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存款保险制度风险与防范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doc
《银行系统论文:存款保险制度风险与防范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存款保险制度风险与防范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存款保险制度风险与防范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摘 要 存款保险制度对保障国家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护存款人利益有重要作用,但是其中也可能蕴含着保费缴纳风险、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等。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完善我国金融体制的战略性任务。在经济状况和金融体系稳定的条件下,建立良好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防止银行“挤兑传染”,提高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度,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运作等方面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运行风险进行了比较和系统分析,并结合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
2、国外存款保险机构对待风险时的举措和改进,进而得到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运作存款保险制度时应注意的风险防范措施。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风险防范 Abstrac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safeguard the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s financial order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depositors , but which may also contain a risk prem
3、ium pai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risks, risk of banks and moral hazard.With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re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the perfectly strategic task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In the state of the stable econom
4、y and financial system building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can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depositors and prevent bank runs transmitted ,and increase public trust to the financial system.It is also good to fair competition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is on the basis of deposit insurance sys
5、tem which comes from our country and the other country to compare and analysis the risk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combined with a greater impact worldwide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Chinas foreign depositsInsurance agency moves towards risk and improve, and further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deposit in
6、surance system in China.Finally, with the reality in China, puting forwar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 Deposit insurance Moral hazard Risk prevention 目录摘要ABSTRA
7、CT第一章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11.1 选题意义11.2 研究背景1第二章 存款保险制度概述及其有效运行前提22.1 存款保险制度概述2 2.2 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4第三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及防范理论53.1 存款保险制度风险的相关理论53.2 存款保险制度风险防范的措施7第四章 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讨84.1 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情况简介84.2 我国目前实施的隐形存款保险的问题104.3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探讨12小结14参考文献16致 谢17第一章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1.1选题意义如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个难以回避的大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金融安全、
8、高效地运作。存款保险是保护存款机构金融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越来越受诸多国家政府的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这同时也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应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效力。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我国尚未成型的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是组成金融安全网的三大要素,“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金融业,缺一就会造成金融业不稳定,所以目前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转移金融行业的风险迫在眉睫。 全球经济金融紧张形势使我国维护金融稳定面临更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多挑战。在存款人保护机制缺乏的现状下,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突发经营风险的
9、敏感程度较高,这容易演化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尽快建立并且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在该制度下,实施强制性存款保险,存款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应该非常广泛,包括内地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合作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存款类金融机构。长时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着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隐形存款弊端日益明显。因此,在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但金融风险却正困扰着我国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信誉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应该在提高
10、中央银行及监督机构监督管理水平的同时,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特别是对中小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进行保险等举措,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和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任度十分重要。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从93年正式提出到论证、方案制作,历经近20年,至今尚未出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成央行当前和未来的主要任务。央行近日召开的2011年工作会议指出,要防范风险,抓紧机制建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改善融资结构,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央行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意味着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提上央行的议事日程,近期很可能有所突破,而存款保险制
11、度即将破冰正是为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目前,利率市场化已被纳入“十二五”规划,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的盈利压力增大,业绩将出现分化,也有可能造成部分银行的经营困难,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辅助制度,存款保险就是其中之一。第二章 存款保险制度概述及其有效运行前提2.1存款保险制度概述2.1.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存款保险制度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该机构缴纳保险费,并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或财务救助,从而保护存款人
12、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从广义上说,存款保险包括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显性存款保险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机构设置、存款保险的要素以及有问题机构的处置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本文提到的存款保险制度专指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则多见于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或者发展中国家,指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做出制度安排,但在银行倒闭时,政府会采取某种形式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2.1.2 存款保险制度的特征存款保险不是商业保险,但是其特性和构成与商业保险又有互通的地方。存款保险也是由存款保险主体,存款保险合同,存款保险的客体这三要素组成。存款保
13、险与商业保险一样,具有行为法定性、结果损益性、关系有偿性和互助性、时期有限性、标的同质性、机构垄断性等商业保险的特征。但由于存款保险受益人和标的具有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某些特征与商业保险仍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关系的互助性和有偿性存款保险主体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有偿的,即只有在投保银行缴纳保险费后,它才能得到保险人的资金援助,或投保金融机构倒闭时存款人才能得到赔偿;另一方面又是互助的,即存款保险是通过众多的投保金融机构互助共济实现的,只有少数的银行参与投保,则保险基金规模太小,很难承担银行破产或出现经营风险时对存款人给予赔偿的责任。2、时期的有限性 存款保险只对在保险有效期内倒闭银
14、行给予赔偿,而没有参加存款保险,或已经终止保险关系的银行一般不予保护。存款保险只对在保险有效期间倒闭银行存款给予赔偿,而未参加存款保险,或已终止保险关系的银行的存款一般不受保护。 3、结果的损益性存款保险是保险机构向存款人提供的有效保障,一旦投保银行经营不善或倒闭,存款人要向保险人索赔,其索赔数额有可能与向该投保银行缴纳的保险费差距很大。因此,存款保险公司必须通过科学精算准确地计算出合理的保障率,使得存款保险公司有能力承担起存款赔付的责任并有效运行。4、机构的垄断性存款保险公司不同于商业保险公司,其经营的目的不在于追求盈利,而是在于通过存款保护建立一种保障机制,提高存款人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心
15、。因此,存款保险机构一般具有垄断性。2.1.3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初始目的只是单纯维护存款人的利益,但在实践中,存款保险机构不仅要对存款人的存款进行赔偿,还要对问题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援助和投保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等,存款保险机的职能朝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归纳起来存款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积极作用:1、保护存款人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存款人相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处于弱势的地位,在市场自发性作用下,存款人很难进行自我保护,但存款保险制度却可为他们特别是中小额存款人提供一定保护。即使银行发生破产倒闭,存款人利益也能得到一定补偿。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却在事前也有
16、体现,当存款知道银行已实行了该制度,即使银行真的出现问题时,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存款人以安全感,从而可有效降低那种极富传染性的恐慌感,进面可有效减少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2、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存款保险机构有对有问题银行承担保证支付的责任,因此它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并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都会稳健经营,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存款保险制度向参保的金融机构收取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可以集中巨额的保险基金,从而为保护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设置两道屏障:一是对困难金融机构实施资金救援;二是可以用保险基金进行及时现金赔
17、偿,降低存款人的损失。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大银行因为其规模庞大和实力雄厚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而垄断是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的,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银行提供服务质量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4、稳定货币制度存款保险基金是长期积累的防范风险补偿损失的专用基金,因此一旦发生信用危机,不会导致中央银行为了承担最后贷款人救助
18、者的责任而增发基础货币现象的出现,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存款保险制度缓解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压力,有利于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独立性。5、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存款保险公司成为银行的专业监管机构,实现了外部监管与银行内部监管的协调统一。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不仅在于事后补救,更着重于事前防范,因此可作为一国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辅助手段和重要的信息来源,从而提高整体金融监管水平。2.2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事实上,有些国家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最终又被迫放弃存款保险。事实证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持续高效运行下去需要明确一些前提条件:2.2.1完善的银行治理结构存款保险制度设立
19、之时,银行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为存款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这是对存款兑付风险的一种补偿。为了能够有效度量、预警和控制、管理金融机构的风险,就需要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管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对银行存款进行有效的风险度量。2.2.2审慎的银行监管有效的银行监管是建立存款保险的监管基础。一般来说,透明度、可靠性和威摄力是度量一个国家金融机构经营环境好坏的主要指标。其中,威慑力主要是指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金融市场纪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要让市场纪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审慎的金融监管做后盾,将风险监管、内控监管、透明度建设、法人监管等落到实处,以便更好地运用监管检查和市场方法保障金融机构审慎经营,使存款保险
20、制度真正发挥功效。2.2.3存款人的存款保险理念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以后,一旦银行倒闭,对于储户来说,至少超过存款保险金额之外的存款本息难以收回,因而部分储户将承受存款损失。因此,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前,要增强公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公众的存款风险意识,为风险防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2.4配套的宏观政策措施不同类别金融机构存款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相应地,要获得不同的风险回报,需要制定差别性存款利率,即存款利率由市场和风险共同决定。如果执行统一的存款利率水平,那么,在存入不同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期限相同的情况下,风险却不同,结果将会导致收益与风险失衡,使得存款向风险较低的银行转移,将会
21、导致银行体系不稳定。2.2.5有效的监管协调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之服务,并使其成为监管主体。中央银行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负责金融稳定和风险预警;银行监管部门主要负责法人监管、风险监管、透明度建设和内控监管;而存款保险机构则根据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设定合理的存款保险费率,负责银行倒闭的事后处理,并对退出银行存款进行清偿。第三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及其防范3.1存款保险制度风险的相关理论3.1.1金融不稳定假说海曼明斯基根据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 长周期或长波。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时140年,包含了两个半长波周期,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
22、发展中存在平均长度为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波动。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等,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所固有的因素,特别和资本积累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在该理论中,海曼明斯基指出了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他们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发展而变化。在经济上升时期,贷款人的贷款条件要求越来越宽松,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抵补性企业逐渐减少,而高风险的借款人和投机性借款人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经济的长波上升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带来滑坡,任何阻断信贷资金流入生产部门的事件都将引发破
23、产,而这又进一步反作用到金融体系。结果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和金融机构的破产就在全球展开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对于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来说,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的;同样对于存款保险机构而言也具有相同的效果。3.1.2偿付能力基准理论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风险承担机构资产的市场价值大于负债,还需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以履行所有因债务而导致的财务责任。合理的偿付能力能够使保单持有人在保险业运营成本较低和得到充分保障这两个因素中达到均衡。目前,海外保险市场有关偿付能力要求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风险资本要求理论、责任要求理论和加强管制风险评估框架理论。1、风险资本要求理论 该理论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要求,对承保人面临的风险进
24、行识别和分类,合算出各种风险的资本要求,总计各种风险资本要求后予以分散和调整。2、责任要求理论 该理论以抗衡利率波动为目标,以偿付能力方程式为主导,确定储备的百分比;以抗衡不利的理赔情况为目标,确定风险金额的百分比;以抗衡短期业务产品的固有风险为目标,确定保险费的百分比。3、加强管制风险评估框架理论 该理论是在动态偿付能力测试和附加外部金融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改变资本和准备金对总收入的比例、改变投资收益率、改变保费收入、改变负债对流动性资产的比例等不同方式来评估企业整体风险、承保人风险和会计报表修正风险。3.1.3限制理论 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的传统角色主要关注的是呈下降趋势的风险,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系统 论文 存款 保险制度 风险 防范 我国 建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