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保险支持问题.doc
《西部大开发的保险支持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开发的保险支持问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部大开发的保险支持问题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西部地区十分难得的加快发展,进而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实现需要一系列的政策配套和相关措施。保险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经济保障与保驾护航,既是保险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保险业应当承担的时代赋予的光荣且艰巨的重任。保险业支持西部大开发问题,是我们当前乃至未来需要着力研究的全新课题。一、西部社会经济及保险市场的基本状况(一)西部经济社会及其保险市场的基本特点西部地区有6省3区1市,540万平方公里,2.85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83,在矿产、能源、动植物、水利、旅游等方
2、面有明显的优势。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西部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7年和1999年西部地区GDP分别为10754.89和12128.29亿元,两年间增长约6.2。我国国内保险业恢复以来的近二十年,西部保险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西南四省区来看,1999年末,保险机构资产总额164.3亿元,保费收入103.7亿元,其中产险占47.06,寿险占52.94;有各类保险机构及其营业部和办事处887家,从业人员1.4万人;赔款支出42,2亿元,其中寿险占39.98,产险占60.02。西部地区的保险服务对西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家庭或个人的生活安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并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初步的保险制度和市场基础。(二)西部经济社会及保险市场的突出问题横向来看,特别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密度不高;城市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较落后。1999年西部地区GDP为12128.29亿元,同年东部地区GDP为51620.40亿元。1997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3773.65元,与同年全国人均GDP为5990.90元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制约明显;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需切实加以保护;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任务繁重,下岗再就业工程压力大;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高科技含量大的拳头产品不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1997年,西
4、部地区的保险密度约为52元人均,保险深度1.38;同期全国同类指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88元人均和1.40;上海市和广东省(仅人保系统)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分别为598元人均和2.61;163元人均和1.59。西部保险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市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西部地区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还不高;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总体偏低,直接影响到保险服务的质量,给保险业持续稳定经营带来不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成份低;创新改革步伐较小,改革新举措出台也较为迟缓;受经济发展的支付能力、风险意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的制约,保险市场需求还不够旺盛。二、西部大开发中保险业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一)西部大开发是保
5、险业发展的良好机遇1.保险业新的保费和业务增长点。西部地区在矿产、能源、水利、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而得以开发和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的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利工程的兴起、高新科技的开发与应用、旅游特色线路的改造和开发等,需要安全和经济保障机制的配套。西部开发的直接受益是西部经济以及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开发带来的西部综合实力的提高,将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保险业作为处理风险、提供风险保障的金融服务业,抓住机遇将带来新的保险费和其它相关业务,如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等新的增长点。2.西部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健全。西部地区保险业恢复发展至今,多家办保险的有竞
6、争的保险市场已初步形成。但西部保险市场主体仍较少,仅8家保险公司(6家全国性、2家区域性),市场行为有待规范、市场规则需要完善。一个健全和发达的保险市场,除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外,还需有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保险公估以及其它中介,而西部保险市场现只有1家专业保险代理公司;需分散保险业务风险的再保险;需风险意识较高并有支付能力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西部大开发的资金资源按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来配置,将促进包括保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以及再保险人和其它相关组织在内的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的重构。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带来西部保险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健全的大好时机。3.业务结构的调整和服务质量的改
7、善。西部保险业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创造了初步的基础条件,西部开发反过来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保险业既要巩固和完善效益好的业务,又需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创新,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西部开发是保险业调整业务结构和改善服务质量的大好契机,为此,要推进西部保险体制改革,转化内部经营机制,建立管理严密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增强保险业务活力和动力,加强内控管理和成本节约,积极调整和开拓保险业务,提高保险服务的综合质量,从而实现保险业自身与支持西部开发的有机结合和同步发展。4.引进东部与外国保险资本和先进技术。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需要资本投入、建设周期长且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
8、需各经济职能部门的不懈努力和通力合作。我国财政比较困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历史亏损影响贷款;西部资本市场不够发达限制了融资;内资保险业资本金相对于不断增大的承保标的金额而相对不足。西部大开发需要采取财政投入、资本市场融资、中外合资产业基金、个人投资等多种方式形成大量资本。西部大开发对资本的需求,是引进东部和外国资本的一次良机,也是西部保险业引进东部和外国保险资本及技术,克服西部保险资本相对不足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历史机遇。(二)西部大开发对保险业的要求和挑战1.要求提供西部大开发配套的保险保障支持。随着西部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和建设,对公路、铁路、机场、电讯和水利等重大项目,要求保险业提供工程保
9、险保障和特殊风险保险,并积极开办与重大项目相配套的建筑工程人身保险等险种;积极支持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加紧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商品林建设项目。对生态有重大影响的重要地段的林木,由政策性保险公司有所选择并逐步开办林木(火灾)保险;结合西部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特点,支持种植业的优质稻、油、果、茶的示范基地建设,和畜牧业的畜禽良种工程、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工程建设,由政策性保险公司或政策扶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试办或恢复与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对应的农作物保险和养殖业保险;积极支持西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对信息、环保、资源利用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的风险,给予相应的风险咨询并在符合承保原则下进行必要的保
10、险保障。风险投资下的保险保障或高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保险问题,再保险是分散保险公司风险的传统方式,强化和健全再保险公司的职能和作用应成为当务之急。劳合社中的辛迪加承保方式,为内资保险联合承保高技术风险提供了参考并可资借鉴用于西部高风险承保的经验;此外,西部开发还需要开办和拓展与教育发展的助学贷款、教育项目投入和旅游相配套的人身(信用)保险业务、信用保险业务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要求给予西部大开发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保险为支持西部大开发还应当配合国家的银行信贷和财政政策,给予西部开发建设一定的资金支持。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款之间存在时间差和规模差,决定了一定规模的可运用的保险资金。除业已出台的
11、保险资金运用规定外,保险业资金对西部开发的投资,应当有一些特殊的倾斜政策。可以考虑将保险业资金的一定比例购买西部企业发行的风险不太高且有一定效益的债券,既可以缓解国家财政困难,又可以使西部得到资金上的支持,此其一。保险业将资产的一定比例投资西部证券投资基金,或者选择一批经过项目评估或预测的有长远效益的工程项目,对其进行不超过一定金额的直接投资,此其二。保险业资金大多具有长期、负债性特征,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风险、效益应是保险业资金支持西部开发需要平衡的问题。出台一定的税收和利润分配上的优惠政策,鼓励保险业资金支持西部建设和西部保险业的资金留在西部运用,可以增加保险业支持西部的力度,此其三。3.
12、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风险管理和其它咨询服务。除传统的提供风险保障外,保险业还在风险管理和咨询方面保持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一定优势。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贯穿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有些风险是不可保的,有些风险是保险后不可获得全额补偿的。支持西部开发的保险服务应当是全方位的服务,不仅可以为开发中所遭遇的风险提供保险保障,而且还可对开发项目选择中的风险分析、项目风险隐患、项目风险估计以及项目安全计划设计等,给予风险管理的咨询。保险业指导或直接参与西部开发的防灾防损,可以减少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保险业通过防灾还可促效益。支持西部开发的保险服务,还对西部大中型企业的深化改革、试点进行大中型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部大开发 保险 支持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