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网络微小型企业非正规融资的环境基础与动力机制.doc
《社会资本网络微小型企业非正规融资的环境基础与动力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资本网络微小型企业非正规融资的环境基础与动力机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资本网络:微小型企业非正规融资的环境基础与动力机制 摘要:文章从分析微小型企业的组织经营特征及融资需求的特殊性角度,阐述了非正规融资是各种社会资本聚集的最佳方式,社会资本网络通过非正规融资推动了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的贯通。企业的非正规融资行为,不仅是出于资金的需求,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包含了合作、互助的考虑。 关键词:微小型企业;非正规融资;社会资本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s and the special financing demand by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private e
2、conomy, the paper proves that informal financing right now is the best way to raise social capital and that social capital network connects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micro enterprises. The informal financing behaviors of enterprises can not only meet the demand of fund, but also satisfy the need of
3、mutual aid and cooperation. Key words: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formal financing; social capital 一、引言:关于微小型企业融资的文献综述 随着新交易中心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及产权制度的演进,分工的加深在越来越专业化和越来越小的企业之间发展,中小企业代表着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一群体中大量存在的以超小经济规模形态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微小型企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为经济注入了活力,尤其是在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微小型企业多以独资或
4、合伙制的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自创业的第一天起,多种不利的因素就困扰着其发展,如资金严重短缺,技术落后,管理人才匮乏,再加上市场环境的高不确定性,其生命周期很短。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统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开业后的两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或转产,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中国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3.5岁(许晓明,高健)。最近大量实证研究成果显示:融资问题始终是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约束环节。 目前,关于微小型企业融资分析多包含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中。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约束(Supply-based f
5、inancial constraint)的最主要原因。Stiglitz 和Weiss(1981)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在众多的贷款申请者中甄别出哪些借款者有还款能力,哪些借款者无还款能力,这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严重恶化。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盈利和降低风险,不得不采取信贷配给政策。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更容易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的约束。 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学者认为能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Bester(1985 )提出引入贷款抵押这样的甄别机
6、制。认为如果银行将贷款利率和贷款抵押同时纳入贷款合同,则这两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就能够实现信贷市场上的分离均衡,低风险的企业将会承诺较高的抵押水平而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而高风险企业则与之相反,这就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Holmstrom和Tirole (1997)进一步提出信息与抵押品是可以互相替代的;Berger和Udell ( 2002 )提出通过关系型贷款(relation ship lending)解决银企关系中的“软信息”问题的思路,认为银行可以通过与小企业发展非标准化的、通过密切关系而达成融资交易的准市场行为,来降低小企业贷款成本,提高贷款的可获得性。国内学者中,林毅夫、李
7、永军(2001)、李志(2002)和张捷(2002)等从不同分析角度提出用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思路;张杰(2000)、史晋川(1997)则提出通过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体制内”金融来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有众多学者提出通过政府供给担保来解决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不足问题,其根本的出发点还是通过抵押担保来替代信息,实现对企业的筛选。 然而从国内实践看,仅仅立足于克服信息不对称所提出的措施建议效果不佳。首先,商业银行必须克服抵押品不足这个棘手的难题;其次,商业银行必须克服信息收集、处理、应用的高成本投入和低收益的矛盾。而且,由于银行破产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关系型贷款很容易滋生寻租
8、或合谋行为,使银行的资产受到侵蚀;最后,依靠政府信用担保机制,商业银行必须要克服道德风险。否则,设计糟糕的担保机制将削弱企业的还款激励机制,加剧赖账文化。微型企业不同于一般的规模公司制企业,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小型企业,其自身表现出某些特殊性,上述问题就更突出。 本文认为:由于微小型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特征,决定了其融资需求的特殊性。兴起于大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现代金融体系,并不适合微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微小企业正规金融市场往往是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信贷配给明显,事实上造成了“微型企业歧视”。而非正规金融不仅有助于解决微小型企业克服融资的供给约束,同时也克服了企业的融资需求约束(Demand-si
9、de financial constraint),促进微小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二、微小型企业融资需求的特殊性分析 在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微小型企业有着不同的称谓: 美国将由贫困人口拥有与经营、员工不超过10人(包括不支薪的家庭成员)的公司称为微型企业; 法国把凡雇佣员工在9人以下的企业被称为特小企业; 日本把制造业中20人以下、商业服务业中5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零细企业; 1996年欧盟委员会将雇员人数9人以下的企业定为非常小企业; 我国将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均在5000万以下的统称为小型企业,但没有对微小型企业的类型划分。其实,若以规模来看,我国还有大量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脱离政府管理的非
10、正规劳动组织,这些组织主要是微小型企业(莫荣,2001)。 微小型企业不同于一般的规模公司制企业,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小型企业,其自身表现出某些特殊性,决定了其融资需求的特殊性。 (一)微小型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简单,企业管理的人格化现象突出,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往往就成为维系企业管理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企业家不仅运用个人的才能发挥着发现市场、创造市场、应对不确定性这些核心作用,而且还凭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建立起一种分等级的人际关系结构,而这一人际关系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以企业家为中心,企业内部、企业间以及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了非契约型长期合作博弈关系。企业家个人及其控股的家族承担着企业兴衰
11、的主要责任。也就是说,微型企业融资的基础是企业家个人及其家族的信用。微小型企业与所有者个人的紧密联系,从而也使企业家个人和家族承担了企业风险和隐性成本。当微小型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或追求技术进步而需要进行外源融资时,企业家个人及其家族的个人因素就成为资金提供者最看重的因素。 (二)微小型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基本上合二为一,大多数微小型企业具有家族性特征,管理的人格化现象突出必然带来的融资需求更加人格化。个人因素,包括所有者的目标函数、风险回避度、失败容忍度、避税考虑、控制权考虑以及知识水平等,都导致企业融资方式的因人而异,因人制宜。从制度需求来看,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信用受到极大的破坏,
12、人们彼此间的信任度减低,缺乏经济合作的基础,选择以人缘、地缘、血缘为基础的合作方式远比建立在社会信用基础上的现代公司制要可靠得多;另一方面,受我国的家族文化的影响,人们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选对象往往是最亲密的人,包括以血缘、亲缘、姻缘关系和以地缘、学缘、友缘关系为基础的、以长期固定规范为纽带建立的关系人。微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始终偏好掌有大部分股权,并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正是这种偏好,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方式仅仅只局限于不影响其控制权的内部融资(如企业自身的利润积累和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内,通过企业主拥有的社会资本进行企业内部成员融资或关系网络内外部融资内部
13、融资)与外部融资中的债券方式。因为,债券融资既可通过正式制度下的正式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也可通过某些转型经济中非正式制度条件下的非正式金融中介机构(如民间标会、典当行或钱庄等)。而外部融资方式中如出卖股权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之类的权益融资,则由于可能导致经营者控股权的稀释或转移而被排斥。 (三)微小型企业活动更多依靠某种社会机制,如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宗族规制等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和规范。从外部来看,由于地理接近性和产业专业化的特性,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联系来传递商业信息和市场信息,各个微小型企业之间往往有共同的熟人、共同的交易网络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互利、双赢,共同做强、做大是主要思维理念。通过
14、彼此的长期博弈,大家就会对彼此的交往,有一种稳定的预期,一个互利的“合作解”成为人们的合理选择在这里,重复博弈中惩罚的可信度是维持合作博弈的关键(罗丹阳,殷兴山,2006)。一旦行为主体背信弃义, 将会受到社会排斥、声誉丧失等严厉的非正式制裁。在企业内部,企业主及其核心层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非正式制度表现为企业内部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平等关系。虽然企业的控制权属于家庭或个人,但资产的收益权和让渡权却平均或非平均地属于企业的全部成员;企业内的许多员工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相互间很熟悉,相互帮助是处事待人的基本原则。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文化上的力量仍然能够支持员工之间的交往和企业
15、的运转。 (四)大多数微小型企业经营不稳定,风险大。与一般企业相比,微型企业具有经营灵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的优势,经营灵活性是中小企业的天然优势,但灵活性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也有可能转化为劣势。不确定性意味着产品和市场的频繁转换,缺乏自己的品牌和稳定的主营业务等,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这些灵活性特征将直接导致其投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即风险增加。加上资产少、底子薄、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弱,微小型企业有着较高的倒闭率或歇业率。这种经营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倒闭率,以及质押资产的不完备性,使银行和投资者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与微小型企业的经营生产特点相一致,微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资金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资本 网络 微小 企业 正规 融资 环境 基础 动力 机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