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合作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
《银行保险合作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保险合作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保合作发展研究Talk about the our country finance take charge of medium of risk with guard against摘 要 失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失业问题,适时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但国情的复杂性、失业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使其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中国失业保险供求情况、中国失业保险发展和地区差异状况、中国失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效应等问题,对于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完善中国的失业保
2、险制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词:失业;失业保险;经济发展;就业;评价AbstractUnemployment iS a kind of widespread economic phenomenon under marketeconomic systemSince the 1 980s,China is fac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urban unemployment,the timely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unemployment insu
3、ranceHowever,the complexity of the situation,the severity of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by the existence of their own shortcomings,it is inevitable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ing the exposed many issues requiring urgent solutionChinaS unemployment i
4、nsuranc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tatu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China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effects of the operation of such issues,and formulate the appropr
5、iate reform measures,and improve China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the market econom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unemployment; employment; unemployment insurance; ec
6、onomicdevelopment; evaluation目录摘 要IAbstract2目录31 绪 论51.1 研究背景5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1.2.1 研究目的61.2.2 研究意义61.3 国内外研究现状61.4 研究方法72 金融监管理论基础82.1 金融监管的概念82.2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82.2.1 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的监管82.2.2 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运营的监管93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113.1 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113.1.1 对其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能力监管不够113.1.2 风险监管的内容不全面113.2 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前的监
7、管还属于空白113.3 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123.4 尚未形成高效率的监管体制123.5 我国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133.5.1 我国金融监管数据信息收集中存在缺陷133.5.2 系统的规划设计方面存在问题133.5.3 系统集成的灵活性差,功能尚待完善133.5.4 对于监管系统自身缺乏监管143.6 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144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建议164.1 对金融机构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监管164.1.1 突出监管重点164.1.2 构筑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164.2 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164.2.1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164.
8、2.2 加强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管理174.2.3 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它社会监督的作用174.3 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184.4 健全我国金融监管信息系统184.4.1 对于我国金融监管数据问题的建议184.4.2 对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议194.5 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204.6 加强当前各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防止重复监管214.7 扩大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21结 论23参考文献24致 谢25附 录 126附 录 2321 绪 论1.1 研究背景 失业问题是21世纪世界性重大难题之一,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权的稳固、社会秩
9、序的安定。因此,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又是政治问题,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是一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转型国家,都备受失业煎熬。1全球范围内失业问题的普遍性失业现象不是工业社会以来才有的社会现象,更不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伴生物,它不但是一种历史性问题,而且在当今还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问题。2004年1月22日,国际劳工组织发表全球就业报告指出,2003年全球失业人数达186亿,创历史新高。报告说,2003年全球总失业率为62,失业人数比2002年多50万人。报告还
10、指出,目前的就业情况给联合国制定的到2015年将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计划提出了挑战,因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今后10年中创造10亿个就业岗位。发达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同时也是市场机制运作最为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其劳动力配置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失业同样普遍存在,有时还相当尖锐。20世纪以来,失业一直严重困扰着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增长迅猛,导致了劳动力的同步猛增,远远超过了劳动力需求。大量的失业者充斥着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就业形势更为恶化,一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就业危机,公开失业率在12以上,甚至
11、达到15,远远超过历史水平。2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中国当前失业形势非常严峻。199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仅为38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而2005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圆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加了1189,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了17个百分点。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范围太小,实际情况将更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创造了近18亿个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企业内部隐性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温家宝总理2003年就任时在谈到他最忧心、牵挂和关注的数据时,首先说到:“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
12、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l亿2千万。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寥寥数语,五方面数据,总理把当今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扩大就业的紧迫性清晰地揭示出来了。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就业压力同益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镇登记失业、下岗失业和其他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仅就反映冰山一角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从1985年的18上升到2005年的42。2005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9万人,企业下岗职工2097万人,两者合计达到10487万人。此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中心和出中心未就业者仍有200多万,今
13、后3年企业实施关闭破产还有360万职工,辅业改制约有300万职工需要安置。 第二,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每年达到1000万人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01年至2006年,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000万人以上,其中2003年为最高,达到1272万人。六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共计达到680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35万人。如果按照70的劳动参与率计算,每年有795万人需要就业,其中城镇267万人。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因此,目前也是劳动力供给压力最大的时期。 第三,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农村就业规模每年
14、减少100万左右,新增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城镇。其次,2006年劳动力供给将增加1000多万,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另外,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所改善,转移就业服务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2003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务工人员为9900万人,比上年增加500万人,增长53。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四,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结构性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但
15、高校毕业生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面临“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结构性矛盾,就业困难也集中在大专毕业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对乐观,到2005年9月1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达到了70以上,很多地方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 第五,日益凸显的就业质量问题。就业不应该仅仅是获得一个提供收入的岗位,还应该是稳定的、体面的、有质量的就业。就业质量问题不仅直接损害了劳工的权益,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而且欧美一些国家已经以社会责任认证的方式,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国内企业以压缩工人的工资福利换取的低成本优势很可能会成为国外竞争对手反倾销的理由。就业质量问题在农民工、城镇灵活就业者中表现
16、得尤为突出,表现为工作安全性差、工作稳定性低、工资水平低,工作强度大、劳动关系缺乏规范、社会保障覆盖面低等。3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面临的困境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了由制度象征到有效制度的转变。但现实中失业保险制度在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陷入了发展困境,一是失业保险扩面难、失业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弱甚至入不敷出、失业保险对就业促进作用不明显等,这导致现行失业保险政策对失业人员生活的保障极其有限;二是制度自身也缺失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因此,需要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17、.1 研究目的失业应对措施可以分为主动的应对措施和被动的应对措施,对于像中国这样既存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又存在城市大量失业人口的经济,尤其是伴随国有企业改革而产生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加上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失业,使中国的失业问题异常严重。尽管主动的失业治理措施,像中国的再就业工程,对于减少失业、促进再就业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其效果毕竟是有限的,不能解决所有失业者的就业问题,因此有相当多的失业人员处于无收入的状态,那么被动的失业应对措施,失业保险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出来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
18、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使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建立失业培训来实现就业安置。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失业保险对于不同的失业类型具有不同的保障功能,能起到“安全网”和“减振器的作用。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劳动力管理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有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与之相匹配。1.2.2 研究意义如何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失业保险制度引起了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的诸多关注,对现有失业保险制度的评价和对未来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成为讨论甚至争论的焦点。国内大多数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对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发达国家
19、已经成型的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从而揭示出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基本构成要素的改进等等,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和描述性的定量分析,采用统计模型分析方法,特别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失业保险供求情况、中国失业保险发展和地区差异状况、中国失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则较为鲜见,很少有文献是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较为深刻的理论探讨和切实的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而这恰恰是正确了解失业保险制度、评价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合理性和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之根本所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20、。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关于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基本理论和政策实践方面的定性分析,如失业保险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问题、失业保险的筹资方式问题、失业保险金的给付问题、失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问题、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建设问题等等。(一)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早期反映失业保险的文献几乎没有,直到20世纪80代以后,国内学者才真正开始了对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由图1可见,当今中国失业保险研究不但起步时间晚,而且增势也很小,这说明当前学术界对失业保险方面的学术研究极端落后与被动,与当今需要迫切解决的失业问题极不对称,远
21、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当今的社会现实。从内容上看,基本知识(包括政策解答、法规汇编、教材等在内)占了大多数,就是在以学术研究与学位论文出现的研究性著作中,真正学术性的文献也非常少。与此相反的是,属于基本知识方面的文献很多。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关于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无论是抽象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对策思考)远远落后于当今现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缺乏实证性的分析与研究,所以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从1988年起,关于失业保险期刊论文的数量开始进入缓慢持续性增加的状态,1994年后又出现了在稍高数量基础上处于微小波动的状态这种状况与中国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与失业问题极不对称,远远落后于当今的社会现实,再次体
22、现了失业保险方面学术研究的极端落后与被动。在刊载失业保险的期刊杂志方面,主要是社会科学类杂志。在专业性杂志方面,主要有中国劳动、中国社会保障、中国劳动保障、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山东劳动保障、四川劳动保障等。从这些论文的内容来看,以探讨失业保险制度(含法律制度、立法)、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问题、失业保险改革、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政策、失业保险工作等为主。有的文章论述的内容与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并且结合了当今中国的社会实际。在对国外失业保险的介绍与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等国家与西欧地区。二是对中国失业保险现实问题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代表性文献有:郑功成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
23、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2)、陈佳贵和王延中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郑秉文等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穆怀中的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罗桂芬的转型期的中国失业保险:有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纪韶的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和特殊的市场条件,使理论界对中国失业保险的认识很不一致,学术争论很活跃。虽然在文献巾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认识,但也有助于中国失业保险理论研究的深化推动了中国失业保险理论研究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保险合作发展研究 毕业论文 银行 保险 合作 发展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