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第4节物质的比热知识点和练习(有答案).doc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第4节物质的比热知识点和练习(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第4节物质的比热知识点和练习(有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质的比热一、物质的比热1、热量(1)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用符号Q表示(2)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符号:kJ(3)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热,降温;低温物体吸热,升温。(4)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升高多少有关,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反之,温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例如:若用煤气灶烧水,同等条件下,一壶水从25烧到100用的时间比一壶水从25烧到80用的时间长。(4)物体升高一定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反之,物体降低一定的温度,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例如:若用煤气灶烧
2、水,同等条件下,一壶水比半壶水要用更长时间。总结:对于同一物体,质量越大,升高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多。(6)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例、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并记录实验数据:烧杯编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02882水100202843煤油200202844煤油20020242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1)比较1、2烧杯,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3、4烧杯,得出的结论是 。(
3、3)比较1、3烧杯,得出的结论是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比热(1)比热(比热容)质量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科学上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作比热容,简称比热。注: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2)对比热的理解比热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比热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
4、量较少的,比热较小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物质相同)的比热相同,其物理意义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两个角度物质的吸热本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具体说明比热大表示吸热本领强比热大表示温度难改变比热小表示吸热本领弱比热小表示温度易改变解释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越小,吸收的热量越少。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越大温度升高得越少,比热越小温度升高得越多。(3)水的比热较大的应用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意义:1kg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由于水的比热较大,所以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
5、的热量较多,所以可以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或用来取暖。由于水的比热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本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夏天,太阳照射到海面上,海水相对砂石来说升温较慢,所以住在海边的人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气温降低了,水和砂石相比,由水的比热大,降温慢,所以住在海边的人并不觉得特别冷。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 原因:海洋(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岩石)要大,升温慢 例1、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B温度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七 年级 科学 第四 物质 比热 知识点 练习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