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0530.doc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05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0530.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届)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 目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学 院 商 学 院 专 业 财 务 管 理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
2、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治理中所要解决的最基础性问题。股权结构不仅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而且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还会影响公司经营绩效。本文是以此为背景,从理论出发,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在理论上阐述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依据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求探寻优化我国创业
3、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目标模式,并就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现阶段加强股权集中力度,提高公司监控效率;提高法人股在公司的比例更有利于公司发展;上市公司应强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提高流通股比例,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绩效Abstract: Equity structure is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hich should be solved in the most basic problems. Equi
4、ty structure not only decided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based,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iciency can also affect the company performance.This article is for this background, from theory, analyses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various aspects
5、, which in theory expounded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annual data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gem companies operating performance 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explore optimize Ch
6、inese gem companies equity structure, and the target model perfect our country gem companies equity structure design put forward rational Suggestions: first, current efforts to strengthen equity concentration and improve monitoring efficiency; second,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in the company
7、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third, the listed company shall strengthen the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fourth, improve proportions,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company shares a long-term development.Key words: GEM companies, equity structure, performance目 录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问题的
8、提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三)论文框架2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4(一)国外研究成果4(二)国内研究成果5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设计7四、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过程8(一)变量的设定8(二)样本总体的描述性分析9(三)控股股权分组的描述性分析10(四)研究结论13五、政策性建议13参考文献16致 谢18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司的股份由哪些股东持有;二是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大小。前者说明股份持有者的特性,后者说明股权集中或
9、分散的程度。翻开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这28家创业板公司的股权结构极具创业色彩。在这28家公司中,有8家是“夫妻店”、5家是“兄弟连”、2家是“父子兵”,老同事、老同学共同创业的公司有7家。由夫妻、兄弟、父子控股的公司中,最高的持股比例达到70%以上。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2家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30%.这些数据反映出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后呈现出的新“一股独大”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与决策风险。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股权高度集中于创业者群体,无法形成权力制约与均衡。公司内的实际控制人一半以上是公司的创
10、业者,管理层高度控制公司的主要风险。而小股东股权高度分散,在公司内无法对公司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总的来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权力掌握在一小部分甚至是个别人手里。2.公司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管理层高度控制公司。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产生了内部人控制及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等弊病。随着家族制上市公司的不断涌现,新“一股独大”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3.家长式管理模式,公司治理中面临的“亲情束缚”。 一方面家族信任和忠诚使企业的决策易于执行,节约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则存在家长式的管理方式的弊端,重大决策取决于经营者个人的能力,因此主观性和随意性
11、较强,也使公司的经营者不愿建立权力和责任相匹配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排斥市场及自律组织的外来监管。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个人综合素质还不全面时,缺乏集体的决策机制,特别是干预一个人的错误决策乏力时,企业的决策风险极大。这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这些现象伴随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其负面作用会越来越显露无疑,并且在公司的融资决策、利益分配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二)研究意义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已成为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上市公司的业绩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股权结构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公
12、司治理的低效率。因而,寻求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旨在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从公司股权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公司绩效的原因。应当看到,影响公司绩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微观因素,又有宏观经济运行的宏观影响因素,同时又不能忽略行业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股权结构这个微观角度来分析的试图从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公司绩效的原因,并对优化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三)论文框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章节的基本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回顾
13、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本章介绍了与本文写作有关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以便为后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介绍了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以及样本的选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做好准备。第四章是实证研究。这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样本总体以及各行业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对样本中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然后在不考虑行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分别检验各绩效指标与股权的关系。第五章是相关建议。根据实证研究分析结论,提出一些建议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前景作出展望。论文的整体框架如下图:创
14、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引言研究方法基本内容文献回顾国外文献国内文献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公司简介数据分析存在问题相应对策研究结论政策性建议背景意义框架结构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成果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这一公司治理主题,相关研究也已十分丰富。传统的英、美公司治理倾向于把公司看作是私人合同的产物,股东资产价值最大化被认为是公司的经营目标。日本和德国的公司被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追求全体相关利益者目标的行为主体,其经营和治理方式体现了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因而大股东比较重视公司的控股比例。所以,日、德的公司治理被看作是内部人起主要作用、同时
15、由银行债权人实行主要控制的治理模式。Joy Jia & Mike Adams & Mike Buckle(2010)通过相关报告得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会明显影响财务业绩通过影响报酬激励机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和战略决策过程。最早研究股权结构的是Berle和Means,1932年他们发表了被广泛引用的研究成果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详细地考察了美国公司的股权状况。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认为股权分散化会降低公司的价值。但是,美国的公司在后来的30年的时间里不打没有呈现股权集中的趋势,反而进一步分散化了呢?正式研究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作用应始于Jeasen和Meckling。后来,Shle
16、ifer,A1&Vishny,R1的研究指出,股权集中型公司较分散型公司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及市场表现。Stulz研究表明,公司价值与内部股东持有的股权比例之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公司价值随着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然后随着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增加而下降。David L. Kang和Aage B.Sorensen(1999)从财产权、代理理论、阶级分析这两个视角回顾了有关公司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得出了以下两个重要的结论:大股东在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方面有潜在的重要作用;特定类型的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的作极大,与其持股份额不成比例。 Holderness,C1&Sheeha
17、n,他的研究发现拥有绝对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无显著差异。 McConnel1,J1&Servaes,H1则认为公司价值是公司股权结构的函数。JensenandMeck2ling ,他们认为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内部股东所占有的股份比例,这一比例越大,公司的价值越高。 Demsetz认为与决定利润水平的其他相关因素相比,所有权的集中其实与利润的增加并无关联,尤其是没有正相关关系。他认为,当经理人员只拥有公司少量股权时,市场约束仍然可以迫使经理人员趋于价值最大化目标,因此在股权结构和盈利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Stigler 和Friedland也发现管理者控制的公司与所有者控制
18、的公司在获利能力上没有什么差别。Demsetz 和Lehn通过对511 个大公司的前5 大股东、前10 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代表股权集中度的赫芬达尔指数与会计利润率之间的实证分析,也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由以上大量的资料显示,国外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相对于国内是较早期而且全面的。而我国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迟缓并且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的比较成熟的研究,因此,我国国内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开始对这个方面的研究是在比较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下面就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总结。(二)国内研究成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设置公私并存、内外有别,形成一种国有股、法人股、外
19、资股并存,股权多元化的格局。股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流通A股、B股和H股七种类型。这就从实质上增加了我国股权结构的复杂性。由于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制度性因素,我国上市公司的出现不是古典企业制度发展的自然结果,主要是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为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股权结构安排上引入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流通股,其中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的核心不但包括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多的是控股大股东和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国内学者已从多个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晏艳阳,刘振坤(2007)认为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
20、由于其股权高度集中,而其他股东因股份份额小因此缺乏监控动力和能力,难以形成对第一大股东的约束和制衡,从而形成第一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完全支配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局面,容易在公司治理中形成“超强控制”。在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中,通常存在少数几个大股东,他们都没有取得控股地位,但各大股东都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都有监控动力和能力,因而各大股东之间很容易形成相互约束制衡。但是,控股型上市公司则由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不一样,其业绩表现也不一样。对于国有控股的公司,由于国有股并没有真正人格化,国有股的股权代表主要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下派代表,或者直接授权给原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他们在公司中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家的
21、利益。在企业的股东目标和行政目标之间,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行政目标,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并且由于这中间所形成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更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和制衡机制难以建立。而在法人控股的公司,法人股代表的资本不仅包括国家资本,更多的是民营资本和集体资本。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能使他们对经理形成较好的约束。此外,由于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持有者不能通过市场转让取得差价,而是作为长期投资取得红利回报,因而他们更加关注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可见,法人股更具有“经济人”的人格化特征,更具有动力和能力去参与公司治理。王克敏(2004)等认为,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作用的强弱受到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当投
22、资者保护增强时,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降低;当投资者保护减弱时,情况则相反。李斌、孙月静(2007)对我国民营制造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显示:成长阶段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成熟阶段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不相关。徐丽萍、辛宇和陈工孟(2006)发现股权集中和经营绩效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中都存在;同时,过高的股权制衡程度对公司经营绩效有负面影响。李汉军和张俊喜(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与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创业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绩效 关系 实证 研究 053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