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监测与电缆运行管理.doc
《红外监测与电缆运行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监测与电缆运行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外监测与电缆运行管理俞瑾华(上海电缆输配电公司)摘要红外监测技术在电缆运行管理领域已运用多年,运用这项技术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对运行电缆进行监测、发现设备缺陷,并为预测电缆线路绝缘性能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红外技术原理出发,以运行管理方面的实例为基础,总结过热缺陷的诊断方法,归纳电缆发热类型及开展红外工作的关键事项。关键词红外监测电缆运行管理红外监测技术运用在电缆运行管理领域已有多年,从最初的使用点式测温仪对电缆连接点的简单温度读取,到目前已得以广泛运用的非致冷型焦平面红外热像仪对全部被测物体进行温度数据采集,从220kV至10kV的多层次电缆管理得到普及运用。红外监测技术对发现由电流致热型缺陷
2、引起的接点发热和由于电压致热型缺陷引起的绝缘隐患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同时由于其非接触、不停电、不解体的工作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现并确诊缺陷,使得对电缆设备的寿命检修成为可能。在当前电力供应比较紧缺的情况下,确保电网稳定,提高运行经济效益,降低维修成本,将缺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1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1.1基本关系式热力学温度高于0 K(273.15 )的任何物体,每时每刻都因自身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在0.751 000m之间,按波长范围分为近红外(0.753m)、中红外(36m)、远红外(615m)、极远红外(151 000m)。根据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3、,物体表面每一辐射单元的热辐射能量与该面元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M= T4.式中:M辐射单元的热辐射能量,W/m2;辐射单元表面发射率;斯忒藩-玻尔兹曼常量,5.6710-8W/(m2.K4);T辐射单元表面温度,K。由于物体表面由很多单元组成,所以物体表面都存在一个热辐射能量场,相应有一个温度分布场。利用红外热像仪可对物体表面红外辐射的强弱进行探测,形成红外图谱,以判断物体表面形状轮廓及温度分布情况。红外诊断技术就是利用红外图像的亮暗反映出物体表面温度高低的特点,通过对物体表面温度及温度场的监测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缺陷。 1.2红外诊断技术的特点红外技术对运行电缆设备进行非接触监测,通过红
4、外图谱反映其温度分布,通过专业分析软件显示任何一点、一线温度值,并据此诊断外部及内部缺陷。值得注意的是,红外图谱不能测试低值绝缘纸,对设备外壳由金属包裹的如GIS终端、电缆中间接头等无法发挥作用。利用红外测温技术与传统的测温方式(如热电偶、不同熔点的蜡片等放置在被测物表面或体内)相比,可实现在一定距离内实时、定量、在线监测发热点的温度,通过扫描,还可以绘出设备在运行中的温度梯度热像图,而且灵敏度高,便于现场使用。红外测温仪的量程宽(-202000),分辨率高(0.05)的特点更为其他测温方式所不及。电气设备红外诊断方法基本有以下5种:(1)表面温度判断法;(2)相对温差判断法;(3)同类比较法
5、;(4)热谱图分析法;(5)档案分析法。第一种方法直接利用红外仪器的测量值对照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标准,根据设备最高允许温度或温升值的规定进行判断。而其它4种方法实质上都是基于进行比较的策略。对运行的电缆设备进行红外测温,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比较方法来判断的,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同一张图谱中的温度正常相,也可以是历史档案图谱中的温度记录。在进行历史数据比较时,参考的对象应包括环境温度、负荷数据、拍摄条件等数据。2电缆设备的发热来源电缆设备在运行时,由于电流、电压的作用,将产生以下2种主要来源的发热。2.1电流致热电流作用引起的设备发热,主要发热点为电缆出线桩头与其它电气连接点。
6、按照焦耳定律,当电流通过电阻时将产生热能,这是电流效应引起的发热,其发热功率为:P=KfI2R(W)式中:P为发热功率(W) I为电流强度(A) R为电器或载流导体的直流电阻() Kf为附加损耗数发热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数成正比,当电缆桩头与其它电气连接点连接不紧密时,随着输送电流的增大,发热量将大大增加,红外图谱显示发热现象以点状温升为代表。图2电流致热缺陷 35kV#2主变绿相电缆桩头连接松动导致发热经过长时期运行,电缆桩头与其它电气设备的连接点有可能因接触不良,引起过热,红外图谱表现为电缆桩头连接部位温度明显升高,长时间运行会造成接触电阻增大,连接点碳化。此类缺陷占全部电缆红外缺陷的80%以
7、上。2.2电压致热 电压致热缺陷是指电压作用引起的设备的发热缺陷。电缆线路介质损耗也是发热源之一,由于介质损耗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在高压和超高压运行电缆中,该类缺陷更为典型。在电缆终端或接头处,如果局部介质损耗角正切(tg)偏大,有可能导致局部区域温度偏高。电气绝缘介质由于交变电场的作用,使介质极化方向不断改变而消耗电能并引起发热。由此产生的发热功率为:PU2Ctg式中 U为施加的电压; 为交变电压角频率; C为介质的等值电容;tg为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图3电压致热缺陷 35KV交联电缆热缩终端终端 热缩管内有空气残留图4电压致热缺陷 220kV电缆终端绝缘缺陷图3、图4为典型电压致热缺陷红外照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监测 电缆 运行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