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导模式的选择探析.doc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导模式的选择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导模式的选择探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投稿领域:农业经济学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导模式的选择探析杨汭 华 鲁娟 张艳平 王丽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94) 摘要本文比较了国外五种典型的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模式发展的状况,认为不同农业保险模式的存在是环境诱致的结果,这种环境最根本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互助式农业保险模式在重要农作物保险方面普遍存在的原因即在于此。从国家财政补贴的角度看,互助式保险是一种对农民福利低级而资金效率高的保险形式,目前应着力于优化互助式保险模式发展的环境(以北京为例)有利于这种模式发挥优势。关键词: 政策性 农业保险 互助模式 选择 Study on the Choi
2、ce of Dominant Operating Model in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is article compares five typic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odels in other countries,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odels in China, points out that suitable insurance models result from the surroundin
3、g conditions, mainly as national economy level, that is why mutual ai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odel widely exists in China. This kind of model shows low economic welfare for farmers but high capital efficiency in insurance effort. To optimize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s of mutual aid agricultural insu
4、rance model works to show its advantages.Keywords: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utual aid model choice市场在提供农业保险时可能遭遇失败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高风险引发的高保费、高赔付。这是农业保险进行商业化运作的障碍,由此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介入就成为必要。其二,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该问题在保险市场普遍存在,在农业保险中尤为严重。为了规避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提高农业保险的效率,必须考虑农业保险采用组织模式及其保险技术。本文主要对政策性保险
5、前提下我国适宜采用和重点扶持的农业保险模式给予思考。一、国外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的经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开展农业保险的历史比较长,已经形成比较有效的运作模式。国际上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有五种1 ,这里对各种模式操作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表1),以便于作为我们进行国内不同农业保险模式价值判断的借鉴。表1 国外五种农业保险模式比较特点模式政府主导模式(1)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2)政府垄断经营模式 (3)政策优惠模式(4)国家重点选择型扶持模式(5)性质政策性政策性政策性商业性政策性代表性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和原东欧部分国家德国、法国、荷兰泰国、印度、菲律宾、保险供给者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
6、导经营,支持非国有保险机构参与。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保险互助会社。具有保险供给者和需求者双重身份。集中统一的国家农业保险机构垄断经营私有化主导(私营公司、部分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政府专门农业保险公司或国家保险公司保险方式自愿投保强制保险+自愿保险强制保险自愿强制保险保费补贴政府补贴保费,支付经营管理费用,免税。有再保险支持政府补贴+农民互助金。有再保险支持。政府提供一笔基金,补贴大部分管理费用。保费免税。无再保险,但积累准备金以应付巨灾赔款。一定保费补贴,以及其他政策优惠,如允许经营其他财产或人身保险。无再保险政府负责保费补贴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补贴,补贴与贷款挂钩。保险标的农作物,并
7、逐渐向畜牧饲养业扩展农作物、饲养动物、蔬菜、水果等。农作物、饲养动物、建筑、设备机械、运输工具、产品、原料等。雹灾、旱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确保粮棉生产稳定。制度支持健全的农作物保险法律、法规。健全的农业保险法律。有制度规定。无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法律制度完备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在防范制度和保险技术上(区域保险)规避。很大程度上杜绝。并进行区域保险。存在存在存在五种不同的农业保险模式反映出的共性是政府参与。各国参与的方式和力度也有所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 即都希望通过适当的经营模式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效率。但实施效果还是有差异的。扩大投保率的措施方面:措施1:国家补贴。这种补贴方式一般
8、有四种: 保险费补贴、经营主体管理费用补贴、再保险补贴以及税收优惠。模式(1)补贴的力度很大,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福利政策,不仅对农户的保费进行补贴、也对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美国、加拿大两个国家政府财力雄厚, 对农业一直给予很多扶持和补贴。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总的资助费用超过保险费的80%。加拿大政府承担了农业保险机构全部的经营费用, 并提供50%的保费补贴。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国家补贴可以扩大投保率,但提高是有限的。其一,农作物保险的参与率不仅仅取决于保障程度或保费补贴率的高低,还跟其他一些因素有关,诸如农民对风险的偏好、农民可以利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农业保险计划是否具有强制性等等,都会
9、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对参加农作物保险的决策。其二,难以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保险意识和信用意识的高低。总体来看, 完全由政府承担农业保险是比较低效的模式。所以,这两国也都在寻求民间力量的介入。措施2:强制保险。实行强制性保险的国家其目的在于稳定国家粮食生产和保障农民生活。同时,这是扩大农业保险投保率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以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这已成为国际上农业保险成功的有益经验。除模式(1)和模式(4)采用自愿保险之外,其余模式均采用对重要农作物强制保险+政府补贴的形式。对于强制性保险的做法,有一些研究认为会造成生产者的福利
10、损失。减轻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措施方面:措施1:适宜的保险组织模式。在五种模式中,模式(2)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是农作物保险理论和实践重大发展的结果。它通过把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身份合二为一,减少信息不对称,共同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消除了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互助合作能很好的适应保险需求的高度分散性,能有效地降低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措施2:实施区域保险。实施区域保险的办法是精心制订区域费率,这是防止逆向选择的农业保险技术上的设计。在美国,加拿大费率具体到农场,日本的费率具体到地块(Knight and Coble, 1997)。研究发现,即使在
11、某一特定地区,平均单产高的农作物的生产风险小,因此地区内部费率也应该有所差别,否则仍不足以抵消更多的逆选择行为。这对于投保单位众多、投保面积较小的情况来说实施上具有很大的困难。提高保险的保障能力方面:措施1:制度支持。运作稳定效果良好的农业保险都拥有相对完备的制度保障,这是农业保险支持长期存在的前提条件。以上模式基本上都表明了这一点。措施2:再保险。应该说,当农业保险的规模和达到一定的程度后,风险的分散化就成为必要,这种措施加大了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措施3:大保险。不同标的出险的概率是不同的。除过对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物实行重点保险供给乃至强制性保险外,将保险的范围由种植业扩大到养殖、蔬菜、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政策性 农业 保险 主导 模式 选择 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