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知识点总结+相关练习.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知识点总结+相关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知识点总结+相关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 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求几个数的连比方法】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得到甲乙丙=10129。3、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同分数相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
2、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二、比的基本性质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3、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80:120=(18060):(12060)=3:24、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例如:=(18):(18)=3:45、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化简。例如:075:02=(0
3、75100):(02100)=75:20=15:46、一个比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按照化简分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化简小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例如: 05:=:=5:6 05:=05:04=5:4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化简后的比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后项都应是整数;二是前、后项的两个数要互质。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不能得整数或小数。比有两种书写形式如
4、6比4,可写作6:4也写作读作6比4。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四、比的应用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女生:57=35人。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
5、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第二步求女生:女生:57=35人。全班:25+35=60人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4比练习一【知识要点】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课内检测】1、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 )。2、 如果AB=C,那么A是比的( ),B是比的( ),C是比的( )。3、45=( )( )=4、从A地到B地共1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数学 第四 单元 知识点 总结 相关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