业综合指数走低,均在0.5以下。图 3新兴产业人才紧缺指数(1)生命健康。宁波市生命健康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规模以上企业较少,我市现有生命健康领域重点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两个方面。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人才引进的渠道多依托于现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
13、中心等平台,目前在化学制药、海洋生物利用和育种、高端医疗器械与材料、人及动物疫苗、果蔬资源利用与开发等领域,急需领军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此外,从整个产业来看,生产管理人才、销售人才需求程度依然较大。(2)节能环保。我市在高效电光源及节能灯具、高效节能家电、高效节能输配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具有相对优势,并在节能环保服务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但还存在着公共创新平台少、深层次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几年内,对高效电光源与节能灯具、节能家电、节能输配电设备、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环境保护设备及药剂和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需求较大。(3)海洋高技术。海洋高技术产业专业人才
14、产业特征明显,需求量有限,综合指数不高,目前人才需求集中于海洋船舶装备、海洋生物育种、海水健康养殖、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等领域。(4)文化与创意。文化与创意产业是我市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每年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大量的平面设计、动漫影视设计人才,基础操作人才数量已初具规模,但从人才层次来看,漫画主笔、广告总监等既有创意又有技术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创意型拔尖人才较少,高层次人才的极度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瓶颈。4、传统优势产业综合指数相对稳定,个别产业下降幅度较大。在纳入指数范围内的传统优势产业中,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与模具、化工三个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较高,而纺织服装、电工
15、电器等两个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则持续走低,已经下降到0.8以下。图 4传统优势产业人才紧缺指数(1)汽车及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宁波未来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700余家,随着吉利汽车和上海大众杭州湾项目相继投产,以及大量国内、外知名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商落户宁波,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受到政策支持和大型项目投产带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人才紧缺程度连续3年高位运行。宁波市重点支持发展的“4+4”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高性能磁性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装备制造
16、领域的汽车整车优化集成、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应用、汽车动力、供能、控制装置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汽车电子产品等,都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相关,这些领域的技术人才也是汽车产业目前紧缺技术研发人才的主体。(2)机械制造及模具、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及模具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目前机械工程师和模具设计师岗位在全行业内普遍紧缺。纺织服装领域的人才紧缺岗位一直比较稳定,企业对于技工/技师、机修、车间主任等生产类岗位的需求依然旺盛,普通层次的服装/家纺设计师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人才需求更多的体现在高层次服装设计师(海外)和营销策划、品牌推广、电子商务管理和运营等方面。5、
17、现代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人才紧缺程度保持较高水平。进入统计范围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共5个,其中除会展和旅游领域外,其他各产业人才紧缺综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图 5现代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人才紧缺指数(1)金融。宁波本地金融机构的自身定位日益清晰,业务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调查显示,我市金融领域企业的高端岗位人才需求依然很少,最紧缺的岗位是理财规划师、投资分析师、企业培训师、营销师等。(2)会展和旅游。随着宁波会展产业专业化、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宁波专业类展会活动不断增多,与会展活动相关的会展策划、招商、3D设计、现场管理等岗位人才需求量依然较大,但紧缺程度有所下降。(
18、3)建筑与工程。建筑与工程领域人才综合紧缺指数为0.5701,比上年增长0.06,提高幅度较大,虽然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住房类项目开工减少,但保障房、路桥工程等项目增多抵消了房地产开工项目不足的负面影响,建筑和工程人才紧缺程度整体仍处于上升态势,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要求较高的岗位,紧缺程度依然较高,需求量较大。(4)现代农业。目前,我市农业企业普遍对客户服务、电子商务比较重视,除对包装、销售、客服、配送岗位的人才需求相对较大之外,与网络营销、微营销、数据库营销和电子商务相关的岗位也出现在多家农业企业的紧缺岗位中。同时,组培技术、果蔬种植、生物育种等对技术要
19、求较高的岗位,需求量也很大,个别企业也提出养猪技术总监岗位的海外人才需求。(5)电子商务。我市拥有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商近12万家,发展势头迅猛,服装、家电等行业一部分工业企业已经在电子商务领域占得先机,随着我市电子商务城、E点电子商务产业园、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中国塑料城(中塑在线)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和产业园的快速发展,以及宁波市工业企业“电商换市”3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出台,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自主平台建设和引进、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店、第三方服务、微营销等业态全面展开,产业发展所需的软件开发、电商店长、运营、美工、推广、客服等各类岗位,人才均高度紧缺。(二)人才
20、紧缺维度对比分析1、数量紧缺、流动紧缺得到缓解,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紧缺指数的7个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人才数量紧缺指数和流动性紧缺程度有所下降,但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内、外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从外部看,市场供给不足、人才培养滞后依然限制企业人才招聘的主要因素,从内部看,现有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要求。具体指标数据如图6所示。图 6人才紧缺指数各维度发展趋势在人才需求方面,企业发展是导致人才紧缺的主要元素;数量紧缺指标虽然处于高位,但绝对值有所下降,显示出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的人才开发和引进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才需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的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波市 第八 人才 紧缺 指数 研究 报告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