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视频编码研究.doc
《基于H.264视频编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H.264视频编码研究.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1Abstract21 绪论31.1研究目的31.2文献综述31.3研究方法42 H.264简介52.1 H.264定义52.2 H.264基本原理52.3 H.264系统层结构62.4 H.264关键技术63 H.264的应用及产品市场103.1 H.264的应用103.2 产品市场123.3 应用到H.264的典型设备133.4 基于H.264芯片144 H.264与几种视频压缩的国际标准的对比164.1 H.261-263与H.264 的比较164.2 H.264与MPEG的比较164.3小结175 H.264的演进195.1 H.265标准诞生195.2 H.265较于H.
2、264的优势195.3 H.265的未来216 结论226.1 主要结论226.2 不足之处226.3 今后的工作22参考文献23致谢24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完善,不断出现各种新的视频编码应用,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实施视频应用更是广受大家青睐,有着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在视频应用领域中一直是个矛盾的问题。H.264视频编码标准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计算复杂性很高在编码过程中。因此重点和难点就是降低编码过程中的计算复杂性和提高编码速度。本文将从H.264的关键技术入手,包括帧间预测,帧内预测,整数变换与量化,熵编码和去区块滤波等技术,对
3、比其他视频编码性能分析H.264的性能优点,研究H.264标准在现代有线和无线网络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关键技术优化的视频编码器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后,本文还分析了算法优化的难点,提出了启发式的预测模式确定算法,实验表明经过优化后,可以用微小的编码图像失真为代价,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编码速度,编码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关键词:H.264; 编码器; 预测; 算法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 variety of new applications with hig
4、h image resolution have been taken into practice. With great perspective, real time video applications are very popular, in which image quality and bitrates are in the dilemma. H.264 video coding standard Call solves this intractability problem successfully. However, there is much complexity in the
5、encoding processes of H.264 encoder. Therefore, how to reduce the complexities of encoding process, as well as to speed up the encoder, becomes the keystone of video application, which is hard to achieve.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on three aspects of network video encoder, which includ
6、e the optimizing algorithm in video encoder, DSP hardware speeding up and the real-time transfer of H.264 video packets.First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high accuracy fix-point arithmetic of H.264 application. Including inter prediction; inter prediction entropy encoding and integral transfer and quan
7、tity and deblocking filter. Researching advantages of H.264 through compare with other encoding technology. The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video encoder optimized by DSP optimized algorithmsSecondly, Firstly,by researching on the optimizing algorithms, we propose an algori
8、thm based on method of elicitation to optimize intra prediction, inter prediction and mode decision. The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improves the encoding rate with little image distortion.Key Words:H.264;Video encoder; prediction; algorithms1 绪论视频编码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成熟与完善,流媒体传输技术在不断的更新以
9、及硬件设备不断提高的性能,视频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ISO/ IEC和ITU-T两大标准化组织分别推出了MPEG-x和H.26x两大系列视频编码国际标准,推动了存储应用和视频通信的快速发展。在尽可能低的码率(或存储容量)下获得尽可能好的图像质量是所有这些编码标准追求的共同目标,现在主流的H.263和MPEG-4标准在这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以及视频监控和流媒体网络传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市场的发展,视频图像业务的需求飞速增加,由于网络带宽所限,目前的压缩标准显得力不从心了。另外,随着移动数字终端上视频业务的兴起,如何适应不
10、同信道传输特性的问题也已经凸现出来了。针对这种现状,IEO/ IEC 和IT U-T 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联手制定出一种新的视频标准H. 264。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以增加图像编码的运算量为代价来换取视频数据的高压缩比,所以图像质量和视频数据量之间的矛盾成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H.264具有较强的抗误码特性,可以适应干扰严重和丢包率高的无线信道视频传输,从而获得平稳误码率低的图像。目前国内外对H.264编码技术的研究很多,其中包括帧内预测、帧间预测、熵编码和去区块滤波等关键算法技术的研究。1.1研究目的1.研究多种当前使用广泛的视频编码标准,并做以比较分析,总结出适合于网络特性的视频编码算法。
11、2.研究H.264的应用方向和芯片。3.深入研究H.264视频编码关键技术。4.最后通过研究本课题,对H.264视频编码技术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1.2文献综述近些年来,数字视频通信产品正迅速的进入办公室和普通家庭中,其覆盖领域已触及到通信,多媒体,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等各个角落。其应用范围渗透到从低端到高端不同的视频通讯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改善,最终用户接入网络的带宽较以前有了巨大的改善, 宽带网络技术正逐渐成为主流以及有潜力成为未来主流的接入技术,它包括xDSL,混合光纤同轴HFC,光纤到户FTTH ,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SDV等。另一方面随着3G技术的成
12、熟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交互的个人视频通讯和高质量的视频广播给当前的视频压缩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往的视频压缩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的改变或是需要改进。总之,新型的数字视频应用需要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标准。但是几个不变的准则为:1、可靠链接的用户接收到的视频质量要好;2、计算能力强的用户接收到的视频质量要好;3、在编码端高性能的计算机要有高的编码效率。在视频压缩算法的研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 和国际电信联盟ITU-T 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的贡献颇多。他们分别提出了MPEG-1,MPEG-2,MPEG-4和H.261,H.262,H.263的视频编码标准。但是这些
13、算法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如MPEG-1是针对视频存储的VCD;MPEG-2虽称为通用标准,但主要用于广播。MPEG-4 的应用面广,但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H.26X系列主要针对实时的视频会议。它们都有自己一些特殊的限制条件,如H.26X需要对等的编解码环境,低时延,低等待时间;而MPEG-2视频广播是不需要这些限制的。前面所说,随着网络的发展,无论是Internet网还是无线网络,都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压缩算法,它不仅有高的压缩比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条件提供不同质量的视频服务可以应用在低带宽的信道也可以应用在高带宽的信道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网络自适应功能所以VCEG在完成H.263之后致力于
14、一个短期的目标。H.263+ 和一个长期的目标H.26L这就是H.264的前身后来MPEG组织和VCEG组织联合组成了JVT Joint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联合视频专家组共同研究新的编码方案分别命名为MPEG-4 part 10 “Advanced Video Coding” (AVC)和H.264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1.3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法。2 H.264简介视频编码的技术数不胜数,比如:Microsoft的WMV,MPEG组织的MPEG-1、MPEG-2、MPEG-4,ITU-T组织的H.263、H.264,还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AVS等等
15、,但是,适合于网络传输的低传输误码率、高压缩率这些要求的却很少,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数字压缩编码算法是MPEG-4和H.264。而H.264以其网络有好、容错的特点和高编码率的优势开拓了无线视频传输领域的疆土。2.1 H.264定义2003年ISO/IEC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及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联合制订了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这个标准被ITU-T称为H.264,而在ISO中被称为“advanced video coding”(AVC)。故一般情况下我们称之为H.264。该标准具有很高的压缩效率和良好的网络适应能力,因此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2.2 H.264基本原
16、理H.264采用了基于块的编码模式,以编码器结构简洁为基础,通过改进一些核心算法进而获得比H.263和MPEG-4更好的压缩性能。庞大的数据量毫无疑问给存储器、通信带宽以及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都带来了巨大的符合,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单单依靠扩大存储器容量和增加信道传输速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人们想出了数据压缩的办法,通过这种数据压缩的办法把信息量压缩下来,以压缩的数据形式存储和传输,不仅节约了存储空间,还提高了信道的传输效率,还使计算机实时处理视频、音频的信息保证高质量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视频图像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包含许多冗余信息,因此压缩本着的原则就是将庞大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尽量去除掉,即去除数据
17、之间的相关性,只保留相互独立的信息分量。所以。视频压缩图像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主要一下两点:(1)在时间方向上,图像数据压缩采用的是运动补偿(Motion Compensation)算法来去掉冗余信息;(2)在空间方向上,图像数据压缩采用的是静态图像的压缩算法来去掉冗余信息。要去掉冗余信息则需要大量的运算,而我们研究的H.264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正是用大量的运算来换取高压缩率和高画质的。他通过增加运算的复杂性来降低码流的同时提高画质,其压缩率为MPEG-2的2倍以上,MPEG-4的1.5至2倍。但是这样的高压缩性是以牺牲大量的运算量换取来的,实验可得,H.264的编码处理计算量有MPEG-2
18、的十多倍。不过,虽然编码的运算量特别大,但是解码的运算量并没有因此而上升很多,所以对于接受视频的用户打开播放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可以说H.264的出现为低码流网络传输提供了解决其实现的方式,更是使得在现有同等带宽的情况下右路数据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实现成为了可能,甚至可以应用于无线传输网络。2.3 H.264系统层结构H.264力求在各种开放环境下实现最小是真的最佳熵编码,达到低时延、容错性好、高压缩率、编解码复杂度可分级、对IP网以及无线网适应性强等主要功能。为了达到这些目标,H.264在设计上将整个编解码器体统分成了两层结构: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适配层(NAL),并且在每个层次上都进行了一
19、系列的性能提升,如图2-1。比如1/4和1/8像素精度和多参考帧运动的估计算法、整数正交变换法、去区块滤波的环路滤波器、基于内容的变长编码(CAVLC)、可变步长量化和基于内容的自适应算术编码(CABAC)。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视频编码层和网络抽象层。图2-1 H.264系统层结构2.4 H.264关键技术本小节我们将着重研究一下H.264的关键技术,包括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去区块滤波、整数变换与量化等技术。2.4.1 帧内预测帧内预测是H.264/AVC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是利用当前模块周围已经重建的像素值对当前块进行预测,然后对实验块和预测块的残差进行变换、量化、熵编码,从而来消除空间的冗余信
20、息。对于亮度像素而言,帧内预测编码分为帧内44 预测(Intra44)和帧内1616 预测(Intra1616)两种。其中,Intra44 有9 种可选的预测模式,独立预测每一个44 亮度子块,适合于带有大量细节的图像编码;Intra1616 有4 种可选的预测模式,预测整个1616 亮度块,适合于平坦区域图像编码。对于色度像素而言,只有一种编码尺寸:88,对应4 种可选的预测模式,类似于1616 亮度块的预测模式。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帧内预测编码模式I_PCM。在该模式下,编码器直接传输图像的像素值,不经过预测和变换。在图像内容不规则或者量化参数非常低时,该模式比前面提及的常规模式效率更高。引
21、入帧内预测的技术虽然呢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编码的复杂性,但是它却大大的提高了编码的效率,是H.264编码标准的一大亮点之一。2.4.2 帧间预测帧间预测是利用相邻帧图像之间具有的很强相关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冗余信息的视频编码关键技术之一,帧间预测技术利用的是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这两种技术来消除图像之间冗余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目前视频编码标准普遍大多数采用的技术。H.264/AVC帧间预测技术是利用已编码视频的帧和基于块的运动补偿的预测模式。在以往的视频编码标准中定义了两种块的大小:1616和88。基于块的运动模型假定块内所有的像素都做相同的运动。由于视频图像的复杂性,在较大的块中可能包含多个具有不同
22、运动状态和不同形状的对象,此时仅仅采用一个或四个运动矢量无法精确的描述一个宏块内部的全部细节,这必然导致多个运动物体边缘处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 H.264/AVC标准把块尺寸范围进行推广:从1616到44,有效的提高预测效果;同时引入了高精度的运动估计及多参考帧技术,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2.4.3 整数变换与量化在图像编码中,变换编码和量化本来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但是在H.264中将两个独立的的过程中的乘法合二为一了;并进一步采用了整数的运算,相对减少了编码的计算量,提高了图像压缩的实时性,而且对于PSNR(峰值信噪比)的影响却是很小的。本来在H.264的整数变换之前,传统采用的是DCT变换。
23、但是DCT变换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由于他不是整数变换,所以在做快速运算时候,需要把系数放大成整数,计算完后再缩小,不用说,这种编码端计算的结果和解码端计算的结果不仅计算量相当大,而且容易出现失配的现象;而且计算相当复杂,因为它是需要做乘法运算。在H.264中采用了基于DCT变换的整数变换,全部系数都是整数,不会出现DCT变换中出现的现象“反变换误差”。整数变换中,它的单位是4X4,而不是以往用的8X8或者16X16,由于变换块的尺寸减小了,因为运动物体的划分是更加精确了,不但变换计算量缩小了,而且在运动物体边缘处误差也大大的减小。量化过程中,H.264为了提高控制码率的能力,量化步长变化不
24、是一固定的增幅,而是增长的幅度为量化参数每增加6,量化步长增加一倍。变换系数幅度的归一化过程在反量化的过程中同时进行,避免了除法的出现,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2.4.4 熵编码熵编码是无损压缩编码的方式,它生成的码流可以经解码无失真地恢复出原数据。在以前的视频编解码标准中,控制信息、运动信息和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多采用Huffman编码,使用静态的概率估计码表,这样就忽略了不同视频流在统计特性上的区别,也忽略了待编码符号之间的相关性。H.264/AVC中采用了几种不同的熵编码方法:通用可变长编码(UVLC)、基于上下文的变长编码(CAVLC, Context-Adaptive Vari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264 视频 编码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