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8.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绩效实证分析.doc
《4608.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绩效实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608.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绩效实证分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编号_号:_ 毕业论文题目: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绩效实证分析学号 姓 名 学院 金融学院 指导教师 专业 金融学 论文成绩 _完成时间: 2004 年 3 月 30 日No._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Graduation Thesis Titl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Companies Equity Financing PreferenceDepartment/School School Of Finance and Banking Specialty Finance
2、 Author of Thesis/Design Student ID No. Thesis Advisor Grade_ _ _ Date 03/30/2004_ 论文审题表选题研究课题上市公司研究题 目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绩效实证分析选题说明论文要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描述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数据研究理论对照研究基础对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结构和理论的分析,及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的研究定题题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时间_年_月_日论文评定表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论文答辩小组意见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成绩组长签字论文指导委员
3、会意见论文指导委员会审定成绩主任签字目 录论文摘要(中文)6论文摘要(英文)7一、 引言8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描述8(一)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国家比较分析8(二) 我国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分析9(三)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偏差11三、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 14(一) 制度和政策14(二) 股权融资成本偏低14(三) 对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合理15(四) 内部人控制的结果15四、 政策建议15(一) 保持合理的负债率,强化债权约束16(二) 优化股权结构16(三) 构建有效的中国资本市场17五、结束语17注释 19参考文献 20志谢21摘要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价值和资
4、源配置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企业融资偏好理论的简要回顾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描述,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融资成本、资本市场发展的功能定位和融资制度安排分析了产生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股权融资ABSTRACTThe choice of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 has a important influence on enterprise value a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Th
5、is text, point out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our country have a strongly preference of equity financing, through the concise review of companies preference of financing and the description of financing preference of listed companies of our country,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production of strongl
6、y preference on equity financing from financing cost, the functions of capital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arrangement, Proposed at last some policy suggestion for optimiz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distribution.Keywords: listed comp
7、anies, capital structure, equity financing一 引言 改革之初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非常单一:一是内源融资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二是外源融资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金融政策,制度的不断变革,企业在行政性内源融资时期的终结及因国有银行庞大的不良贷款导致外源性融资陷入困境之时,将目标转向了证券市场。当我们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时,可以发现这些上市公司在保持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的同时,明显的偏好于股权融资 万解秋,2001:企业融资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已上市的公司放弃其利用
8、股权再融资的机会,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我国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仅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处于资本并不充裕的境况之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有限资本的资本提供给急需资本同时又能有良好投资回报的企业,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资金融通功用。使企业既能够得益于股权融资,又不因过分依赖于股权融资而给企业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和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矫正股权融资偏好的政策建议。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描述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留存赢利和折旧进行的内源融
9、资,另一种是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外源融资 戴新民,吴瑞勤:“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理性回归”,财会月刊,2003年第11期。由于企业内源融资受制于企业规模和赢利状况,目前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外源融资成为主要部分。以下我们将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以及纵向的历史分析来证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一)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国家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行为(见表1),可以发现 :(1)我国上市公司比大多数G-7国家更依赖于外部融资,加权外部融资比重为61,比 G-7中对外融资比重最高的日本还高(56)。而且,我国公司更依赖股权融资而不是债权融资,即使在计算中排除新上市公
10、司,情况依然如此。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股权融资占到外部融资的73,比 G-7中股权融资比重最高的法国(61)还高。表1:外部融资的来源(19982000) Rajan and Zingales, 1995, 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pp.1421-60. (JS)国家外部融资的比重外部融资的比重备注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中国0.610.270.73所有公司0.520.460.54当年新上市公司美国0.231.340.34199
11、11993日本0.560.850.1519911993德国0.330.870.1319911993法国0.350.390.6119911993意大利0.330.650.3519911993英国0.490.720.2819911993加拿大0.420.720.2819911993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2002年10月17日 以美国为例,相比其成熟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相当的股权融资偏好。美国企业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权融资所占的比重比股权融资要高得多。据统计,从1970年1985年,美国企业通过债权融资筹集的资金在企业外部筹资中所占的比重为91.7,远远大于股权融资所筹资金的
12、比重。从1984年起,美国企业已普遍停止了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而是大量回购自己的股份,它们从股票市场赎回了约6000亿美元的股票,同时在债券市场上增发了1万亿美元的债券袁天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1期。(二)我国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分析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19931997期间,股权性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1997年出现了73的高股权性融资的现象,而19981999两年则出现高负债融资的现象,负债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例高达73和76,与前几年形成明显的反差。究其原因,在1997年以前,股权性融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配股,并且配股比例不受限制。
13、为约束上市公司配股圈前成风的行为,1997出台了有关对配股行为进行限制的政策,以配股方式筹措股权性资金的比例也大幅下降。但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家数越来越多,由于这种方式融资额不受限制,发行规模根据项目需求来确定,对上市公司股本规模的扩张压力较小,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股权性融资的比例又有所提高。表 2: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构成上市公司数募集资金额(亿元)募集资金占筹资比例()借款占比其他()1993183315.5872.824.24.91994291138.462.336.90.71995323119.9243.543.812.61996530350.563.928.5
14、7.51997745958.8672.517.89.61998851746.3824.972.61.91999949856.6421.176.31.6注:股票市场募集资金额含A 、B股新法、增发和配股筹资。资料来源:转引自黄少安,张岗2001: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第11期。实际上,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为股东谋求收益最大化 A科奈尔,1988年:短缺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然而在目前的上市公司中,1999年有247家公司、2000年有267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30。2000年负债率最低的20
15、家公司中,最低的ST创业仅为0.91,最高的江苏阳光也仅为11.31。表3:上市公司19992000年资产负债率的分布资产负债率1999年(家)2000年(家)030%24726730%50%42846950%80%41135080%以上4747资料来源:19992001年中国证券报,巨灵证券信息系统相关数据整理。(三)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偏差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古老话题,但引起主流经济学家的关注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1958年以前的资本结构理论,我称之为古典资本结构理论,1952年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对古典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总结,他把古典资本结构理
16、论分为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前两者认为企业的负债越高越好,后者认为负债率的高低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因此融资方式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这些理论没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1958年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结构理论,我称之为新古典资本结构理论。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在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金融和投资理论中提出的MM定理,“MM定理因此成为公司金融理论和经验分析的自然基础,或比较标准”。莫迪利亚尼和米勒(1958,1961,1963)及米勒(1977)在讨论公司融资决策对公司价值影响中,导出了两项不相关命题,即MM定理 汤敏、茅于轼,1989:现代经济学前沿专
17、题(第一辑),商务印书馆。第一项不相关命题说,(1)股权融资和借款之间的选择不影响一个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资本的平均成本,以及(2)企业股份的预期收益(即股权资本的成本)随企业的负债和股权之间的比率线性地增加,即著名的杠杆效应。第二项不相关命题说,在同样假设下,一个企业的红利政策不影响它的市场价值。这些命题奠定了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石,它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指明了道路,米勒因对公司金融理论的独一无二的贡献而获得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莫迪利亚尼1985年获得的诺贝尔奖也与他对公司金融理论的开拓性贡献有关。在MM的分析中提出的“无套利(No-Arbitrage)”分析方法对后来的微观金融理论的发展和
18、金融工程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影响。MM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在MM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从公司财务角度讨论了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对MM定理作出了各种修正,提出了所谓的“平衡理论”、米勒模型和新综合理论。1976年简森和麦克林在其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中,把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相关联,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使资本结构研究与企业理论、信息经济学相联系,从而开创了资本结构研究的新方向,之后,资本结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称之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不局限于企业的财务,而是与企业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608. 上市公司 股权 融资 偏好 绩效 实证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6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