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产保险公司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财产保险公司现状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层财产保险公司是财产保险公司微观经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公司业务收入和利润的直接来源,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保险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发展水平。然而多数财产保险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层财产保险公司在销售服务水平、承保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经营理念、保险队伍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了解,提出了引进与培养专业人才、销售服务创新、识别经营风险、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从而解决基层财产保险公司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使保险公司满足入世的需要,满足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基层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问题探究
2、一、淡化基层支公司部门职能分配,加强全员多方位工作技能。目前从人保财险的组织机构形式和职能分配看,多数是实行总、分、公司管理模式。基层支公司分支机构作为最底层的经营实体,是人保财险完成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和利润的直接来源,因而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也直接反映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以及现代企业的发展水平。现在基层支公司的组织机构大部分都被分配为销售部与综合部两大部门,其中销售部占绝大人数。近一年半的工作经历是我很清楚的了解到了支公司的工作内容,目前支公司的部门职能分配为销售部主管业务,综合部主管内勤。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基层公司对于综合部的定义还处于以往的固
3、有模式,简单地认为综合部就是为销售部门“服务”的,任务就是要“服务”好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只要做好业务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均可以推诿给综合部,甚至使综合部承担了“小二”的角色,结果导致上级公司对分发给基层公司的工作任务,基本都由综合部完成,进而基层公司经常出现“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尴尬场面。可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法则中绝没有哪一个部门服务哪一个部门之说,任何一个部门均要穿插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能。特别是做为基层公司,部门分配本身就比较笼统,由于组织整体的限制,无法做到职能分配精细化,这就要求更不能简单地将销售部门与综合部门的工作职能进行简单地“一刀切”。销售部与综合部完全可以进行工作职能穿插,综合部可
4、以将上级公司分配的一部分工作任务平均分配给各个销售部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基层公司的工作效率,增强公司全员的工作技能,还可以使综合部人员抽出时间进行业务销售工作,从而创造“人人皆兵”有利局面,这对于基层公司的长远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员工执行力较差,经营风险管理程度较低在公司传统的经营理念上,业务发展与公司管理的矛盾十分突出。经营过程中,基层公司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指标,使基层公司对于公司规章制度的监控力度十分欠缺,这就导致了员工的执行力不足,甚至可以说有些员工对于公司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毫无畏惧。致使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实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面对竞争
5、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保险公司日常经营中可能会遇到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决策性风险。在保险公司面临的众多风险中,大量风险是行为人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产生的,而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公司监管制度安排的不周密又给这些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温床。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因为保险公司人员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不高,而是在不确定环境下,有限理性的人难以作出全面及时的决策。在保险公司的经营当中
6、,具体表现在决策人对于自留责任、保险定价、利率变动、巨大灾害等问题的估计不足而造成的风险。(2)经营性风险。一是承保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费率大幅度下降,费用增加,以致于直接加大成本。二是理赔风险,包括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被保险人的欺诈行为。保险欺诈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不论从法律角度还是从国人意识角度,都在这方面给予了“大胆者”较大的尝试空间。然后是代理人风险,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个人。(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因为自身行为超越法律规范或者监管部门规定所形成的风险。一是经
7、营行为是否依法合规。表现为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是否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否侵害了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及违反了相关法律及监管部门的规定。二是财务报告及数据是否真实合法。表现为财务报告及数据是否真实反映经营活动中所有重大方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4)监督控制风险。监督控制不仅仅是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控制,还包括各职能岗位的监督控制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控制。然而在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指标,基层公司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引用不足,致使核保、理赔管理、防灾防损等方面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业务发展屈服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争日
8、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四)片面追求短期经营效益,忽视长期稳健经营基层公司领导班子为了各自一时的政绩和小集体的利益,短期行为突出,当公司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和职位,缺乏大局观念和长远发展的意识。在对员工管理方面忽视了对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考核。(五)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业务经营的作用不明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渗透并
9、影响着企业管理、经营和人际关系等各个层面。部分保险企业文化融会民族精神的少,口号形式的多,主体精神的少,能够在战略、策略和执行层面形成体系的少,并错误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只注重外观的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对企业文化的理念没有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只流于形式。由于保险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理念轻行为”,许多保险企业在文化建设上随意性很大,企业文化手册可以变来变去,本该与企业同生死的核心价值观居然也可以变来变去。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体系,直接造成了企业文化的“虚化”,无法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二、基层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基层保险
10、公司的重要性决定了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必要性,然而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想要提高经营水平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在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的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分析与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保险市场发展历史短,经营理论水平不高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毕竟我国保险业发展只有那几十年,无论是保险的经营水平还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理论跟保险业发展了几百年的西方国家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不高的经营管理理论水平直接导致了经营管理的科学有效性差。(二)只注重销售业绩,缺乏承保前后的服务在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
11、突出。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4/8指标,基层公司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理赔管理、服务举措、内部建设等方面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业务发展屈服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三)缺乏长远发展的目光,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基层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对保险市场开发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措施,着眼于短期利益。如在新兴市场开
12、发和新的保险产品推广上,因为市场对保险的认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且要求保险公司进行大量的宣传和加大前期投入,一些基层公司考虑到投入大、收效慢而丧失了积极性,遇到困难就退缩,新兴保险市场开发工作难以展开。(四)基层保险公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据调查,部分基层公司业务人员90以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保险专业知识教育,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对员工培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没有长期性的计划。当前,基层公司大部分业务员依靠经验和关系网展业,对保险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清,缺乏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学科知识的支持,承保理赔工作技术含量低,服务水平停滞不前,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经营管理办
13、法,以及多项改革措施和公司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公司高管人员不完全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对于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市场营销、成本核算、人力资源配置、考核机制、统一法人制度等重要管理职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综合灵活地加以运用。三、解决基层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基层财产保险公司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保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认真分析并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不断实施新的竞争战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销售服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1.服务的创新保险业是服务性行业。如果可以对客户进行延伸服务,倡导增值服务和跟踪服务,加强对承保前的风险评估和承保后的
14、风险管理,对客户提出全面合理的风险管理防范建议,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当前我国的保险服务基本上仅限于理赔。就这一点也做得不尽人意。查勘、定损速度慢,结案时间长。被保险人的损失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偿,导致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影响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诚信度和声誉。成捷性。(3)“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历来是企业管理追求的一个理想运行境界。目前,在国内财产保险公司中,基于机构和人员行政职级的授权比较普遍,而基于具体业务操作人员技能、操守的授权授信制度则普遍缺失,造成“外行拍板、内行经办,责权错位、以政代专”等现象大量存在。这既是授权不当的突出表现,也
15、是用权无度的制度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建立技术管理队伍,并使之相对独立于行政管理序列,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业务技术管理人才。其次,应当合理调整授权对象,使行政管理授权与业务管理授权适当分离,把各种管理职权授予具有相应技能的专业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业务处理流程的进一步畅通,才能充分保证公司稳健经营、规范管理基础的稳固。(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承保业务质量培训是满足公司人力需要的最有效的手段。训练有素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资本。目前,舍得培训投资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但“投资”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高、规范性不够却是效果不佳的症结所在,尤其是产险公司,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一些。
16、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尽早摒弃“师傅带徒弟”的员工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新人培训的标准化和全面化水平,尽快形成合格操作人员的快速培养机制;其次,要把员工培训当作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防范风险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领导集团,有一个先进、科学的领导队伍,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首先是一线业务人员,他们是业务的直接开拓者,也是控制业务风险的直接因素,尽管各家保险公司都制定了核保、核赔体系,但是并不能做到每一个保险标的现场查验,大多数标的的查验工作仍是由一线业务人员来做的,他们的业务素质、控制风险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等都应该有一个相当科
17、学的标准,将风险控制在源头。其次是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层干部是企业决策的直接推行和实施者,有时也是企业决策的参与者,而且是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者,所以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企业发展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储备风险管理人才1.树立风险监管理念。在长期的监管实践中,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逐渐形成了以风险为核心的监管理念,以推动金融业在风险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保险监管应对此有所借鉴并作为今后的一个监管取向。在构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围绕风险这个核心,建立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四个层次的风险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种信息进行
18、定量和定性分析,准确、及时、系统地监测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实施经营行为的不同层次,确定监管措施。2.建立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框架。根据美国防财务舞弊委员会设计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框架可以使保险公司的目标确定、风险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风险监控成为一个体系,并最终帮助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和使命。借鉴其思路,应首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对本部门、本级机构或业务单元的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在组织架构、职责和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保持业务、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以促进风险评估效率的提高。二是采取适当
19、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即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或设立风险评估模型的方式,对风险发生概率,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排序和分类,对重要风险予以密切关注。与此同时,应强化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改善风险评估的效率。三是对影响已识别风险或事件因素进行定期核查,以检查、分析和监控风险识别与评估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四是培育与风险管理相互适应的内部环境,如进行员工风险意识培训,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技能等。3.强化管理层加强风险管理的责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是公司持续健康运营的前提,是公司管理层应尽的职责。实践证明,管理层对于风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风险管理的水平。推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20、的风险管理建设,首先要明确管理层在建立、维护公司风险管理机制方面的责任,提高管理层的重6/8视程度;其次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尝试将风险管理水平与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批挂钩。4. 储备营销、管理、保险专业技术、风险管理技术人才保险公司应当要意识到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性,高端人才是开展风险管理等高附加值业务的基础,是公司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逐步培养和储备保险营销、保险专业技术和保险技术管理三支人才队伍。利用前期积累的人才、经验、渠道等优势,逐步涉入高端客户的高附加值、难以模仿复制的保险业务。(四)夯实企业基础,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的特殊性以及其对经营的长期稳定性的要求,决定了其在内
21、控制度的要求尤为之高。只有从内部制度上下苦功,从内部开始控制经营风险,夯实企业的经营基础,才能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稳健发展。最新的管理理论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是管理层为了把错误降到最低,并有效进行监控而建立的对业务经营活动的检查和相互制约的机制。因此保险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内容,保险公司也必须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保证保险人的偿付能力,防止保险经营的失败;二是保证保险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防止利用保险进行欺诈;三是保证保险经营的效率,提高被保险人的利益。相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保险监督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的监督,而公司内部控制则
22、是内部的、自觉的监督。从要达到保险监督的目的来看,外在的监督只有通过公司的自我约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自我约束是保险公司内在的、对保证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层次,而自我约束能力又取决于及时、有效的内控管理。基层财产保险公司要提高对加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内控管理自觉性,树立起管理是企业发展生命的观念。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加强电子化建设,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具体讲,业务上要重点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核保管理和单证控制管理;理赔上要重点加强查勘定损管理和报价核赔管理;财务上要重点加强收付费系统管理;人员上要重点加强职业行为管理和考核机
23、制管理。上级公司要加强对基层保险公司管理工作的监控和指导,确保统一法人制度的顺利执行和政令的畅通,同时建立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基层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约束。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公司市场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培育有利于基层保险公司发展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导入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战略,即是企业识别系统,也称形象战略。管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控制成本在企业管理中已处于次要地位,第一位的是能否以完整的优美形象进入市场,赢得公众好感,并持久地赢得公众的“货币选票”。CIS战略已经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策略,因此保险公司应进一步重视CIS的应用。建立良好的保险企业形象,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保险业独特的自我个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品牌做到极致,必然成为一种文化的吸纳公证。其次,因为现在市场上许多客户都以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选择产品的根本标准,因此要在保险企业管理、产品和服务上导入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保险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迈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