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监控平台本课设计电梯监控系统现场监控平台设计.doc
《监控系统监控平台本课设计电梯监控系统现场监控平台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系统监控平台本课设计电梯监控系统现场监控平台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题目:电梯监控系统现场监控平台设计2012年6月电梯监控系统现场监控平台设计摘要电梯监控是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电梯监控技术的进步也是楼宇自控管理系统水平提高的一项基础工作。电梯监控技术不论从远期目标还是近期目标来说都是要从系统的设计和单体应用水平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电梯监控系统的目的是用来获取电梯实时的状态信息,进而为完成故障报警、困人救援、日常管理、质量评估、隐患防范等的安全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本文主要是进行电梯监控系统现场监控平台设计。本文以实现电梯监控系统现场监控平台设计发展情况和现状为课题背景,主要完成课题中电梯的现场监控平台设计。为了对于采集到
2、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传输。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采用LabVIEW进行软件平台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整个现场监控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其次,介绍了对应每一部分的流程图和程序框图以及它们的功能。另外,为了进一步的验证该设计现场监控平台的可行性,还对电梯模型和手动控制模拟测试软件进行了初步设计实现。通过电梯模拟测试软件和现场监控平台程序的调试,进一步验证了该设计的实用性。关键字:电梯现场监控LabVIEW 串口通讯技术 Design of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n-site Monitoring PlatformabstractThe
3、 elevator control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refore the progress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technology is also a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basic work. Elevator monitoring technology, whether f
4、rom long-term goals or short-term goal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ystem design and monomer level of application to be considered. The purpose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is used to obtain real-time status information in the elevator, and then to complete failure alarm, entrapment rescue, day-to-day
5、 management, quality assessment, and hidden to prevent security provides the data basis of this paper is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on-site monitoring platform design.Elevator monitoring system on-site monitoring platform design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the subject background, the main topics in t
6、he elevator on-site monitoring platform design. In order to real-time acquisition and automatic storage, real-time display and immediate feedback, automatic process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the collected data. The main task of the design is the use of LabVIEW software platform design. First, t
7、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entire on-site monitoring platform. Secondly, corresponding to each part of the flow chart and block diagram, as well as their function.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of on-site monitoring platform elevator model and the man
8、ual control simulation test software preliminary design to achieve. Elevator simulation tests and field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program debugging, and further verify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design.Keywords: Elevator on-site monitoring ;LabVIEW;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
9、 论11.1概述11.2电梯现场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21.3 485通讯技术介绍41.4 本文的主要工作5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62.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总体结构示意图62.2电梯现场监控的结构图72.3 LabVIEW编程环境的简介8第三章 现场监控平台的设计103.1现场监控平台的总体结构103.2基本的串行读取的写入的程序流程图及框图介绍123.3基本的串口配置对话框及其框图说明133.4现场监控平台的调试结果15第四章 电梯测试控制软件的设计164.1手动控制电梯测试模块的设计164.2电梯模型的设计174.3电梯模型中各子程序设计184.4电梯测试控制软件的调试20结语21参考文献22致
10、谢23附录1:模拟电梯运行主程序层次结构图24附录2:电梯监控界面层次结构图25第一章 绪 论1.1概述 经历了百余年历史的电梯是早已被人们熟悉的重要楼宇设备,当今时代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和建筑设计的档次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已不仅限于要求电梯搭乘快速、舒适,制造坚固,装潢考究,人们对电梯的安全可靠性及多功能性正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电梯正朝着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智能建筑中,人们已把电梯归入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的重要被控设备,采用先进的弱电监控手段,实现对电梯的运行状态、维修保养、安全防护进行全方位的管理2。电梯监控是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管理系
11、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电梯监控技术的进步也是楼宇自控管理系统水平提高的一项基础工作。电梯监控技术不论从远期目标还是近期目标来说都是要从系统的设计和单体应用水平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图1-1电梯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组成原理本系统中设计方案使用ARM芯片stm32f107,采集现场信息,同时通过CAN总线或者485总线,与电梯控制器通讯,获得电梯运行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安装在电梯控制柜里的数据采集器产生联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上报给服务器,现场工作人员及远程控制室就可以及时知道哪部电梯发生了故障,什么时候发生了故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电梯现场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器需要实现电梯故障自诊
12、断功能通过传感器方式采集电梯信号可自动检测电梯的13种故障及状态,从功能上硬件需要实现功能为:31) 门区外停梯故障2) 门区外停梯故障,轿箱内有人3) 运行时间超长故障4) 运行时间超长故障,轿箱内有人5) 电梯冲顶故障6) 电梯冲顶故障,轿箱内有人7) 电梯蹲底故障8) 电梯蹲底故障, 轿箱内有人9) 电梯运行中开门故障10) 电梯运行中开门故障, 轿箱内有人11) 电梯困人故障(电梯平层时,人在电梯停留时间超长且电梯未开门)12) 电梯超速故障13) 电梯超速故障,轿箱内有人数据采集器端口接:1.电梯PLC控制器2.现场传感器3.报警应急控制4.无线收发模块。通过CAN总线和RS485总
13、线及输入/输出接口,与电梯控制系统连接,感知电梯运行状态(例如:楼层、方向、故障等信息),并且通过网口(有线网)或无线网(3G/WiFi/GPRS)与公网相联,完成信息的控制与交换。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 工业控制系统己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支, 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突出表现为现场总线技术的大量运用. 电梯控制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逻辑控制系统, 系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几百个信号进行检测、处理, 加上系统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使得电梯的控制和管理相当复杂, 现有国内的电梯控制系统大多数采用PLC 作为电梯的控制核心, 对每层楼进行点对点控制, 进一步
14、加大了电梯的复杂性, 给电梯的安装、调试、以及扩展带来了许多麻烦.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各种微机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 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它的出现给自动化系统的最终用户带来了许多实惠和方便.1.2电梯现场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运行 的可靠性备受关注。所以安装电梯监控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保障乘客安全,减少抢修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电梯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以最少的人力资源配备来加强对电梯控制系统的管理,提供较为直观、清晰、准确、稳定的电梯运行状态监视,进而为设备维修和故障
15、诊断提供多方面的可能性,充分提高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电梯电气控制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技术,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调速方法等 多种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些技术方法的发展历史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在电梯电气控制节能、效率以及控制器性价比等方面还存在许多 不足,须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自从电梯发明以后,电梯电气控制技术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电梯电气控 制技术主要体现在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上。 电梯的电气控制主要是对各种指 令信号、位置信号、速度信号和安全信号进行管理,使电梯正常运行或处于保护 状态,发出各种显示信号。电梯的电气控制,过去采用继电器逻辑线路,一般称 继电
16、器控制。这种硬布线的逻辑控制方式具有原理简单、直观等特点。但通用性 差,逻辑系统由许多触点组成,接线复杂、故障率高、设备庞大,国家已规定淘 汰。目前我国电梯主要由先进的、可靠性高的微型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PLC) 控制。本文对我国电梯控制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总结现有电梯主要 控制方法,并对我国电梯将来控制技术和方法做出预测,这项工作能够起到继往 开来的作用,对我国电梯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电梯交流调速方法的发展 交流电梯调速方法经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分析 这些方法,可以大致将电梯交流调速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在上世纪 70 年代,其
17、主要标志是交流双速电梯,该方法采 用改变牵引电机极对数来实现调速。这种电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和维护 都很方便,但调速不够平滑、舒适感较差。 第二个阶段主要在上世纪 80 年代,主要使用交流调压调速方法,其性能优 越于交流双速电梯。 调压调速的方法是通过改变三相异步电机定子端的供电电压 实现电机的调速,其制动多采用能耗制动。 第三个阶段开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变压变频调速电梯(VVVF 电梯)开始占 据了世界电梯的市场。VVVF 电梯通过调节电机定子绕组供电电压的幅值和频率 来实现转速的调节。由于变压变频调速(VVVF)的良好特点,目前新制造的电梯 都实现了调压调频调速控制。VVVF 电
18、梯以其独特的先进技术和性能,实现了节能、快速、舒适、平层准确、低噪音、安全等目标。由于其优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能效果,在很多应用场合已取代交流调压调速电梯而成为现在电梯市场的主流。系统的优化,我国电梯电气控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的重要交通工具, 它与一般的交通工具有着较大的 差别。良好的电梯控制技术是电梯高质量运行的重要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未来电梯监控必将沿着人性化和舒适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实现系统无线远程控制(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使系统更具人性化)就显得更加重要;当然也可以采用乘客识别系统、指纹识别
19、系统,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来人员进入),使系统给人类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服务。 1.3 485通讯技术介绍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RS-485(EIA-485标准)是RS-422的改进,因为它增加了设备的个数,从10个增加到32个,同时定义了
20、在最大设备个数情况下的电气特性,以保证足够的信号电压。有了多个设备的能力,你可以使用一个单个RS-485口建立设备网络。出色抗噪和多设备能力,在工业应用中建立连向PC机的分布式设备网络、其他数据收集控制器、HMI或者其他操作时,串行连接会选择RS-485。RS-485是RS-422的超集,因此所有的RS-422设备可以被RS-485控制。RS-485可以用超过4000英尺的线进行串行通行。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RS-485 具有多机通信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因RS-485 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
21、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因为RS485 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信号线,所以RS485 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RS-485 的国际标准并没有规定RS485 的接口连接器标准、所以采用接线端子或者db-9、db-25 等连接器都可以。RS-485 接口是事实工业标准。 RS-232主要有以下四点: (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 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 (3) 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 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
22、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 (4) 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上也只能 用在50米左右。RS-422的主要特点:RS422与RS232C都是串行通信口,其主要差别是信号在导线上传输的方法不同,RS232是用传输信号线与公共地线之间的电压差;RS422是利用信号导线之间平衡信号的电压差,采用差动式工作的驱动器(G)与接收器(R),用对称的两根电缆连接。 RS-485具有以下特点: 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
23、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 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因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 因为RS485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控 系统 平台 设计 电梯 现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152047.html