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doc
《文献综述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献综述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文献综述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一、关于国民待遇的内涵国民待遇属于国际法的范畴,周鲠生先生在谈及外国人待遇时曾明确指出:“外国人一入国境,即立于这一国家属地优越权之下,属于他的管辖。因此,外国人(除享有治外法权者外),无论是暂时旅行或长期居留,都要服从所在国的一般法令(除限于适用本国公民的,如兵役法外),所在国则要给予生命财产的保护,特别是在人身安全和财产方面给予他们以在法律面前与本国人平等的待遇。这是公认的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当然,在具体事项上对于暂时旅行和长期居留的外国人的待遇势必有所区别。……因此,讲到外
2、国人的待遇,主要是关涉长期居留的外国人的问题。”杨卫东博士在其双边投资条约中国的视角中对国民待遇作了简要定义 “一国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在其领土内的外国人以本国公民所享受的同等待遇”,两位学者对国民待遇的对象都仅仅是外国人。1976年国际投资和多国企业宣言第2条规定:“成员国必须根据它们维持公共秩序、保障其基本安全利益和履行有关和平与安全的义务的需要,在其法律、规章和行政惯例中赋予其领土内由另一成员国直接或间接拥有或控制的企业符合国际法的待遇,并使其处于与国内企业在相同情势下同等优惠的地位” 。二、国民待遇的沿革对于国民待遇的起源,国内有
3、关著述大致有几种说法:第一是,国民待遇一词最早起源于1947年的日内瓦通过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最早以国内法律形式规定外国人享有平等民事法律地位的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11条的规定;第三,“……国民待遇萌芽于中世纪后期。早在17世纪时,有的国家就开始通过条约来相互给予对方特定人员与本国人员相同的待遇。然而,国民待遇作为一项制度则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才形成的,如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第11-13条即首次在国内立法上对国民待遇加以了规定”。以上的三种观点学界并未统一认识。荷兰的国际法学家Verzijl认为,国民待遇是有关外国人地位的法律中的一
4、种古老的待遇标准,早在1656年荷兰与瑞典签订的艾尔宾条约中就规定,双方国民在税收和其他国内费用的征缴上享有平等的待遇,如果一方要提高此类税收和国内费用,那么这种提高不得给对方国民增加比其本国国民更重的负担。为了进一步说明早期国民待遇的规定的内容,Verzijl还提到了1688年7月丹麦和荷兰订立的初步协议。该协议第5条要求丹麦不得对荷兰向其出口的货物征收比其本国国民更高的国内费用。国际法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因此,国民待遇标准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国民待遇在国内法上经过了从敌视主义、贱外主义、排外主义、互惠主义到平等主义的发展历程,但国民待遇完整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献 综述 双边 投资 条约 实践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