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江投资第一期短期融资券跟踪评级报告.doc
《贵州盘江投资第一期短期融资券跟踪评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盘江投资第一期短期融资券跟踪评级报告.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跟踪评级报告大公报SD【2011】242号跟踪评级债项等级:A-1企业信用等级:AA 评级展望:稳定上次评级债项等级:A-1企业信用等级:AA 评级展望:稳定发债规模:8亿元上次评级时间:2011.02.18债券存续期间:2011.03.31-2012.03.31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人民币亿元)2011.6201020092008货币资金35.98 22.27 16.14 16.98 总资产211.39143.19115.31108.76所有者权益112.6880.3264.2560.33营业收入54.3367.1957.1355.
2、32利润总额9.8614.2414.2114.89经营性净现金流13.9211.624.6515.22资产负债率(%)46.6943.9144.2844.52速动比率(倍)1.441.341.201.09毛利率(%)35.2038.7942.6352.05净资产收益率(%)7.1914.5618.520.9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16.2515.2117.5113.17存货周转天数(天)28.5630.2538.3842.16经营性净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倍) -7.384.1917.00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动负债(%)32.5837.4016.2567.94注:2011年6月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分
3、析 员:王劼 吕向东联系电话:010-51087768客服电话:4008-84-4008传 真:010-84583355Email :rating跟踪评级观点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江投资”或“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水泥生产等业务。评级结果反映了2009年以来煤炭需求与煤炭市场价格明显上升、公司煤炭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煤炭运输成本较低等有利因素;同时也反映了煤炭赋存条件影响公司开采成本、有息债务在总负债中占比增大等不利因素。综合分析,大公国际对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信用等级维持A-1,企业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有利因素2009年以来我国煤炭需求
4、与市场价格明显上升,2010年以来煤炭价格逐渐稳定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家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推进煤炭行业资源整合,为大型煤炭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2009年以来响水矿和松河矿相继建成投产,公司煤炭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六枝工矿的并入拓展了公司长期发展的空间;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公司煤炭运输较北煤南运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不利因素公司煤炭赋存条件将长期影响公司对煤炭开采成本的控制;随着公司煤炭产能的快速增长和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公司煤矿开采难度逐渐增大,同时运力不足也制约了公司煤炭销售的增长;六枝工矿的并入等因素使公司近期毛利率下滑;公司有息债务占比继续提高,未来利息支付压力增大。 大公国际
5、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跟踪评级说明根据盘江投资2011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履行债务情况进行了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得出跟踪评级结论。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盘江投资于2011年3月发行了8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券,发行期限为365天。募集资金用于补充集团本部和下属子公司的流动资金,以及归还银行贷款,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截至目前资金使用情况正常。发债主体盘江投资是贵州省国资委所属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其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盘江矿务局,原为煤炭部直属企业,1997年改制成立了盘江
6、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江集团”),1998年划归贵州省,属省国资委监管的大型企业。1999年发起设立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江股份”),2001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00395)。2002年公司实施债转股,与国家开发银行等3家金融企业发起设立贵州盘江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江煤电”),盘江集团控股53.46%。鉴于盘江集团的煤炭业务整体上市工作已经完成,2010年2月贵州省国资委依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批准盘江集团变更为现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截至2010年12月末,公司直接持有盘江股份34.48%的股份。2011年2月贵州省国资委批复将省属六枝
7、工矿(集团)公司六枝工矿成立于2000年1月,是贵州省属大型煤炭企业,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六枝矿务局,当时是煤炭部统配煤矿,1998年下放贵州省;2009年中国华电集团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水电”)注入现金10亿元,参股45%。(以下简称“六枝工矿”)的注册资本进行调整,盘江投资受省国资委委托持有六枝工矿75.35%的股权2011年3月贵州省国资委将所持六枝工矿55%股权划转给盘江投资,乌江水电占45%股权并出资10亿元;乌江水电首次注资4亿元后未再注资。因此,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变更为:注册资本16.23亿元,其中盘江投资受省国资委委托持有12.23亿元股权,持股比
8、例75.35%;乌江水电持有4亿元股权,持股比例24.65%。2008年公司与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螺集团”)合作陆续建设了3家水泥生产企业,双方各持股50%,由公司并表。49.00%51.00%50.00%41.38%100.00%53.46%24.65%34.48%75.35%贵州省国资委盘江投资盘江煤电盘江股份六枝工矿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乌江水电水泥板块图1 截至2011年6月末公司主要股权结构数据来源:根据公司提供资料及公开资料整理盘江投资是以煤炭产业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型国有省属煤炭企业,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大型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盘江投
9、资已发展成为以煤炭生产、洗选加工为主,集煤矸石发电、铁合金、建筑材料、机械制造等多产业为一体的特大型煤炭工业企业,是全国13个综合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内的骨干企业。截至2011年6月末,公司煤炭资源储量94.8亿吨,拥有15对生产矿井、6座选煤厂、2座矸石发电厂和7座瓦斯发电站,已形成原煤生产能力2,044万吨/年、入洗能力1,520万吨/年和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3.85万千瓦的生产规模。2010年,公司生产原煤1,254万吨,销售商品煤851万吨,原煤产量比2009年的1,191万吨增长5.29%。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0年全国煤炭企业排名,公司煤炭产量排名第37位,比2009年提升2
10、位;收入排名第46位,与2009年持平;均居我国西南地区煤炭企业的首位。截至2010年末,盘江投资总资产143.19亿元,总负债62.87亿元,所有者权益80.32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41.30亿元,资产负债率43.91%。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9亿元,利润总额14.24亿元,净利润11.70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11.62亿元。根据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11年16月财务报表,截至2011年6月末,盘江投资总资产211.39亿元,总负债98.70亿元,所有者权益112.68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58.57亿元,资产负债率46.69%。201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3亿元
11、,利润总额9.86亿元,净利润8.10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13.92亿元。经营与管理公司产业结构开始多元化发展,但以煤炭业务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未发生改变;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好转,公司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所提高从业务构成来看,煤炭业务仍然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煤炭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3%以上,煤炭业务毛利润占公司利润的89%以上。2011年16月,公司煤炭业务收入和毛利润分别为44.90亿元和16.93亿元,较2010年同期分别增长70.00%和56.18%。公司非煤业务主要包括水泥、电力、机械加工、建筑安装、医疗服务、化工制品及安全培训等。近年来公司非煤业务收入和毛利
12、润均有所增长,在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润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尤其是水泥业务的较快成长,使公司产业结构出现多元化的发展势头(见表1)。表1 公司20082010年及2011年16月营业收入和毛利润构成(单位:亿元、%)业务类别2011年16月2010年2009年2008年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营业收入53.69100.0067.19100.0057.13100.0055.32100.00煤炭业务44.9083.6356.5884.2150.5688.5050.5391.34非煤业务水泥5.4610.174.426.586.5711.504.798.66电力1.502.791.922.86其余
13、1.833.414.276.36非煤小计8.7916.3710.6115.79毛利润18.94100.0026.07100.0024.35100.0028.79100.00煤炭业务16.9389.3923.8991.6023.6997.2928.5899.27非煤业务水泥1.337.021.164.450.662.710.210.73电力0.160.840.291.11其余0.522.750.742.84非煤小计2.0110.612.198.40综合毛利率35.2838.7942.6352.05煤炭业务37.7142.2246.8656.56非煤业务水泥24.3626.2410.054.38电
14、力10.6715.10其余28.4217.33非煤综合22.8720.64注:2011年16月数据为主营业务收入口径数据来源:根据公司提供资料整理从毛利率水平看,公司煤炭业务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煤炭市场价格稳步上涨,公司煤炭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长,但是毛利率逐年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矿井维护和煤炭开采设备的维护修理成本上升以及安全费增加2011年开始公司安全费由15元/吨提高至40元/吨。所致。2009年以来,公司非煤业务毛利率上升较快,主要是公司水泥等非煤产业逐渐成熟使盈利能力上升所致。总体来看,公司以煤炭业务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未发生改变,非煤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率仍然较低。2011年16
15、月,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分别为54.33亿元和19.13亿元,较2010年同期分别增长44.62%和41.51%。预计未来,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收入和利润水平将保持稳定增长。业务板块1:煤炭煤炭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盘江股份和新并入的六枝工矿是公司煤炭业务的主要经营实体,见表2。表2 2010年公司煤炭产业经营主体情况(单位:万元、万吨、%)是否并表注册资本持股比例产能/产量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盘江股份是266,94434.48-/1,140829,375546,924159,216六枝工矿是162,30075.35396/400451,399200,9051,273数据来源:Win
16、d资讯2009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煤炭下游行业用煤需求逐步回暖,煤炭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回升;2010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逐渐稳定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受地理位置、局部供需状况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地煤炭价格存在一定差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储量居于前8位的依次是:新疆、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甘肃、贵州,其储量之和为5.08万亿吨,占全国的91.12%。整体而言,煤炭资源大省多位于北方;南方只有贵州省储量较大,约占全国的3.6%。在南方煤炭资源总量中,贵州省约占48.4%,这奠定了贵州在我国南方的煤炭大省地位。从品种来看,我国煤炭的分布也不
17、均匀,以高变质煤为例,75.3%分布于山西、贵州两省。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的占比在70%以上,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在2/3左右。煤炭行业属周期性行业,行业的增长与宏观经济以及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火电、钢铁、水泥、化工四大行业占我国原煤消耗量的90%左右。图2 2009年我国煤炭及其下游行业同比增长情况注:括号内数据为该行业2009年较上年度的增长率数据来源:Wind资讯、国家统计局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刺激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有效地带动国内各个行业逐步走出低谷。2009年我国煤炭下游行业普遍呈现快速复苏趋势,火电、钢材、水泥
18、和尿素的产量同比增长率分别达7.20%、18.50%、17.91%和10.50%,2010年以来,除尿素外,煤炭下游行业需求同比增长率进一步上升。从产业链角度分析,2009年以来煤炭下游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煤炭行业需求的提升,使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较强的上行周期。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2.40亿吨,同比增长8.90%。2009年末,受煤炭下游行业景气度回升、国家加大对中小煤矿的整顿力度以及冬季用煤高峰期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价格开始快速上涨。2010年,煤炭价格逐渐稳定,动力煤价格一直稳定在600元/吨左右、焦煤价格在1,2001,400元/吨左右,均保持在较高价位;2011年煤炭价格稳中有
19、升,2011年8月初全国动力煤均价为672元/吨、邢台焦煤为1,490元/吨(见图3)。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煤炭消耗地区,而西部、北部是煤炭的主要产区,因此煤炭企业与消费地区的运输距离会通过运费间接影响到企业煤炭的成本,距离消费地区较近的煤炭企业往往具有一定的区域定价优势;在铁路、公路等运输瓶颈的制约下,各地区的煤炭供需状况也因运输条件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某些煤炭产区针对煤炭外运制订的一些税收政策也对煤炭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受地理位置、局部供需状况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地煤炭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以图3为例,近年来,在局部供需的影响下,贵州省焦煤价格的波动大于邢台焦煤等代
20、表性产品的波动;而受政府价格指导以及出省调节税等因素的影响,贵阳动力煤价格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3 2009年8月2011年7月国内部分动力煤、焦煤出厂价格(单位:元/吨)数据来源:Wind资讯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煤炭下游行业景气度逐渐恢复,煤炭需求逐渐回暖,市场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扩大了煤炭企业的盈利空间。国家鼓励大型煤炭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推进煤炭行业资源整合,继续为大型煤炭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煤炭产品增值税上调、预期中的资源税改革等因素将加大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2009年以来,国家继续推进煤炭行业资源整合,鼓励支持大型煤炭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200
21、9年2月初,国家能源局在2009年全国第一次能源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煤炭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煤矿开采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快关停和整合小煤矿,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国家将重点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大基地煤炭产量比重,扶植大集团发展,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励煤、电、路、港、化工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2009年8月2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申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把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以内。目前在全国两万多家煤炭生产企业中,大煤矿与小煤矿的煤炭产量比例为6:4,而在贵州一
22、千多家煤炭生产企业中,大煤矿与小煤矿的煤炭生产规模比例约为2:8。贵州省煤炭产业集中度低、单矿规模小。截至2011年5月,省内煤炭企业1,441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59个,而产量排进全国前50位的只有盘江投资和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城矿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0年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显示,水城矿业2010年产煤1,016万吨,排名43位。2010年全省单矿平均产能为18.99万吨。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贵州省煤炭产业振兴计划明确提出加快省内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贵州省政府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整顿小煤矿,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为省内大型煤炭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投资 第一 短期 融资 跟踪 评级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