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不明显的思考(正文范本).doc
《关于我国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不明显的思考(正文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不明显的思考(正文范本).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目前,我国央行认为我国目前存在明显的流动性过剩,从2006年7月5日到2007年5月15日央行连续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然而,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以近期我国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当前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对央行采取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剖析。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传导机制和宏观经济因素三个方面探究了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率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存款准备金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工具AbstractSince 2006, Chinese economy has maintained rapid growth, but it also faces the strong growth of foreign trade,further swelling in investment demand, the fast growth of money supply and credit, the serious pressure in inflation and other issues. China no
3、w face the apparent excess liquidity, From July 5, 2006 to May 15, 2007 the central bank has raised the rate of reserve against deposit seven time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tools are not obvious.Based on the recently frequent raising of reserve ratio,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
4、sons of the frequent mobilize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And also judges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reserve ratio as the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This text uses a combinated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deposit reserve system,deposit reserve cond
5、uction mechanism , macroeconomic factors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effectless use of the raising deposit reserve ratio.【Key Words】reserves against deposit; excess liquidity;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 目 录1 引言1.1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文献综述 11.3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结构安排 31.4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32 近年央行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现象及主要原因2.1近年来央行前所未有地连
6、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32.2央行频频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 43 当前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缺乏有效性3.1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受准备金上调影响有限 63.2股票市场受准备金率调整冲击不大 83.3房地产市场对调高准备金率反应平淡 94 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缺乏有效性的原因探析4.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缺陷10 4.2存款准备金工具传导机制的效率低下114.3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165 结论及政策建议参考文献21致 谢22关于我国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不明显的思考1. 引言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投资需求进一步
7、膨胀、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目前,央行认为我国存在明显的流动性过剩,而针对这种流动性过剩,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央行在小幅加息的同时,主要依靠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解决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2006年,央行前后3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总计把存款准备金率从7.5%提高到了9%。据估计,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可以直接锁定约1500亿元的货币投放,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总体可锁定约6000亿元的资金,存款准备金的上调应给经济带来降温。但从2006年全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GDP增长率不降反升,从2005年的9.9%升至10.7%,增幅非常大。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
8、也从2006年6月份的1.5%上升到2006年12月份的2.8%。到2007年3月份,CPI上升到了3.3%。贷款增长率也从2006年年初的13.8%(同比数据),增长到年末的15.07%,到2007年3月份贷款增长率更是升至16.25% 资料来源:Wind中国金融数据库,2007年5月18日。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我国央行近一年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目标并未实现,效果不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从不常用的紧缩工具”变为“常用对冲工具” 巴曙松,2007:提高准备金率:从“不常用紧缩工具”到“常用对冲工具”,证券时报,1月8日,第A10版。呢?又是什么原
9、因导致了这一猛烈的政策工具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很显然,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将从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传导机制和宏观因素几个方面出发,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2文献综述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吸收存款的一部分,只有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才可以充当准备金。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超额准备金。当前,我国央行频繁
10、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不明显这一新的现象,在国外尚无学者专门开展研究,事实上,几乎可以说,目前找不到这样的研究文献。国内近年来倒是有一些学者对我国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调整问题展开了一些研究。但总的而言,迄今为止,国内专门研究当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不明显的文章极为匮乏,而且相当不系统。于辉(2005)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争议和评价,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议,认为我国应从营造准备金作用环境、降低并逐步取消超额准备金利率、继续扩大差别准备金的涵盖面和改革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四个方面对我国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卢庆杰(2007)认为,当前央行对经济的调控正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
11、转变,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但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着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他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冯学敏(2007)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入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上面临困境,首先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缩减银行流动性乏力,其次,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作用也有限,他还就解决
12、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王国刚(2007)认为,我国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难有紧缩效应。他指出,在当前存在巨额超额存款准备金情况下,我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是相当有限的,他还分析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机理缺陷。张桥云、杜世光(2006)用墨西哥帽型小波方法对中国19942005年第1季度的季货币乘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货币乘数长期趋于上升,周期结构不明显。他还对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子时间序列用db3小波进行多分辨分析与重构,研究后发现:短期内,现金比率对货币乘数影响最为显著,准备金率的变动,尤其是法定准备金率影响甚微。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本文以近期我国频繁上调存款准备
13、金率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当前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对央行采取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剖析。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传导机制和宏观经济因素三个方面探究了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率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这一现象出发,从贸易顺差、CPI指数、货币供应量以及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调动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对我国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剖析。从商业银行、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三个方面考察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的反应,得出了存款准备金
14、工具效果不明显的结论。第三部分对我国当前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的制度缺陷和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讨论了影响和制约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发挥有效性的宏观经济因素。第四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效率、抑制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较全面、具体地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在新形势下暴露出的新问题,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包括协整方法和VEC方法在内的多种分析方法揭示了隐藏于问题之后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对如何提高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有效性提
15、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由于本人仅为本科毕业生,理论知识和计量知识相当的有限,因此本文一定还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商榷的地方;加之写作时间有限,对一些资料、数据的采集不够完备,有些分析难免失之偏颇,因此论证的充分性不够。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2 近年央行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现象及主要原因2.1 近年来央行前所未有地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各种指标均显示我国经济已趋向过热。在此种情况下,央行选择了小幅加息。但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加息将对企业经营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央行考虑到提高利率后可能加速人民币升值,不愿意动用利率工具。所以就使存款准备金这一“猛烈而不
16、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成为回收流动性的常用对冲工具。央行首先于2006年7月5日把存款准备金率由7.5%上调到8%,希望加强我国的流动性管理,维护良好的经济形势。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后,我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迅速增长,投资增长率居高不下,CPI逐渐上升,金融机构信贷增加额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扭转。截止到2007年5月15日,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央行前所未有地连续七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因此,有人惊呼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存款准备金率的高频调整期。如今,市场普遍预期央行2007年全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可能在5-6次,而且还会综合运用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时间间隔也会越来
17、越短。伴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也在逐渐减小。2.2 央行频频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2.2.1 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2006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在6月份以后,贸易顺差月度额基本保持在200亿美元左右。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有增无减,第一季度外贸顺差高达464.3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尤其是2月份的贸易顺差更是达到237.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激增9倍,远远超过市场预期水平,仅次于去年10月份最高纪录238亿美元,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单月贸易顺差的第二高位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网站,2007:,4月28日。而巨额的贸易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
18、占款,形成货币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不足的资产,其结果就是物价和各类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和金融风险加大。2.2.2 CPI指数进一步攀升近年来,我国央行通货膨胀目标大致在3。2006年以来,CPI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CPI一直维持在高位,2月份较1月份进一步上扬0.5个百分点,达到2.7,逐渐逼近3的上限,3月份CPI更是达到了3.3% 资料来源:Wind中国金融数据库。见图2-1。图2-1 2006-2007我国CPI走势图另外,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关于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城镇居民
19、物价满意指数为15.9,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8和6.7个百分点,有近九成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过高或偏高”,更有44.3的居民预期未来物价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7:2007年第1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3月28日。2.2.3 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 2006年以来,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0、M1、M2均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见表2.1。表2.1 我国货币供应量一览表时间M0(亿元)M1(亿元)M2(亿元)期末余额同比增长率(%)期末余额同比增长率(%)期末余额同比增长率(%)2007.0230627.9325.1126258.082135900017.82007.0127
20、949.13-4.6128484.0620.2351498.7715.92006.1227072.6212.65126028.0517.48345577.9116.942006.1125527.313.912164516.8337504.216.82006.1024964.1614118359.9616.3332747.1717.12006.0925687.3815.3116814.115.733190016.832006.0824185.3613.3114845.6715.632790017.92006.0723752.5912.2112653.0415.3324010.818.42006.
21、0623469.112.6112342.413.9322756.3518.432006.0523465.3212.75109219.2214.01316709.819.12006.0424155.7311.5106389.1112.5313701.8218.92006.0323472.0310.5106737.0812.7310490.6518.82006.0224482.028104357.0812.4304516.2718.82006.0129310.3722.05107250.6810.63303571.6519.21资料来源:Wind中国金融数据库。从表2.1可以看出,从总量上来看,一
22、年来,M0波动不大,相对稳定,而M1、M2则分别增长了17.7%、18.3%,从同比增长率来看,M0、M1、M2均呈较高速度增长,M0基本在10%的水平,M1增速在15%左右,M2增速更是达到了18%。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2月份M0余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1;M1余额创下近37个月来新高,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M2余额为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创半年来的新高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7:,3月27日。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有增无减。2.2.4 金融机构信贷总量不断增长2006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我国 央行 频繁 使用 存款 准备金 工具 效果 不明显 思考 正文 范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