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2012年中国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预测报告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报告前言在整个工业产业中,医药只是一个小行业,而医疗器械则是这个小行业中更小的一个分支。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小分支”取得的进步却不容忽视。建国初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只有70家,1985年发展到356家,2003年已经有9000余家;从业人员也由解放初期的1835人增加到现今的40万人以上;在工业产值方面,1949年的产值只有0.0192亿元,1985年为12.294亿元,2003年已达约600亿元;产品种类也从最初单一的常规器械发展到了目前的47个大门类,有6000多个品种,12000多种规
2、格。截至2004年11月30日,全国31个省(市、区)中,26个省(市、区)与上年度同期相比生产企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广东、江苏等省的企业增加数量分别达到245个和255个。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由2003年的9009家增加到10447家,增长率达13.8%.增长较快的前10位省市有:新疆、福建、青海、湖南、广西、云南、广东、山西、内蒙古和北京。2004年,全国共注册境内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7088个,增长27%;三类医疗器械2137个,增长62%;港澳台医疗器械84个,增长110%;进口医疗器械2853个,增长51%.2001至2004年,中国共注册境内医疗器械产品29480个,其中
3、一、二类23779个,三类5701个;港澳台医疗器械178个;进口医疗器械产品7595个。同时,2003和2004两年,共有382家企业退出医疗器械生产行业。主要是第一、二类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退出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呈现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市场仍有待规范。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对科技含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较高,适合小批量生产;中小型基础医疗器械产品对质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不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医疗器械行业的上述特点给中国医疗器
4、械产业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能力增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目前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器械产品的不少关键技术仍被跨国巨头们所垄断。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始终令人担忧。从中国医疗器械产品上看,门类上中国似乎近于齐全,但品种上尚多有缺项,而且高端产品少。从进出口产品种类来看,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出口的虽然有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但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常规性的医疗设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小,R/D(研发/销
5、售额)比率低,自有技术产品少。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令世界都为之侧目。中国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也走在了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尖端。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到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5%,到2050年这一份额将达到25%。“十一五”是中国医疗器械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本报告详尽描述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的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其下游行业发展以及对医疗器械需求变化的长期和短期趋势。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6、,提出了我们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投资及战略建议。本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医疗器械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业内权威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我中心的实地调研。本报告整合了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从众多数据中提炼出了精当、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并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结论和观点力求达到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这是我中心经过市场调查和数据采集后,由专家小组历时一年时间精心制作而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
7、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文目录第一章 2007-2008年中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状况及环境分析3第一节 2007-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宏观及政策环境分析3一、快速发展的经济3二、人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3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当前发展的总体思路3一、机遇与挑战3二、参与联合国采购3三、多种形式的合作3第三节 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其影响3一、政策导向:监管和发展两手都要抓3二、医改提速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3第四节 外资企业进入情况与投融资体制分析3一、外企进入情况3二、投融资体制分析
8、3第二章 2007-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3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回顾3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一、企业数量及分布情况3二、行业市场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分析3三、行业盈利能力及亏损状况分析3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第三章 细分行业市场综合对比与分述3第一节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3一、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界定3二、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领先
9、企业分析3第二节 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3一、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界定3二、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三节 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3一、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界定3二、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四节 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
10、备制造3一、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界定3二、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五节 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3一、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界定3二、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领先企
11、业分析3七、(详细的人造器官在眼科,骨科,心脏科,妇产科,肿瘤科方面医疗器械相关行业的介绍)3第六节 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3一、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界定3二、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五章 中国领先企业分析3第一节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二节 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
12、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三节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四节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五节 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六节 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
13、费用情况3第七节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八节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九节 泰尔茂医疗用品(杭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十节 江苏金鹿集团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十一节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信息
14、3二、企业发展历程3三、企业财务分析3第十二节 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信息3二、企业发展历程3三、企业财务分析3第七章 全球主要供应商分析3第一节 SIEMENS3一、SIEMENS概况3二、SIEMENS在中国3第二节 GE3一、GE概况3二、GE在中国3三、GE医疗集团3第三节 飞利浦3第八章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展望3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全球国际化设想3第二节 医械技术未来走向分析3第三节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展望3第九章 风险评价与投资建议篇3第一节 进入壁垒3第二节 技术壁垒3第三节 经济壁垒3一、行业平均值3二、中型企业壁垒3三、小型壁垒3第四节 政策壁
15、垒3第十章 投资强度分析3第一节 区域投资强度3第二节 各省市投资强度3第三节 各细分行业投资强度3第十一章 财务风险与投资收益3第一节 资产管理效益分析3第二节 偿债能力分析3第三节 成本费用分析3第四节 盈利能力分析3第五节 投资与收益分析3第一章 2007-2008年中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状况及环境分析第一节 2007-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宏观及政策环境分析一、快速发展的经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GDP总量增长速度均在10%或以上。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
16、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核算,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2007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图表 2003-2008年上半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2008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增幅对比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在此背景下,预计2008年全年中国消费仍将保持正常偏旺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
17、幅回落,出口减速,贸易顺差增速明显下降。这种情况将使得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4%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增幅与2007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0.5%,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图表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指标2008预测绝对数(亿元)增长(%)GDP28231610.8一产310714.0二产14178812.6三产109174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重工业17.0轻工业13.6全社会固
18、定资产投资1702902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615724.0房地产投资2545525.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55115.5出口(亿美元)1453019.0进口(亿美元)1120918.0外贸顺差(亿美元)332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3.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4.3M03502813.0M118071819.0M247506616.5财政收入5972320.0财政支出5968817.8 资料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心二、人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
1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6月份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比1-5月份低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8.6%。图表:2003-2008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2002-2008年上半年中国CPI指数
20、变化情况(以上年同期为1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当前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机遇与挑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06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增幅较大的一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28.58%,其中以口腔设备和材料增幅最大,同比增长了39.73%,其次是医院诊断与治疗产品,同比增长了37.48%。而出口的产品品类中,棉制手术用巾、按摩器具、药棉、纱布、绷带等是出口金额最大的产品。出口按金额计算,还是以一般性商品为主;小型医疗设备次之,2006年中国血压测量仪器及器具出口超过了3亿美元;大型医疗设备出口量还比较少。而且,一般性商品和小型医疗设备出口企业是以本土企业为
21、主的,而大型医疗设备出口企业仍然是以合资、独资企业为主。由此可见,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是目前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分会副秘书长蒙志莹认为,从国际形势来分析,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走国际化道路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加上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大众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得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次,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在卫生保健领域推行支出控制,因此导致满足基本需求的中、低价位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而在这个市场上中国的医疗器械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第三,在中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引导下,一些有实
22、力的本土企业已经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例如2006年9月,深圳迈瑞公司作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公司已在纽约成功上市。2005年该公司的产品出口额占整个销售收入的40%以上,2006年已经超过了一半。第四,相对于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不完善,国际成熟的医疗器械市场对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吸引力巨大。国内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在现有规模上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正是受全球市场的诱惑,国内较有实力的医疗设备生产企业都纷纷把目光瞄向了海外。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司总裁郑全录说,东软自主研发的CT、磁共振等产品目前已出口美国、意大利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医疗器械 市场预测 投资 前景 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