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doc
《2005、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5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一、 保险中介机构及保险营销员情况(一)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截止2005年12月31日,保监会共批准设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887家。其中,处于经营状态的1800 家,终止经营的77 家,由保险代理机构转制为保险经纪机构的10 家。在处于经营状态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中,保险代理机构1313 家,保险经纪机构268 家,保险公估机构219 家,分别占73%、15%和12%。到2005 年底,全国共有外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6 家。 机构类型机构性质代理经纪公估合计设立(1)13852762261887终止(2)728787经营状态(312)13132682191800截止200
2、5 年12 月31 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52.5 亿元,总资产59.4 亿元。2005 年,保监会共批设533 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终止经营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64 家,由保险代理公司转制为保险经纪公司的2 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地域分布以及准入和退出情况分别详见附表1 和附表2)。在地域分布上,保险中介机构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不含深圳)、山东、深圳六地保险中介机构达到755 家,占全国总数的42%。2005 年,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平稳有序。从保险中介机构设立申请的情况来看,社会投资主体申报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继续增加,但增幅呈下降态势。全年保监会批准设
3、立533 家保险中介机构,较2004 年减少117 家,下降22%。其中:保险代理机构411 家,同比减少54 家,下降12%;保险经纪机构77 家,减少39 家,下降34%;保险公估机构45 家,减少21 家,下降32%。2005 年,共有64 家保险中介机构终止经营,占现有保险中介机构总数的3.6%,占全年新设保险中介机构数量的12%。其中:41 家保险代理公司、4 家保险经纪公司、5家公估公司自行解散;7 家保险代理公司、2 家保险经纪公司、1 家保险公估公司被监管部门注销; 4 家保险代理公司被吊销。2005 年,从社会投资设立的保险中介机构类型来看,保险代理机构占比继续高于保险经纪、
4、公估机构,分别为77%、14%和9%。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保险代理机构的注册资本金要求较低,激发了社会投资者的热情;二是保险代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相对保险经纪、保险公估来说要低,组建队伍和开展业务相对容易。2005 年,保监会继续实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日常化审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中介,同时在行政审批中坚持实施投资风险提示制度,向投资者说明保险中介市场的运行状况和潜在的投资风险,引导社会投资者理性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投资质量有所提高。截止2005 年12 月31 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有从业人员50165人,平均持证率65%,达到了持续运营最低50%持证的监管
5、要求,业务人员持证率70%,低于100%持证的监管要求。(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截止2005 年12 月31 日,全国共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20650 家,同比增加5%。其中,银行类65853 家,占全部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的55%,同比下降14%;邮政类16294 家,占13%,增加26%;车商类11921家,占10%,增加2%;航空类1508 家,占1%,增加50%;铁路类753 家,占1%,减少65%;其他24321 家,约占20%,增加128%。(三)保险营销员截止2005 年12 月31 日,全国有保险营销员1467882 人,同比减少2.8 万人,下降1.9%。其中,寿险营销员13285
6、69 人,产险营销员139313 人。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率为77.35%,其中产险营销员持证率79.23%,寿险营销员持证率77.15%(各地区保险营销员人数和持证情况详见附表3)。二、保险中介业务情况2005 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3596.73 亿元,同比增长23.8%,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3%,增长6个百分点。其中,保险中介实现人身险保费2786.45 亿元,财产险保费810.28 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人身险保费和财产险保费的76.42%、63.25%,占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的77.47%、22.53%。从统计数据来看,保险中介继续发挥了保险销售的主渠道作用,特别
7、是,保险营销员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仍然占绝对优势,二者合计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比重达68.84%。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业务保持持续较快增长,首次突破4%,合计占总保费收入的4.16%,增长了1.17 个百分点,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9%。2005 年,保险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290.61 亿元,累计亏损775 万元。其中,保险代理机构亏损3572 万元;保险经纪机构首次盈利,实现利润774 万元;保险公估机构继2005 年第3 季度首次盈利以来实现连续盈利,实现利润2023 万元。(一)保险代理公司业务情况2005 年,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保费收入104.17 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国总保
8、费收入的2.11%,增长了0.84 个百分点。从业务结构来看,财产险的比例高于人身险。保险代理公司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75.37 亿元,占全部代理保费收入的72.35%,人身险保费收入为28.8亿元,占全部代理保费收入的27.65%。2005 年,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10.3 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财产险手续费收入8.47 亿元,人身险手续费收入1.83 亿元,分别占82%和18%。(二)保险经纪公司业务情况2005 年,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00.78 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05%,增长了0.33 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保费69.25 亿元,占全部经纪
9、保费收入的68.7%,占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4%;人身险保费29.6 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29.4%,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0.8%;再保险业务和咨询业务类经纪保费为1.93 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1.9%。2005 年,保险经纪机构共实现营业收入10.6 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财产险手续费收入9.3 亿元,人身险手续费收入0.77 亿元,咨询和再保险业务类手续费收入0.53 亿元,分别占88%、7%和5%。(三)保险公估机构业务情况2005 年,保险公估机构评估的估损金额90.79 亿元。其中:财产保险类90.59 亿元,占财险同期赔偿支出的13%;人身保险类0.2
10、亿元。2005 年,保险公估机构实现公估服务费收入2.97 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财产险公估服务费收入为2.88 亿元,人身险公估服务费收入为230 万元,其他收入670 万元。按照险种划分,保险公估服务费的构成为:企业财产险1 亿元,占34%;货运、船舶险4357 万元,占15%;机动车辆险9318 万元,占31%;建筑、安装工程险2563 万元,占9%;其他合计3462 万元,占11%。(四) 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业务情况2005 年,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263.26 亿元,同比增长5%,占总保费收入的25.64%,下降2.2 个百分点。按销售渠道分,银行兼业代理803.25
11、亿元,占63.58%;邮政兼业代理119.94 亿元,占9.49%;车商兼业代理112.43 亿元,占8.9%;铁路兼业代理5.32 亿元,占0.4%;航空兼业代理2.01 亿元,占0.16%;其他兼业代理220.31亿元,占17.47%。按保险产品的性质划分,保险兼业代理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933.73 亿元,占同期全国人身险保费的25.6%;产险保费收入329.53 亿元,占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的25.7%。2005 年,全国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56.6 亿元。其中,银行类25.8 亿元,占45%;车商类8.9 亿元,占16%;邮政类3.82 亿元,占7%;航空类0.43 亿元,
12、约占1%;铁路类0.48 亿元,约占1%;其他17.17 亿元,约占30%。(五)保险营销员业务情况2005 年,保险营销员实现保费收入2128.59 亿元,同比增长35%,占总保费收入的43.2%,增长了6.75 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794.32 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334.27 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人身险保费、财产险保费收入的49.2%和26.1%。保险营销员的佣金收入为210.14 亿元。三、2005 年保险中介市场的基本特点(一)保险中介外部经营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保险公司对中介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2005 年,保险公司对保险中介的接受程度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保险公
13、司,希望借助保险中介实现保险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创新经营模式,避免走传统保险公司“人海战术”的老路。如,国内汽车专业保险公司天平汽车保险公司首创分销、核赔外包的经营模式:不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改由代理和经纪公司销售产品,将定损核赔职能外包给公估公司,取得了较快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如,中英人寿实行“经纪代理渠道先行”的策略,在北京协办中国保险代理机构年会、举办北京经纪代理渠道销售系统大型联合培训,全面启动了北京、四川、广东三地的经纪代理业务。再如,2005 年12 月,太保集团在云南昆明召开“竞争、合作、双赢”第四届保险中介机构工作座谈会,邀请保险中介机构与会。此外,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已经连续几
14、年召开类似的会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 年12 月,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邀请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等16 家中资财险公司以及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齐聚一堂,就如何加强风险管控、促进保险核赔等问题共同研讨。这种由经纪公司主办、各大保险公司参加、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专题讨论的形式在业内还是第一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保险公司探索专业化经营道路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影响,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转变对于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创立优势互补、谋求互利共赢的竞争合作模式,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保
15、险中介市场准入和退出趋于理性,经营状况整体向好2005 年,保监会批准设立533 家保险中介机构,虽然总量仍然很大,但较2004 年少增加117 家,下降22%。与此同时,保险中介市场保持了畅通的退出机制。2005 年,全国共有64 保险中介机构终止经营,占现有保险中介机构总数的3.6%,占全年新设保险中介机构数量的12%。这表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保险中介行政审批政策正在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是市场投资者不再是从争夺牌照资源的目的出发,而是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经营能力,理性判断是否进入保险中介市场;二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受专业人才和市场环境的制约,保险中介市场客观上存在一个动态均衡的容纳数量。监管
16、部门不人为设定市场准入数量,不仅放开“入口”,还打通“出口”,致力于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保险中介合理流动,进退有序。2005 年,专业中介整体经营效益明显改善。专业中介机构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其中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94%,经纪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公估公司实现公估服务费收入同比增长98%。保险公估行业第三季度率先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2023 万元,保险经纪行业在第四季度也实现首次盈利,全年实现利润774 万元。(三)保险营销员在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业务快速增长一是营销员队伍数量有所下降。2005 年,全国保险营销员146.8 万人,比去年同期下
17、降2.8 万人。二是营销员业绩出现较快增长。保险营销队伍的总产能和人均产能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和24%。三是营销员持证率平稳上升。截止2005 年底,营销员持证率为77.35%,同比提高11.79 个百分点,持证率实现连续17 个月稳步增长。目前,虽然营销制度面临一些新情况,但影响营销渠道发展的不利因素开始减少,营销过程中误导现象有所好转,营销员收入有所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吸取教训加强对营销队伍的投入和管理,另一方面保监会坚持抓营销员行为规范和持证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四)新型保险销售模式初露端倪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保险公司在巩固和完善现有销售渠道的同时,注重培养新型销
18、售队伍,创新新型销售渠道。如,中宏人寿针对中高端保险消费市场着力培养储备复合型职业经理人。目前,该公司精英团队已经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其中硕士学历占20%。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凭借其在亚太保险市场的经验,注重电话营销及售4.7 万件。一些新设立的健康保险公司和养老金保险公司,尝试探索在保险集团公司框架内,与其他子公司签订战略销售协议,委托其代理销售健康险和养老金产品。(五)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进一步趋向集中保险兼业代理主要集中在银行、邮政、车行三个行业,三类兼业代理机构数量占兼业代理机构总数的88%,实现保费收入占兼业代理总保费的82%。四、2005 年保险中介监管(一)狠抓新出台政策法规
19、的贯彻执行2005 年,保监会围绕新修订的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的出台,重点抓好贯彻执行工作。(1)出台关于落实和有关事宜的通知,对许可证有效期、公告、报告事宜做出了明确规定。(2)出台关于保险代理(经纪)机构投保职业责任保险有关事宜的通知、关于认真落实保证金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通知,对保险保险中介机构缴存保证金及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的相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3)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业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通知,贯彻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持证展业要求。(4)出台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贯彻落实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
20、续教育工作。(二)进一步完善中介监管制度一是完成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起草工作,完成保险营销员管理信息系统需求书的编写工作。二是启动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制定工作,着手建立保险兼业代理管理信息系统。新办法将贯彻分类监管、持证上岗、收取保证金和监管费等监管思路,并确定在北京、辽宁两地先行进行试点。三是出台关于加强保险公估机构管理的通知、关于保险经纪机构异地展业的通知等,完善了中介监管制度体系。四是组织编写并出版发行保险中介机构监管手册、保险中介发展报告,为中介发展提供政策导向。(三)积极探索中介监管的新途径1、推进河南、吉林农村营销员资格管理制度试点,探索农村营销员资格管理制度,促进“三农”保险。
21、为促进“三农”保险发展,推动农村保险营销工作,保监会在吉林、河南两省进行了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管理试点工作。河南保监局采取资格授予制,吉林保监局为农村保险营销员建立了特殊考试制度。运行半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发挥了政策导向作用,坚定了保险公司拓展农村保险市场的决心。二是促进农村保险营销员素质的提高,归属感增强,坚定了他们长期从事保险业的决心和信心。三是稳定了队伍,有利于公司规范经营,促进了“三农”保险的发展。四是有效解决了保险公司在农村推动持证上岗工作中投入大、收效小的矛盾。2、对少数民族营销员资格考试实行区别对待的原则。为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保险营销队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对少
22、数民族集中的新疆和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营销员实行差别对待的政策,适当降低代理考试及格分数线,并要求当地保监局建立严格的审核程序,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少数民族营销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质和诚信服务意识,避免引起市场的不良反映。3、在山西试点保险营销员挂牌展业制度。为落实2005 年全保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讲话精神,规范保险营销员的展业行为,强化社会监督作用,保监会选择已经建立相对完整的保险营销员信息数据库的山西保监局试点,落实营销员挂牌展业制度。截止11 月23 日,山西省保险营销员展业证挂牌比例为88.67%,实习展业证挂牌比例为83.26%。其中泰康人寿营销员挂牌比例达到100%,新华人寿、
23、平安人寿挂牌比例达到90%以上,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人寿为85%以上,社会反响良好。(四)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1、加强保险中介非现场监管。2005 年,保监会把撰写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作为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内容,在报告中加入了行政处罚、营销员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相关数据,并对当前监管工作和下阶段监管政策取向予以简要介绍。为扩大社会监督力度,保监会通过外网向社会公布季度发展报告,各大新闻媒体广泛摘要转载,使季度发展报告成为全面介绍保险中介市场及监管现状的重要工具,受到业内广泛好评。2、指导各保监局对保险中介市场的现场检查。一是整顿和规范保险中介市场秩序,严厉查处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欺骗、误导投保人、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5 保险 中介 市场 发展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