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市场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识别市场研究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2009年射频识别市场研究报告第一章射频识别技术和产品概述 第一节射频识别产品的主要分类 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储存、接收与发送信息的装置称为电子标签。RFID系统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按电子标签获得能量的方法,一般可分为无源电子标签和有源电子标签两大类。无源电子标签自身不带有电源,通过天线接收从读写器(识别器)发出的能量中产生工作所需的电压,其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但是工作距离短。有源电子标签通过自身带有的电池供电,
2、特点是识别距离长,但价格较高且寿命短。 按电子标签的存储器类型可分为只读电子标签和可读可写电子标签两种类型。目前不同电子标签存储器的大小可以从16 bit一直到512K bit。 根据作用距离的长短,RFID可分为近距离射频产品和远距离射频产品。RFID系统的作用距离是指在识别器能够可靠地与电子标签交换信息,即识别器能读取标签中数据的最远距离。这取决于标签及识别器系统的设计、成本的要求、应用的需求等,范围从0.1100m左右。短距离射频产品的作用距离在1030cm,个别系统可达到1.5m。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型码,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远
3、距离射频产品采用无源标签的作用距离可达到310m,而采用有源标签的系统更稳定、更便利快速、作用距离更远,作用距离达几十米,甚至可以达到100m左右。由于远距离射频产品的作用距离远,对环境的要求低,适应不同要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主要有125KHz、13.56MHz、400MHz、860960MHz、2.45GHz、5.8GHz等多个频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对频率的分配和最大发射功率的规定是不同的。在某些地区,某些频段的RFID产品可能是被禁止使用的。 一般而言,工作频率在100MHz以下的RFID系统是通过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的方式工作,具有工作距离近,成本低,天
4、线尺寸大,通讯速度低等特点,这类电子标签一般对人体没有影响;而400MHZ以上的RFID系统是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和反射的方式工作,具有工作距离远,天线尺寸小,通讯速度高等特点,这类电子标签一般会有发射功率限制,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不同频段RFID的性能优劣比较第二节RFID技术的优势分析 使用RFID可以加快提高我国信息化的水平。例如物品粘贴上电子标签后,系统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准确地采集到物品信息和物品的流动信息,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实时性,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以供应链为例,RFID的应用可以减少库存10%-30%;库存空间的利用率能够提高20%;降
5、低劳动力成本10%-40%;加快拣货,送货速度10%;减少因偷盗,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50%;增加销售额2%-10%;运输成本降低2%-13%。 与条码、磁条等其他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很多优势: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无需可见光源;具有穿透性,可以透过外部材料直接读取数据,保护外部包装,节省开箱时间;射频产品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对环境要求低;读取距离远,无需与目标接触就可以得到数据;支持写入数据,无需重新制作新的标签,可重复使用;使用防冲突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射频标签,适用于批量识别场合;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提供位置信息。RFID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最大
6、好处在于整体提高了物品管理效率,比条码等系统具有更广的应用空间和更高的效率。 在读写速度上,RFID技术具有速度快、非接触、无方向性要求、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等特征;在物理特性方面,RFID技术具有防水、防磁、耐高低温、可弯折、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等优点;在数据存储上,RFID技术信息存储容量大、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可写;在数据安全上,RFID技术采用了专用芯片、唯一序列号、密钥认证,具有极难复制的特点,可确保安全。RFID技术还具有多样的封装方式,外形易于小型化与多样化,可方便嵌入或贴在商品上,具有使用方便的优势。 第三节RFID技术的产业标准 目前,RFID还未形成统一的全球化标
7、准,市场为多种标准并存的局面,但随着全球物流行业RFID大规模应用的开始,RFID标准的统一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RFID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和后台数据库网络应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目前已经发布或者是正在制定中的标准主要是与数据采集相关的,其中包括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空中接口、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RFID标签与读写器的性能和一致性测试规范,以及RFID标签的数据内容编码标准等。后台数据库网络应用系统目前并没有形成正式的国际标准,只有少数产业联盟制定了一些规范,现阶段还在不断演变中。 RFID标准争夺的核心主要在RFID标签的数据内容编码标准这一领域。目前,形成了五大标准组织,分别
8、代表了国际上不同团体或者国家的利益。EPC Global是由北美UCC产品统一编码组织和欧洲EAN产品标准组织联合成立,在全球拥有上百家成员,得到了零售巨头沃尔玛,制造业巨头强生、宝洁等跨国公司的支持。而AIM、ISO、UID则代表了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IP-X的成员则以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地区的国家为主。比较而言,EPC Global由于综合了美国和欧洲厂商,实力相对占上风。下面就对两大主要标准组织EPC Global和UID进行简单介绍。 1.EPC Global EPC Global是由UCC和EAN联合发起的非盈利性机构,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连锁集团、英国Tesco等100多家美国和
9、欧洲的流通企业都是EPC的成员,它由美国IBM公司、微软、Auto-ID Lab等进行技术研究支持。此组织除发布工业标准外,还负责EPC Global号码注册管理。EPC Global系统是一种基于EANUCC编码的系统。作为产品与服务流通过程信息的代码化表示,EANUCC编码具有一整套涵盖了贸易流通过程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所需的全球唯一的标识代码,包括贸易项目、物流单元、位置、资产、服务关系等标识代码。EANUCC标识代码随着产品或服务的产生在流通源头建立,并伴随着该产品或服务的流动贯穿全过程。EANUCC标识代码是固定结构、无含义、全球唯一的全数字型代码。在EPC标签信息规范1.1中采用6
10、4-96位的电子产品编码;在EPC标签2.0规范中采用96-256位的电子产品编码。 2.日本UID 主导日本RFID标准研究与应用的组织是T-引擎论坛(T-Engine Forum),该论坛已经拥有475家成员。值得注意的是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日本的厂商,如NEC、日立、东芝等,但是少部分来自国外的著名厂商也有参与,如微软、三星、LG和SKT。T-引擎论坛下属的泛在识别中心(Ubiquitous ID Center-UID)成立于2002年12月,具体负责研究和推广自动识别的核心技术,即在所有的物品上植入微型芯片,组建网络进行通信。UID的核心是赋予现实世界中任何物理对象唯一的泛在识别号(Uco
11、de)。它具备了128位(128-bit)的充裕容量,提供了340x 1036编码空间,还可以用128位为单元进一步扩展至256、384或512位。Ucode的最大优势是能包容现有编码体系的元编码设计,可以兼容多种编码,包括JAN、UPC、ISBN、IPv6地址、甚至电话号码。Ucode标签具有多种形式,包括条码、射频标签、智能卡、有源芯片等。泛在识别中心把标签进行分类,并设立了多个不同的认证标准。 我国也在进行RFID标准体系的建设。2005年10月,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截至2008年底,工作组共有91家成员单位。总体目标是建立一套基本完备的、能为我国RFID产
12、业提供支撑的RFID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完成基础技术标准:如电子标签、读写器、RFID中间件、数据内容、空中接口、一致性测试等标准;完成物流、生产制造、交通、安全防伪等主要行业的应用标准。目前已公布的RFID相关标准主要有GB 18937-2003 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标识代码编制规则、TB/T 3070-2002 铁路机车车辆自动识别设备技术条件、GB/T20563-2006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等。 第二章RFID产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RFID技术发展的几个时期 RFID技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时它被用来在空中作战行动中进行敌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可按十年
13、期划分如下: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14、 2000年后:标准化问题为人们高度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 近几年RFID技术的热潮是来自于AutoID实验室对建立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设想。其基本想法就是基于Internet的互联互通性,通过电子产品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简称EPC)把供应链的物
15、质网络(Network of Atoms)同Internet的比特网络(Network of Bits)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物联网”。形象而言就是在每个物品贴上RFID标签,每个标签都赋予一个唯一的EPC码。当货物沿供应链流动时,(比如生产工厂 中心仓库 区域配送中心 零售店 货架 顾客),通过装在相关位置的RFID阅读器,可以快速地完成对产品的识别、盘点、数量统计、自动补货、防伪检查等,以达到提高物流速度、降低库存水平、提高资金周转率等。该想法得到了众多国际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塔吉特、麦德龙的响应与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包括美国国防部的支持,从而在全球掀起一股RFID的热潮。 第二节 近几
16、年RFID产业的发展情况 全球RFID市场总产值从2002年的11.5亿元美元增长至2008年37.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其中电子标签产值从02年5.4亿美元增长至08年20.3亿美元,读写器产值从02年2.4亿美元增长至08年8.9亿美元,应用软件产值从02年3.3亿美元增长至08年8.1亿美元。 2004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超过12亿元,2006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达到28亿元,到2008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达到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2%,其中RFID电子标签市场达到38.1亿元,读写器将达到6.8亿元,软件及服务将达到5.7亿元。 RFID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17、,涉及信息,材料,装备及工艺等多技术领域,可以拉动很多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RFID技术涵盖了无线电通信、芯片设计制造、天线设计、封装、软件和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技术。RFID产业链更是包含了彼此衔接的多个环节。 RFID产业链的划分可以细分到不同的层次,最顶层的划分包括:RFID产品/设备供应商、RFID系统应用集成商(应用方案提供商)和终端用户三大类。其中RFID产品/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如多频段/多品种RFID产品和其他与RFID技术相关联的各类产品;系统集成商主要掌握产品技术特点、了解用户应用需求、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实施应用系统工程等;行业用户包括国资企业大用户、行业示范用户、关键大用户等
18、。更细的划分以RFID产品/设备供应商为例,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解决方案、核心关键技术等RFID技术基础研究方面,标签芯片、天线设计、标签基板材料与封装材料,生产加工等电子标签方面;读写器关键技术方案,关键元器件,加工生产,测试等标签读写器方面以及中间件等系统应用软件方面。 中国科技部共批准了7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又称为“7大中国芯”,依序分别是上海、西安、无锡、北京、成都、杭州、深圳。RFID发展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上海RFID产业化基地已初步形成,广东佛山无线射频产业(RFID)基地也具有了一定规模。科技部在“十五”末期也启动多个863 RFID相关课题,项目总经费达1.6
19、亿元人民币。信息产业部,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国家烟草专卖等各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也相继投入资金,开展RFID技术与应用工作。国家还相继颁布了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800/900MHz频段试运行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促进了RFID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层面的支持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并支持基础共性研究项目课题,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方面;专有、专利等核心技术方案;产业化生产工艺;标签芯片等关键芯片技术。 2鼓励并引导示范工程推进,主要体现在:发挥政府能做而企业无能为力的作用;促进产业联盟的发展等方面。 3鼓励并支持行业协会在操作层面发挥作用。提升行业协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鼓励企业之
20、间的优势互补及强强联合。 第三节RFID发展前景展望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预计2009 年全球 RFID 销售收入与 2008 年相比增长率不超过9.2%,产值约为40亿美元。在2011 年之前,市场增长率不会达到或超过20%。2011年之后RFID 市场或将恢复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9年初我国制订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以复苏中国经济,其中就包括与RFID关系密切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和物流行业。这将加快中国信息化建设进程,RFID产业也会从中受益。 RFID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60余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应用的发展。未来
21、RFID技术的发展将会在电子标签、阅读器、应用系统集成、中间件平台、标准化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1)RFID电子标签方面:由于新的应用对电子标签的工作性能、安全性与可靠性等的要求,使得电子标签芯片所需的功耗更低,无源标签、半无源标签技术更趋成熟。同时,RFID信息作用的距离也更远,更加适合于远程高速移动物品的多标签快速识别与读/写操作,RFID可读写操作的一致性更加完善。另外,RFID标签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且通过与传感器相结合,使其智能性更强,并且在强电磁场下的自保功能也更完善。(2)RFID阅读器方面:通过与条码识读功能相集成实现无线数据识别与传输,以及离线与在线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来实现
22、RFID阅读器多功能应用集成。通过智能多天线端口的集成,来实现对不同工作频率的切换兼容与信息的自动处理,并解决微波的反射与吸收问题。通过多种数据接口(其中包括RS232、RS422/485、USB、红外、蓝牙、以太网口等)的集成,实现数据信息的多传输通道。通过标签的多制式兼容,来实现多种标签类型的读、写操作兼容)。另外,RFID阅读器在小型化、成本更低的同时,向便携式、嵌入式、模块化方向发展。 (3)RFID系统种类方面: 低频近距离RFID系统将会具有更高的智能与安全特性。同时,高频远距离RFID系统性能更加完善,系统更加完善。此外,基于标准化的RFID系统模块可替换性更好、更为普及,从而为
23、更为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 射频识别和生物识别融合发展 射频识别和生物识别两大技术可谓目前先进识别技术的代表。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应用广泛的两大派别。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主要用于身份认证领域,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人们同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获取其特征并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该人。现已经发展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手形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签名
24、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 目前,RFID射频识别主要用在针对物为对象的领域,而生物识别主要用在针对人为对象的领域。生物识别的高安全性和高精准率,RFID射频识别的无需接触和人工干预,都是极具魅力的地方。将生物识别和RFID技术结合将极大的加强“人和物”的安全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应用空间。把RFID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融合,有效构建一个流动的物体与特定经过生物识别的个人信息共同实时监管的立体识别安全网络,这是独立的技术难以达到的,这种融合正在逐步成为行业领域里一个崭新的业务模式。国际知名厂商RCG就着重推出了“射频识别+生物识别” 安全业务模式,RCG已经成功将RFID与生物识别技术整合应用于W
25、HY Club(HK)、私人银行(UAE)、A1 国际汽车大奖赛马来西亚站、中国珠海机场安全管理等国内外众多安防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第五节 国际RFID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美国已经在RFID标准的建立、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开发、应用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欧洲RFID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EPC Global标准。在封闭系统应用方面,欧洲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日本虽然已经提出UID标准,但主要得到的是本国厂商的支持,如要成为国际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FID在韩国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至今韩国在RFID标准上仍模糊不清。 1.美国 在产业方面,TI、Inte
26、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RFID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芯片开发。Symbol等已经研发出同时可以阅读条形码和RFID标签的扫描器。IBM、Microsoft和HP等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RFID的应用。目前美国的交通、车辆管理、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仓储管理及物资跟踪等领域已经开始逐步应用RFID技术。在物流方面,美国已有100多家企业承诺支持RFID应用,这其中包括:零售商沃尔玛;制造商吉列、强生、宝洁;物流行业的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以及政府方面国防部的物流应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是RFID应用的积极推动者。按照美国防部的合同规定, 2005年起所有军需物资都要使用RF
27、ID标签;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建议制药商从2006年引进RFID技术进行药品真伪追踪识别;美国社会福利局(SSA)则于2005年年初正式使用RFID技术追踪SSA各种表格和手册。 2.欧洲 在产业方面,欧洲的Philips、ST Microelectronics在积极开发廉价RFID芯片;Checkpoint在开发支持多系统的RFID系统;诺基亚在开发能够基于RFID的移动电话购物系统;SAP则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在应用方面,欧洲在诸如交通、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物资跟踪等封闭系统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目前,欧洲许多大型企业都纷纷进行RFID的应用试验。
28、例如,英国的零售企业Tesco最早于2003年9月结束了第一阶段试验。试验由该公司的物流中心和英国的两家商店进行,试验是对物流中心和两家商店之间的包装盒及货盘的流通路径进行追踪,使用的是915MHz频率。 3.日本 日本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它在电子标签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政府也将RFID作为一项关键的技术来发展。日本公共管理暨内务、邮政与电信通讯省(MPHPT)在2004年3月发布了针对RFID的关于在传感网络时代运用先进的RFID技术的最终研究草案报告,报告称MPHPT将继续支持测试在UHF频段的被动及主动的电子标签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管制的问题;2004年7月,日本通商产业省METI选
29、择了七大产业做RFID的应用试验,包括消费电子、书籍、服装、音乐CD、建筑机械、制药和物流。从近来日本RFID领域的动态来看,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基于RFID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始集中出现,这为RFID在日本应用的推广,特别是在物流等非制造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韩国 韩国主要通过国家的发展计划,再联合企业的力量来推动RFID的发展,即主要是由产业资源部和情报通信部来推动RFID的发展计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3月韩国提出IT839计划以来,RFID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虽然目前韩国在RFID的开发和应用领域乏善可陈,但值得引起关注的是在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韩国关于RFI
30、D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试验正在加速展开。同日本类似,韩国也出现了将RFID引入开放系统的趋势。2005年3月,韩国政府耗资7.84亿美元在仁川新建技术中心,主要从事电子标签技术包括RFID研发以及生产,以帮助韩国企业快速确立在全球RFID市场的主流地位。该中心的建设在2007年完成,RFID标签和传感器在2008年批量出货。 5.中国台湾 2004年台湾成立了“RFID研发及产业应用联盟”。该联盟结合庆康、光宝、特力、精业、工研院等64家台湾厂商与研究单位,以强化RFID产品设计、开发、量产及系统应用能力,促进台湾RFID产业发展。台湾经济部商业司与工业局共同推出S计划与R计划,加快RFID产业发
31、展。此外,在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软件等技术研发上也有许多相关计划,以共同提高台湾RFID应用水平。如今台湾厂商的生产仍然主要集中在标签方面,对外交易也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 硬件现状:到目前已有本地公司拥有基本的RFID新技术,包括EPC芯片与天线设计、EPC电子标签设计与制造,以及EPC读写器设计与制造。但尚须市场带动以使技术成熟。硬件厂商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固定式和手持式读写器以及被动式标签上。 RFID 软件及平台现状:中间软件有premise server、 ONS platform、 奈讯的edge domain platform等。咨询服务平台有EPC物流平台、食品安全平台、医疗信息交
32、换平台等。应用软件有NPC payment platform等。软件与服务厂商的投入主要分布在应用效能测试、系统安装、咨询服务、后端整合几个方面。 台湾RFID产业正开始成长,业者对未来市场的发展总体上持乐观态度。但台湾的RFID的发展在短期内存在一些困难:仍然试图依靠国外的现有产品打入岛内市场,业者缺乏主动开发专用产品的意愿;集成应用仍以小型企业为主,无法形成竞争力,海外业务开发力明显不足,短期内仍难与海外大企业竞争。由于导入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使用者仍在踌躇观望,缺乏近期应用测试的动机。就长期而言,大型企业将逐渐加大RFID产品研发投资,政府由公共领域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根据RFID的发展状
33、况,台湾制定了到2013年时的发展目标:缔造RFID产值规模达到700亿新台币的市场;政府将与食品,农业,药品,医疗等公共领域促成2个以上RFID应用整和建置计划,创造50亿个标签使用量;带动2项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前五大的RFID产品或服务;造就一家以上国际级RFID应用系统公司并孕育世界级RFID产业重镇及创造居家安全便利生活典范。 6.中国香港 香港是国际金融、商业、贸易和航运中心,也是世界上物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香港已经开始在交通物流领域装备和使用RFID系统。 在过境交通方面,附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密封集装箱可在经过不同关卡时“提前清关”,附有射频识别标签的集装箱在抵达海关检查站
34、前已可进行清关手续,通过查阅集装箱的海关清关记录及确定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完整无损后,当地海关检查站便可决定让集装箱不停站地通过。配合随机抽查,这种运输模式大大改善了供应链上物流的透明度,在保证海关检查所需的高警惕性的同时,大大降低跨境集装箱运输的等候时间。 在空运方面,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在测试一套进行行包管理的 RFID系统,希望借此改变行包分拣环节,提高行包的吞吐量效率,从而达到更加节省成本、改善服务质量的目的。目前,香港正在与内地协商标签的生产协议,以解决制造成本过高问题,此项技术将很快正式运用到机场运行中。 水运方面,香港的集装箱码头业务繁忙,其间难免出现运作低效的情况。为解决此问题,香港
35、海港现已全面配置了RFID的基础设施,已在2005年正式投入运行。此系统能够在一个全球信息网络中,运用有效的无线射频识别设备和软件,实时跟踪、管理及保障全球的集装箱装运业务,有效地提升了港口效率。 香港RFID技术的应用得益于开发RFID技术方面的优势。首先,香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发及工业基础雄厚,本地大学中有很多研究小组致力于研究与物流有关的信息科技系统及方法。根据创新及科技发展新策略,香港创新署就物流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成立了研发中心。中心初期重点开发RFID技术,在短期内进行试验并且协助本地制造商配合全球零售商推行,并且提供基础设施,让企业界尽早了解RFID技术。其次,香港政府一直把
36、RFID技术视为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给予政策支持。此外,香港还拥有一流的运输基础设施支持联系世界各地的物流运作,完善的通讯基础设施和稳固的信息科技知识基础,可以应对物流业对于信息科技系统日益增加的需求。 香港在RFID领域与内地的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结果。作为全球的“制造工厂”,中国内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大部分厂商是沃尔玛等美国大型零售商的合约供应商。随着RFID技术的进步及市场的发展,这些零售商都要求收货时使用射频识别技术。所以,珠三角地区厂商要保持竞争力、领先对手、占据市场,就必须大力发展RFID技术。而香港是全球RFID的研发基地之一
37、,在物流科技上有着内地所缺乏的优势。因此,在RFID技术方面,香港擅长研发,内地是巨大的应用市场,双方优势可以形成互补。两地正是充分意识到这点,所以在RFID领域展开了多项合作。 香港政府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2004年就开始了RFID领域的合作。2005年,香港政府批准了双方合作的6个关于RFID的项目。其中一个项目是在广东省内设立了4个试点,通过主要的试点,追踪产品从广东省的厂房里运到香港的分销中心,再到国外的配送中心,并研究解决其间所产生的物流问题。这些项目主要目的是希望可以在网络方面达到信息互通,并推动供应链中的标准和基础建设的开发,加快香港和内地作生产基地的整合,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整合,提
38、高供应链效率,从而增强两地区的竞争力。2005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组建了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并已在RFID技术领域与深圳的一家集装箱公司进行了示范性合作。 第六节 使用者对RFID存在的几个误区 1过高估计RFID技术。由于对RFID技术细节与能力未予了解,许多主观想象脱离技术实际。 2电磁环境理解不足。RFID应用的电磁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电磁环境,对开放电磁环境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充足的依据和专业指导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与想当然。此外,因为RFID技术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其测试方法尚未形成规范,远距离RFID系统面临的电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 3片面提出RFI
39、D“万能”的要求。人们总希望系统能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自然不乏一些促进技术改进与发展的新思路。但一味地追求RFID技术解决应用需求中的所有问题或适用于各种可能的情况,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产品或系统而言都是不现实的。这种观念体现了未能充分利用RFID之长而取了其短,未能有效地从系统角度考虑解决问题。 4将不同频段的RFID技术混为一团。人们很少去注意不同频段的RFID技术的特点不同,而要将技术手段与应用需求相结合时,即存在应用需求与技术特长相结合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 第三章RFID在各主要领域中的应用 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金卡工程推动了国内IC卡的应用和发展,也为RFID产业打下了应用和
40、技术的基础。进入21世纪,RFID产业受到了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各项支持政策逐步出台,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同时政府也大力推动了RFID在行业的应用。RFID应用领域示意图 不同频段的RFID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发展水平并不均衡:13.56MHz电子标签发展成熟,应用广泛,正在向更多的应用领域发展;UHF频段电子标签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国内目前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在身份识别、电子票据、防伪、危险品管理等领域,其需求特点是工作距离要求不高、成本要求不高、但有一定安全加密的要求,这些都是13.56MHz电子标签发展较快的领域。 在商业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不停车收费等领域,其需求特点是工作距
41、离远、识别快速、安全性要求不高、成本要求很高,这些领域将是UHF、微波频段电子标签的重要发展领域,但由于技术、成本等各方面原因,RFID在这方面应用的发展相对较慢。但随着一些国际商业巨头(如沃尔玛、麦德龙等),对RFID在商业供应链管理应用上的推动,可以预见,UHF、微波频段电子标签的应用在不远的将来,在全球、在国内都会有重大的发展。全球主要RFID应用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汽车产业在全球RFID行业应用市场中居于首位。RFID产品以及嵌入汽车制造平台上的RFID系统,通常作为供应链与资产管理的主要手段。另外,AVI(汽车自动识别)系统,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电子车牌、轮胎追踪、
42、车辆电子芯片防启动系统也是RFID的潜力市场。消费性包装业是一个需要处理大量商品的行业,CPG(包装消费品)制造商必须与零售商配合,共同降低库存与流通成本。在零售业,不仅包含RFID零售商店、智能货架的应用,也包含零售商店和企业内的物流管理系统(Point-of-sale,POS)、供应链后端、封闭式库存管理系统等应用。在国防产业,RFID主要着重于后勤补给系统中的应用。 第四章2008年中国RFID产业动态 2008年国内RFID行业呈现加速的趋势,以奥运为契机,中国RFID企业在技术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RFID市场的成长也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国际厂商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尤其金融
43、危机环境下RFID厂商更看好中国市场。有些厂商更是直接行动,加强了和中国厂商的合作,如Alien与扬州永道的合作。虽然中国RFID市场形势看好,但一直制约RFID行业发展的部分因素尚未完美解决。 第一节08年中国RFID产业取得的成就 2008年我国RFID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好政策与标准推动并行 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意识到RFID技术对未来的影响和蕴涵的巨大商机,制定了相关政策并投入资金积极推动RFID产业发展。 2008年,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RFID的支持力度依然没有减弱,给RFID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成长环境。而政府部门落
44、实的一项项具体措施,便成了一件件对于RFID行业来深具影响力的大事件。 3月,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把推进RFID技术的应用列入到08年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中; 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规划; 6月,我国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技术指导文件通过审议; 9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08年度“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拟拨经费共2150万元。 这些扶持措施以及标准制定工作的展开,对RFID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山东RFID产
45、业联盟、济南RFID产业联盟和两岸三地RFID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相继成立,各类RFID相关展示会、研讨会、论坛接二连三的召开等事件都对RFID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RFID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二RFID市场以应用促发展 “以政府为主导,以应用促发展”,这条07年行业遵循的发展思路其作用已经开始凸现出来。以应用为主的示范工程开始发挥出以点带面的作用,可说每一个示范工程或成功的案例都是RFID技术的宣传册。 而08年最具影响力的成功案例莫过于RFID电子门票在奥运会的应用。历届奥运都是新技术的发展引擎,北京奥运也不会例外。北京奥运会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奥运宾馆、比赛场地、制造商、物流中
46、心和医院的个人安全监控中,广泛采用了RFID技术。经过奥运期间的检验,这些应用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既保障了奥运的安全进行,又使得中国在RFID领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 北京奥运是第一届全面使用RFID技术来进行门票防伪的奥运会。本届奥运会的门票都加载了中国自行研发的、国内最小的RFID芯片。该芯片包含了购票人的关联信息,只需在检票仪器上刷一下手中的门票,就可以激活后台数据库,从而调出观众的个人信息。RFID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奥运门票的防伪能力与检票速度。另外,奥运门票还详细记录门票的购票时间、地点、何时入场、座位区域等信息,使奥运赛场的安全秩序管理更加方便。 食品安全追踪是RFID在本届奥
47、运的另一个主要应用。该技术重点防范了4类食品突发事件:食源性疾患,动物源性食品中违禁物质的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以及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等人为恶意污染食品事件。本届奥运做到了全食品RFID电子标签,全程监控了种植、运输、分类、验收和存贮过程,防范住了前述4类食品突发事件。奥运期间,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对中国在食品方面的成绩的赞叹不绝于耳,充分肯定了我国对RFID食品追踪应用的成功。 在科技奥运的理念作用下,电子门票作为奥运会科技亮点倍受媒体青睐。一时间,RFID技术为世人所瞩目。在奥运会的成功应用也使得电子标签门票成为一个应用的热点,许多旅游景点、演出会、运动会都将开始规模化应用电子标签门票。如郭富城世界巡回演唱会、青岛啤酒节和崂山游览区等门票均采用了这项技术。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享受到了RFID技术带来的便利,也了解到了这项即将改变世界未来的高科技技术。 传统的应用领域如交通物流,都是众多RFID企业关注的领域,如远望谷、科识通、中兴通讯等。山东、长三角、北京、湖北等地相继试点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大幅度提高了收费站的通过能力,并有助于节能减排。中航芯控一直专注于医疗领域,开发出租赁资产管理系统、住院病人RFID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