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doc
《重庆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doc(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重庆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 深圳市黄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08月目 录第1章 项目概述51.1 项目背景51.2 项目建设意义51.3 用户需求分析61.4 系统设计原则61.5 系统设计依据81.6 系统引用的标准8第2章 方案设计102.1 系统总体架构102.1.1 总体架构102.1.2 系统组网方式102.1.3 多级平台132.2 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52.2.1 中心管理软件平台162.2.2 中心管理硬件平台222.2.3 存储解决方案302.2.4 数据库备份解决方案312.2.5 前端采集系统342.2.6 客户监控中心422.2.7 IP承载网解决方案472
2、.3 系统的可靠性492.3.1 网络可靠性系统冗余设计492.3.2 平台硬件可靠性502.3.3 平台软件可靠性522.3.4 数据可靠性532.4 系统的安全性532.5 系统的整合572.5.1 异构平台接入思路572.5.2 与其他视频应用平台的整合572.6 扩容方案602.6.1 业务模型602.6.2 从1000路至5000路的扩容652.6.3 从5000路至10000路的扩容68第3章 解决方案特点713.1 平台架构713.2 系统功能713.3 组网能力723.4 平台特色723.4.1 可运营、可管理、可维护723.4.2 安全可靠723.4.3 良好的开放性733.
3、4.4 跨平台支持743.4.5 客户端操作人性化优势743.5 综合优势743.5.1 端到端的解决方案743.5.2 强大的实施、交付、服务支撑能力743.5.3 可管理性753.5.4 利旧改造优势753.5.5 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75第4章 成功案例764.1 深圳电信全球眼系统平台764.2 广东电信全球眼商用平台77第5章 设备配置清单77第6章 设备介绍786.1 网络摄像机786.11 HH9000-42S-WS786.12 HH9000-C-WS(CMOS)796.2华为T8000服务器806.3存储设备826.31 S1200826.32 S310085附录:系统关键流程及
4、控制机制87第1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编解码技术及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嵌入式技术为依托,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平台,以智能图像分析为特色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逐渐走向了前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业务成为一种趋势。与传统的视频监控相比,网络视频监控更便于计算机进行视频信息的压缩、储存、分析、显示以及报警等自动化处理,从而实现无人值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远距离监控,即使是数千公里外也能达到亲临现场的效果;利用先进的软件系统不仅在几分钟内便可完成传统视频监控中大量的数据分析,提高了监控效率,且能获得更为逼真、清晰的数字化图像质量与更为便捷、实用的监控管理和维护。在这样的大背
5、景之下,中国电信推出了名为“全球眼”的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旨在基于宽带网络为客户提供图像、声音和各种报警信号远程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转播。该业务可充分发挥中国电信无处不在的网络资源优势,通过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平台,将分散、独立的采集点图像信息进行联网处理,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及分级存储,满足客户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和信息传递的需求,为各行各业的管理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直观的扩大视觉和听觉范围的管理工具。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社会治安、交通、城市执法、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加快反应速度,提高管理效率,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平安工程”成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作
6、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管理资源,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不再局限于安全防范领域,已逐渐成为企业、幼儿园、交通、保安、金融等行业的监督手段和管理资源,市场潜力巨大。各地运营商也纷纷投资建设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公共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家庭用户的视频联网需求。1.2 项目建设意义当前,网络视频监控需求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在强化社会治安、企业远程监控、景点预览,以及家庭环境监控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重庆电信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客户资源,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网络资源为客户提供提供视频、语音、数据的综合监控业务,提高宽带网络利用率,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树立统一的网络服务品牌。目前,中国
7、电信的视频监控业务“全球眼”在全国范围内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为了促进“全球眼”业务在重庆电信的发展,在结合集团公司“全球眼”业务平台技术规范和前期系统测试,以及总结各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设重庆电信“全球眼”业务平台。1.3 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如下:重庆电信全球眼业务平台本次建设规模为1000路并发访问(注:此并发路数是指视频同时传送的最大路数,而非前端设备接入路数),传输基于IP城域网,采用阵列集中存储,每路图像存储时间不低于15天。如:以每路平均512K/s码流计算,天/路存储空间为:512/86060245.53G。按1000路计算,存储15天容量为82950G(83T)。建设初
8、期按16T配备。平台应能在未来业务增长后平滑的扩容其规模。分析:建议本项目监控点数为1000点。在1000路的并发访问当中,包括分发及存储两个方面的流量。存储按照16T的有效容量计算,考虑5的存储冗余及RAID 5(11个数据盘1个保护盘)后,需配置存储裸容量为18.375TB。16T的有效容量可以满足16000G/5.53G192路512K码流的存储需求,为计算方便,建议按照200路的存储规模建设系统。此时,分发业务就按照800路计算了。假设每个客户都按照16分屏显示,可并发满足800/1650个客户的实时监控需求;假设每个客户都按照8分屏显示,可可并发满足800/8100个客户的实时监控需
9、求。当然在客户实际使用中,也会出现9分屏、4分屏及1分屏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1.4 系统设计原则本方案主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性各种设备均采用技术成熟、稳定且具备先进设计理念的产品,系统在建成后能通过平滑升级保持其先进性,延长生命周期。 高可靠性系统软硬件均具备极高的可靠性。硬件采用华为自研的电信级ATCA服务器及专业存储阵列,主要部件采用冗余机制;高效的故障管理保证系统具备极高的可用性,在最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业务。软件采用模块化、分层隔离以及负载均衡的设计思想充分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高安全性解决方案从主机、数据及网络等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系统的高安全性。 高可用性系统
10、具有高效的软硬件使用效率,关键设备均达到硬件配置最高的使用率,同时采用优化的流程设计确保系统的高效率。 易维护性系统硬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远程管理及维护;系统软件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并提供友好的人机接口,确保系统的易维护性。 灵活的扩展性刀片式服务器、专业级存储阵列扩容方便,可根据用户投资实现弹性部署。系统关键设备均采用集群技术以及负载均衡技术,可充分保证系统随着用户容量的扩展,实现系统的平滑扩容。软件系统架构充分利用网络的扩展性强的特点,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结构,使得系统可扩充性很强。网络构建灵活,既可以实现平台的集中处理,又能提供全面的透过网络的分散能力,适应多种应用环境及场合。 良好的
11、开放性系统采用业界主流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以及标准的协议,保证系统的开放性。 标准化接口系统严格遵循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2.0规范,确保每一子系统的性能、安全可靠性及系统的标准化、开放性,并且也给客户在每一个子系统上提供更多的选择,带来长远的投资保护。 极高的性价比以满足用户实际的需求和品质要求为标准,既不为展示技术而牺牲成本,又不为追求低价而牺牲质量,力争向用户提供最优化的、具有最佳性价比的方案。1.5 系统设计依据本方案遵循的行业规范如下: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367-2001工业
12、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H115-87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设计规范GB50174-2000计算站场安全要求GB9361-1998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SJ/T10796-199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YTT5015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1992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入侵报警工程设计规范GA/77-94用户终端设备耐过压和过电流能力
13、要求和试验方法YD/T870-906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及验收规范 GB50058-921.6 系统引用的标准IEEE 802.3:以太网标准(包括802.3ab/802.3u/802.3z等)IEEE 802.1d:介质存取控制桥标准IEEE 802.1q:虚拟网标准IEEE 802.1p:优先级ITU-T H.323-98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ITU-T H.261-1993 P*64kbit/s视听服务的视频编解码ITU-T H.263-1998 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ITU-T H.264(MPEG 4 part 10)
14、数字视频编码标准 ITU-T G.729建议(1996)使用共轭结构代数代码激励线性预测(CS-CELP)的8 kbit/s语音编码 RFC2138(1997) RADIUS协议RFC2139(1997) RADIUS计费协议RFC872 TCP传输控制协议RFC877 IP互联网络协议RFC877 TCP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RFC775 FTP远程文件传输协议MPEG-2数字视频编码标准MPEG-4(ISO/IEC 14496)面向复杂视音频通信的多媒体系统标准ISOC/IETF RFC 2068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1.1,1999.1CCITT G.711建议(1988)音频信号的
15、脉冲编码调制(PCM)CCITT G.722建议(1988)7 kHz 的64 kbit/s音频编码CCITT G.728建议(1992)使用低时延代码激励线性预测(LD-CELP)的16 kbit/s语音编码IETF RFC 1889 和1890 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控制协议(RTCP)SIP简单会话协议H.323 基于IP网络的音、视频通信协议族RFC2326实时流协议第2章 方案设计2.1 系统总体架构2.1.1 总体架构系统架构按横向划分,可分为控制层、业务层及存储系统三部分,按纵向划分,由监控中心、前端设备及监控客户端构成。监控中心主要实现信令控制、媒体交换、业务管理、用户管
16、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认证鉴权以及用户的计费、营业、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功能,并通过相应接口与BSS交互相应的信息。一个监控中心的管理范围被称为一个域。前端设备在中心管理平台的控制下使用摄像机采集视频流、使用麦克风采集音流、使用控制口采集报警信息、对摄像机云台镜头进行操作。监控客户端负责将前端采集到的视频流、音频流、报警信息提交给监控用户,并根据监控用户要求操纵前端设备,如云台、镜头等。2.1.2 系统原理及组网方式如上图,集中式系统主要适合中小型网络视频监控,其主要特点为系统中设一个全网管理中心。全网管理中心负责全网业务的管理、业务统计、业务分析、数据备份、视频分发、路由调度、计费等。分散式系
17、统适合大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其主要特点为系统中设一个全网数据管理中心和多个区域管理中心。全网数据管理中心只负责全网业务的管理、业务统计、业务分析、数据备份、路由调度等,它的数据获取途径是直接从区域管理中心获取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节省了网络带宽,减小了系统瓶颈(包括网络瓶颈和服务器瓶颈)。区域管理中心负责管理本区域的业务的管理、业务统计、业务分析、前端节点、数据备份等,同时负责将本区域的用户数据上传至全网管理中心,供全网管理中心处理。 本方案中,视频监控点为1000点,建议选择集中式组网方式。后续平台可按照实际要求方便地扩容新的节点,新节点的增加不会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运转。2.1.3 多级平台建设
18、大规模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时,可根据监控的区域范围及业务需求实行分级结构,形成省级监控中心作为一级平台,周边地市为二级平台的大型辐射状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二级平台可按实际需要扩展为:二级前端平台、二级客户端平台、二级分发平台、二级存储平台;二级平台可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或多台服务器上;二级平台与主平台之间以IP的方式进行通讯,业务大量增加后,可将存储、分发及接入服务器下移到县中心,形成三级平台。分级式系统中下级平台能独立于上级平台进行工作,当上级平台出现故障或上下级平台间通信中断时,不会影响下级平台的正常工作。系统中设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管理平台负责本平台的用户管理、下级平台的管理及部分业务功能;业
19、务平台,是视频监控系统基础部分,由业务管理、平台管理、调度、录像、告警、控制、设备端接入、客户端接入、转发、存储、AAA等服务器模块组成,承担设备和视频、录像信息的管理,并负责将本区域的用户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供管理平台处理。省级平台主要是管理平台,也可以包含业务平台,是枢纽部分。主要负责省内客户的客户管理及相应地市的业务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认证鉴权计费等方面的功能,实现相对集中的监控信令管理。根据平台应用要求分为两种平台结构:第一种,当管理要求需要下设平台时,平台只承担用户管理及部分业务功能,由业务管理、告警、客户端接入、AAA等服务器模块组成;第二种,当管理要求不需要下设平
20、台时,平台承担设备管理、视音频转发等基本功能,由业务管理、平台管理、调度、录像、告警、控制、设备端接入、客户端接入、转发、存储、AAA等服务器模块组成。市县级别的监控中心负责媒体流的就近访问、分发和存储,实现分布式的监控媒体流传送,以节省网络带宽,提高服务质量。在业务平台中设置数据同步服务器,充分保证各级平台业务数据的同步。2.2 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如图,黄河数字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由中心管理平台、存储系统、传输网络、前端采集系统及客户监控中心五部分组成。中心管理平台及存储系统放置于重庆电信监控机房内,前端采集系统包含摄像头、IPCAM/IPCAM、报警输入设备及报警输出设备等。u 中心管理平台
21、全网管理中心,由平台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AAA服务器、客户端接入服务器、前端接入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及分发服务器组成,实现全网业务统一管理、业务统计、业务分析、数据备份、视频分发、路由调度、计费等功能。u 存储系统采用专业级的存储阵列,可以采用DAS或SAN的组网方式并设置存储策略,将客户关心的视频信息进行存储,实现高效数据管理及视频检索回放。u 传输网络分为城域网及接入网,是网络视频监控业务的承载网络,实现监控中心与前端系统的互连。u 前端采集系统系统包括摄像机、云台及IPCAM(数字视频服务器),主要实现前端视频流的采集及编码。u 客户监控中心是系统与使用者的互动界面,客户可以通过大屏
22、幕、C/S或B/S客户端方式实现对视频流的监控管理。2.2.1 中心管理软件平台1. 软件架构中心管理软件包括十一个子系统,分别为业务管理子系统、告警服务子系统、平台管理子系统、调度子系统、控制服务子系统、网管子系统、AAA子系统、前端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分发子系统及客户端子系统。各系统间的关系图如下:视频流在前端子系统、分发子系统(VTDU)、存储子系统及客户端子系统之间转发,其余子系统之间交互双向的数据与控制信息流。上述子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逻辑系统,实现下列应用: 视频业务实时监控客户端子系统发出监控请求,对应的前端子系统将该路视频上传到分发子系统,由分发子系统完成视频流转发或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电信 网络 视频 监控 系统 技术 建议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